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

“上策便是發展民生,國富民強唄。”

朱英曬然一笑道。

這句話,讓朱元璋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以爲朱英會說出更有效的法子,畢竟下策都說了這麼多見解了,然而輪到上策的時候,卻是簡單一句話就解決了。

“所謂下策,便是劍走偏鋒,上策,便是行堂皇大道。”

“無論策略如何,追根究底,便是提高國力。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則天下太平矣。”朱英笑着說道。

朱元璋聞言,也跟着笑了。

這段話,朱元璋當然是看過的,便是宋史·岳飛傳裡的一段話。

仔細想來,這治理天下,哪有什麼捷徑可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唯有緩緩圖之。

“即是如此,那大孫便說說,這治理天下,該如何着手呢。”朱元璋帶着有些考校的意思問道。

“既然是民生,自然是從民開始,如今大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吃。”

“吃飽肚子,不餓死,對於現在的百姓來說,纔是最爲關鍵的地方。”朱英回道。

朱元璋點點頭,這是一個大方向,不過大孫有這個覺悟,卻是很好的。

“僅僅如此嘛,有沒有什麼具體的策略跟咱說說。”朱元璋再次問道。

聽到這話,朱英卻是有些猶豫了。

畢竟他感覺今天已經說得夠多了,治理地方這種事情,從他一個商人口中說出來,卻是有些太過。

朱元璋一直觀察着朱英,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意味,笑道:“這裡就咱爺孫倆,有什麼可擔心的,莫不是還怕咱害你不成。”

“既然老爺子想聽,那我便說說吧。”短暫的遲疑過後,朱英笑着說道。

老爺子是陛下的秘書,相當於每天都是有機會和陛下會晤。

一些方案說出來,讓這大明過得更好一些。

對朱英來說,其實也是很有利的。

有些事情,以他個人的精力,需要太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還不如借大明的風。

“就大明目前來說,增加糧食的畝產,是個中關鍵。”

“興修水利,開墾荒田,肥沃土地,這些是大明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是其中,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便是農業本身。”

“自古文人讀書,讀的是聖賢書,卻從未有人去研究過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的本身。”

“如何讓土地更加的肥沃,讓荒田變良田,是否有更加有效的耕種方式。”

“便是如同唐初的曲轅犁一般,影響如此深遠的農具,卻是一些目不識丁的老農研究而出。可見歷朝歷代,對於農業本身的忽視。”

朱英緩緩的說道。

其實在他的手中,另有番薯,馬鈴薯,玉米等作物。

但農業生產技術的提升,卻是更爲重要。

玉米還好,番薯,馬鈴薯等薯類作物,在不斷的培育過程中,減產十分明顯。

歷史上的愛爾蘭大饑荒,便是如此。

便是後世,農業如此發達,也是小麥,大米爲主。

農業生產技術,纔是一切的根本。

聽到這裡,朱元璋問道:“大孫的意思,就是建立一個研究農業的衙門,讓文人去研究農業。”

“沒錯。”朱英點頭道。

朱元璋眉頭深鎖,這個事情,想要做到,非常難。

十年寒窗苦讀,爲的是金榜題名,哪個讀書人會去研究這等事情。

“並非一定要有大學問,可專門找一些農戶進行學習培養,只要能識字就好了。”

“這等事情,並非一朝一夕便能有所成就,不過卻是必須的積累。”

朱英補充道。

現在歐洲,已然是文藝復興的萌芽。

目前大明雖然是世界第一的帝國,但後期就被歐洲彎道超車了。

工業革命,很重要。

朱元璋聽完後,微微頷首。在這個方面,其實朱元璋也算是個行家。

畢竟他是正兒八經的貧農出身,對於農業可謂是非常熟悉。

自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引水,收成等一系列的流程,朱元璋那都是親身體會過的。

但凡當初有一塊地,一口飯吃,朱元璋都不會生出造反的心思。

眼看已經到了正午時分,朱元璋知道自己該回宮了。

還有太多的政務等着他去處理。

包括大孫提出的新以工代賑的法子,他也召集六部尚書商討一番。

制定具體的細則,然後試點實行,看看成效。

朱英也沒說留着吃午飯之類的,現在的返點,一般是上午十點,下午兩三點。

第三餐也是到了黃昏落日的時候。

然而,朱元璋起身走了幾步,卻突然回頭問道:

“你這娃兒,年歲也不小了,如今你父母皆不在,咱便幫你尋個好姑娘。”

朱英聞言苦笑着說道:“這就不必勞煩老爺子了,我這人居無定所,便是看緣分吧。”

“你這娃兒,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尋常人家十六就已成家,你都二十了,怎能拖着。”朱元璋頓時訓斥道。

朱英聽到這話,卻是無法反駁,猶豫了下,便說道:“那便勞煩老爺子了。”

話雖如此,實則朱英根本沒打算在京師找對象。

對於成家,朱英並不排斥。

其實他麾下的各個頭目,很多都明裡暗裡催促過朱英成家。

因爲對於他們來說,只有朱英有了後代,他們的心思就更加穩定了。

這在如今的時代,是一個很普遍的想法。

這代表着勢力會更加的穩定,因爲人有禍兮旦福,真要是主公出了什麼意外,還有繼承人在。

大家有效忠的對象,纔不會出現太大的混亂。

就像是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便要馬上確定儲君人選,也是一個道理。

朱元璋聽到朱英的妥協,笑呵呵的,順其自然的問道:“大孫你的生辰八字是多少呢,要是咱看到中意的,先幫你合下八字。”

朱英聞言一愣。

真要找老婆的話,他不知道是該報前世的生辰,還是報這個身份原本有的生辰八字。

隨即他就反應了過來,本來就沒打算在京師成家,自然是要報養父親子的。

不過他一回憶,好像對於養父親子的生辰八字,已然是有些模糊。

出生的年月日當然知道,就是具體的時辰,一下子想不起來。

微微停頓,朱英轉過話題笑着說道:“老爺子若是尋到了好姑娘,可還是要我見上一面方可。”

“我這人吶,還是比較注重眼緣。”

作爲後世人,自然不會喜歡現在大明的嫁娶方式,成婚前連自己老婆長啥樣都不知道,掀蓋頭跟拆盲盒似的。

“好說,好說。”

朱元璋笑着回道,只是轉頭的那一瞬間,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要知道對於古代來說,生辰八字就跟後世的身份證一樣。

而且古人認爲,生辰八字代表一生的命數,極爲重視。

便是目不識丁的鄉間老農都能準確的說出自己生辰八字來。

然而大孫,很明顯的避開這個話題。

此刻朱元璋可以確定。

大孫他,

並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

一個人,怎麼纔會忘記自己的生辰八字呢。

只有一種可能,他失憶了。

如此一來,所有的一切都能對上了。

離開茶樓後,朱元璋朝着皇宮過去,同時吩咐道:

“蔣瓛,立即召六部尚書到華蓋殿來,咱有要事和他們商議。”

“臣遵旨。”

----

ps:求推薦票,月票。

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六十一章:倭寇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309章:藩王們的焦慮(求訂閱,求月票)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308章:大侄子準備下手了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123章:最適合當皇帝的大孫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518章:出海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592章:安南秘密武器-戰象兵第三十章:我命休矣第九十八章:家國天下(求訂閱求月票)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137章:朱棣暴怒第440章:黑吃黑第364章:大明大典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776章 穿越白令海峽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536章:天生聖人彙報欠更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展第413章:名聲大噪第175章:爺孫辯論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840章 (全書完)新皇登基,日月同輝第356章:呂氏,呂氏!第361章:一切爲了家族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409章:致仕之爭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118章:這特麼什麼玩意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447章:羣雄割據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143章:寧王歸心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七十九章:好個孝順的老四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458章:憂心的藍玉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172章:考校大孫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762章 奪取大明的火車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469章:刺殺!!!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着!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脈傳承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509章:遠方的威脅第104章:朱高熾的發現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404章:中都皇城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171章:大水之後必有瘟疫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340章:要錢還是要腦袋(求月票)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328章:誅滅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