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倭國地圖

龜田和井上兩人聊得極爲肆意,似乎看到了拿到大明火器圖紙後,得到天皇賞賜。

不過聊着聊着,兩個人就突然的沉默了下來。

“根據家族傳來的消息,後龜山天皇陛下已經將三神器交由後小松天皇陛下了。”

兩人連着喝了幾口酒之後,沉默的氣氛被打破,龜田說道。

倭國皇室的統治,號稱是‘萬世一系’。

也就是說,自從倭國皇室出現之後,從古至今,都是同一個皇室在掌權。

天皇,即是整個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這是倭國特殊的虛君制度所形成的現象,倭國豪傑爭天下,都是爭奪幕府將軍的職位,而非是取締倭國皇室。

直到最近的倭國南北朝時期出現,皇室分裂爲南、北兩個天皇的時代,這段時間,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並立對峙,均認爲自己是正統。

直到去年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逼降南朝,北朝皇室一統倭國。

倭國一統,這對於大多數的倭國人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長達五十六年的混亂被打破,至少百姓能夠修養生息。

說起來,倭國所導致的南北朝分裂,究其根本,還是出現在蒙元這邊。

蒙元兩次伐倭,使得倭國不得已以舉全國之力來相對抗衡,整個倭國大規模動員兵力。

在這種情況下,幕府的權柄不斷上漲,而相對而言的倭國皇室,地位就在不斷下跌。

按理說取得兩次勝利,鎌倉幕府更加威望大漲纔是。

然而戰役的勝利,並沒有獲得太多實際性的收入,而大量的抗元武士,建立軍功後,卻沒有應得的賞賜。

用簡單的話來說,鎌倉幕府因爲對抗蒙元的關係,在破產的邊緣掙扎。

坐鎮京都的皇室和公卿覺得機會來了,他們到處聯絡,以求反幕,這裡面的核心人物是後醍醐天皇。

鎌倉幕府發現了後醍醐天皇的倒幕企圖,責令六波羅探題將天皇身邊的日野資朝等人處分,史稱倭國正中之變。

然對於後醍醐天皇,鎌倉幕府卻不知道如何處置,畢竟倭國曆史以來,天皇從來就是亙古不變,沒人敢冒這大不爲。

這也就導致後醍醐天皇更加堅定了反幕的決心。

然而在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前,第二次反幕也是輸的乾乾脆脆。

鎌倉幕府這次將策劃倒幕的後醍醐天皇廢黜,擁立持明院統的量仁親王即位,是爲光嚴天皇,而後醍醐天皇被流放隱岐島。

然而不滿幕府的可不僅僅是天皇,各派武士勢力和農民皆是如此。

所以北條氏的鎌倉幕府,最終還是走向滅亡。

“我等在這邊,也有將近二十年了吧。”井上答非所問道。

龜田沉默了下:“十八年又七月。”

聽到這個具體的數字,井上稍稍停頓了下,嘆息一聲。

“即便是完成了,我等現在回去,真能有那般日子過嗎。”

“家族那邊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但我感覺事情並非是那般簡單,我在信中,看到了家族的特殊標記,這意味着,我等嫡系那脈,如今是否還在,尚且還不清楚。”

“我曾經想過,假若真能拿到火器圖紙,返回倭國,等待我們的,或許....”

井上並沒有把話說完,但是龜田已然知道了其中的意思。

十八年前,自從天皇陛下,殺害大明使臣之後,因忌憚大明可能會大軍來攻的可能,所以派出得力武士,前來大明潛伏。

倭國和大明,在長相上是很難區分的,只要不說話,誰也看不出來。

大明話,也就是中原話,在倭國上層也是流傳很廣,許多貴族,甚至包括皇室,都以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爲榮。

雖說這個漢語,可能只是中原的某個地區方言。

在十多歲的時候,井上龜田二人,就跟着倭寇,潛伏進了大明,一度生活至今。

單從說話,習俗,飲食各方面,已經和大明這邊的百姓沒有絲毫區別。

而他們的經濟來源,也主要是通過倭寇的傳輸。

也即是說每次倭寇侵犯大明沿海的時候,井上龜田這些人,都會去聯繫上,而後搶奪的一部分財物,都會留下不少供給在大明潛伏倭國細作。

這些錢財倭寇均分起來不算多,只給細作們的話,那就不是一步小的數目了。

足夠他們請得先生教導,甚至是考取功名。

現在兩人能夠來到京師,可不是白身來的,而是真正意義上有着生員的功名在身。

在現在的大明,能夠四處遊學,暢行無阻的,也就只有行商還有讀書人。

相比起行商來說,讀書人可謂是非常自由。

兩人以學習的名義前來,一路上沒有任何阻攔可言。

現在讓兩人心中擔憂的關鍵,是他們的家族情況。

不管是井上,亦或是龜田,還是說其他的細作。

在倭國的家族,可不是說什麼小的家族,都是能夠和天皇陛下接洽的。

而他們家族所效忠的對象,卻是南朝天皇,現在是北朝天皇取得了勝利一統。

“現在先不用想那麼多了,家族那邊情況不好,我等的功勞就顯得更爲重要,不管是哪位陛下,對於咱們在大明的這些流浪人來說,都還算是看重。”

“哪怕這次,被這大明燕王斬殺了那般多人,也還是想盡辦法送了不少財物過來,可見對咱們還是很重要的。”

龜田開口說道。

井上點點頭,不過聽到大明燕王的名字,眼神中就閃過仇恨的目光。

因爲他的很多好友,都是這次死在了燕王麾下。

對於所有潛伏在大明的倭國武士來說,燕王的動作,絕對是一場很大的災難。

雖然各自之間,並不是完全聯繫,但是估計下來,至少有六七成倭國細作,因此被殺。

在他們看來,這完全就是無妄之災。

沒有暴露身份,卻就這般莫名其妙的死去。

然而就在兩人聊天的時候,卻沒有發現,在桌子下,有個小小的圓筒。

此時此刻,某個包間內。

一名便衣錦衣衛,正是蹲在牆壁旁邊,手持一個木質圓筒,放在耳邊。

右手也沒停下,執筆在紙上,不斷的作着記錄。

而在他的旁邊,還有七八名錦衣衛等候着。

“老六,怎麼說,這些倭國細作,可是交代出什麼東西來了。”

“他孃的,咱們可算是要立功了,這麼條大魚,咱們兄弟可都是能分潤不少功勞。”

一名粗糙大漢,看着老六放下執筆,知道這一段的監聽差不多了,便就開口問道。

這話說着,旁邊的錦衣衛們,也是飽含期待看向老六。

老六慢悠悠的放下執筆:“我這沒說好,怎得感覺如此口渴呀。”

一名機靈的錦衣衛連忙端來茶水,堆笑道;“六哥,上好的碧螺春。”

老六接過茶水,飲了一口,這才語氣帶着驚喜的說道:“兄弟們,大魚,大魚啊。”

“這兩個倭國細作,家族在倭國地位相當之高,且還是有着秀才的身份,咱們要是抓回衙門,絕對是潑天的功勞。”

“現在陛下正在對倭國用軍,不日就將出徵,好傢伙,天時地利全都來了,兄弟們這一波,可是要飛了。”

聽到這話,粗糙大漢立即道:“那還等什麼,這些兔崽子,以爲盯着咱大明秀才的身份,就不知曉了。”

“真是太過於小看咱們錦衣衛了。”

老六道:“莫急,我再聽聽,看看是否有什麼多的消息,這些傢伙骨頭硬得很,即便是抓到地牢裡,也不見得能拷問出太多東西。”

“消息越多,咱們的功勞也就越大。”

衆人皆是點頭,關於倭國的細作,錦衣衛曾經也是抓捕過的,不過這些傢伙,即便是酷刑上齊,也沒幾個開口的。

稍微逮到機會,就給自殺去了。

老六重新拿起聽筒,就準備再次監聽。

然而,此刻,突然一陣喧鬧傳來。

“你們要幹嘛,我們可是秀才,你們這些人,怎敢如此放肆。”

“這可是天子腳下,爾等膽敢知法犯法。”

“好你個老頭子,我認識你,你是羣英商會的掌櫃,仗着太孫殿下的恩寵,便就敢如此囂張嗎。”

聽到這話,錦衣衛衆人還沒什麼感覺。

模糊中聽到羣英商會辦事,也沒想去湊熱鬧的意思。

羣英商會誰不知道,現在京師裡,這可謂是如日中天,雖說一羣商人沒啥地位可言,也沒半點官職在身,可就是勳貴武將,朝堂重臣,也得是禮遇三分。

何況他們這些底層錦衣衛呢。

然老六一下子站起身來了,大喝一聲:“不好,有人截胡!”

這話一出,衆人哪還多問,直奔出去,就往倭國細作那裡趕過去。

只見在倭國細作包間那邊,七八人抓着那兩不斷叫喚的倭國細作。

而領頭兩人,衆錦衣衛非常熟悉,正是羣英商會在京師的負責人,張伯。

還有曾經的錦衣衛同僚,張三。

張伯有些詫異的轉頭看來,衆人錦衣衛的服飾當然熟悉。

“你們怎麼在這裡。”

聽到張伯的問話,粗糙漢子急得臉紅脖子粗,想要解釋卻不知從何開口。

還是老六率先作揖行禮道:“見過張伯,不知張伯怎的突然把這兩人給抓了。”

“張伯有所不知,這兩位是倭國派來潛伏到我大明的細作,我等已經連續追蹤十多日,正在探查情報。”

“突然聽到這邊兩人給人抓去,便就趕忙過來查看一番。”

說着話,老六走到包間牆壁的角落裡,拿起一個木筒出來,展示給張伯還有張三看。

這木筒的一頭,還連着線。

張三見此,對張伯道:“這東西我知道,是錦衣衛衙門裡用來監聽的東西。”

“只需首尾用線連接,便能清晰聽到另一頭的動靜聲響。”

聽到張三的解釋,張伯也明白其中的緣由了。

便就笑着道;“這兩個小崽子,恰好被我們商會的人發現了端倪,一番調查下,竟是倭人。”

“倭人頂着咱們大明秀才的身份,還來到了這京師裡,必然有所事情。”

“所以老朽便就叫人,先把這兩人給抓了,而後送去見官,仔細調查一番。”

說到這裡,張伯看到錦衣衛期待的眼神,自然心中明白所想。

繼續說道:“既然衆位已經追查多日,其中自然比老朽更爲清楚,本也是送官,也省得多跑一趟。”

說完,對着幾個商會的好手一個眼神。

押着的幾人,便就將兩名倭國細作,往錦衣衛這邊送來。

聽到這話,衆錦衣衛正是感覺大起大落,還以爲功勞要泡湯了,畢竟羣英商會正要把人給送到錦衣衛衙門去的話。

那麼這麼一大筆功勞,或許還能有些剩下的,但大部分就關係不大了。

錦衣衛裡的內部競爭,可遠比一般人想象的更爲激烈。

而其中不管是立功立案,都有自己的一套嚴格審查流程,功勞的歸屬,也是有章程可言。

最大的一個定性,誰抓到,自然就歸誰。

哪怕有輔助之功,也只能是算個小頭。

他們若是一人也就罷了,可好幾人的話,均分下來,也就嚐點甜頭,想要憑此一飛沖天,是萬萬沒有可能了。

“謝過張伯,謝過張三哥。”

老六連忙作揖行禮,其他錦衣衛也是一同行禮。

這般可是大功。

眼看着兩人被交了過來,衆人心中皆是大喜,這煮熟的鴨子,可不能讓他飛走了。

“張伯,張三哥,我等這邊急着押兩細作回衙門,就不過多叨嘮了。”

“等來日,我等設下酒宴,再請二位。”

老六是個明白人,立即作揖道。

張三點點頭,也沒拒絕:“行,你們先去忙吧。”

衆錦衣衛喜氣洋洋,壓着兩人,就準備離開,回衙門交差。

“慢着...”

一道聲音,突然傳來,讓衆錦衣衛不由停下腳步。

因爲這個聲音,他們感覺非常熟悉。

只見在樓梯轉角處,一個身影慢慢走了上來。

不止一人,後面還跟着一位。

老六眼珠子一縮,躬身道:“錦衣衛小旗官陸六,見過燕王,曹國公!”

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839章 登基前夜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162章:呂氏的高明手段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332章:委屈的朱允炆第309章:藩王們的焦慮(求訂閱,求月票)第128章:秦王投誠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706章:十年遠征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四十七章:準備跑路的朱英第573章:皇對皇第210章:海外分封的想法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768章 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572章:來自於大明的咆哮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364章:大明大典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804章 暹羅城破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128章:秦王投誠第112章:謀逆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255章:大孫,你準備好了嗎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六十九章:顏面第112章:謀逆第598章:春宵一刻值千金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484章:膽大包天的朱棣第766章 輕鬆擊潰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338章: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第三十二章:朱元璋靈機一動第837章 年號永盛第785章 蒙古聯合衝擊呼倫貝爾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690章:自救的辦法,襲擊大明太孫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615章:萬民館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343章:陸家的態度(求保底月票)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錦囊妙計第745章 當爲我大明之福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699章:連夜跑路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219章:虞王殿下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508章:草原山的冬天第446章:颶風之後的機會第三章:朱棣暗子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378章:連陛下都起身了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409章:致仕之爭第701章:向大明進軍的帖木兒第790章 平定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