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

朝堂上的發生着影響大明帝國未來的事。

朝堂下南京城裡卻渾然不覺。

陳知,任錦衣衛小旗官,負責秦淮附近區域。

對於自己這個職位,陳知還是很滿意的,雖然只是從七品的小官,但在京師,錦衣衛的威懾力很大。

即便是朝中大臣,也不會輕易得罪。

而且就陳知這個位置,即便是洪武二十三年,曾經的都指揮使毛驤被賜死,也跟他這小官干係不大。

現在蔣瓛繼任,也是需要人手,他的位置依舊坐得穩穩的。

且京官大一級,他這個從七品的小旗官,放在京師外,也相當於正七品的總旗了。

“這南京城裡難得熱鬧一回,我倒要看看是咋回事。”

自語間,手一揮,身邊數個屬下跟上,陳知大搖大擺的朝着平安茶樓過去。

“誰呀,擠什麼,不知道排隊嗎。”

作爲錦衣衛小旗官,怎麼可能去排隊。剛剛過來就看到竟是上百人似乎在排隊購買早點。

這就讓陳知有些好奇,便是直接插隊上前。

前方太過擁擠,陳知便讓屬下前去清出一條道來。

前方的排隊的人,感受到背後的推搡,下意識的就呵斥了一句。

待轉過頭來,看到是錦衣衛,整個人都嚇懵逼了。

錦衣衛的名頭在整個京師可是響亮無比,此人一個哆嗦,直接就把道理讓了出來。

前面的人聽到後面的喧鬧,轉過來一看,也是紛紛讓位。

陳知便是直接走了上去。

待到了茶樓門前,看到那價目表,不由輕喝一聲:“好傢伙,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這豈不是擾亂行情。”

“你們這茶樓,不怕五城兵馬司的查處嘛。”

陳知口中的五城兵馬司,便是如同後世的城管,消防,公安,物價局等等一系列綜合職能的部門。

五城兵馬司是個統稱,即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是五個衙門。

伶俐的小廝見此,連忙賠笑着說道:“這位爺,咱們這早點,可比其他茶樓的早點用料貴上許多,定價也是常理之中。”

“爺請看,如此多的客人,也是因爲咱們茶樓的味道堪稱一絕,不然也不會生意如此紅火了。”

小廝說完,立即奉上數個饅頭,肉包過來,請陳知及下屬品嚐。

陳知一入手,那饅頭的柔軟讓他不由想起萬花樓的翠兒,便是一口下去,頓時震驚不已。

“沒想到一個饅頭,竟有如此味道。”

想到這裡,陳知目光閃動,掏出一張五貫鈔來,便要買上十多個饅頭肉包。

很快掌櫃就出來了,立即示意這些饅頭肉包都是贈送,半推半就下,陳知也就接受了。

他當然沒打算付錢,只不過現在京師風聲緊,樣子還是得做一個,不然傳出去名聲不好。

“我看你們這茶樓,不錯,很不錯。”

“還請爺日後多多關照。”

“好嘞,兄弟們,走吧,咱們就別在這耽誤人家做生意了。”

陳知帶着錦衣衛的兄弟們離開,臨走前每個錦衣衛都得了饅頭肉包,自是喜氣洋洋。

陳知吃上幾個後,感受到還熱乎的肉包,連忙朝着錦衣衛衙門走去。

由於地位高貴,錦衣衛衙門不像其他衙門那樣散落在京城的坊巷中,而是靠近皇城的正門承天門。

毗鄰五軍都督府,與東側的六部隔街相望,直屬皇帝管轄。

錦衣衛主要分爲南,北鎮撫司。

其中南鎮撫司負責錦衣衛內部的法紀,軍紀,負責對內監督。

較爲出名的便是北鎮撫司,擁有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偵訊、行刑、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

陳知便是屬於北鎮撫司小旗官。

大明如今軍制爲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五千人,其下設所,分爲千戶所和百戶所。

小旗,總旗,試百戶在錦衣衛衙門都沒有自己獨立辦公處所,只有百戶纔有。

陳知進了衙門後,直奔百戶所在。

“頭兒,這是小的剛從秦淮河畔新開的茶樓,那裡買的早點,您嚐嚐。”

“你這娃,倒是有些孝心。”

百戶也沒多想,隨手拿過一個饅頭,就準備吃上一口意思下。

然而只是入手就感受到不同,而後其中味道更是被震驚到了。

“好個小子,你還能尋到這等好東西。”

本來半躺着的百戶,一下子直起身子,幾口把饅頭吃完,便看向陳知手中剩餘的饅頭肉包。

陳知當然是孝敬了過去。

百戶接過,就準備吃第二個,只是手還未碰到,就突然停頓住了。

“在這候着,說不準有你的好處。”

百戶提着饅頭肉包,直接出門而去。

看這形勢,顯然是拿着剩餘的饅頭肉包,孝敬千戶去了。

不管是哪個年頭,當官一定要有悟性。

千戶嚐了一個後,便是提着剩餘的直奔北鎮撫使而去。

鎮撫使,從四品。但卻是實權官員,比頭上的僉事,同知,權力都要更大一些,直屬錦衣衛都指揮使管轄。

北鎮撫使如今的官員,便是宋忠。

錦衣衛前都指揮使毛驤在胡惟庸案後被賜死,現在是蔣瓛擔任。

蔣瓛便是前任的北鎮撫使。

原大明史上,藍玉案後,蔣瓛被賜死,便是由宋忠擔任。

不過宋忠也沒幹兩年,至洪武二十八年六月,朱元璋廢除黥、刺、非刂、劓、閹割等刑罰後。

同時將錦衣衛制度取消,直到朱棣靖難,又再次恢復。

宋忠後來在建文帝下,擔任都督在開平屯兵,與徐凱屯兵的臨清,耿瓛屯兵的山海關互爲犄角。

最後是在靖難中,於黃河兵敗,諸將校爲燕王所俘者百餘人,皆不肯降,處死。

“普普通通的一個饅頭,竟是有這般美味,簡直絕了。”

宋忠本身也算是個吃貨,喜愛美食,嚐到這埋頭的味道讚不絕口。

吃了肉包後滿嘴流油越發舒坦,而後問道:“這等美食從何而來。”

千戶聞言有些尷尬,只好述說由百戶而來。

隨機百戶便被召來。

百戶也很尷尬,講明這是麾下一小旗官孝敬。

隨即,立即喚北鎮服司小旗官陳知前來。

陳知看着身穿鬥牛服的北鎮撫使宋忠,眼底深處閃過一絲羨慕。

而後稟告道:“這秦淮河畔有一新開茶樓,今日開業便是人滿爲患,屬下好奇前去探尋,一嘗便驚爲天人,特意買來孝敬。”

“其中早點數目繁多,許多名目甚至未曾聽聞,屬下便是買了這尋常的饅頭肉包先嚐嘗味。”

宋忠聽聞,面帶驚喜之色,起身道:“即是如此,那我便去瞧瞧,究竟是何人,竟是能製出如此美食。”

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349章:正旦將至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314章:咱要抱重長孫!(求月票)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648章:大明的手越發長了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757章 世界在變化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309章:藩王們的焦慮(求訂閱,求月票)第667章:內亂第459章:衛所調動第307章:關門,放大孫(日萬初始,求月票,求訂閱)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399章:大明正統,禮儀之邦!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660章:南巡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錦囊妙計第451章:雞肋之詹徽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孫的好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683章:扶持香港島第151章:咱這心裡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358章:錯覺第638章:洪武大典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823章 趙元弘想大明出兵歐洲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730章 即將完成的蒸汽鐵甲船第383章:目光西南第768章 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六十九章:顏面第475章:這是在刮咱的肉啊說明一下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804章 暹羅城破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544章:打破關稅壁壘的辦法第418章:狠辣的姚廣孝第六章:身世之謎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694章:愛會轉移第687章:太孫辦事,哪需要什麼證據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126章:找大侄子去吧第762章 奪取大明的火車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六十六章:朱元璋的奇想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