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天怒人怨

整個陝西揭竿而起的流民軍不下百股之多,大規模的流民軍更是達到了幾十股,這些爲了活命的流民軍如同蝗蟲一般的在崇禎初年,席捲了大片區域,聲勢日壯,不但攪亂了整個陝西,而且殺入了山西境內,把山陝之地搞得是烏煙瘴氣,到了崇禎四年的時候,流民軍在官軍進剿之下,更是殺入了河南,整個中原腹地的局勢,也都陷入到了徹底的混亂之中。

當然這些流民軍有他們造反的理由,這個怨不得他們,只能說大明至此徹底進入到了亂世末年,惡性循環已經無法扭轉,雖然崇禎這幾年來,整日裡殫精竭慮,非常勤勉,想盡辦法想要扭轉局面,可是卻已是表現出了迴天無力的狀態。

隨着到處用兵越來越多,大明的財政狀況更是越來越不堪重負,遼東戰事糜爛,中原幾省流民軍四起,整個大明北方可以說是已經開始烽火連天,按下葫蘆起了瓢,就連一些邊軍也因爲欠餉加入了叛亂,許多曾經的邊軍乾脆轉投入了流民軍之中,站到了大明的對立面上。

值此亂世之中,就連已經被撲滅的白蓮教這樣的邪教,也開始順勢再起,開始在河南山東河北交界一帶的府縣之間大行其道,隱隱間也有星火燎原之勢。

爲了解決糧餉的問題,崇禎不得不連連加餉,崇禎三年初,更是下旨各地加田賦,每畝地再加三釐,如此一來全國上下可增收田賦一百六十萬兩。

如此一來,表面上來看,僅僅是每畝地增加三釐,並不算多,但是在這個土地被大量兼併的時代,各地百姓身上的負擔已經非常沉重了,實際上等攤派到每個老百姓頭上的時候,早已不是三釐這麼多,而是連番數倍之多,這就更逼得不少百姓再也沒法活了。

所以至此大明朝算是徹底走入了死衚衕之中,加賦加餉,導致越來越多百姓成爲了流民,流民多了,流民軍自然越發壯大,數量越來越多,流民軍越來越多,就必須要增加兵馬進行進剿,調集兵馬就要花錢,錢不夠就接着加餉,加餉又導致更多百姓不滿,沒法活下去,成爲流民……

如此下去,自然大明就徹底走入了死衚衕之中……

這樣的增加田賦,就連福建這邊,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但是幸好福建本身地少,牽扯的並不算太廣,老百姓雖然不滿,但是這兩年福建的天氣還算是正常,沒有再出現大旱,加之又有於孝天在福建坐鎮,強力彈壓,一旦形成流民潮,便馬上、將其遷移出福建,運往臺灣島。

即便是出現一些實力稍強的亂匪,但是在於孝天的兵鋒之下,馬上便會冰消瓦解,故此福建這邊僅僅受到了小幅度的波及,但是卻並未釀出大亂,這也算是在這亂世之中,各省之中一枝獨秀了。

反倒是趁此機會,於孝天從各地又搞到了不少饑民,也算是發國難財了。

其實大明現在倒也並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大明並非沒有財源可以挖掘,首先經過兩百多年的積澱,大明上下積累起來的財富之巨,根本不能爲外人所想象。

雖然大明自立國以來,便一直奉行閉關鎖國封海的政策,但是卻始終沒有徹底擋住大明的商賈私下裡做通海貿易,特別是西方人出現在亞洲之後,發現了大明這些精美絕倫的特產之後,更是對大明的許多商品趨之若鶩。

不管是先來的葡萄牙人,還是隨即而來的西班牙人,乃至是後來居上的荷蘭人,甚至於剛開始將觸角伸到亞洲這邊的英國人,都想方設法的從大明購買各種商品,運回歐洲進行高價販賣。

歐洲貴族幾乎都將家中能擁有幾件大明的瓷器抑或是其他東西爲榮,如果誰家裡面沒有幾件像樣的大明的瓷器,簡直出門都不好意思給人打招呼,說自己是貴族。

另外大明的茶葉,也逐步被歐洲人所接受,許多貴族喜歡上了這種來自東方的神秘的樹葉,每天不喝上一杯,都覺得不舒服。

另外對於歐洲的那些貴婦們來說,不穿一件產自大明的精美絲綢製作成的裙子,簡直就不好意思上街。

所以對於大明的各種商品,歐洲簡直就如同一個無底洞一般,有多少就能吸納多少,永遠都不會產生滯銷,永遠都受人追捧。

這些歐洲國家,爲了能弄到大明的商品,可謂是想盡了辦法,先是將歐洲的東西運往大明,但是他們卻發現他們的東西,很少有大明需要的東西,除了極少數一些奢侈品之外,他們幾乎沒有東西賣給大明的人。

於是他們只能想方設法,將好不容易從別的地方弄到的金子銀子,成船的運往大明,換取大明的這些商品,在很長時間之內,大明完全是一個淨出口國,除了銀子以及少量產自其它地方的珠寶、香料之外,大明幾乎不需要任何東西。

幾百年的巨大貿易順差,使得全世界大量的白銀都流入到了大明,以至於大明南方出現了銀子一直緩慢貶值的情況,其中包括日本所產的大量白銀黃銅,也大部分都流入到了大明之中。

而這些巨量的白銀,幾乎都沉澱在了大明的那些有錢人和士紳權貴手中,被儲存在地窖之中,任其發黴。

所以大明民間所積澱的白銀數量之巨,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最最保守的估算,在明末的時候,大明民間積澱的白銀數量,起碼有數億兩甚至幾十億兩之多。

這種情況一直保持到鴉片戰爭清朝戰敗之後,纔出現逆轉,大量明清兩代流入中國的白銀,才因爲鉅額的戰爭賠款,逐步的重新迴流到了歐洲列強手中。

而在此之前,中國擁有的貴重金屬,絕對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而且沒有之一。

所以如果崇禎夠狠,這個時候挑選一些權貴找一些罪名,將其連根拔起的話,單是抄沒他們的家產,估計就足夠他養雄兵千萬,沒有一點問題。

但是這種事想要崇禎來做,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爲這些權貴勳戚有錢人家,誰的關係不是盤根錯節?誰在朝中沒有代言人,誰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如果崇禎想要這麼做的話,估計首先他手下的那些貪官污吏們就會第一個跳出來不幹了,因爲誰也不清楚,下一個是誰,鐵定會同仇敵愾跟崇禎作對。

很顯然崇禎不敢這麼做,也不好意思這麼做,更不會不要臉的這麼做,畢竟這些有錢人和權貴勳戚們各個都被他視作國之棟樑。

可是這些國之棟樑在大明將亡的時候,又有幾個人捨得傾盡家財,來爲國一戰呢?別說是傾盡家財,就連拿出一部分都沒幾個人肯幹,所有人都認爲,國家沒錢,那是皇帝的事情,幹他們屁事,他們的錢是他們自己好不容易撈到的,國家沒錢,就只能讓皇帝自己想辦法。

至於加派加賦,會不會搞得天?怒人怨,沒有幾個人關心,沒錢養兵,國家就要完蛋,但是依舊是皇帝的事情,所有人都如此冷漠的看着崇禎自己苦苦掙扎,直至大明徹底玩兒完到底。

如果於孝天沒記錯的話,崇禎在末年的時候,曾經多次在京師呼籲有錢人和當官的出錢助餉,可是真正願意掏錢的,卻根本沒有幾個,就連他老丈人都一毛不拔,各個哭天抹淚的撞天屈哭窮,寧可刀架在脖子上,都堅決一毛不拔。

後來李自成入京師,進行全城大索,有所謂的狗屁歷史學家說李自成逃離北京的時候,足足從北京城之中,帶走了三千七百萬兩白銀,這些白銀多是從皇宮內帑之中抄獲的。

其實這是屁話,崇禎內帑有錢沒有?肯定有,但是可以說肯定不多,因爲崇禎不是一個守財奴,如果他內帑之中,還有三千多萬兩白銀,和數百萬兩黃金的話,肯定不至於把天下鬧成這種德性,以至於連他們朱家的龍座都被人家給搶了去。

但是李自成到底從北京城弄走沒有弄走三千七百萬兩白銀和數百萬兩黃金,這件事是有一定可以商榷的,但是於孝天認爲,這是有可能的,因爲李自成進京之後,軍紀敗壞,讓手下全城大索,逼迫那些大明的舊臣還有城中的勳戚權貴拿錢買命,從這些人手中,應該是着實搞出了不少銀子。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當時李自成並未把全北京大部分銀子弄走,因爲後來滿清韃子入關進京之後,還撈取了不少銀子。

這還僅僅是一個北京城之中積澱下來的白銀數量,但是大明的城市何其多,有錢人又何其多?到底積累下來了多少銀子,恐怕誰都沒有辦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所以說大明不是沒錢,只是這些錢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這些少數人卻根本不管大明的存亡,只是各個都如同守財奴一般,捂着錢袋子,直到自己被流民軍或者是建奴韃子碾壓成粉末,跟他們的銀子玉石俱焚。

(說明一下,這幾章算是鋪墊,不敢多謝,都是一筆帶過,要交代一下,沒有騙字數的想法,已經儘量的壓縮了,大家理解一下!另外要特別鳴謝白雲過隙、gzg1972、可樂加點冰三位兄弟的打賞!多謝多謝!呵呵!)

第228章 林易陽的擔憂第22章 圖窮匕見1第229章 炮擊同安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189章 震怒第88章 線形陣列第91章 基隆炮作2第86章 困坐愁城第146章 兵圍登州第206章 再次棄島第33章 囚徒第82章 厲兵秣馬第91章 祖大壽的反應第70章 第一條膛線第84章 天下大勢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60章 洞透野心第22章 虎口奪食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67章 獻門第54章 動手第145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218章 亂戰第78章 李家管事第142章 審俘第54章 勉爲其難第7章 醉仙欲死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19章 嘍囉第39章 天怒人怨第160章 洞透野心第105章 和西班牙人第一次交易第55章 力克通州第30章 決戰1第54章 動手第33章 怒海狂濤第14章 黯然收場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179章 撤離第187章 人心惶惶第197章 接觸戰第185章 白吃白第135章 劃界第171章 日本貿易航線第46章 痛下殺手第131章 教育第63章 淡水醫館的小白鼠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93章 趁機勒索2第20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43章 謀定而後動第308章 以商養兵第39章 天怒人怨第170章 出糗第51章 吳橋兵變第125章 出兵淡水河第70章 再犯西山村第135章 善後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150章 兄弟第144章 手榴彈第172章 耍猴第193章 暗流1第148章 熊文燦來信第279章 毛遂自薦第241章 計劃打亂第132章 褚彩老第35章 決戰6第225章 手榴彈的正式登場第181章 祭旗出戰第14章 黯然收場第74章 紅夷大炮第223章 垮塌第206章 槍炮齊發第134章 攀交第141章 圈套第163章 睜開眼吧第144章 混亂第1章 火帽第124章 孔有德的震驚第139章 兵敗如山倒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230章 揮師泉州灣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78章 新船下水2第199章 崇禎的樂觀第134章 內閣第2章 先下手爲強第12章 詭異第181章 火攻失利第139章 孰強孰弱第164章 整備戰船第82章 厲兵秣馬第205章 正面擊潰第195章 終於來了第242章 下馬威第219章 殺一儆百第85章 攻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