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馬源

海狼的商船第一次途徑這裡的時候,還曾經被島上的守軍和朝鮮官員當成海盜,雙方在岸邊發生了衝突,但是對於朝鮮那些戰五渣來說,海狼的商船上的船員,居然就比他們厲害得多!

幾百朝鮮住島上的守軍,持着劣質的武器,試圖攻擊這幾條靠岸取水的海狼的商船,結果被商船用炮銃一通猛轟,打的落花流水逃了回去,連岸邊一個墩臺也被海狼的船員攻佔。

島上的朝鮮官吏得知消息,不敢再打,於是便派人去和登岸的那些海狼的船員進行談判,試圖花一點錢,請這些所謂的海盜離開濟州島。

無意之間,海狼船上的人員發現了這裡隱藏着巨大的商機,島上擁有很多馬匹以及牛羊,於是便敲詐了他們一些牛羊,裝在船上作爲食物。

等他們返航之後,把消息傳給了於孝天,於孝天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機會,於是立即派出一支小船隊,另外裝上了一個海兵連,出發前往濟州島。

第二次去濟州島的時候,雙方再次發生衝突,濟州島上的官府,調集了兩千島上的朝鮮兵馬,試圖將他們趕走,但是結果卻很悲慘,這些戰五渣們被海狼的這支小型船隊中的人員打的人仰馬翻,並且順利控制了一個可以充作港口的地方。

濟州島上的朝鮮官員又害怕了,趕緊又來找海狼的人商量,試圖交點錢,讓他們離開,這時候海狼的人員開始和他們進行談判。

談判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海狼要買濟州島上的馬匹還有耕牛,價格雙方好商量,只要價格合適,海狼很願意和濟州島做這個買賣。

而濟州島上的朝鮮官員,眼瞅着打也打不過,估計要向陸上求援,以朝鮮官方的辦事效率,天知道什麼時候能出兵,弄不好惹毛了這些可怕的中國海盜的話,這些海盜很可能會將濟州島整個拿下。

到時候他們這些人也就徹底倒黴了,而且就算是他們求援,也不見得能有援軍派來,思量再三之後,他們決定和海狼做這個生意。

至於價格方面,雖然濟州島上開出的價格對他們來說不算低,可是對海狼來說卻算是相當便宜,雙方一拍即合,海狼從濟州島採購了一批牛馬,裝船運往了福建,並且暫時放在了海壇島上進行飼養擴繁。

發現這個買賣之後,於孝天着令理事堂方面,一定要把握好這條商路,雖然暫時他不想去佔領濟州島,可是卻可以先打好前站。

於是海狼在濟州島上,跟當地官府談判,租下了一大片牧場,作爲他們的中轉之地,在濟州島大量採購馬匹和牛羊,就算是暫時不運回海壇島,也可以暫時寄養在這個牧場之中。

另外於孝天從陸軍之中,抽選出了二百餘人,組成了海狼的第一支騎兵連,派往濟州島租借的牧場之中,進行訓練,這也是海狼正式成立的第一支騎兵部隊,對於海狼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除了派去一個騎兵連駐訓之外,海狼還從山東等地招募了一批流民,這些人之中挑選出了一批善於養馬的人員,也派往濟州島和海壇島兩地專門養馬和馴馬,爲以後大量組建騎兵部隊做好準備工作。

當然於孝天也沒指望着能組建一支超大規模的騎兵部隊,這些騎兵今後將主要作爲斥候使用,必要的時候作爲一支突擊力量使用,可以在戰場上追擊敗軍,否則的話純步兵的海狼陸軍,就算是在陸地上能打贏戰爭,但是卻因爲沒有機動力量,一旦戰勝之後,敵軍逃走,很難及時追擊到敵軍。

所以擁有一支數量並不算多,但是卻很精幹的騎兵部隊,對海狼的陸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於孝天肯定不可能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如此一來,海狼終於擁有了一個獲取戰馬的源頭,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處處缺少馬匹,不得不採用代畜輸卒的辦法。

就算是一些馬匹不適合當騎乘的戰馬,但是卻可以當挽馬使用,對於海狼這種對後勤依賴性比較強的陸軍來說,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現在在福建倒還好說,萬一有朝一日需要北上的時候,臨時抱佛腳,估計就抓瞎了,所以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不光是馬匹要準備好,就連車輛也要提前準備妥當。

這件事可以說是對海狼今後軍隊的建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前他們總是打主意想從遼東那邊搞一些戰馬,但是因爲各種原因,不管是東江軍還是建奴,都管控的很嚴,好的戰馬根本不輸出,所以多年下來,海狼也沒有搞到多少戰馬,但是濟州島卻解決了海狼的這個需求。

於孝天暗自打主意,一旦有朝一日他要率軍北上逐鹿中原的時候,便立即派兵先佔領控制住濟州島,將濟州島的馬匹都徵收爲軍馬,到時候何愁沒有戰馬使用呢?

除了這些瑣碎的事情之外,還有一件事也必須要提一下,那就是在澳門的教堂方面的事情。

海狼崛起在福建沿海,並且控制了臺灣島這件事,對於葡萄牙人和住在澳門的傳教士們來說,也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重視。

自從西方人把觸角伸到了東方之後,教廷方面便也對此投注了巨大的熱情,想要爲上帝弄到更多的羊羣,他們不斷的派出大量的傳教士到東方傳教,對於其它地方來說,還好一些,但是在大明卻始終都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許多傳教士進入大明內地傳教,根本得不到大明人的認可,官府也不待見他們,許多傳教士的日子過的十分清苦,甚至於餓斃的都有,一些傳教士乾脆就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連埋骨在什麼地方都不清楚。

雖然教廷方面派出的利瑪竇等傳教士,通過和大明一些士紳交往,打開了一些局面,但是整體上除了在杭州和南京等地,多少發展了一些信徒之外,其它地方並未打開什麼局面,教廷在東方傳教的道路始終是舉步維艱。

可是在澳門的教廷方面漸漸的發現,新崛起的海狼集團,越來越強大,並且控制了大量的土地,更重要的是控制了大量的人口。

而且海狼集團的高層,也就是於孝天本人,似乎並不太牴觸天主教,並且和他們建立有生意上的來往。

這就更引起了教廷方面的重視,畢竟於孝天現在在福建已經成爲了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而且實力非常強,連囂張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的艦隊都被其所擊敗,更掌控了整個臺灣島。

於是澳門的天主教的傳教士們,便開始打起了到於孝天的地頭上傳教的念頭,暗中開始派人和於孝天聯絡,試圖談判達成於孝天准許他們到臺灣島進行傳教的目的。

起初於孝天對他們的這個提議並不是很重視,也不希望自己的轄地之中,天主教成爲最重要的教派,今後控制他海狼的走向。

但是仔細考慮一番之後,於孝天最終還是同意了澳門教堂方面的一些提議,准予他們到淡水、基隆、高雄等地建立教堂進行傳教。

但是於孝天實現打下了伏筆,那就是傳教人員必須要服從海狼官方的管理,按照海狼官方給出的地域以及人羣進行傳教,嚴禁對海狼軍方和海狼內部的成員進行傳教,更不得在海狼設立的學堂之中進行傳教。

教廷方面派出的傳教士必須要經過海狼的審覈,並且每隔一段時間要向海狼集團彙報他們傳教的情況,所有教民必須要登記造冊,可以讓海狼有效管理。

最重要的是,這些傳教士必須要會中文,每個人必須要翻譯一些西方一些科技方面的書籍,方能獲得進入海狼轄地之內傳教的資格。

至於他們翻譯的書籍方面,也有規定,比如航海、冶金、醫學、製藥、機械、數學、天文、地理、美術、自然科學、生物、地圖製作、機械製圖等方面的書籍可以獲得通過,但是其中不得帶有傳教方面的東西,必須是純科學的東西。

至於他們翻譯的書籍之中,一些神學的東西,則不在此列,不算數!不能達到這個要求的,不能進入海狼的轄地之內進行傳教。

另外傳教士每個人都必須精通兩三個方面的才能,進入海狼的轄地之內以後,除了在教堂傳教之外,還要根據他們的能力承擔一些相關的工作,特別是每個傳教士,都必須要到當地的學堂之中任教,傳授學生們一些相關的知識。

但是這些傳教士嚴禁在學堂之中,傳播他們的神學,在學生之中宣傳他們的教義,吸收教徒,否則的話立即驅逐。

再者,教廷在海狼轄地之內建設教堂,不得在當地募捐,使用土地要從海狼集團手中租賃,而不是購置!所有建設教堂的資金全部由教廷方面承擔。

同時於孝天要求,在他們傳播教義的時候,必須要加一條,那就是他於孝天乃是大天使降世,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任何人不得挑戰,教廷方面在傳教期間,不得已任何形式干涉海狼的事務,否則的話一切免談。

第178章 釜底抽薪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7章 風頭不妙第31章 戰兵發威第185章 得手第168章 褚彩老的特使第106章 事敗第148章 各方抉擇第151章 招募第45章 震怒第4章 天子駕崩第19章 嘍囉第223章 交鋒2第110章 粒狀火藥第84章 決戰南門第144章 養馬島海戰第38章 焦慮第140章 歷史謎案第59章 殺心第70章 險勝第86章 決戰南門3第126章 改元大中第90章 基隆炮作第142章 大賺一筆第44章 燈塔第53章 舵把子第161章 特戰隊第221章 褚彩老的應對之策第139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70章 再犯西山村第45章 茂盛源第196章 東江鎮覆滅第54章 玻璃第139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81章 秉燭夜談第211章 不眠之夜3第154章 航海日誌第217章 惱羞成怒第123章 叛將授首第267章 狗頭軍師的下場第19章 趙麻子的廣州之行第64章 瘧疾第159章 褚彩老的憤怒第92章 選材第5章 收心第132章 死鬥1第142章 審俘第53章 擴軍第209章 謀叛第103章 突圍求援第166章 西班克們的決斷第221章 逆變第277章 退一步大家都好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24章 開箱驗貨第66章 等什麼第64章 金銀島第144章 遇敵第22章 驗貨第150章 以夷制盜2第93章 鐵匠張第263章 知府的擔憂第187章 南望第133章 逼迫投效第188章 志得意滿第125章 禪位第216章 碰面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167章 誤會第278章 心有餘悸第166章 後勤準備第248章 強力手段第263章 潭頭鎮第64章 瘧疾第204章 激戰第65章 調將第135章 轉戰應援第305章 投名狀第32章 決戰3第52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86章 硬茬子第135章 備戰第221章 藩臺使臣第118章 踏陣第120章 新船下水第145章 大結局1第281章 猴版軍火第125章 困第19章 嘍囉第38章 焦慮第193章 暗流1第205章 束手就擒第61章 強攻1第46章 收買人心第38章 焦慮第200章 圖窮匕見第219章 亂戰2第124章 閉門羹第184章 接應來遲第154章 進擊鄭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