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建文

第545章 建文

建文帝的消息?

聽完趙海川附耳說的這番話之後,姜星火的表情很平靜。

他只是點了點頭:“知道了,先下去吧。”

姜星火說的雲淡風輕,可是跟隨姜星火已有幾年的趙海川,卻從姜星火臉上的細微表情中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只不過因爲姜星火的神色變化太過迅速,以至於讓趙海川忍不住懷疑自己看錯了。

直到走出去時,趙海川猛地發現,原本被太陽照射得雲翳都顯得金燦燦的天空,此時竟有幾分陰沉。

那陰鬱之氣彷彿要把世界都遮掩起來一樣,給人一種壓抑的室息。

趙海川這時暗罵自己真是糊塗,這麼重要的消息,怎麼能當着唐音的面說呢?哪怕是低聲耳語,也是原則性的錯誤。

如果早些將這件事單獨告訴國師,或許就沒有後邊自己被趕出來的事情了等等!

想起剛剛在屋內與國師的對話,趙海川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這件事是確鑿無疑的,國師會不會立即採取行動?

如果換做任何一個朝廷的高官,恐怕都不會坐視建文帝的存在,但國師此時正在跟前白蓮教的聖女密談,鬼知道密談了些什麼?

當年在常州府被曹鬆背刺一事發生後,趙海川就不自覺地患上了受迫害妄想症,這時候不由自主地握緊了手裡的繡春刀,走路左顧右盼,生怕下一秒就有人跳出來滅他的口。

不過趙海川顯然是多慮了,給姜星火幹了這麼多次黑手套,只要不犯大錯誤,姜星火哪捨得殺他?

但剛纔趙海川的那句話,雖然唐音刻意站起來回避了,卻難免聽到了耳語泄露出的隻言片語。

“建文”這兩個字如同炸彈一般,瞬間將她嚇了一跳。

“你聽到了。”

姜星火很篤定地看向唐音。

“啊?”

唐音裝作一臉呆萌的樣子,只是她這張嫵媚的臉,實在是裝不像。

唐音此刻緊張極了,她是真的怕自己聽到了不該聽的秘密,姜星火給她宰了。

這時候她的眼眸已經開始像一隻機敏的狐狸一樣,不自覺地觀察起周圍環境了。

姜星火卻並沒有怎麼樣,而是用手拿起空杯子,一下一下地敲在石桌上。

“把牛真叫來,有些事情,只能讓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人做。”

很快,這位前白蓮教護法,就被叫了過來。

牛真,並沒有成爲場區的保安大隊長,而是帶着極少部分人,負責在暗處維護生產安全,以及除掉一些有阻礙的人或勢力。

這些投降的白蓮教餘孽,都是在戶籍上消了名的。

姜星火併未想到當年的閒棋冷子,這時候會發揮作用,他的臉上並沒有表露多少,只是沉吟半晌後,便吩咐道:“你帶幾個可靠的人,跟我走一趟,做完事以後,送你們離開大明,琉球、日本、朝鮮、安南、占城、呂宋.隨伱們去哪都行,以後不要回來了。”

隨後,姜星火出來對王斌等人說道:“傳令下去,立即準備船隻,從上海走水路出海去寧波市舶司。”

“屬下遵命!”

衆人應諾後迅速離去,很快便安排妥當,車駕開始從工廠區返回上海縣,然後從北面的港口搭乘船隻通過長江入海。

——————

海風徐徐,波光粼粼。

一艘帶有錦衣衛標誌的大船,破浪而行,朝着寧波市舶司港口駛去。

座艙周圍鐵甲閃耀、寒光逼人,守衛的甲士一刻都不敢懈怠,而船上的其他位置,錦衣衛們身着飛魚服,手握鋼刀,眼神冷冽如霜,同樣做好了準備。

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清楚這次的任務到底是什麼,但能讓他們理解的是,國師對此極爲重視,甚至不惜改變既定行程。

船艙內,燈火通明,氣氛肅穆,姜星火幾人圍坐,面色凝重。

此時的船艙外,偶爾傳來甲士的腳步聲,整齊劃一,彰顯嚴明的紀律,空氣中瀰漫着海水的鹹味和鐵鏽難以描述的味道,勾勒出一幅獨特的海路行船圖。

“國師,馬上就要到了。”

姜星火點點頭,站了起來。

夜色漸深,星辰璀璨。

船帆在月光下飄揚,如白練飛舞,遠處寧波市舶司的燈火逐漸映入眼簾,港口的喧囂也漸漸進入了耳膜。

姜星火的目光平靜而專注地望着前方,他的心神彷彿已經脫離了自己的視角,整個世界只剩下了前方那座巨大的港灣,那就是寧波市舶司的所在地。

在唐宋元時期,這裡曾經是全國最繁華的港口之一,而且它也是華夏最早成立的一批市舶司之一,是對日本最大的貿易中心,以商品流通性極強,各式貨物種類豐富而聞名。

只可惜,由於海禁政策的原因,銷聲匿跡了三十餘年。

如今的寧波市舶司,又逐漸恢復了往日的榮光。

而隨着市舶司的重新開放,關於海禁政策的一系列轉向,也隨之而來。

這其中既包括了流亡海外的大明子民的迴歸與認定,也包括了原本因爲遷海令而遷離故土的沿海島嶼城鎮居民的何去何從問題。

在處理後面這個問題的時候,免不了去調查沿海島嶼上,現在還有多少合法亦或是非法的居民,停留在那裡。

不查不要緊,一查,就查出事了。

在寧波外海,舟山羣島的普陀島旁,有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島,叫做洛伽島,島上只有一座被遺棄的佛寺。

而錦衣衛在這裡,卻發現了一些異樣的蹤跡,似乎有人在此地隱居,每隔幾個月,還會有精壯機警的漢子出來低調採購物資,每次都是採購很多生活用品,裝一大船回去。

考慮到大明近海甚至整個東海都沒有什麼海盜活動痕跡了,所以這種行爲被察覺後,就顯得尤爲可疑。

錦衣衛的暗樁扮作小販,與採購物資的人簡短交談過兩句,從他們的口音可以聽出,不是浙江人,而是南京人,這就更加可疑了。

因此錦衣衛一邊通報姜星火,一邊與市舶司的海上力量一起遠遠地圍着海島拉網,確保島上的人不會溜出來。

而姜星火對此則有些疑惑。

朱棣派胡瀅以尋找張三丰爲藉口,像是昔年金人搜山檢海追完顏構一樣去找建文帝的下落,可實際情況是,胡瀅在大明疆域裡轉了十多年,到永樂二十一年纔回來覆命。

那時候朱棣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就在這種情況下,還半夜起來接見胡瀅,談到快天明,足以說明這時候胡瀅已經找到或者說解決了建文帝了。

這些在史書中,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遣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

——《明史·胡濙傳》。

據說最後胡瀅是在湖廣佈政使司找到的建文帝,而如今這個高度疑似的線索,卻出現在了寧波外海的島嶼上,不得不讓姜星火生疑。

沒過多久,帆船緩緩從軍方專用的港口靠岸,岸邊一行人正在列隊迎接。

“見過國師!”

爲首的一個錦衣衛千戶行禮道,神情極爲嚴肅。

“不必多禮,找個馬車說。”

姜星火翻身下馬,淡淡說道。

“是!”

隨後,他徑直朝着旁邊備好的馬車方向走去。

很快,那名錦衣衛千戶跟着他,來到了馬車旁,掀開簾子。

雙方很快進入正題,因爲這件事事關重大,這位千戶也沒有耽擱時間,立刻開始詳細地說明前因後果。

“島上大概有多少人?”

“高倍望遠鏡觀察到的有七八人,至於山裡是否隱藏更多不清楚,根據島上之前遷過來在寧波新建寺廟的和尚說,島上有耕地和菜地,如果認真耕種,養活十來個人不成問題,但要是二十多個人就費勁了。”

“另外,已經調查了他們之前採購的物資,一般是每半年出來一趟,每次都在不同地方採購,很少買糧食,買的都是油鹽水果臘肉布匹蠟燭以及一些藥材,這說明他們不太缺糧食,最多隻有十來個人,大概率是十個人左右的規模。”

“有幾艘船?有港口嗎?”

“島上一共有兩艘船,沒有港口,都是隨用隨收,不用了就直接擡到山裡收好,島上也沒有密道或者地下溶洞之類的。”

姜星火點了點頭,又問道:“有沒有可能是誤判成了海盜?”

“基本沒可能,這些人在兩年前纔有零星的輪流上岸活動,舟山羣島附近海域是市舶司的緝私船重點檢查的區域,沒有任何治安或走私案件發生過.除此之外,把牢裡關押着的海盜們也都拉出來提審了,沒人知道這些人。”

顯然,這是錦衣衛們謹慎判斷後的結果。

姜星火聞言頷首,接着又看向這位千戶,說道:“此番若能順利了結,功勞簿上,我記你一筆!”

“謝國師厚賜!”

千戶連忙感激道,眼中閃爍着興奮之色。

“好了,廢話不多說,調集船隊,咱們出發。”

——————

方纔的談話都是在寧波市舶司的軍用港口上的馬車進行的,自然隱秘無比,而重組後的錦衣衛,也不擔心有建文餘孽的滲透。

這件事情高度保密,同時爲了防止海島上的人在港口有警戒哨,通過某些狼煙之類的方式通訊示警,所以姜星火併沒有安排水師的艦船大張旗鼓的出動,而是讓市舶司的中小型緝私快船,搭載了士卒和各式裝備以後,分批分散出動,然後到舟山羣島再匯合。

這樣配合原本就在洛伽島附近拉網的市舶司海上力量,便可萬無一失。

姜星火等人稍作補給後,迅速乘船離港,然後向東南方向的舟山羣島駛去。

不到半日時間,便抵達了附近,讓很多跟着姜星火的隨行人員詫異的是,這裡竟然無比冷清,偌大的島嶼羣,就彷彿陷入死域一般。

“這是怎麼回事?”

“舟山的人早就被遷入陸上了,不奇怪。”

本地的錦衣衛解釋道。

很快,在海面上如同狼羣一樣的艦隊逐漸合攏,把小小的洛伽島徹底包圍的嚴絲合縫,哪怕有蒼蠅都飛不出來。

甚至心思細密的姜星火還在西北方向的普陀島準備了熱氣球,一旦天亮,就可以飛來居高臨下地偵查。 很快,隨着艦隊逐漸靠近島嶼,艦船上的士卒們開始整裝待發,他們互相協作,快速地將船上的繩索和木筏準備好,準備涉水登陸。

木筏被紛紛放下,士卒們身穿牛皮甲,頭戴鐵盔,身姿挺拔,他們手持長矛,揹負硬弓,目光堅定而銳利,彷彿能洞穿一切眼前黎明前的黑暗。

兵刃在偶爾投射過雲層的月光下閃爍着冷冽的光芒,與波光粼粼的海面形成鮮明對比。

當木筏被密集礁石所困被迫擱淺不前的時候,士卒們跳進齊腰深的海水裡,海水冰冷刺骨,士卒們卻依舊咬緊牙關,奮力向前,他們的腳步雖然沉重,但步伐卻堅定有力,似乎在這場戰鬥中早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每一個士卒都緊握武器,警惕着周圍的一切動靜,準備隨時迎接戰鬥的洗禮。

終於,經過一番艱難的涉水後,士卒們成功登陸島嶼,他們迅速集結並且展開隊形,開始有組織的向前推進。

登島之後沒多久,士卒們立刻遭遇了哨兵的激烈抵抗,而敵人的增援來的也很快,雙方迅速展開了一場生死搏殺。

黎明前最後的月光下,刀光劍影交織,箭矢如雨點般飛射。

這些島上的敵人,憑藉着精湛的武藝和嫺熟的配合,與登島的士卒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鬥,哪怕處於絕對的人數劣勢,依舊毫不示弱,他們利用地形優勢,設下了重重陷阱和埋伏,幾個堪稱“神射手”的弓箭手隱藏在暗處,不斷射出致命的箭矢,另外幾名敵人,則不斷地通過準備好的陷阱試圖打亂登島士卒的陣腳。

而士卒們排着整齊的隊列,盾牌手在前,槍兵居中,刀盾手在兩翼,弓箭手在後,緩緩衝破層層阻礙,向前進攻着。

戰鬥愈發激烈,雙方陷入膠着狀態,士卒們憑藉着人數與軍陣組合,逐步突破了島上的防線,他們射殺敵人,摧毀陷阱,逐漸佔據了上風。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島上的敵人們也展現出了他們的英勇與無畏,他們面對強敵,毫不退縮,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着所守護的信仰。

他們是一羣頑強而執拗的人。

在付出三條人命的代價後,士卒們終於完全擊潰了這座小島上僅存的抵抗力量,並將島上所剩無幾的敵人逼入了寺廟中。

此時的寺廟中,一個年輕的僧人,正在坍損的佛陀金身前打坐,靜靜地聽着不遠處傳來的喊殺聲。

“陛下,快走吧!”

僅剩的忠心侍衛,這時候焦急地來喚他。

年輕的僧人苦笑了一聲,只道:“這次還能走到哪裡去?”

“陛下,您不會有事的,先帝把您的安危託付給我,哪怕是當年燕軍破城,我們都一樣逃了出來,只要上了船,一定能走脫的!”

“我不想逃了。”

年輕的僧人嘆息一聲,從容站起,慢吞吞的往外走。

那名忠心侍衛緊跟其後,嘴脣蠕動着想要說什麼,但又咽了回去,只得亦步亦趨地跟着他朝外走去,他不敢勸阻,因爲他知道,這是陛下最後的倔強。

然而,就在主僕二人走到門邊時,忽然一支箭矢呼嘯着朝着年輕僧人的胸膛射來。

那名忠心侍衛猛地撲倒了年輕僧人,替他擋住了這必殺的一箭,但他自己卻被箭矢所貫穿,抽搐片刻,就沒了氣息。

年輕的僧人有些呆滯的望着躺在地上的屬下,喃喃自語道:“多少人爲我而死,我這輩子,究竟造了多少殺孽啊!”

說完,他轉頭望向佛寺院落外。

一個人影正趴在瓦礫上,舉着弩,冷冷的看着他。

那個人影見年輕僧人發覺了自己,立刻從房頂躍下,棄了手中的弩,手持彎刀朝着年輕僧人砍來。

這人非是旁人,正是牛真。

牛真不關心眼前的人是誰,國師說的很清楚,只要把人殺乾淨,那就放他和兄弟們去海外獲得自由。

國師說話一向算數,沒有殺人滅口的前科,所以牛真願意相信,也願意拿自己不值錢的爛命賭一把。

年輕僧人不躲不避,伸手似乎想要抓住彎刀,但就在這時,牛真的身後傳來姜星火的聲音。

“停手。”

牛真的彎刀停到了年輕僧人的身前。

姜星火看着眼前的年輕僧人並沒有說話,而身後的幾名披甲的白蓮教死士,則是控制住了年輕僧人後,快速地前往佛寺內搜查。

包括浙江本地的錦衣衛和姜星火的護衛人員在內,全都停留在了佛寺之外。

倒不是想搶奪他們的功勞,而是姜星火不想讓這些人揹負上弒君的罪名,有的時候,看起來這是通天大道,但若是朱棣什麼時候心念不順,碾死這些小人物就像是捏螞蟻一樣,沒必要。

這種事情,讓無名無姓的死士去做就可以了。

“建文帝朱允炆?”

姜星火看着年輕僧人,似乎是疑問,但實際上是篤定地說道。

年輕的僧人並沒有否認,而是點了點頭。

朱允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生於明洪武十年,皇嫡長孫朱雄英早夭後,原配常氏亦去世,朱允炆生母呂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從而成爲大明帝國的嫡長孫。

朱允炆在呂氏的教導下,以至孝的面目示人,太子朱標生病時小心侍候,晝夜不離,朱標病死後,朱允炆守孝時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認爲其“純孝”,很快就將其正式冊立爲皇太孫,也就是大明的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

爲了幫助年少的朱允炆在未來坐穩皇位,不出現“主少國疑”的情況,朱元璋在晚年又一次舉起了屠刀,大興冤獄屠戮功臣,並給朱允炆安排了全套的聽話班底。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朱允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爲建文,重用齊泰黃子澄這對臥龍鳳雛,推行建文新政,放款律法赦免罪犯,免除百姓(士紳)拖欠的所有賦稅,允許大規模土地兼併,並開始大力削藩,導致湘王自焚,齊王、代王、岷王被廢。

而這也導致了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爲名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歷時四年血戰,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軍兵鋒直抵金川門下,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投降,燕軍入京,而隨着城破,一場混戰後南京城內的皇宮起了大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宦官說它們是朱允炆和長子朱文奎的屍體,成爲一樁懸案。

姜星火輕輕地呼了一口氣,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個歷史懸案,竟然在自己的手中被破解了。

他看着眼前年輕僧人,微微皺眉,說道:“不怕死嗎?剛纔若不是我攔下,你已經死了。”

“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害怕什麼。”

很少有人敢在死了七八次的姜星火面前說這話了。

不過朱允炆倒也並沒有姜星火想象中那麼愚蠢到面目可憎,朝陽漸起,眼光下朱允炆的皮膚保養的很好,就是整個人臊眉耷眼,就像是個被斷了網後與世無爭的小肥宅一樣。

姜星火沉默了半晌,搖頭道:“你應該跟我回去見陛下。”

“見你的陛下?”

朱允炆嗤笑一聲,擡頭凝視着姜星火,緩緩說道:“如果我回去了,是不可能得到見到他的機會的.你不知道我這個叔叔是何等的心胸狹窄與狠辣無情,他害怕,他害怕見到我,害怕我死了以後去跟皇爺爺告他的狀。”

“你很瞭解陛下。”

“當然。”

朱允炆還說了句俏皮話:“知叔莫若侄。”

姜星火深吸一口氣,壓抑下心中的種種情緒,緩緩點頭道:“我明白了,所以,現在該送你上路了。”

“我其實有很多話想對你說,要是不介意的話,上路之前可以陪我聊聊嗎?”

朱允炆對死亡的結局很是坦蕩,反倒對姜星火很感興趣。

“你知道我的身份?”

“當然,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

朱允炆指着佛堂內的桌子上那一疊摺疊好的《明報》,說道:“國師大人,如雷貫耳。”

隨後,朱允炆又打趣道:“或許當初要是能請你當國師,我就不是這個結局了。”

姜星火注意到,朱允炆始終都沒有自稱“朕”,同時那疊《明報》上,有很多蠅頭小楷批註的字跡,顯然是做了認真的解讀。

想來這些報紙,應該陪伴着朱允炆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打發了很多漫長的時光。

“聊聊吧,我既然選擇了接受,就已經準備好了死亡。”

朱允炆說道:“但我希望你可以告訴一些事情,我從報紙上看不到,從別人口中也聽不到。”

姜星火搖頭道:“你認爲我會這麼蠢嗎?跟你接觸,有什麼後果誰都說不準。”

朱允炆嘆了口氣,說道:“我雖然沒有接觸過你,但是我還以爲你跟齊泰黃子澄那些人不一樣。”

“激將法?”

“也不是。”

朱允炆很誠實地說道:“他們都無法跟你相比。”

“走,到其他地方看看吧。”

說着,在幾名死士的看護下,姜星火邁步向着前方走去。

姜星火來到這寺廟後山,只見這裡栽種了許多樹木和花草,空氣十分的清新怡人,鳥語花香,不過他卻沒有欣賞風景的興趣。

後山有幾間外表破舊的茅草屋,這些茅草屋從外面看起來是用木板泥巴搭建而成的,屋檐上掛滿了稻草,看上去就像是被人遺棄的垃圾一般,而且牆角堆放着一些木柴。

但內裡,卻還算乾淨整潔。

想來朱允炆或者他的侍衛,平時就住在這裡。

而後面還有個一個菜園子,姜星火走進菜園子仔細觀察了一番,也就不到一畝地的樣子,種植了一片綠汪汪的蔬菜,除此之外,就剩下菜園子裡的一棵老樹。

這棵樹有三四丈高,枝葉繁茂,將半邊天遮擋的嚴絲合縫,不留一點光亮,只是看起來嚴重缺乏生命力,似乎已經快要死了。

姜星火看着這棵老樹出神,想念起了詔獄裡的歪脖子樹。

老樹是一株老槐樹,而現在,這株老槐樹,也終究抵擋不住歲月的侵蝕,即將凋零了。

“唉”

姜星火忍不住嘆了一聲,走到老槐樹下,蹲下身子,靜靜地看着老槐樹。

槐樹已經乾癟,樹皮泛黃,但它的根部,依稀可見翠綠色的芽狀物,似乎正在頑強地生長着。

朱允炆似乎也接受了這個地點,他眯着眼睛享受着槐樹的樹蔭,待了幾息,纔開口問姜星火道:“你是不是特別的恨我,也恨我爺爺?”

(本章完)

第534章 心緒第406章 經濟【求月票!】第58章 有辱斯文第515章 理欲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338章 雙贏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441章 反水第310章 俱備第553章 脫困第438章 私鹽第322章 民心第549章 高煦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175章 陸權論第138章 道衍鍋從天上來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457章 斷腕第518章 中場第124章 化肥仙丹!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449章 調研第338章 雙贏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八月更新及求票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529章 補藥第376章 求榮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316章 四書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246章 理由【求月票!】第402章 大棋第524章 規劃第503章 京營第268章 朕的大明是如何滅亡的?【求月票!第545章 建文第104章 化肥神蹟,張天師的提議第473章 獻俘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462章 瀕死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391章 光明第312章 風起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492章 禮物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505章 裝備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418章 臣服第210章 聖王【求月票!】第490章 稅收第506章 棱堡第332章 登樓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309章 升官第393章 空戰第452章 立法第503章 京營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421章 開戰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533章 託付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09章 私宴第512章 思潮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530章 撤軍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481章 莫愁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448章 噁心第345章 誅邪第456章 僞鈔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139章 完美的計劃第199章 測算太陽?【求月票!】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390章 認輸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529章 補藥第342章 站住【第三更求月票!】第560章 北上第526章 經學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274章 空心方陣,朱棣的頓悟【求月票!】第565章 證券第543章 場區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