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

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

三日後,夜深。

李景隆和朱高煦相對而坐。

“有些話,我本不該說。”

李景隆飲下一口酒,耳邊已經依稀縈繞起了前幾日姜星火說的那些話語。

“你且說吧。”

朱高煦喝酒如喝水,哐哐便飲了半壺。

李景隆話到嘴邊,猶疑了片刻,又飲了一整杯酒後方才說道。

“你知道,姜郎不可能在獄中給我們講一輩子課,他遲早有一天是要出獄的而這個日期,很有可能就是明年年初,距今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了。”

按照一般的大赦規律,通常正月改元后,宣佈大赦天下,而有些謀逆的罪犯,是遇赦不赦的,姜星火是受到了方孝孺的株連,方孝孺也並不屬於謀逆性質。

所以刑部等部門會聯合審查大赦名單,隨後就是一連串的工作,等這些忙完了,纔會赦免囚犯,長則兩三月,短則一個月。

大明在稅收制度上,取消了徭役,等到征伐日本結束,獲得了石見銀山後,就將以此爲基礎確立白銀單軌制;利用大明國債擡升寶鈔幣值,回籠寶鈔建立白銀寶鈔體系;推廣化肥和輪作套種制度,爲人口大規模增長恢復國力奠定基礎;同時殖民海外,爲日後的大明舒緩人口壓力,同時反哺本土農業。

顯然,如果是正常途徑,朱高煦這輩子都不可能做的到了。

朱老四當皇帝,本身就是對祖制最大的違反。

“驚爲天人,字面意思。”

這些說起來是紙面上的事,可落到實處,那就是六位數的人口,每個人的嘴和腿,都是會自己動的!

同樣的行軍規劃,在不同的天氣,需要準備的各種後勤物資更是千差萬別,譬如在盛夏時軍隊不能冒着烈日行軍,需要錯開時間早晚行軍,同時需要準備降暑的飲品,或是大鍋燉爛的酸梅,或是綠豆,至於祛暑避瘴的藥材更是得提前準備好。

被永遠地釘在史書上供後人嘲笑。

“上次來看姜先生那個堂妹,你記得吧?”

李景隆又提起新壺,對着壺嘴悶了一口酒:“我也站不了你的隊,爭儲這件事,丘福這些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能站你的隊,甚至王寧駙馬這種奉天輔運推誠效義武臣也可以站你的隊,唯獨我這個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不行,你明白嗎?”

朱高煦在靖難時的功勞雖然很大,但都是作爲“將”這個角色所立下的,其人爲“將”自然天下無雙,可爲“帥”恐怕還不如自己。

“你是說?”

他的眉頭擰的緊緊的,看向朱高煦。

“殖民海外,甚至海外建國,你真的心動了?”李景隆有些難以置信。

可就差在“靖難”、“輔運”這兩個字上,決定了丘福可以大大方方地支持朱高煦不受到任何猜忌,而李景隆一旦在爭儲問題上做出抉擇,別說是表態,就是暗中幫助,都會惹來朱棣的猜忌,繼而導致曹國公府闔府近千口抄家滅門。

朱高煦乾脆點頭:“便是如你所想。”

他以爲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

“所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說的不就是杜郎俊賞、豆蔻詞工嘛。”李景隆笑了笑,“那時候常以此爲典故,喚作姜郎,便也叫習慣了。”

朱高煦反而認真點了頭:“姜先生只要想做,自然可以做到,推翻程朱理學而已。”

但是眼下,機會來了。

“不是俺心動,而是俺覺得,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如今他跟朱高煦既然已經在出海作戰這個命題上達成了一致,成爲了短暫的盟友,那麼自然也就無需顧忌什麼了。

李景隆點了點頭,當時是他倆把姜星火送過去見人的。

“上俺的船吧,你統籌全局,俺帶兵打仗,互補所長。”

“你的意思是,就按姜先生說的這個辦法去做,不需要等到爭儲成功或失敗,而是直接主動請纓在海外進行擴張,以此提高你的威望和地位?”李景隆蹙眉問道。

兩人念及此處,放聲笑了出來,只要一想到無所不知的姜星火,此時定然是萬萬想不到這個結局,給自己挖的坑都得自己去一個個填上,那可真是太令人愉悅開心了。

朱高煦等他說完後,方纔說道:“你站不了我的隊,但你能上俺的船。”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這一失足,就能讓姜星火後悔到捶胸頓足,後悔自己爲什麼非要在詔獄裡指點江山。

這些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卻會切實地影響着部隊的戰鬥力,主帥即便不是親力親爲,也是要心中有數的。

一沒能力,二輪不到他。

而這一切的最初動因,就是姜星火在詔獄裡閒的沒事指點江山。

所以,朱高煦既然在勇猛上已經做到了極致,能繼續從這條路上加碼的,便是成爲一個真正能獨當一面的帥臣,這種帥臣絕不是掛個名字然後讓丘福、朱能去做實際負責統籌全局的副帥,而是真正的獨當一面。

看着朱高煦有些驚愕的眼神,李景隆苦笑道:“你都不知道遠在福建泉州船廠的馬和,被連續派了多少活出使日本的使團已經準備好了,使團裡全是諜子,壓根沒幾個正經的禮部官員,就是爲了找到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的具體位置。”

聽了李景隆的回答,朱高煦一時呆滯。

知道他每天在給皇子和國公講課,知道皇帝和皇子、大臣們在隔壁偷聽。

“哈哈,若是姜郎真的知道,他已經被安排上了這麼多的事情,而以後的六到八節課裡,他所有指點江山提出的舉措,大部分都要由他來親自主持落實,真不知道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幾十個人尚且會不聽指揮四處亂跑,心思各異的同時有着各自不同的訴求,如果幾十人變成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甚至十萬人、幾十萬人呢?

他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麼。

既然如此,朱棣如果想要打擊被培養起來堅決擁護建文帝的那羣江南士紳階層,那麼從打擊他們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學入手,簡直就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了。

那難度係數是翻倍增加的。

“第一次俺想偷樑換柱把姜先生救出去,姜先生半路被獄卒弄丟了,那時候父皇提着刀來找俺,俺就是知道不對勁了。”

“其二,便是我倆早就相識於秦淮,那時候姜星火在畫船溫柔鄉里,便是好大的詞名,名妓重金而求不得一詞,乃是號稱‘小柳永’的。”

畢竟,光是調動十萬人以上大軍的行軍路線、沿途補給、後勤運輸等等事項,恐怕朱高煦就難以勝任了。

李景隆從來都沒打算把朱高煦當傻子糊弄,兩人之間不提這件事,反而每次一起聽課,便是隱約間有了這種不能戳破窗戶紙的默契。

真要是打安南,打日本,打蒙古,排在他前面的帥臣兩三個呢,怎麼都輪不到他。

說到這裡,李景隆忽然失笑,是他想多了。

“當然要做事情。”

“曹國公,若是不按姜先生的主意,去海外建功立業,你這輩子都不會再有領兵的機會了,輪不到你,父皇也不會用你。”

“這個稱呼在你心頭疑惑很久了?”李景隆笑了笑。

李景隆嘆了口氣,放下了想要跟他解釋一二其中難度的想法。

李景隆放下酒壺,重重地砸在案几上。

“再有姜先生講的攤役入畝,乃至俺上了三次石見銀山的奏摺被父皇敷衍回來三次,俺便知道,你鐵定是父皇派來的。”

“便是如此。”朱高煦又喝了半壺酒,晃晃壺底,“所以俺就想着,姜先生既然無慾無求,俺又不會那麼多花言巧語,就得以誠待人,就像是諸葛武侯在《出師表》裡說的那般,‘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或許姜先生會被俺感動,人心都是肉長的嘛。”

而朱高煦顯然不是一個具有統籌規劃十萬人以上吃喝拉撒行軍結寨打仗撤退的能力的帥才。

朱高煦復又問道:“光是拜爲國師嗎?不做事情的嗎?”

若是一個普通的現代人來了,其實只需要體驗當導遊帶着幾十個人的旅遊團跑一天,就能知道自己大約有沒有帶隊的能力了。

怪不得,朱高煦今晚會主動捅破這層窗戶紙。

李景隆想起了朱棣曾經私下跟他說過的話,還有道衍哪方面的態度,不確定地說道。

“我回答完了,該你了。”

甚至其中,有八個字一模一樣。

見李景隆心動,朱高煦反而問道。

朱高煦點了點,宋時正所謂“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能在秦淮河上被稱作小柳永,那確實名聲很大。

“什麼事情?”

朱高煦的面色逐漸嚴肅:“再後來,你就被扔進來了俺不是傻子,你曹國公堂堂百官之首,哪能莫名其妙地無罪入獄?還有那次大朝會又被與俺一起放出來。”

朱棣想要的人或物,他爭不了。

李景隆猜度道:“我個人推測,眼下攤役入畝陛下已經親自在江南推動;攻伐日本或許需要姜郎,也或許不需要;可其餘的諸如白銀寶鈔的改制、化肥和輪作套種的推廣使用、對西洋的殖民擴張等等,都是非得姜郎不可的,畢竟,這些東西除了他,幾乎沒有人瞭解的更詳細。”

“你不該問的,問了,你我之間的立場便不同了,也裝不了糊塗了。”

朱高煦嘆了口氣:“太像道衍大師了,完全不追求普通人想要的錦衣玉食,雖然也不會刻意虐待自己,可姜先生對日常生活的要求,也不過是粗茶淡飯罷了,對於財富也根本沒有那些世俗的慾望。”

“再後來,俺便發現俺看走了眼了,姜先生給俺講課,俺給的那些銀錢,姜先生除了用來賄賂獄卒購買物資外,都存了下來。”

他倆一個善戰不善統,一個善統不善戰,倒還真是挺能互補。

李景隆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憤怒,但朱高煦依舊注意到,他把手藏在了袖子裡。

朱高煦也有些忍俊不禁。

朱高煦懇切說道:“但去海外作戰不一樣,懂水師的人不多,有能力調度統籌數萬、十萬大軍的人,更是寥寥無幾更何況,這既是獨當一面的機會,同時恐怕也沒人真的願意領兵去。”

也不知道對方是對他的姜先生太有信心。

“主持大明寶鈔向白銀寶鈔過渡的改革、在大明全國範圍內推廣化肥和輪作套種、統籌下西洋對外殖民擴張嗯,還有一件推翻程朱理學的要事,如此說來,姜先生出獄後,應該挺忙碌的。”

“俺可是聽說,現在大傢伙當着你面不敢說,背地裡都說你是趙括第二呢。”

姜星火的表情,恐怕會非常精彩。

可他指點完,江山就真的改變了。

朱高煦此時也清楚,既然父皇朱棣如此看中姜星火,那麼自己想把姜先生收入囊中作爲謀主,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朱高煦說的倒也坦然。

一個新的“日不落”帝國即將冉冉升起。

而朱高煦不讀書,自然不知道想要推翻歷經無數代大儒,耗費二百年時間建立的、近乎完美到邏輯上完全自圓其說無懈可擊的程朱理學,到底是個成功率如何微乎其微的事情。

“曹國公,你須得真切回答俺,不許誑俺,否則你後半輩子繼續秦淮划船去.你想領軍出征海外,俺不一定能幫你做成,但一定能給你攪黃。”

“或許,陛下有推翻或限制程朱理學的想法.可尊崇程朱理學、開八股取士,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

朱高煦連連點頭,而李景隆說到這裡,忽然頓住,而後又補充了一句。

還是壓根就是夏蟲不可語冰。

“不只是俺!”

這些事情,還真不是有幾個老練的文書或者宿將保着,就能穩穩當當地完成。

“這便是問題的關鍵了,這也是爲何今晚俺會捅破這層窗戶紙。”

“那姜先生出獄後,陛下打算怎麼對待他?”

李景隆只是表面上不在乎而已,自詡爲孫武再世的他,如何能容忍自己帶着一身臭名鬱郁終老,從此再無施展才能的機會?

後世會怎麼評價自己?只會紙上談兵,實戰一塌糊塗的趙括第二。

“這確實像是姜郎氣度。”李景隆微微頷首。

當朱高煦看到李景隆彎起來的眉眼側面的皺紋時,才隱隱醒悟,李景隆看起來還是一副少年貴公子的模樣,可如今,卻依舊是而立之年了。

而自從唐朝傳下來的習俗,便是長輩稱呼晚輩時,喚作某某郎君,亦或是按行幾來排,譬如李世民不就是被喚作李二郎。到了宋明這個叫法不多見了,更多的是喚作“某哥兒”,而但也並非沒有,相反“郎”其實顯得更加重視一些。

“大明要是不打仗,用文臣治國,不需要數載,此消彼長之下,俺大哥本就有法理上的優勢,到時候俺現在維持的這點微弱優勢,很快就會消失。”

“而且,你以爲陛下是怎麼信的?道衍大師和袁珙袁真人,乃至龍虎山的張天師,全都推算過了。”

所以一個理所當然的問題就擺到了兩人的面前。

朱高煦的大鬍子上淋着酒水,他抹都沒抹,反問另一個話題道。

李景隆終於開口:“陛下會同意嗎?”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天大的事情只有姜郎才能做成。”

李景隆和丘福,同樣是十個字的封號。

朱高煦憑什麼會放棄極有可能到手的太子之位,放着好好的大明帝國不繼承,反而跑到海外去?

如果朱高煦無法證明自己不只是猛將,而是有着獨當一面能力的帥才,那麼在朱棣心中即便是再喜愛,恐怕也就是喜愛而已。

李景隆嘆了口氣道。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所以你覺得你很難有什麼籌碼招募姜郎爲你做事。”李景隆稍加解讀。

李景隆面色一黑,他倒是真的相信,以朱高煦在軍中的影響力,確實是能說到做到的。

朱高煦忽然抓着大鬍子笑了:“難道曹國公你,一輩子都想揹負着白溝河棄軍而逃,致使天下傾覆的臭名嗎?”

李景隆心頭一跳,這一刻終於要來了。

“俺一開始想着,不過是把姜先生請入府裡,做個謀主,想要什麼珍寶美人、駿馬香車俺都可以滿足.便如道衍大師之於父皇那般。”

“俺本來也是這麼想的。”

什麼祖制不祖制的。

出獄後,姜星火怎麼辦?

“你打算怎麼安置姜郎?”李景隆問道。

而如今這層裱糊了許久的窗戶紙,不知爲何,被朱高煦突然戳破了。

“你且問吧。”

李景隆想到姜星火如果出獄後,當真知道了這一切。

“聽說.是打算拜爲國師。”李景隆在跟朱棣私下召對的時候,隱約聽到過朱棣的這個意思。

“結果如何?”朱高煦急切問道。

“袁真人不敢繼續相面了,道衍大師的天王殿被雷劈了兩半,張天師好像瘋了。”

聽他指點江山的,又恰好是大明帝國的最高決策層。

朱高煦調整了一下心情,方纔繼續問道。

“父皇聽了你的轉述,對姜先生,到底是什麼態度?”

“就像是自己挖坑越挖越有幹勁,覺得這坑跟自己沒關係,結果最後得知,是給自己挖的坑?”

李景隆贊同道:“以姜郎拿出化肥仙丹這件事來看,我覺得,姜郎也有報答你我的意思。畢竟,在他的角度看來,你我二人都是因他加重了罪名,他想用這東西,換得你我建功出獄。”

只有如此,朱高煦在朱棣心中的地位,纔會從跟他一起出生入死備受喜愛的二兒子,變成不可或缺的國家柱石。

凡日月所照之處,無論海陸,皆爲大明疆土。

真沒想到,朱高煦平時大大咧咧,如今卻在這藏了個心眼等着他呢。

朱高煦死死地盯着李景隆:“曹國公,你是知道的,支持俺當太子的,都是武臣,這幫子軍中宿將跟俺在靖難的時候一起出生入死結下的交情。”

在姜星火前世的歷史上,朱棣之所以會親自掛帥五徵漠北,原因不就是丘福、朱能先後逝世,張輔威望尚且不足,以至於朱棣沒有帥臣可用,不得不以皇帝之尊親自領兵北征。

李景隆沉默幾息,開口說道。

到了這個地步,李景隆若是心有不甘,後半生依舊想洗刷罵名做出一番功業,證明自己是“內戰外行、外戰內行”,那隻能如實說了。

如何安置姜星火這個問題,顯然已經在朱高煦的腦海裡盤旋許久了。

“伱爲什麼一直不叫姜先生?”

朱高煦脫口而出:“曹國公你是說,父皇覺得姜先生,真的有可能是‘天人’?”

快的話,可能壓根就等不到八節課講完,大約六七節課的樣子,就要出獄了。

李景隆一時沉默。

“姜先生幾乎是一個銅板都沒留,全送人了。”

於是反而放下的朱高煦,笑着暢想道。

“那你說怎麼打仗能輪到俺來獨當一面的建功立業?立下那種足夠堵住所有人嘴的潑天大功?”

“便是如此,你聽的這些東西,無論是白銀寶鈔還是大明國債亦或是其他的,陛下也是知道的,而就在不遠的未來,恐怕這些事情都會成爲現實。”

見朱高煦點頭,方纔回答道:“原因嘛,自然是兩個,其一,姜星火比我小了十來歲,你讓我叫,我也叫不出來。”

至少從神秘學的角度來說,既然當世最懂算命看相的三個人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那姜星火幾乎坐實了‘天人’的身份。

朱高煦忽然看向李景隆:“可是有一件事俺一直沒有問你。”

聽到這個問題,李景隆不禁蹙眉。

而姜星火所預估的十五天一節課,一共九節課,是按最慢的時間去預計的,如今已經講了一節課,還剩八節課。

而且話說回來,即便是朱高煦有這個能力,也輪不到他來施展。

由此,世界線開始產生了巨大的偏移,這種蝴蝶效應不僅體現在谷王提前謀反上,更是會深遠地影響很多人和事,繼而徹底偏移到歷史修正力都無法阻止的地步。

等到姜星火出獄的時候,他就會驚訝地看到,南京城的街頭貼滿了發售第某某期大明國債的告示,百姓的徭役被取消,田間重新散發出了活力,同時大明再使團探完路後,重新拿回了濟州島,佔據了對馬島,已經準備發動對不臣之國日本的討伐。

就在李景隆和朱高煦兩人期待,姜星火知道這一切後的那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時。

遠在千里之外泉州造船廠的馬和,卻正在對着夜色中的海風罵娘。

(本章完)

第98章 《‘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515章 理欲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58章 有辱斯文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464章 會計第484章 漣漪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311章 真兇第297章 當千第472章 留學第469章 佔領第157章 皇權下鄉的終極武器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425章 登陸第570章 換鈔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394章 決勝第281章 拜師【求月票!】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508章 驗收第192章 虛假的天人感應第245章 工業【求月票!】第389章 殺招第493章 歲末第430章 光學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317章 黃浦第492章 禮物第299章 發聵第90章 絕境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446章 京察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563章 歐洲第539章 傳首第493章 歲末第305章 二女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136章 輸出大明價值觀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410章 地球【感謝金主“暖陽1314”的白銀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52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393章 空戰第20章 何謂王朝?第546章 弒君第244章 《哲學通信》第320章 拔刀第529章 補藥第390章 認輸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518章 中場第441章 反水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263章 炭筆【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537章 告別第191章 月下論天文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427章 渡河第174章 《國運論》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476章 礦藏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285章 歸京第360章 交兵【72K大章求月票!】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503章 京營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535章 捐田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321章 滅門第391章 光明第463章 伏法第30章 姜星火丟了第371章 陛見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47章 攤役入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