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

就在李維正遠赴臺灣視察之時,高麗國卻因爲他的不在而涌出了一股暗流。

夜,深秋的霏霏細雨飄灑在開京的天空,天際是一片暗紅之色,開京大街上行人寥寥,一輛馬車從城門迅疾駛入,很快便拐進一條小巷中,消失不見了。

前朝鮮兵部尚書趙浚的府宅內停着幾輛馬車,一間房屋裡燈光昏暗,六七個人正坐在一起秘密商談什麼,這時,又一輛馬車進了府內,停在院子裡,一個老者從馬車上下來,被一名侍從引到了小屋前。

“抱歉!我來晚了。”老者推開門拱手笑道。

屋裡人紛紛站了起來回禮道:“裴大人終於趕來了,我們等待多時。”

裴大人就是前高麗侍中裴克廉。也是這個秘密組織的創辦者,裴克廉曾是李成桂的心腹,又和李維正有私仇,在李成桂死後,裴克廉便逃到漢城隱居起來,雖然已經沒有人再追捕他,但裴克廉卻並沒有因此真的沉寂,他一直在冷眼旁觀。高麗女王即位他承認,王順姬確實是高麗先王的公主,是王室唯一的倖存者。但裴克廉卻不承認崔平爲相,崔平事實上已經成爲了李維正的走狗,他忠實地執行着李維正一個又一個的命令,將高麗推向滅亡。

崔平將每年高麗稅收的八成奉獻給李維正,裴克廉忍了;崔平解散高麗軍隊,又同意李維正招募僱傭軍,裴克廉也忍了;崔平協助李維正在高麗辦報、辦太學、開辦工廠,送高麗官員去遼東洗腦,這些裴克廉還是忍了,可當崔平下令,強制高麗兒童入漢學,學漢文、說漢語、穿漢服,以漢人自居時,裴克廉終於忍無可忍了,當這一代兒童完全漢化時,二十年後,高麗就將亡國滅種。

裴克廉開始秘密串聯,尋找和他一樣,對高麗憂心忡忡的大臣,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裴克廉聯繫到了一百多名志同道合者,其中不乏現任的高官,如兵部尚書趙浚和戶部尚書鄭道傳等等,裴克廉並創辦了一個組織,叫高麗文化復興社,簡稱復興社,成員遍佈高麗各地,以“驅逐明軍,恢復江山”爲宗旨。

八月初,李維正赴臺灣視察,裴克廉便贏得了一個機會,高麗復興社開始活躍起來,他們不斷擴張成員。不論貴賤,只要熱愛高麗文化便可以加入,短短兩個月時間,高麗復興社便迅猛擴大到八千人,甚至一些高麗僱傭軍的士兵也參加了,不過,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復興社的真正宗旨,很多人只是懷念高麗文化而參加,而且也不知道復興社的骨幹是誰。

時間已經到了十月,離李維正回來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復興社骨幹成員的活動越來越密集,他們已經準備在李維正回來前發動一場全民參與的高麗復興運動,徹底把明軍趕出高麗。

復興社的最高領導層由八人組成,除了裴克廉、趙浚和鄭道傳三人外。還有禮部侍郎郭順,原國子監令高放鳴,以及原忠勇大將軍李卿,原王宮侍衛長崔德亮,原開京守備盧展等三名高爵武官。

這八個人就組成了復興社的領導核心,他們已經開了幾次會,今天就將具體討論起義的細節,八個人分別落座,裴克廉開門見山道:“各位,我剛剛得到一個消息,李維正的正妻一個時辰前順產生下了一個兒子。”

“裴大人,這件事重要嗎?”趙浚有些奇怪地問道。

“怎麼不重要!”裴克廉狠狠一瞪眼道:“這可是他正妻的兒子,肯定有快船去臺灣通報李維正,這樣的話,他就會提前趕回高麗,我們的時間就更少了,而且他現在已經有兩個兒子,其中一人將來肯定會在高麗爲王,那時,就是我們高麗亡國滅種的時候了。”

裴克廉提到亡國滅種四個字。房間的氣氛陡然間變得壓抑起來,衆人都沉默不語,這時,鄭道傳問道:“不知道裴大人有沒有草擬出什麼有效的計劃?”

裴克廉見衆人都眼巴巴看着他,他不由嘆了口氣道:“復興高麗是我們大家的事情,大家應該羣策羣力。都提出自己的方案,而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我身上,尤其我生活在漢城,對開京的情況瞭解不多。我做出的計劃也是閉門造車,脫離實際,今天我就是想讓大家一起出主意。”

說到這,裴克廉看了看前大將軍李卿,便對他道:“李將軍,你從前在軍中威望極高,你說說看,我們有沒有可能重新組織起一支軍隊?”

李卿年約五十餘歲,當年李成桂在軍中爲大將時,他就是李成桂的死對頭,是原高麗一權臣崔瑩的心腹,李成桂奪位後,他便逃到釜山藏匿起來,逃過李成桂的清洗,他和裴克廉的私交很好,裴克廉成立復興社,便把他請出山了,就是想利用他在軍隊中的威望和豐富的打仗經驗,使復興社得到軍隊的支持。

李卿的任務就是在高麗僱傭軍中發展成員,他已經成功的策反了兩名僱傭軍的高級將領,掌握了兩千僱傭軍,他見裴克廉問自己,便答道:“去年李成桂的七萬精銳都被解散了,而李維正重新組織起來的,不過是其中的三萬人,還有四萬人的基礎,應該很容易就組建起一支軍隊,不過我不主張再組織軍隊。”

“爲什麼?”幾個人異口同聲問道。

旁邊的原開京守備盧展忽然若有所思道:“大將軍的意思,我們可以利用高麗僱傭軍來起義嗎?”

李卿點頭笑了笑道:“盧大人猜的一點不錯,我正是這個意思。”

“可大將軍只發展了兩千人,是不是少了一點?”裴克廉有些擔心地問道。

“裴大人,打蛇不用打全身,打它的七寸便可,同樣,我們的起義只要擊中要害,再向全國呼籲,我相信起義者將風氣雲涌,一舉將明軍趕出高麗,不過兩千人是少了一點,我已經和駐守條山的高麗籍僱傭軍千戶趙永聯繫上了,他曾是我的老部下,手上有三千僱傭軍,如果我把他策反,那我們就有五千人,足以進攻七寸了。”

趙浚忽然有些嫉妒李卿,這裡可是他的家,應該由他來唱主角,可風頭卻被李卿一個人奪走了,他倒成了陪客,趙浚見李卿言語中很自信。便酸溜溜問道:“不知李大人說的七寸是哪裡?”

“這還用我說嗎?”李卿眉毛一挑,有些不屑地解釋道:“七寸自然都在開京,一個是崔平,另一個就是高麗王宮了,李維正不是剛剛的了一個兒子嗎?”

高麗王宮內的混亂已經漸漸平息了,一個時辰前,葉蘇童順利產下了一名男嬰,隨着母子平安,所有人都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熱水已經準備充足,新被子也送來了,宮女們把消息傳給了守衛,守衛們一片歡騰。消息也迅速向外傳遞,裴克廉就是進城門時聽說了此事。

此時,葉蘇童的寢宮已經安靜下來,大家都回去了,讓疲憊不堪的蘇童休息,蘇童也睡着了,只有倩倩一人留在旁邊看護孩子,孩子就躺在蘇童的枕畔,她捨不得把他放進搖籃裡,孩子剛剛洗了澡,胎髮還溼漉漉地搭在額前,孩子長得很秀氣,不像李維正,眉眼口鼻都很像他媽媽,他裹在包被裡睡得很香甜,忽然張開小嘴打了個哈欠,倩倩就在旁邊看着他,她心中不由涌起一絲憐愛。

她小心地把他抱了起來,摟在自己懷中輕輕地哄拍他,她凝視着孩子粉嫩可愛的小臉,倩倩心中不知不覺竟生出了一種母愛。

倩倩今年已經十七歲了,女大十八變,從前瘦弱的黃毛小丫頭竟長成了一個身材高挑豐滿、性格文靜溫柔的大姑娘了,她越長越漂亮,皮膚雪白細膩,雙眸如寶石般明亮。在這個家中,她一直擔任着管家的角色。她心思細膩,家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包括去年大姐生下李檀和今天蘇童生下嬌兒,都是她忙前忙後安排,她的另一個身份是李維正的妹妹,但事實上誰都知道她早晚也會嫁給李維正。

倩倩心中更是隻有大哥一人,她一直就在等待着十八歲的到來,十八歲就是她與大哥約定的時間,現在已經是十月,再過兩個月她便到十八歲了,倩倩的心中既期盼着,可又有點慌亂,更多的卻是一種少女的羞澀。

此刻倩倩抱着蘇童的嬌兒,竟觸動了她心中隱藏着的母牲,她忽然有一種渴望,渴望着她也能抱上自己的嬌兒。

“倩倩,把孩子給我看看。”蘇童忽然醒了。

倩倩連忙把孩子放在蘇童枕畔。蘇童坐了起來,把兒子抱在懷中,慈愛地望着他,她心中充滿了做母親的幸福,倩倩用指頭點了點孩子的小鼻頭笑道:“蘇童姐,給他起個什麼名字呢?”

一句話倒提醒了蘇童,丈夫臨走時留了一封信給她,讓她生下孩子後打開信封,裡面有孩子的名字,她生孩子疲憊不堪,便忘了此事,蘇童連忙對倩倩道:“倩倩,你幫我打開我的梳妝檯,裡面有一隻木匣,大郎給孩子起的名字就在木匣裡面。”

倩倩快步走到梳妝檯前,從抽屜裡找到一隻木匣,打開了,裡面果然有一封信,她把信遞給蘇童,蘇童搖搖頭道:“我抱孩子不方便,你替我拆!”

倩倩拆開了信,眼中露出極爲好奇的神色,她很想知道大哥給自己的二兒子取了什麼名字,撕開信皮,從裡面取出了信紙,倩倩打開來鋪在牀上,蘇童也湊過臉來,只見上面寫着:“若產嬌女,取名爲可。若誕麟兒,則取名爲樺。”

“樺。”蘇童喃喃唸了兩遍,她忽然對兒子笑道:“我的小寶貝,從現在開始,你就叫李樺。”

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222章 風雲疾變(下)第171章 東宮祭靈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79章 解開心結第231章 戰爭準備第289章 紅參案(四)第132章 蓄勢待發第54章 藏身武當第224章 京都風雲(二)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21章 決定辭職第234章 名正言順第3章 衙門當差第2章 何去何從第130章 兩個千戶第48章 目光漸聚第9章 撲朔迷離第6章 取名啞妹第159章 高麗來使第63章 暫棄前嫌第4章 遠房二叔第85章 微服私訪第171章 東宮祭靈第259章 小露鋒芒(下)第4章 遠房二叔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29章 太子屈尊第91章 初任千戶第257章 平安歸來第73章 龍顏震怒第21章 決定辭職第264章 景隆復出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252章 山東之軍第171章 東宮祭靈第29章 太子屈尊第12章 酒樓偶遇第87章 秦燕之別第237章 燕王之斷第293章 燕王之死(上)第149章 危機悄現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193章 制槍造炮第228章 京都風雲(七)第9章 撲朔迷離第56章 再踏征程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151章 兵發琉球第169章 寧王再來第162章 人心難測第284章 請君出甕第224章 京都風雲(二)第43章 無忌其人第207章 長子優勢第231章 戰爭準備第257章 平安歸來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203章 東征日本(六)第86章 三王進京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90章 紅參案(五)第159章 高麗來使第53章 最後爭奪第205章 東征日本(八)第167章 蘇童進門(上)第1章 重回大明第234章 名正言順第286章 紅參案(一)第214章 李檀抓週第12章 酒樓偶遇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62章 挺身而出第205章 東征日本(八)第37章 公私兼顧第1章 重回大明第82章 藍家出事第194章 雙妻有喜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48章 目光漸聚第82章 藍家出事第222章 風雲疾變(下)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185章 明暗兩線第167章 蘇童進門(上)第16章 霧裡觀花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75章 一份手諭第133章 消除誤會第163章 最後爭鬥第194章 雙妻有喜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178章 潛龍出海(上)第71章 京城買房第242章 全力一擊第11章 家厚養廉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165章 平衡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