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以石擊卵

由於路途短,前線的軍營一般都不會大量儲存糧食,以爲維持軍隊的快速機動,高麗軍儲存糧食的重地就在安邊城,沿途均布有嚴密的崗哨,一旦明軍有偷襲糧食的企圖,便立刻會被發現,是以高麗軍對安邊城的安全十分放心。

從安邊城運糧到高麗軍前線十分有規律,以七天送一次糧,保證前線軍營有半個月的儲糧,但這次卻足足斷了九天,高麗主將李必開始意識到了事情不妙,他立刻派快馬前去查探,得到的結果卻幾乎將他驚死,安邊城早在十天前就已經被明軍佔領了。

事態已經相當嚴重了,李必這才明白明軍遲遲不進攻的真正原因,他們不是在等待本國皇帝的命令,而是在等待他們斷糧,高麗軍已經只剩五天的軍糧了,李必立刻下令在附近村寨搶掠糧食,同時命大將鄭棟明率一萬軍反撲安邊城,並派人翻山越嶺去開京向李成桂求援。

八月底,一萬高麗軍以急行軍的方式向安邊城進發。

安邊城以北的道路並不平坦,絕大部分都是被森林覆蓋的山地,這裡交通艱難,只有一條沿海邊的小道,儘管可以稱爲小道,但也是道路崎嶇,坎坷不平,這也是高麗軍騎兵極少的緣故,雖然耽羅島可以養馬,卻沒有用武之地。

一萬高麗步兵以一種異乎尋常的速度向南疾奔,李必心急如焚,爲了讓士兵能儘快趕到安邊城,奪回糧食,他不惜採用的破釜沉舟之計,每個士兵只准帶兩天的乾糧,也就是說二百六十里路程,士兵們必須兩天內趕到,否則就斷糧,這也難怪,李必已經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安邊城的突然被佔使他軍中只剩下五天的糧食了,就算去村中劫掠和這一萬軍隊省下的糧食,也最多維持七天而已,更要命是北邊的明軍卻拖而不戰,明顯是知道了他的窘況。

李必心裡明白,李成桂這次押賭還未開戰便已經輸定了,且不說高麗軍和明軍的實力相差太遠,而且李成桂偏偏在這個時候建立朝鮮新國,這個消息已經導致軍中出現了嚴重對立,支持者和反對者皆旗幟鮮明,李成桂難道不知道並不是每一人都憎恨高麗嗎?儘管他李必再三給士兵們解釋這或許只是一種傳言,但士兵們人人都清楚,這不是傳言,很多士兵的家信都已經到了,軍心不穩,再加上糧食危機,這場戰役已經必輸無疑了,李必爲了爭取最後一線希望,他不得不破釜沉舟了。

天剛亮,一萬士兵經過一天一夜的強行軍,都已經筋疲力竭了,可是他們也只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還有一百七十里路,路程還不到一半,可乾糧卻去了大半,強行軍導致飢餓感更盛,其實許多士兵吃完早飯後就只剩下最後一頓了,也就是說,今天晚上就要斷糧了,有部分士兵聰明一點,偷偷自己準備了一點乾糧,可絕大部分人都只領到了兩天的乾糧,而且直到昨天傍晚,上面才告訴他們,行軍的目標是安邊城,士兵們當時就傻眼了。

一夜行軍大家都累得話都說不出來,可早上不知誰先抱怨了一句,憋在心中的憤怒終於爆發了,一路罵聲震天,兩天讓他們趕到安邊城,李必腦子出問題了嗎?許多士兵根本不再忌諱,直接點出李必的名字破口大罵,問候他家的十八代女性,軍官們不敢多管,更不敢說是要他們去和明軍拼命,只是安撫他們,到了安邊城便有飽飯吃了,儘管如此,士兵們都憤怒地質問:‘今天晚上怎麼辦?’

怨氣就彷彿最強悍的感冒病毒,不到一刻鐘,一萬人的軍隊都被傳染了,甚至軍官們也開始抱怨起來,人家的破釜沉舟只是砸鍋沉船,沒說要斷糧啊!這是誰教大帥的餿主意?抱怨,李必抱怨李成桂判斷失誤,下面又抱怨他漢學不精,罵娘聲就彷彿成了高麗的軍歌,嘹亮而刺耳。

“鄭將軍!”一名軍官從後面飛馳而來,叫住了主將鄭棟明,鄭棟明是高麗名門,也就是戶部尚書鄭道傳的兒子,他領兵水平一般,但李必叫他去奪回安邊城是有深意的,如果戰敗追究責任,那最後的根源就是安邊城的失守,叫鄭棟明去救城就是想把鄭道傳也拖下水,鄭道傳可是李成桂的心腹,爲了保兒子,他就必須得保自己,這就是李必給自己留下的一條後路,至於奪下安邊城,李必得到的情報是明軍只有不足兩千人,以萬人對兩千,就算不能全殲敵人,但也至少能奪回部分糧食,以讓高麗大軍順利撤回到摩天嶺以南。

鄭棟明騎在

一匹戰馬之上,他聽見後面有人叫他,心裡也知道是什麼事,不由嘆了一口氣,停下了馬匹,他當然很清楚軍中已是怨憤沖天,可他也沒有辦法,現在正是中途,前進糧食已支持不住,後退軍心必變,使他進退兩難。

“韓將軍,什麼事?”他勒住馬問道。

“大人,我記得附近有個大村寨,要不屬下帶人去弄點糧食來,否則就真的斷糧了。”

鄭棟明猶豫了一下,私掠民糧可是要吃罪的,可是眼前的情形……

鄭棟明又嘆了一口氣,連李必也這樣做了,他就算上行下效吧!他點點頭便道:“好吧,你帶三百名弟兄去搞糧食,我就在這裡等你。”

姓韓的將軍一揮手,帶着三隊士兵向西去了,鄭棟明見不遠處出現一條小河,士兵們也已疲憊不堪了,便下令道:“大家在河邊休息吧!吃完早飯就出發。”

其實不等他下令,許多士兵早已先跑去河邊喝水了,片刻,小河邊頓時亂哄哄地擠滿了高麗士兵,鄭棟明坐在一塊大石上,疲憊地伸了個懶腰,又喝了一口水,擡頭打量這裡的地形,這裡是一個盆地,四面環山,森林茂密,一條小河南北橫穿,正因爲有這條河,盆地纔出現一個缺口,形成了一個通道,鄭棟明雖然領兵不行,但他也知道這裡是打伏擊的最佳場所,不過他不擔心,這裡離安邊城還有一百五六十里,明軍就是想伏擊他們,也不會跑到這麼老遠的地方來。

但事情偏偏就是往最壞的地方發展,關鍵是鄭棟明和李必一樣,都不知道明軍是從水路而來,他們均以爲明軍是鑽了空隙,渡過圖們江過來,事後他們已經加強了巡哨,以防止明軍再抄他們的後路,如果他知道明軍是乘船而來,可能他就不會這麼大意了。

就在鄭棟明準備吃早飯時,剛纔準備去搶糧的幾名士兵跌跌撞撞跑來,渾身是血,他們拼命揮手道:“鄭將軍,大事不好。”

鄭棟明‘騰!’地站了起來,河邊忽然傳來了一片尖叫,只見河對岸的森林裡衝出了幾百名明軍火銃手,他們衝到河邊一起開火,火銃雖然射程不遠,但一銃有數百顆子彈,是對付密集敵陣的利器,而河邊正擠滿了喝水、洗漱的高麗士兵,一陣轟然巨響,青煙升騰,河對岸密集的高麗士兵慘叫聲四起,大片大片地栽倒在河邊,高麗士兵們嚇得魂飛魄散,拼命要逃離河邊,他們狂呼亂叫、你推我擠,互相踐踏,個個臉色都驚恐之極,場面極爲混亂。

鄭棟明衝到河邊大聲叫喊,“穩住!穩住!不要亂。”

可是不管他怎麼叫喊,卻只有幾百人聽他的指揮,高麗軍已惶恐之極,就在這時,五百重甲騎兵從樹林中殺出,陳萬里一馬當先,他在三天前得到李維正的命令,命他在中途伏擊高麗軍,走私者出身的陳萬里一是膽大,二是不按常規出牌,他只帶了八百人乘船來到一百餘里外攔截高麗軍,但就是這八百人也是李維正從金州、復州、建州三衛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三百火銃手個個都能獨立發槍,技術嫺熟,而五百重騎兵更是建州衛的精銳騎兵,個個能以一擋十,他們正是高麗步兵的剋星。

五百重騎兵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掀起的氣勢卻如狂風暴雨突至,又如千軍萬馬掩殺而來,瞬間便將鄭棟明剛剛聚攏的數百人沖垮了,他們縱馬衝擊,揮刀劈殺,

個個都似地獄來的兇魔,高麗軍鬥志全無,在對明軍的極度恐懼之下崩潰了,只見騎兵所至,人頭滾滾落地,屍骸遍野,血流成河,一萬人或跪地求饒,或四散奔逃,鄭棟明見大勢已去,他翻身上馬便逃,陳萬里早看見了他,他縱馬奔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刀向他腦後頸去,只見一道血箭飛起,鄭棟明的人頭竟被劈出三丈多遠。

鄭棟明之死徹底瓦解了高麗軍心,再沒有一個人肯抵抗,他們漫山遍野四散逃命,五百重騎兵如虎入羊羣,他們肆意殺戮,所過之地如走無人之境,一直殺到中午,一萬高麗軍被斬首三千餘人,被俘者五千餘人,僅千餘人逃走,而八百明軍竟無一人傷亡,大獲全勝。

這是明軍與高麗軍的第一次交手,也是一次試探性的攻擊,儘管已經知道高麗軍裝備落後,是一支弱旅,但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怯弱和士氣低迷還是大大出乎李維正的意料,他決定放手殺雞。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五,李維正率六萬大軍渡過了圖們江,一場最後的決戰開始了。

第99章 等待機會第8章 父親遭禍第58章 千里追蹤第29章 太子屈尊第218章 高麗內亂(上)第65章 燕王朱棣第205章 東征日本(八)第81章 貴人相助第211章 權力染缸第200章 東征日本(三)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284章 請君出甕第224章 京都風雲(二)第233章 周王請罪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146章 齊人之福第159章 高麗來使第295章 遠方來客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198章 東征日本(一)第263章 道衍遠謀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38章 初見葉女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292章 收網前夕第155章 舉棋不定第31章 失蹤兩人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267章 調糧事件第234章 名正言順第254章 該硬時硬第147章 遠方來客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285章 奇襲關中第56章 再踏征程第121章 返回京師第209章 朝鮮戰略第201章 東征日本(四)第226章 京都風雲(五)第10章 明月初升第208章 取捨之間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183章 遼王朱植第174章 遼東事變第122章 一身輕鬆第83章 皇孫允炆第190章 雙面間諜第59章 野外露宿第201章 東征日本(四)第296章 喜訊傳來第32章 偶遇故人第256章 再出詭計第260章 奉旨入朝(上)第160章 燕王軍師第199章 東征日本(二)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158章 各施手段第215章 高麗雜報第175章 緊鑼佈局第80章 新店選址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184章 建州女真第191章 燕王來訪第78章 啞妹歸來第194章 雙妻有喜第10章 明月初升第33章 意外收穫第24章 朱氏父子第164章 種田養雞第257章 平安歸來第126章 順水人情第198章 東征日本(一)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282章 危機再現第97章 千戶受傷第36章 生死一線第74章 太子力薦第167章 蘇童進門(上)第263章 道衍遠謀第176章 未雨綢繆第45章 楚王朱楨第55章 道觀驚魂第284章 請君出甕第19章 絕境求生第3章 衙門當差第23章 初入京城第278章 各有猜測第80章 新店選址第75章 一份手諭第24章 朱氏父子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39章 意外發現第273章 張翼抉擇第225章 京都風雲(四)第44章 順藤摸瓜第103章 紫童進門第206章 家有虎子第30章 風雲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