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鄭子端

老太太看到顧綰之後,輕聲笑道:“這便是顧家娘子吧?當真是好人才,也是奔波了一路了,快坐下來吧。”

顧綰依言坐下,身旁的侍女立馬遞過來香茗,顧綰輕抿一口,心中暗道好茶。

此時任權輕咳一聲開口說道:“秦嘉半年不見,依舊神采奕奕,長壽潘氏婦,果然名不虛傳。”

任權之前跟顧綰說過,這位老太太雖然看似和善,卻是這玉山潘氏真正的當家人,年輕的時候,潘家老爺妻妾衆多,這位本是繼室,但是對於商業管家頗有一手,將一衆妻妾熬死之後,潘老爺有駕鶴西去,這潘家當家做主的便是這位手段了得的老太太了。

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多簡單。

“親家太客氣了,府上來了位名醫,明日請他給你也瞧瞧身子,開些方子進補一番。”

“不知是哪位名醫?”

“乃是小河王琦公,老身可是花了老大的力氣才請來的。”

此時顧綰心中暗道好巧,既然這位王琦公在潘家,那王偕是不是也在?

說來與那傢伙也有幾日未見了吧,不知道這廝有沒有好好讀書,倒是讓人有些操心。

這豪富潘家的宴席自然是十分豐盛,任權百般找話頭,可是這位老太太卻也是人老成精,話說的滴水不漏,這任權卻也不是沉不住氣的人,只好作罷,索性將事情留到明日。

可是顧綰卻在其中嗅到了一股子不尋常的味道。

明日估計是有貴客迎門了,要不然這位老太太怎會在欣然答應之後,又如此遮遮掩掩。

用過晚膳之後,老太太吩咐侍女們服侍顧綰與任萱兒到隔壁繡閣休息,坐了一日的船自然是有些疲憊的,顧綰簡單收拾之後便歇息了。

第二日醒來,便發現門外早就有人侍候,侍女聽聞屋裡人聲之後,推門進來,服侍顧綰洗漱之後,又爲顧綰梳了頭髮,插了滿頭的金銀,配上顧綰這幅豔麗的容顏更是有幾分豔麗逼人之感。

最令人無奈的是侍女又拿了一套豔麗到閃瞎人眼睛的衣服。

紅綢金絲,若不是衣服上紋路不對,顧綰都要以爲這是嫁衣了,顧綰看着這身衣服,開口說道:“這衣服太過豔麗了,我還是穿我昨日的那身衣服吧。”

這侍女看到顧綰要換衣服,連忙開口說道:“娘子不可啊,這是老夫人吩咐的,也算是她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娘子就不要推辭了。”

人家都這樣說了,顧綰也不好堅持,可是此番卻讓人有些奇怪,這位老夫人打的到底是什麼算盤?

顧綰簡單的用過早飯之後,就和任萱兒一起到了那位老夫人的天水閣。

還未進閣子,就聽見裡面一片笑聲傳來,待到進去之後才發現這閣子裡倒是來了不少人。

只見老夫人身旁站了一位分外英俊的男子,身着一身紅袍卻絲毫不顯女氣,看到顧綰與任萱兒之後,雙眼一亮開口說道:“這位是?”

老夫人笑眯眯的說道:“這位是顧娘子。”

男子眉頭一挑,輕聲說道:“原來這位便是顧娘子,倒是和料想中的不一樣,不過顧娘子這一身紅衣倒真是當得上傾城動人。”

顧綰眉頭一皺,此番話已然算的上是輕薄了。

“不知公子姓甚名誰?”

男子有些意外,若是普通女子大多會不語避之。卻未曾想過這位小娘子如此大膽。

“在下鄭氏子端。”

“小女子姓顧名綰今日替兄長前來與潘家商談船運之事,想必公子也是對這件事情感興趣所以纔來的吧?”顧綰說的坦蕩磊落,倒是讓這位鄭子端有些不知所措。

“我知道公子與老夫人覺得我只是是個乳臭未乾的小丫頭,漕運之事牽扯到東南官員利益,輕易不可妄動,單單我輕言一語,諸位起輕視之心卻也難免,老夫人所賜紅衣珠寶意爲規勸女子應當安分守己,莫要行此等有違常理之事,可是大明朝的頑疾就在那裡,我雖然之是一個女子,可是也常聽父親兄長教誨,此次兄長將此事託付於我,我自然是要竭盡全力,將兄長胸中一番漕運見解說給兩位,不知兩位可否給小女這個機會?”

鄭子端看着眼前的女子,到時未曾想過這位如此的直白,倒是令人有些尷尬了。

老夫人輕咳一聲,開口說道:“娘子竟然如此爽快,那老身也就不賣關子了,娘子的想法是不錯,對於船運之事確實也多有裨益,娘子這般才智,若是生爲男子定然也是大明朝響噹噹的人物。可是這漕運之事牽扯甚廣,娘子可知道單單太倉漕運官劉正文身後的勢力便不是我們所能沾染的,更何況還牽扯到軍運,我等雖然知道此乃大明朝第一賺錢的生意,可是卻沒有膽子做啊。”

這老夫人說完之後,鄭子端跟着點了點頭,他昨夜思來想去一整晚,卻也覺得風險太大,他鄭家根基尚淺,遠不如潘家來的根深葉茂,潘家如此小心謹慎,他鄭家卻也不能如此冒進。

顧綰笑了笑,端起一杯清茶,開口說道:“兩位誤會了,兄長從未想過要正面對抗東南漕運官員,而此次前來卻也不是讓兩位冒進,只是想讓兩位做個示範給某位看。”

此時老夫人眉頭皺起,開口問道:“娘子所說的某位是?”

“蘇州知府,馮汝弼,馮大人,與其說是這位,不如說是如今帝京的那位。”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壬寅宮變之後,那位心思多疑的皇帝陛下搬往西苑,同年大修玉熙宮,只是當年恰逢嘉靖一朝財政赤字,修繕玉熙宮往後延期,本來就因爲遇刺一事十分不爽的嘉靖帝,更加的生氣。

老夫人眉頭緊皺,她雖然只是個婦人,可是也知道如今這位陛下的性子,只是心中還是有幾分疑惑,卻未曾想過鄭子端竟然在此刻開口:“娘子說的倒是非常在理,只是但凡改革,必然有一個極爲尖銳的焦點,而我們似乎缺少這個點,馮大人性格溫和,爲官數十年,雖然也算是教化有方,可是恕在下直言,他並非銳意改革之人,而且此時朝中局勢不穩,內閣鬥爭激烈,恐怕?”

“所以我纔會來找老夫人,任何事情的出發點不外乎,利益。蘇州乃至南直隸涉及船運大族不在少數,雖然爲官者甚衆,可是恕我直言,在大明的權利中樞似乎並未有多少發言權,作爲此間翹楚的潘家與鄭家,難道就一點兒也不擔心嗎?”

老夫人與鄭子端對視一眼,老夫人嘆了口氣說道:“娘子的兄長年方几何?”

“十八。”

“當真少年英才。”

顧綰笑了笑,看着老夫人說道:“多謝老夫人誇獎。”

“可曾婚配?”

“未曾。”

第三百零六章 阿荷第三十六章 戚元敬第一百八十八章 真相第一百五十九章 斷指第三章 爾等宵小第一百九十三章 家常第一百零八章 苦短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心萌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明月失節第一百七十六章 海難第十七章 王元美第二百二十七章 風舞第八十四章 示好第一百零一章 貧僧第三百一十章 沈涼奇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風舞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三十五章 油紙傘第二百六十四章 救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文臣之死第一百三十章 阿飛第三百零三章 張媽媽第一百一十五章 孫文臣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家第七十九章 臭舍第八十七章 平蠻將軍第一章 寒門佳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年節第一百零三章 馬掌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仕第一百一十二章 延邊第三百一十三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章 王偕第四十八章 告白第一百一十九章 乞慶哈第二百二十五章 綢緞莊第八十章 文長來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孫文臣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家第六十七章 京師亂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難第二百零七章 鴻孕當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延邊第六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七十章 密信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仕第二百零九章 君子之交第二十五章 父親第二百二十五章 綢緞莊第六十四章 驚變第五十六章 小娃娃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狡詐的掌櫃第三百一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碎第一百二十三章 溫言第三百二十九章 戚元敬第二百八十六章 民書第七十一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冒險第一筆八十一章 嘉靖第十一章 再遇蘭君第一百四十二章 佛劫第七章 商議回鄉第二百四十二章 柳娘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油盡燈枯第一百五十九章 斷指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降大雪第三十七章 又見油紙傘第三十七章 又見油紙傘第一百一十九章 乞慶哈第二百零二章 顧蘇的婚事第二十三章橫渠四句第三十八章 又見千金第三十七章 又見油紙傘第二百四十二章 柳娘子第九章 歸鄉第一百九十五章 清廉知府第八十章 文長來京第五十八章 入贅第四十五章 集裝箱第二百八十四章 遇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四十九章 崑山潘氏第一百六十四章 暗中觀察第八十二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偕歸來第二百七十五章 脫困第三百一十八章 秀才第五十章 鄭子端第二百零八章 情敵師爺第二百八十九章 看開第八十七章 平蠻將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逃離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王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脫困第一百八十四章 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