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消息

嘉靖三十二年的夏日似乎比往年都要熱一些,人們只知道這東南沿海的倭寇似乎相較去年更多了些,登州一代十室九空。

戚元敬受張居正的推薦,進署都指揮僉事一職,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

顧綰這些日子以來一直跟隨着這位四處奔波。

每到一處,他都會問她,在未來的歷史當中,會如何評判他。

戚元敬說自己一直不相信鬼神之說,他與王元美一道信奉儒家子不語那套,可是此時他卻覺得眼前的女子如果不是鬼神,便是瘋子。

翟鑾和戚元敬都是極爲聰明的人,或許有些事情可以因爲時代的格局而顯得迷霧重重,可是某些事情一旦涉及到邏輯,顧綰的所有僞裝就會變得錯漏百出。

戚元敬和顧綰站在高大的登州衛所高檣之上,顧綰指着海的那邊的東方,開口說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很久很久以後,哪個地方的人會登上我們的土地,殺伐我們的同胞,踐踏我們的土地。”

戚元敬眉頭皺起,只見他開口說道:“那是以後的事情了,既然你說了大明朝已經有很多事情改變了,又何必在乎所謂的未來?”

顧綰笑了笑,開口說道:“大人是個可以改變未來的人。”

顧綰心裡很難受,說不出來的難受,她是個女人,無論在現在還是未來,沒有人會聽她如何說,也沒有人會相信現在大明朝的這種局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在原本的歷史中,

韃靼部俺答汗率軍長驅直入北京郊區,燒殺搶掠數日,滿意而去,史稱“庚戌之亂。

這件事情沒有發生,嘉靖二十八年,大明朝收回了河套地區,第一次在北方遊牧民族面前奪回了自己的東西。

然而所有人都只會記得那些將軍大人們。

儘管當初在湖上立社結黨的時候,明明白白的是顧綰王偕徐文長三人,可是現在文史資料,文人小傳裡只有那兩個男子。

留給顧綰的便只有一句話,大抵便是會幾個文辭的婦人,性格古怪因氣跳船,蘭君愛煞此婦,至今尚未續絃。

阿秀偶爾看到這篇小傳,只覺得有幾分好笑。

旁的就再沒有多想,畢竟此時她只是阿秀,戚元敬既然願意寶她性命,阿秀自然也要毫升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性命。

戚元敬的夫人是個十分文靜的大家閨秀,柳州張氏的女子,只是戚繼光似乎和這位並不是很恩愛,時常會去妾室那邊,這些日子以來,時常宿在軍營,身邊帶着一個面生的丫頭,張氏自然是要盤問一番的,可是還未把人叫到身邊,自家夫君就派人給了自己一個教訓。

所以在這府邸之中,便再也沒有人來爲難這位。

顧綰倒也樂的清閒,她時常會翻看自己曾經寫下的東西,往昔的日子彷彿就在眼前。

有一日,顧綰正在書房裡幫助這位整理文案,卻從外面進來一名文士模樣的男子,男子看了一眼顧綰,眉頭微微皺起,而後對着戚元敬說道:“將軍,從京城來的書信,是翟老的。”

戚元敬看了一眼顧綰,開口說道:“翟老到京師爲那位來回奔走,最終求到了清微道長哪裡,又或者說是看到某個人的面子上,在陛下盛怒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倒是讓那位大人保住了一條命。”

顧綰聽到之後,頓時長出了一口氣,她開口說道:“這樣便好。”

戚元敬揮手讓那個人出去了,他走到顧綰面前,開口說道:“若是我心中還有一絲絲疑惑的話,此時此刻,便是完完全全相信你。”

“多謝大人厚愛。”

戚元敬似乎並不想要顧綰多做寒暄,他直接開口說道:“你所說的那個人什麼時候能來?”

“嘉靖三十三年。”

“河套收復,西北是沒有邊患了,可是隻因爲如此,宣府京城腹地俺答越發的囂張,你的夫君此番已然派往宣府爲官,而立之年已然身居如此高位,從古至今,倒是未曾有過,我此時可是要好生待你,等到你的夫君發跡之後,我可是要多多仰仗與他了。”

若是戚元敬此時眉宇之間沒有那麼多的鄙夷,顧綰應該會相信這個傢伙是在說真話。

“大明人樣子,夏言今年一月下詔獄,四月死於詔獄,你可知道這其中有誰的功勞?”

朝堂爭端紛亂複雜,不過很多事情其實再簡單不過了,夏言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嚴嵩父子,也不是王偕的背叛,而是嘉靖的厭惡,前些時日夏言屢次上書,嘉靖已然厭煩了這位過於高調跋扈的首輔。

有一天這位也會如此厭惡嚴嵩。

顧綰低頭沉默,戚元敬笑了笑,他開口說道:“我是一個武將,可是我也知道忠孝禮義廉,你夫君的師父是夏言,他能做出這樣的選擇,我不意外。”

戚元敬說的話前言不搭後語,可是顧綰卻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

“他這樣做是正確的,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我什麼都不能跟你保證,可是我能清楚的告訴你,王偕愛我,只要他愛我,那麼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是站在爲我報仇的立場上,嚴黨將會他的仇人。永遠的仇人。”

顧綰說完之後,戚元敬突然笑了,在以往的歷史之中,所有人都告訴顧綰這位應該是一個偉光正的民族英雄,可是實際上戚元敬交友廣泛,在官場上如魚得水,而且並不以武將自居,他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甚至說,他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顧綰知道他對於大明朝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將領。

“我答應你,嚴黨倒臺之後,我便送你回到他的身邊。”

“那我還要等多少年?”

“不會很久的。”

顧綰淺笑,她清清楚楚的記得,史書上的那一句話。

嘉靖四十一年,一個叫做藍道行的道人加速了這位曠世奸臣的死亡。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正常歷史進程的話,她要等八年,八年之後,她便三十多歲了,人生最好的年華,就過去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看開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陽明月第二百七十六章 擔憂第二百九十七章 廟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文臣之死第八十九章 噩耗第三百零七章 王誠第七十八章 會試第一百零四章 將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從一而終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歧第二十五章 父親第二百三十章 王偕的信第十五章 沈大夫第一百六十五章 佛門之戀第一百六十八章 示好第二百四十七章 夏仕的絕情第五十八章 入贅第二百二十一章 金陵第二百五十三章 來京第十八章 顧綰的婚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扮夫妻第一百一十一章 年節第二百八十章 再遊晉中馬場第二百四十三章 冒險第十四章 生而爲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綢緞莊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零八章 縣主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時珍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時珍第二百六十一章 驚恐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節第二百九十八章 王偕歸來(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屏兒第九十四章 浩氣長存第一百八十六章 預言第二百九十二章 邀請第五十四章 秋闈第二百二十六章 語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癡戀第二十九章 值此時節又逢君第三百三十一章 消息第三十一章 吃藥第八十八章 恩典第一百零九章 錦衣衛第二百零二章 顧蘇的婚事第一百零四章 將士第一百零八章 苦短第三十二章 木珠第八十二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看開第二百六十六章 秘密第二百三十三章 春心萌動第三百二十九章 戚元敬第一百三十章 阿飛第一百零三章 馬掌第五十一章 潘咸宜第三百零四章 沈涼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現第二百一十八章 離開蘇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殤第九章 歸鄉第四章 顧府蘭君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陽明月第一百四十四章 野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滇池佛會第一百五十章 風寒第二百一十章 林玉蘭第二百四十一章 狡詐的掌櫃第一百五十八章 忠僕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聽第二百三十七章 忽視第六章 水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書第二百五十四章 衷腸第五十二章 大明工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桃花第二百六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五十四章 秋闈第一百三十七章 阮玉第一百五十章 風寒第二百六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學門人第八十八章 恩典第十二章 蘭溪阿荷第五十九章 忽悠第二百七十五章 脫困第一百零一章 貧僧第三十七章 又見油紙傘第二百三十七章 忽視第十五章 沈大夫第二百二十一章 金陵第一百六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百一十六章 休書第一筆三十二章 靜女其姝第一百九十七章 又見王元美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偕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