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異曲同工

五天後,從京城十萬火急送來的機密文件便擺在了李維正的桌上。他也萬萬沒有想到拿來的東西竟然是李景隆的秘密調查報告,當然,李維正知道,這確實是件非常重要的文件,尤其在李景隆成爲朝廷的北伐主帥後,關於他的情報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秘密調查報告有厚厚三大本,將李景隆的家庭生活、興趣愛好、地方任職、朝廷交往、軍方人脈都進行了極爲詳細地解剖,還像書一樣地列了目錄,使人一目瞭然,李維正也不得不驚歎錦衣衛調查能力之高。

他隨手取過第二本,翻開了目錄,他要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很快他便找到,李景隆曾任山東都指揮使一年,他要的就是李景隆在山東這段經歷。

李維正翻開內容,報告都是單章寫成,然後裝訂成冊,每篇報告都是由專人抄寫過,工工整整的小楷,沒有一處修改,這讓李維正看得非常順。而且這些報告都是從探密的角度來寫,恰恰符合了李維正對這份報告的要求,他隨手翻了一頁,立刻被吸引住了。

‘都指揮使善記憶,所讀之書可謂過目不忘,常居以自傲,曾對下屬言:朝廷召我問軍,我前一日再讀也不晚。’

他又翻了一頁,上面寫道:‘都指揮極好狎妓喝花酒,每到山東一地視察,必選優妓若干陪酒,從始至終,從無一地例外。’

........

‘都指揮使對山東地勢頗感興趣,一年數次去各地巡視,但所去之地最多是陵縣,還特地命人畫了陵縣地圖......’

‘陵縣?’李維正立刻走到牆壁前,在山東地圖上尋找陵縣的位置,很快便找到了,位於德州東南,緊靠古河,從地圖上看,陵縣並不是什麼戰略位置,甚至遠遠不如德州重要,他低頭沉思了片刻,便立刻對身邊親兵命道:“傳我口令下去,命參謀署即刻派人去繪製陵縣的地圖,我要最詳細的。”

“是!”親兵剛要去傳令。李維正卻又叫住了他,“等一下。”

他從桌上拿過李景隆的秘密調查報告,一齊遞給了親兵道:“把這個也給參謀署的曹大人,讓他找幾個人專門研究,務必整理出一份有用的報告來。”

親兵走了,李維正又回到地圖旁,注視着山東陵縣的位置,良久,他不由自言自語道:“李景隆,難道真的是你改變戰局嗎?”

........

京城百花院,這是大明京城最有名的青樓之一,尤其這裡的頭牌韓千嬌,更是百金難求,越是難求,求的人就越是多,甚至有一個來自浙江的大賈,願出千金求一夜,但仍然被婉拒了,百花院也無可奈何,這位韓千嬌小姐只是掛牌於百花院,至於接多少客和接什麼樣的客只能由韓小姐自己決定。

浙江大賈千金求不得之事頓時轟動了京城。迫於百花院的再三請求,韓小姐終於放出話來,她要的如意郎君一是要出身名門望族,其二是風流瀟灑,知心懂意,其三須是天下英雄,能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這三個條件也隨之成爲京城議論的焦點。

有心人給她算起來,能滿足這三個條件者,非皇族藩王莫屬,其次就是遼東李維正,但立刻就有人反對,李維正第一條就不符合,再者也談不上風流瀟灑,但很快人們便發現了,北伐主將李錦隆纔是最符合韓小姐條件的如意郎君,甚至還有過之。

不久之後,韓小姐便如五月煙花般在人們視野中消失了,連百花院也說不清她到哪裡去了,京城人着實遺憾一陣子後,也就漸漸地將此事拋在了腦後。

但有一個人卻是知道的,他甚至知道韓千嬌今天穿的什麼衣服,喝的什麼酒,在什麼地方過的夜。

江寧縣白酒坊,這裡是京城釀酒工匠聚集之地,有近萬戶釀酒工匠居住在此,大明王朝近一半的白酒都是出自這裡,但最近軍糧吃緊後。朝廷開始對釀酒所用的糧食也嚴加控管,釀酒業也隨之一落千丈,不少釀酒人家甚至偷偷去買紅薯來釀酒,以維持生計。

但也有不受影響的人家,在白酒坊至少有三個作坊不受控糧的影響,它們屬於半官半私,各有自己的門路,其中一家叫做桂花坊,以釀桂花酒而出名,酒香綿甜、回味悠長,已有百年的歷史,桂花坊原是開在蘇州府,洪武初年,朱元璋遷天下三十萬匠戶入京,桂花坊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桂花坊位於白酒坊一個偏僻的角落裡,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它的名氣還是一天天打了出來,許多京城名酒樓都是用它的酒來攬客。

隨着糧食供應開始緊張後,桂花坊雖然沒有停工,但產量卻減少了很多,基本上都不在送往各大酒樓了,就在自己店鋪裡沽賣。每天來購酒者排成長隊。

和往常一樣,下午時分,幾名騎兵護衛一輛馬車前來桂花坊買酒,買酒的是一名侍女,她正是已經失蹤近半個月的韓千嬌的貼身侍女,每天喝兩杯桂花酒是韓小姐的習慣,而且必須是當天釀製的桂花酒,所以這名侍女的任務就是每天來買一小壺酒,半年來天天如此,以前是百花院的夥計陪同前來,而現在卻變成了騎兵護衛。

這其實就隱隱透露出了韓小姐的去向。她去了軍營,準確的說她被李景隆的風流文采所感,從了他,現在隨他住在軍營裡,成爲了他的紅顏知己,李景隆對韓小姐的要求可謂是千依百順,不僅將她原來房間的東西全部搬來,依照原樣一模一樣佈置,而且還特地給她定製了一輛由二十匹拉載的移動式帳篷,這座帳篷也就成了李景隆自己的行宮,他能統帥五十萬大軍,住這樣一頂小小的帳篷自然不在話下了。

另外韓小姐的一些特殊要求他也一併滿足,其中就包括每天護送她的侍女來買桂花酒,李景隆甚至想過把桂花酒工匠帶到軍營來,但韓小姐告訴他這桂花酒只能用作坊後的一口井水方可釀成,別的水都不行,李景隆這才作罷。

桂花酒店鋪前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韓小姐的侍女自然不用排隊,她拎着韓小姐的碧玉壺直接進了作坊,幾名騎兵則守在門口。

片刻,她便端着一壺剛剛釀好的桂花酒出來了,作坊掌櫃則跟在後麪點頭哈腰地送她出來,又討好似的給騎兵們每人塞一把錢,騎兵們皆笑着收下了,侍女對騎兵嫣然一笑道:“我們回去吧!”

騎兵興高采烈地一齊翻身上馬,護衛在馬車左右,侍女上了馬車,馬車立刻開動,直向西北方向駛去。

作坊掌櫃笑眯眯地望着他們走遠,直至消失不見,他眼中閃過一絲冷笑,立刻對幾名夥計高聲道:“我出去辦事,你們看好店鋪。”

.......

半個時辰後,桂花酒作坊的掌櫃出現在一間四面無窗的密室裡,紀綱坐在一張桌子後面,正小心翼翼打開一幅寫在白綾上的密信,唯恐墨跡粘連。但很幸運,一個字也沒有粘連住,紀綱先仔細地讀了一遍,隨即交給旁邊的心腹道:“把信抄下來。”

他這時才擡頭問道:“她帶來什麼口信沒有?”

掌櫃搖了搖頭道:“我們一句話也不敢多說,這幅白綾還是侍女夾在寶鈔裡給我的。”

紀綱笑了笑便道:“現在你桂花酒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下一步,你要去濟南,開一家叫做廬陵香的酒坊,還是用桂花酒一樣的工藝,只是略略要有所區別,我估計一個月後,韓小姐就會和聯繫上了。”

“屬下明白了,今天晚上我就連夜出發去濟南府。”

掌櫃走了,紀綱又從一隻匣子裡取出一疊已經抄好的情報,他有些得意地笑了,果然不出他的意料,李景隆這個花花公子最終沒有能抵禦住韓千嬌的誘惑,把她帶到軍營去了,現在韓千嬌已經通過買酒的方式,給他送來了大量的情報,很詳細描述了李景隆的性格特點,包括他的弱點所在,同時也李景隆北伐策略也一一旁敲側擊出來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一個韓千嬌所起的作用竟能抵得上五十萬大軍。

“大人,我抄好了,一字不錯。”

他的心腹將文稿遞了過來,紀綱接過又仔細看了看,應該說這是韓千嬌在京城送來的最後一份情報了,明天朝廷三十萬大軍將啓程北上,但不是去河北,而是去濟南,李景隆要去奪盛庸手中的軍權,另外,朝廷因爲出現錢糧危機,對軍隊的供應也不那麼及時了,李景隆開始對朝廷出現了不滿的情緒,這倒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紀綱對這一份情報非常滿意,李景隆在濟南奪權,沒有一兩個月事完不成事的,這樣一來,燕王就完全可以集中精力去對付秦晉了。

他立刻二十幾份情報整理好,交給心腹道:“馬上裝訂成冊,派人立即去送給燕王殿下。”

...............

次日一早,駐紮在長江南岸的三十萬北伐大軍終於啓程了,數十萬軍隊的家眷們扶老攜幼趕來江邊給自己親人送行,密密麻麻的送行隊伍甚至延綿到了十幾裡外,士兵們摟着妻兒看了他們最後一眼,最後一狠心掉頭灑淚北上,三十萬大軍旌旗招展,黑壓壓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數十艘大船正川流不息地運送軍隊過江。

在軍隊中間,有一頂巨大的白色橢圓形帳篷格外引人矚目,這一頂安置在巨大木板上的帳篷,下面有輪子,由二十匹戰馬拉拽,這就是李景隆私人寢帳,此刻,女扮男裝的韓千嬌正託着香腮坐在帳篷口上,一雙含情脈脈的美眸正凝視着她的愛郎,穿着一身銀甲、胯下白馬龍駒,儼如玉樹臨風般的北伐主將李錦隆,李景隆已經被這個美嬌娘迷住了,甚至不惜讓她穿了男裝藏匿於軍中,此刻他似乎感覺到了美人的秋波,回頭對帳篷裡的韓千嬌微微一笑。

這時,一名士兵飛奔過來稟報道:“大帥,皇上特來送行,就在江邊等候,請大帥速去。”

“我知道了!”李景隆傲然一笑,他隨即拉起戰馬前蹄,身子高高躍起,擺出一個懸崖勒馬般的姿態,顯得動作瀟灑之極,他深深看了韓千嬌一眼,又猛抽一鞭戰馬,如一陣狂風般向江邊疾駛而去。

...............

第236章 激戰山海第1章 重回大明第289章 紅參案(四)第185章 明暗兩線第129章 軟硬兼施第214章 李檀抓週第146章 齊人之福第157章 沆瀣一氣第45章 楚王朱楨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171章 東宮祭靈第98章 各方所謀第256章 再出詭計第174章 遼東事變第75章 一份手諭第29章 太子屈尊第126章 順水人情第137章 出使日本(二)第250章 大軍北上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215章 高麗雜報第289章 紅參案(四)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56章 再踏征程第31章 失蹤兩人第98章 各方所謀第279章 雜劇週報第38章 初見葉女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117章 風雲聚合第40章 葉家姐妹(上)第86章 三王進京第7章 有了牽掛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293章 燕王之死(上)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59章 野外露宿第59章 野外露宿第11章 家厚養廉第187章 以石擊卵第79章 解開心結第235章 奉旨奪權第260章 奉旨入朝(上)第97章 千戶受傷第86章 三王進京第241章 反間之計第152章 中山肅倭第18章 情況突變第296章 喜訊傳來第171章 東宮祭靈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290章 紅參案(五)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58章 千里追蹤第133章 消除誤會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31章 失蹤兩人第269章 首戰嘉定第172章 有容乃大第189章 家有內鬼第217章 視察臺灣(下)第107章 北使被殺第168章 蘇童進門(下)第84章 藍玉請罪第223章 京都風雲(一)第205章 東征日本(八)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115章 羅家盛宴(下)第66章 失之交臂第182章 大棒蘿蔔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166章 遠方來客第251章 奇襲容城第267章 調糧事件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207章 長子優勢第148章 暗流潛伏第109章 出發前夕第287章 紅參案(二)第87章 秦燕之別第252章 山東之軍第134章 夜襲耽羅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203章 東征日本(六)第129章 軟硬兼施第82章 藍家出事第164章 種田養雞第88章 早朝前夕第45章 楚王朱楨第191章 燕王來訪第204章 東征日本(七)第165章 平衡之術第181章 初到遼東第131章 寶船起航第209章 朝鮮戰略第288章 紅參案(三)第18章 情況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