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心緒煩亂

鐘山位於京師應天的正東五十里處,其山勢險峻、蜿蜒如龍,早在三國與漢朝,即負盛名。鐘山下有一處風景秀麗的所在,此處背山面水風水極佳。

青山秀水孤墳,墳墓經過修繕卻與四周景緻融爲一體。墳周青石圍幔地上鋪灑黃沙,墳前立有一塊石碑。遠遠望去,石碑上刻就的‘常遇春之墓’五個大字格外醒目。大字旁另書有: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等字樣。

可嘆常遇春一生爲將未曾一敗,到頭來難逃命運輪迴。

太祖皇帝朱元璋攜百官來祭奠,可謂聲聲痛斷肝腸。太祖曰:“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爲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常遇春的病逝,以致大明舉國哀悼,太祖皇帝朱元璋爲表常遇春功績,追封其爲‘開平王’並配享太廟,其子常茂封爲鄭國公,歲祿二千石……。

這日,大奎起了牀,擡頭看了看小窗外的天色,不僅撓了撓頭。如今的大奎已是蓬頭垢面,雖是一身錦袍。但卻已滿是褶皺污穢不堪。現在大奎唯一的願望便是沐浴更衣,最好再找人修修面,此刻的下顎的鬍子茬很是惱人,一低頭便扎的肌膚癢癢。提起瘙癢,大奎只覺得周身都癢,許是多日不曾沐浴,身上招了蝨子。

約時近午時,獄卒來送了飯。卻是一大碗麪,清湯寡水不見油星。

大奎不禁問道:“今日爲何沒有酒肉啊?”

獄卒嘆氣道:“常遇春將軍班師回朝之際,在柳河川暴卒于軍中。太祖諭旨,大明舉國同哀,百官家中亦是吃素啦。”此言一出,猶如晴空一道霹靂,大奎只覺頭腦一暈。

獄卒見大奎面如土色,不禁驚問道:“大人,你怎麼了?”

大奎不言不語,只是望着桌上的面,片刻間已是淚如雨下。

“常大哥!!!”大奎仰天一聲悲呼,雖是身處囚牢密室,但已是聲聞整個監牢,人人悉之。其他牢中囚犯皆不知緣故,不僅紛紛隔着柵欄向密室牢房望來。

“張大人,望節哀順便。”獄卒躬身勸慰,哪成想大奎竟是放聲大哭,毫無顧忌。獄卒無奈,拿着托盤出了囚室,只留下大奎一個人在此痛哭流淚。鐵門咣噹一聲關閉,隨之而來的便是‘嘩啦啦’的落鎖聲,此間囚室再次與世隔絕……。

常遇春的死,令朱元璋徹夜難眠食不甘味,說是痛心疾首毫不過之。

如今的大明,能佔據中原及江南各地,是因爲有常遇春這樣的蓋世猛將。可以毫不避諱的說,常遇春爲朱元璋打下了大半個江山。

面前是一碗蓮子羹,朱元璋望着粥碗只是發愣,身後十餘名宮娥凝神而立,整個謹身殿一片冷寂。

環佩聲響處,郭惠妃帶着一衆宮娥來到了殿外。進了大殿徑直向內殿行去。

“臣妾叩見皇上。”郭惠妃帶着宮娥盈盈而拜,朱元璋竟是不聞不問。

朱元璋能風雲天下,一半靠的是泰山之力。朱元璋少年時做過僧人,當時正值天下大亂災民遍野,寺廟裡也是粥水不濟。無奈之下朱元璋應湯和之邀參加了江南紅巾軍。後與郭子興義女馬氏相知結爲連理,這才逐漸有了軍權成爲一方霸主。

而郭惠妃乃是郭子興與偏房所生,朱元璋待之寵溺有佳。如今的郭惠妃已爲朱元璋添了三子兩女,這在更多嬪妃中已是榮寵之極。

郭惠妃見到朱元璋只是不聲不響坐在那裡,當下也不等召喚便徑自站起身來走到了桌邊。

“皇上,這粥涼了。臣妾命御膳房剛熬的魚翅燕麥粥,還有玲瓏包,皇上趁熱吃。”說着郭惠妃由身後宮娥手中接過了食盒,打開後將其中的精緻美食一一擺在了桌上。郭惠妃之所以得寵,一是靠的身世,二是美貌。但皇宮中嬪妃佳麗如雲,能夠出類拔萃,卻是靠的賢惠溫柔。

“出去,朕想單獨待會。”朱元璋終於開了口,郭惠妃還要再勸,哪成想朱元璋隨後一聲歷喝:“滾,統統給我滾。”

‘嘩啦’一聲,一桌的美食被連桌掀翻在地。朱元璋竟是動了雷霆之怒,郭惠妃及一衆宮娥嚇得連連後退,惶恐萬分的匍匐在地。

“皇上息怒,臣妾罪該萬死。”郭惠妃渾身輕顫,已是嚇得花容失色。

朱元璋見狀愣了一下,半晌才柔聲道:“愛妃請起,此事與愛妃無干。你們出去吧,朕想單獨待會,說着轉身蹣跚着步伐走向後殿。

夜幕剛垂,酉時已過。

胡惟庸正自一邊看書一邊與師爺對弈,俗語云:一心不可二用,但胡惟庸卻偏偏有這個本事,看到書中妙處禁不住出言讚歎,不時望一眼棋盤信手一子。坐在其對面的師爺雖是冥思苦想,但棋盤上的局勢卻是不容樂觀。己方白子幾經衝突卻是處處受劫,四角已被黑子牢牢佔據。

這盤棋敗局已定,師爺不僅呵呵笑着道:“大人技高一籌,屬下萬難相抗,這盤棋屬下認輸。”

胡惟庸面帶微笑放下了書本,伸手取過茶盞道:“師爺過謙了,這棋道與做人一般,師爺尚缺一字真言。”

師爺引頸來問:“大人所說,是何真言?”

胡惟庸卻是不答,慢慢品了口茶。師爺等的有些心急,卻又不好開口去問。半晌,胡惟庸放下茶盞笑道:“很簡單,這個字……。”話剛說了個頭,門外一聲稟報:“胡大人,宮裡來了消息。”

胡惟庸聞言忙道:“進來。”

門開處,一名青衣壯漢進了書房。

這青衣壯漢來到胡惟庸身前,恭恭敬敬遞上一張字條。字條是摺疊的,折口封着紅蠟。

胡惟庸接過字條,揮了揮手,青衣漢子退身出了房門。

胡惟庸拆開封蠟,打開字條看了一眼,不僅哈哈大笑:“天助我也。”

師爺在一旁不解的問道“|不知大人喜從何來?”

胡惟庸陰陰一笑道:“宮裡傳來消息,皇上這幾日感懷常遇春病逝,竟是心緒煩亂,連郭惠妃都被斥責,如此一來便是機會。”

第六十九章 城東設伏第二十五章:喜得寶馬第三章 買兇殺人第九十九章 周詳計劃第七十四章 血濺七步第六十三章:路途風波第八十九章 元帥出馬第八十章:楊家槍法第二十九章 爲情所困第七章:夜半緝拿第一百一十七章 井井有條第一百二十六章 滿心歡喜第八十三章 夜逢知交第六十二章 猛虎在側第四十三章 光復蘭州第三章 買兇殺人第四十九章 治病救人第二十七章:牢獄之災第四十七章 孤身求藥第十章:千里奔波第二十七章:牢獄之災第十章:善意欺騙第三十章 命運輪迴第一百章 陣年舊事第四十三章 光復蘭州第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章 再作馮婦第六十五章 選賢任能第六十八章 正道滄桑第七十章:木頭嘎達第八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九章:順元乞丐第十章 太原會師第七十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一十五章:隆平大包子第九章 淚灑何處第二十一章:豬膽風波第九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十四章:躋身鏢局第八十四章:鴛鴦劍第十二章:軍中豪傑第二十六章 氣數已盡第一百章 陣年舊事第十六章:葷僧無戒第二十二章 深夜勸降第九章:千里拜師第九十二章:苗疆毒王第十九章:喬裝進城第九十七章:楊小虎的鐵槍GG第一百零五章 兵車行第十四章:萬夫莫敵第三十五章 將軍何在第三十章 命運輪迴第一百二十三章 封官加爵第十七章:世道不平第六十八章 血染定西第四十章 面色不善第七十一章 火併血濺堂第六十三章 海盜覆滅第四十章 風雲暗涌第二十八章 血洗守備府第二十三章:傻蛋除奸第九十七章 陰差陽錯第九章:初見吳王第八十六章 壯家好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難逃一死第九十七章 陰差陽錯第九十一章 玩人喪德第二十三章 勤王保駕第十六章:千里赴太平第一百二十三章 封官加爵第七十三章:師門驚變第三十二章 功過相抵第九章 擼皮刑法第八十六章 血濺黑山第三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一百一十二章:快樂之本第三十二章 功過相抵第七章:夜半緝拿第一百零八章:吃得苦中苦第三十三章:習文練武第二十二章 逢凶化吉第六十八章 血染定西第一百零二章 絕不言敗第十九章:喬裝進城第十八章 再戰王保保第二十三章 潘夫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禍起蕭牆第七十一章 火併血濺堂第十二章:精誠所至第九十五章:秋風怨第九十章 定西大捷第二十一章 馳騁疆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毛麟角第一百零三章 以一敵百第十八章 不可輕動第四十七章:行此下策第八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三章:輕揩美人淚第八十章 狗急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