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原會師

三日後,同爲徐達帳下的藍玉將軍部將孫震州帶兵進駐濟州城,龐黑虎與前來接防的孫震州做了城池交接。龐黑虎作爲湯和部下的先鋒,在整個左路軍中的是不可或缺的。短短一月的修整後便離開了濟州,趕赴山西行省太原府。

大奎騎在馬上,龐黑虎與之並鬃而行。

“大奎兄弟,傷勢好些了吧?”龐黑虎言語間頗爲關切,以他的性格能如此關心一個人,實數難能可貴。

“不妨事了,連日來胸口不悶了。”大奎笑着答道。

“湯大哥要是知道你來了,不知道會有多高興咧。呵呵呵,要是你願意,我可將這先鋒之位讓給你做,我來做副的!”龐黑虎說了這句話,倒是把大奎驚了一跳。

“龐大哥何出此言?左軍先鋒乃是朝廷所賜,豈能隨意收受?”大奎一頓又道:“況且小弟才疏學淺,怎能當此大任?”

“屁話,老子……。”龐黑虎爆句粗口,轉瞬老臉一紅:“兄弟莫怪啊,我就是粗俗慣了,不是有意說你。”大奎笑了笑,沒說話。

龐黑虎粗聲續道:“這行軍打仗,又不是講什麼學問,誰能打就該是誰做先鋒,你說是不?朝廷又不知道那個不怕死,這個……。”龐黑虎想了半天又道:“湯大哥說的一句話,叫什麼來着?”大奎只是望着他笑,過了半晌龐黑虎才道:“哦,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大奎笑着搖了搖頭道:“身之所繫,君命難違啊。”轉瞬大奎又問道:“不是說好了等先鋒軍招募兵勇,待到建制齊全再行開拔嗎?如今爲何這般急切開拔?”

龐黑虎聞言,禁不住破口大罵:“他奶奶的,張良弼這個老小子,假意投誠。如今佔據慶陽,仗着城防堅固與我軍對峙。擴廓帖木兒那小子竟是遠遠趕來解圍,徐元帥大怒,說是三月內拿下慶陽,活捉張良弼。”

“張良弼又反明瞭?”大奎聞言吃驚不小。

“可不是嗎,當初薛大哥…哦,就是薛顯。元帥叫薛大哥去接收慶陽,臨行之時告誡薛大哥恐防有詐,薛大哥去了以後沒進城,只是屯兵於城外。白天還好,那張良臣就跟個乖孫子一般,誰知到了晚上張良臣竟率軍偷襲薛大哥。虧是薛大哥留個心眼,在營寨與城池間步了多處暗哨,這才保的周全。”龐黑虎說着,已是氣憤之極。

大奎聽着有些頭大,不禁問道:“張良臣又是哪一個?”

龐黑虎氣道:“張良臣是張良弼的弟弟,其人武藝高強善於詭計,元帥對之很是頭疼。如今元帥親自帶兵將慶陽團團圍困,湯大哥叫我等火速趕回太原與之會合,一併發兵慶陽。”

大奎點了點頭道:“既如此,我們須再快些。”

龐黑虎不僅關切的問道:“大奎兄弟,你的身子骨受得了嗎?”

“哈哈哈哈。”大奎未言先笑,隨後才道:“打起仗來就什麼都忘了,我這是心病。這些日子也想開了,走吧!”

大約在公元前497年前古晉陽城問世,歷經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十數個朝代,太原一直是華夏的一個軍事重鎮。從公元979年趙宋毀太原,新興的太原又先後在宋,金,元,等數朝中崛起,不僅是軍事重鎮,且又是通往西域的門戶,故此歷代商賈雲集。

在華夏的歷史長河中,太原城有許多值得記載的傳說和大事:從“臺駘降龍”變龍山,夏禹治水改龍頭山爲系舟山的神話傳說;從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其子燮父改唐爲晉,到公元前497年趙簡子的家臣董安予創建晉陽城;從公元前453年趙、韓、魏瓜分了晉國領地,“三分其晉”,定晉陽成爲趙國都城,到公元前180年劉恆在晉陽“龍潛”16年後即位漢文帝;從公元304年東晉幷州刺史劉琨爲抵禦匈奴入侵9年喋血保衛晉陽,到550年北魏高歡、高洋父子定晉陽爲“霸府”、“別都”;從公元617年李淵、李世民父子起興晉陽奪取天下,稱晉陽爲“龍興”之地,把晉陽定爲“北都”、“北京”,到公元923年——960年李存勖、石敬搪、劉知遠和劉崇兄弟憑藉晉陽爭奪天下,走馬稱帝建立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稱晉陽爲“龍城”;從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到趙氏兄弟經“三下河東”,於公元979年攻下晉陽,爲“釘”、破“龍脈”,火燒水灌,徹底摧毀晉陽;從公元982年趙宋派潘美在唐明鎮重建太原城,到金元狼煙,又遭天災人禍,日漸蕭條。太原,可謂幾度興衰,歷經滄桑。

大奎隨着龐黑虎的先鋒軍歷經一月有餘方到了太原城,城分東城中城西城,湯和部如今在西城駐紮,龐黑虎率軍到了西城,令隊伍駐紮於城南軍營,這才帶着大奎到了中軍大帳。此刻的西路大軍得到徐達元帥的帥令,整兵秣馬全軍備戰,隨處可見忙碌的兵士奔走往來。

龐黑虎與大奎來到中軍帳前,由於大奎的身份不便入內,故此龐黑虎笑道:“大奎兄弟在此稍候,我去通報一聲。”說着龐黑虎進了帳,只留大奎一人在帳外等候。

不多時,帳中走出數名將領,許是得了將領,一個個頭也不擡的出帳而去。

“大奎兄弟,哈哈哈哈。”一陣爽朗的笑聲,湯和在龐黑虎的陪同下迎出帳來。

“湯大哥,許久不見。小弟甚是掛懷。”大奎向着湯和抱拳施禮。

如今的湯和已近而立之年,一路行來仰首闊步甲冑鏗鏘。

“來來來,隨我進帳敘話。”湯和說着,走過來拉着大奎的手,三人一道回到帳中。

待分賓主落座,湯和便噓寒問暖一派長兄風範,大奎一一作答沒有絲毫隱瞞。龐黑虎笑道:“湯大哥,小弟有個主意,不知當說不當說。”

湯和笑問:“有話直說無妨,現下已散了帳,不礙事的。”

龐黑虎笑着看了看大奎,這才道:“對大奎兄弟的武藝,我龐黑虎佩服的五體投地。現在大奎兄弟到了軍中,我想讓出先鋒將軍之職,讓大奎兄弟來做將軍,我做副的。”

大奎急忙道:“龐大哥萬萬不可。”龐黑虎卻是一味謙讓。

湯和臉上帶着爲難之色,龐黑虎見到不僅急問:“行不行你倒是說句話啊。”

湯和苦澀一笑道:“大奎兄弟的事情,我已盡知。”說着嘆息一聲道:“你看看這個吧。”說着湯和起身到帳邊,由一口大箱中取了一封信函。

龐黑虎不明所以,走過去接了信函。抽出信箋打開來看了看,不由目瞪口呆。

大奎不僅問道:“龐大哥,怎麼了?”

龐黑虎將信箋遞給大奎道:“你自己看吧。”

大奎接過信籤看了一眼,只見信簽上以草書書就十五個字:‘張大奎待罪從軍,只爲伙頭,不得爲將’。若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倒還罷了,關鍵落款乃是大明樞密院,並蓋着朱漆大印。原來但凡兵部的文書,皆有樞密院經手。而太祖皇帝調兵遣將,也都經過樞密院代爲籌措。故此樞密院的意思,便是太祖皇帝的意思。

大奎看了這文書,已是啞口無言。湯和卻道:“大奎兄弟好糊塗啊。”

望着湯和一臉的惋惜,大奎卻是心知肚明,當下道:“我本想辭官隱退,哪成想弄巧成拙!卻不知今後我當如何?還望湯大哥教我。”

湯和嘆道:“既然是深入官門,又豈能是你想退便退的?”望着大奎一臉的懊悔,湯和又道:“若是沒有這封書信,你來我軍中當可成就一番功業,但皇上的意思我等豈敢忤逆?做伙伕便做伙伕吧。掛個名字而已。”

龐黑虎急聲問道:“以大奎兄弟的本事,做伙伕豈不是大材小用了?湯大哥,你再想想辦法啊。”

湯和想了又想才道:“當務之急是儘快帶兵趕到慶陽,大奎兄弟的事情,需從長計議。”

“既如此,一切聽從湯大哥安排。”大奎一頓問道:“怎麼不見小虎?”

湯和聞言笑道:“小虎機靈過人,現在徐元帥帳前任參軍。”

“哦,這倒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大奎喜色溢於言表。

湯和道:“這幾日稍作整備,即刻會前往慶陽。時間倉促,你我兄弟連喝酒敘舊的功夫都欠奉,呵呵呵。”

“湯大哥說哪裡話,來日方長。”大奎說着站起身道:“小弟回去安頓伙頭軍,就不打擾了,告辭!”

湯和一點頭道:“那好,兄弟即是有軍務在身,那麼我也不留你,請便。”

大奎向着湯和及龐黑虎一拱手,轉身出了中軍大帳。

太原駐地屯兵五萬,城南連營十餘里。如今中原各地城池皆有駐軍,原本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如今大明軍分佈中原各處,能帶走的也僅僅只有五萬兵馬。

與老霍等會齊,大奎身爲伙頭軍校尉,自然是要做好校尉的差事。查點糧米,檢驗鍋竈……,等到忙完已是後半晌。

如此過了兩日,大軍正式開拔。一時間錦旗招展兵甲鏗鏘,馬步軍五萬浩浩蕩蕩向西開進。所有營帳及糧草給養都在隊伍最後的輜重營,百餘輛馬車隨在隊伍後面,大奎自然也是與伙頭軍一起跟在隊伍的最後。

第四章:活爹回來了第十五章 夜探敵營第五十四章 設衛平涼第二十六章 氣數已盡第四十章 面色不善第十三章:反間之計GG第一百零九章 棋逢對手第十一章 奇妙至極第十八章:美色招橫禍第五十章:請君入甕第五章:風雨夜行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元暴動第六十六章 強權公理第一百二十二章:應天搬兵第六章 百夫校尉第十二章 蝶戀花第二十九章 爲情所困第十四章:金石爲開第二十九章:蒙古跤術第四十四章 進兵平涼第十一章:和尚點化第四十五章:餓殍百里第二十九章 有口難言第四章:亳州被圍第六十二章:英雄相隨第十八章:三路北伐第十二章:春光無限好第七十七章 縱談國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三十章 鐵甲光寒第四十七章 混吃混喝第一百一十七章 奸佞小人第四十二章:告別師門第六十八章 血染定西第二十九章 有口難言第一百一十八章:君子之約第十九章 如此飲宴第九十四章 侯爵夫人第二十二章 逢凶化吉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中瞭然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蒙大赦第五十一章 孤身叫戰第二十四章 巢湖傳說第四十章:二品大員吃白食第二十三章 至情至意第六十一章:禮賢下士第八十六章 壯家好客第六章:人贓並獲第二章:運籌帷幄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王府第四十五章 精兵強武(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則必勝第四十三章 初聞倭寇第一百零四章 好生之德第四十一章:爲黎民做官第四十七章:行此下策第四十一章:爲黎民做官第五十六章 浴血殺賊第六章 百夫校尉第十一章 奇妙至極第五十一章:一網成擒第六十六章 崆峒求藥第六十九章 酷刑逼供第三十一章:當官真累第三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八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五章 漢中風波第六章:爲民除害第六章:武藝與養生第五章:師門前輩第五十八章 地形查探第一章:雀佔鳩巢第八十六章 壯家好客第三十六章 好漢饒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沐浴夕陽第八章 故人相見第七十章:木頭嘎達第六章 新官上任第二十五章 將軍府飲宴第九十五章:秋風怨第八章:少小離家第二十八章 血洗守備府第十九章:喬裝進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族連心第五十二章 鐵樹開花第四十二章 鐙裡藏身第四十三章 光復蘭州第三十章 混跡城防第三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二十九章 生擒敵首第五十一章 孤身叫戰第二十二章:俺是山東來的第二十六章:皮肉之苦第八十二章 大戰沈兒峪第七十三章 酒入愁腸第二十二章:遷都汴梁第五十九章:順元乞丐第七十四章 隻身求援第三十四章 觸犯軍令第六十七章 鬧市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