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運籌帷幄

劉福通道:“左路將軍毛貴。”

“末將在。”

“你自帶本部人馬一萬在亳州北二十里黑鵲山以北設伏,待元兵來到不可妄動。見黑鵲山上狼煙起,便向黑鵲山峽谷衝殺,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劉福通又道:“右路將軍李武,後備將軍崔德。”

“末將在。”李武崔德出列領命。

“你等自帶本部兵馬兩萬在黑鵲山峽谷左右兩側設伏,多備弓弩滾木礌石。元兵進入峽谷不可妄動,只等中軍回頭便放狼煙並一同擊之。”

“末將遵令”

劉福通再道:“前鋒將軍白不信。”

“末將在。”白不信出列領命。

“你自帶本部兵馬一萬在黑鵲山北二十里野豬嶺設伏,只等元兵敗退便截殺其敗兵。”

“末將遵令”

劉福通頓了頓道:“中軍衆將聽令。”衆將齊齊應諾。

劉福通續道:“我等自帶中軍兩萬人馬在黑鵲山以北三十里迎敵,此戰許敗不許勝。直至將元兵引至黑鵲山峽谷內,我等在峽谷以南會齊後便率軍回殺。務必將元兵先鋒部隊全殲於黑鵲山”。

衆將齊聲應諾“末將遵令”.

劉福通最後道:“衆將依令行事吧。”衆將齊齊應諾後,便散了大帳。

大奎扶着屁股一瘸一瘸向外走,劉福通叫道:“張將軍留步。”

大奎不解的轉過身來,劉福通道:“此戰張將軍就不要去了,會同其他幾位將軍帶領新軍留守亳州。你也好養養棒傷。”

大奎悶聲道:“本來俺也能去,還不是叫你打的。”

劉福通笑着拍了拍大奎的肩膀,道:“去養傷吧。”說着叫來兩個軍卒把大奎扶了下去。

大奎躺在帳中,默默看着營中兵士開拔,心裡很是不好受。人都走了,誰扶俺溜達啊。就是溜達到外面四下無人也是無趣啊。想起後廚的幾個老軍,他們肯定沒走。大奎不由嘿嘿直笑……。

黑鵲山以北三十里,是一片廣闊的平原。此時紅巾軍兩萬將士在此整齊的列成四個方陣,距離紅巾方陣兩箭之地是黑壓壓一片元兵,元兵擺着箭矢陣與紅巾軍遙遙相對。

秋風吹起,吹得戰旗獵獵作響,偶爾幾聲戰馬輕嘶。

元兵陣中奔出一匹黑馬,馬上戰將手持長柄大斧來到陣前大喝一聲:“我乃千夫長骨特,可有人敢與我對戰。”紅巾軍陣中也奔出一匹黑馬,馬上之將大喝道:“偏將張興邦來會會你。”

說着舞動手中大刀策馬衝將上去,兩人轉眼便在陣前戰在一處。

這骨特生的膀大腰圓孔武有力,在賀蘭巴魯的帳下素有前鋒虎之稱,手上一柄開山斧使得虎虎生風極具威勢。這骨特力大招沉武藝精湛,張興邦與之相敵卻有些招架不住,兩人又打了三十幾個回合,張興邦敗下陣來。

骨特一見張興邦虛晃一招撥馬向回跑,不由得心中貪功心切策馬緊追不捨。骨特將將追到紅巾陣營前,斜刺裡卻被紅巾陣營中策馬衝出一員虎將攔住去路。骨特一驚之下急急勒馬,仔細一看面前這員紅巾將領雖是身着皮甲頭裹紅巾,卻是氣勢非凡絕非等閒之輩。骨特不由喝問道:“來將通名。”“偏將楊永懷。”話音一落,楊永懷策馬挺槍直取骨特。轉眼間,兩人各舞兵刃戰在一起。

楊永懷其人,老家山西鳳陽人。如今三十餘歲卻是武藝高強一身本領,尤其家傳梨花槍已練得爐火純青神出鬼沒一般。其祖上能人輩出,最出名的便是北宋威名赫赫的楊家將。而楊永懷便是楊家將中,楊六郎楊延昭的整二十代後人。楊家槍技法多爲舞花攢刺,舞動時槍櫻擺動亂敵心智宛若梨花飛舞,故又名梨花槍。

骨特自也非泛泛之輩,這一下可算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自打兩人策馬近前卻並不錯蹬而過,皆是立馬原處就此動手。楊永懷出槍如電閃雷鳴,骨特掄斧若風捲殘雲。兩人兵器並不相互硬碰,只要見到對方兵器襲來皆以馬上身法閃躲或已兵器撥開,隨之揮舞兵器進擊。

武術有句諺語: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也就是說二人皆是欲以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制敵機先。這一戰可謂兇險非常,楊永懷轉眼刺出二十幾槍皆被骨特堪堪閃過。楊永懷心中不由暗驚,如此纏鬥卻是如何是好?

骨特心裡也暗暗心急,手上不由加緊動作,手中大斧更如潑風一般揮舞。

這回兩人可謂旗鼓相當,打得難解難分。直到一百多回合還沒分出勝負。雙方陣中戰鼓齊鳴,都在爲自己人助威。

陣中劉福通站在戰車上見到不覺嘴邊帶起一抹冷笑,揮動令旗號令全軍壓上。古時戰陣中武將單挑時,是講究單打獨鬥的。如果一方武藝高強,可允許另一方再出一將。但如此一來出兩名武將的一方便是承認不敵對方。劉福通之舉已是大反常規,但主帥號令已出紅巾軍中號角聲頓起。

兩萬紅巾軍吶喊着如一道洪流壓向敵陣,可憐元將骨特被紅巾士卒一擁而上亂刀砍死。元兵先鋒大將賀蘭巴魯遠遠看到,氣的大罵。但此時也只能號令全軍衝上去與紅巾軍廝殺。雙方人馬如激流對撞般衝在一起,霎時間喊殺聲響遍四野。

衆所周知,元兵是以騎兵見長。但此處大戰的雙方皆是以步兵混戰,劉福通心知對方必是暗藏伏兵。紅巾軍是貧苦農民組成的隊伍,軍中馬匹多是耕馬改作戰馬用。可元庭騎兵確是清一色的蒙古戰馬。早在對戰之初劉福通便看出元兵精兵未出,對陣的元兵不過四萬人左右。

果不其然,雙方大戰不足半個時辰。戰場左右兩側便殺出兩隊騎兵,各有五千餘衆。劉福通見時機成熟,急令鳴金撤兵。紅巾軍向南一路敗逃,潰不成軍。元兵大將賀蘭巴魯一聲冷笑道:“此去亳州尚有五十餘里,紅巾多爲步卒。我看你等如何逃出我鐵騎追殺。”說到這裡,大喝道:“命全軍追擊,有活捉劉福通者賞黃金百兩。”

第九十四章 千里之行第八十八章 燕翅樓主第七十三章 豪賭三天第二章:殺出重圍第九十章 壯家美食第四十一章:爲黎民做官第十章 太原會師第二十三章:信以爲真第四十四章:依依惜別第六章 百夫校尉第四十章 炮火連天第六十五章 選賢任能第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章:爲民除害第三十五章 應天風波第九十一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章:九死一生第十五章:百姓告狀第二十七章 北伐中原第二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無生機第六章:單騎繞城第十二章:春光無限好第四十七章:行此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原來如此第五十四章 設衛平涼第二十四章 不辭而別GG第一百零九章 棋逢對手第三十七章 深明大義第十八章:三路北伐第九十一章 玩人喪德第十五章 善惡之分第七十章 攻其不備第二十四章 巢湖傳說第三十二章:囊中羞澀第九十章 定西大捷第三十五章 將軍何在第一百二十二章 奸商嘴臉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明風雲榜第九十三章:風起雲涌第三十三章 金甲武士第二十七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七章 心緒煩亂第八十九章:虛驚一場第十八章 稱兄道弟第六十一章:禮賢下士第八十八章 雪夜奪城第一百章 陣年舊事第八章 難解難分第三章 三局兩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身陷囫圇第八章 一網成擒第十五章 夜探敵營第九十二章 初食芒果第一章: 劫法場第一百二十五章:青牛鎮審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四川老鄉第四章:篝火夜話第五十三章:放糧賑災第一百二十章:惺惺相惜第九十九章 周詳計劃第十九章 如此飲宴第二十章:進山打獵第二十章:進山打獵第四十四章 精兵強武(上)第二十五章:喜得寶馬第八十七章:朝堂規矩第二十章 殺人者人恆殺之第七十六章 驚天訛詐第十二章 秋葉飄零第三十章:傻蛋從軍第四十七章 孤身求藥第一百零四章 密謀退路第二十六章:風情萬種第二十二章:遷都汴梁第四十七章:行此下策第二十一章:豬膽風波第一百零二章 絕不言敗第二十九章:蒙古跤術第一百一十二章:快樂之本第十三章:反間之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族連心第三十六章 除貪務盡第二十九章:情至深處第八十八章:比武真相第三十九章:故人之子第七十章 攻其不備第四十九章 殘酷刑法第十五章 善惡之分第一百零一章 雲南那達慕第六十四章 血戰廟兒坪第七十四章 隻身求援第九十六章 下鄉訪賢第八十八章:比武真相第四十二章:告別師門第八十章:楊家槍法第一百一十一章:楊小虎比武第八十六章 血濺黑山第四十章 風雲暗涌第二十六章 氣數已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