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放糧賑災

竇銜道:“一切全聽大人安排。”大奎點點頭道:“如此最好,放糧時我欲將所有涉案人犯盡皆斬首安民,你與吳恩博紀開三人少不了要受點皮肉之苦。”竇銜聞言驚得目瞪口呆,大奎見狀安慰道:“一百軍棍自然是要命的,本官言而有信說不打便不打。但是一百藤條意思一下還是必要的。”

竇銜權衡再三告饒道:“大人,這一百藤條下去也是皮開肉綻啊,搞不好也會要了卑職三人命的,還望大人能寬恕我等。”大奎搖搖頭道:“你等畏於強權明哲保身,視百姓生死與不顧,此罪不可輕饒。”竇銜聞言點點頭只能認了。

順元城糧倉位於城中東南佔地極廣,數百個高大糧食囤子以草蓆圈圍遮蓋。糧囤子以木柵欄整體圍成一個糧場,木製的大門前左右各有數百軍兵把守。

未到黃昏,糧倉大門前已聚集了近千各寨各村的難民,其中各族都有,皆是議論紛紛。大奎帶着一干人等早在糧倉內等候,盤步分開難民擠進糧場來到大奎近前拱手道:“大人,他們都到齊了。”大奎轉頭對田風道:“去宣讀告示吧。”

田風走到一輛大車旁縱身上了打車,大門外早有軍兵手持銅鑼‘咣’的一響,這軍兵接着喊道:“都別吵了,官府宣讀告示啦。”整個場面這才安靜下來。

田風清了清嗓子,從懷中掏出告示展開,朗聲讀道:“吳王持政國泰昌隆,然貴州行省遭逢蝗災卻有貪官爲禍。今官府發榜告示百姓:你我皆爲華夏子民,無異一奶同胞。爲正國法匡扶正義,現將原順元府尹樑有才,校尉許千,校尉許萬及其黨羽共三百二十七人斬首示衆,以平民憤!江南通政使張大奎。”

田風話音一落,場外的百姓頓時炸了鍋。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拍手稱快,有人交頭接耳狀似不信。

接着就在這近千的難民側後,出現了兩千多名兵士押解着三百多名被五花大綁的囚徒。樑有才畢竟曾是順元城的府尹,腿上又受了傷。所以是由兩名兵士抓着臂膀拖來的,一路上被兵卒打得半死,此刻已是氣若游絲。

這三百餘囚徒被押解到離難民不足百步處被紛紛按跪在地上,每個囚徒身後皆跟隨一名刀斧手,這些刀斧手手裡俱都提着鬼頭大刀。刀光映着殘陽如血,預示着鬼門關要開張了。

竇銜從押解的兵卒中走出,手裡抱着一罈酒來到樑有才面前道:“樑大人,善惡到頭終有報,屬下恭送樑大人一路走好。”說着撕開酒罈的泥封,接着又對着這三百餘名囚徒朗聲道:“你們當中很多人曾跟隨竇某東拼西殺,如今竇某就以一罈陳年老酒送各位兄弟了。”

竇銜說着慢慢後退幾步,舉起雙手將一罈好酒緩緩潑灑在地上。那三百餘囚徒身後的刀斧手在竇銜潑酒的同時也高高舉起了手中的鬼頭刀。一罈酒潑完,竇銜隨手將空酒罈扔在地上。就在酒罈落地發出了‘咔’的碎裂聲同時,那些刀斧手將手中鬼頭刀如風一般斬下。

沒有慘叫,沒有哀嚎。三百餘囚徒身前齊齊滾落三百餘顆人頭,三百餘無頭屍體的斷頸處噴起沖天血箭,接着便毫無聲息的倒在地上。很快,這塊充當刑場的土地上便被赤紅的鮮血侵染,地上的血慢慢匯成一條赤紅小溪,隨着地勢流向低窪。

百姓震撼了,人羣中傳來一片嚎哭聲。他們不是哭死去的這些貪官歹人,而是以此告慰那些冤死的親人,他們的大仇得報了。

大奎站在場內,心中不由感嘆:‘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這些受苦受難的百姓與世無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如果無人替他們伸冤雪恨那纔是天道不公!’

竇銜帶着吳恩博與紀開這兩員偏將分開災民百姓來到大奎面前,竇銜抱拳道:“卑職竇銜已按大人吩咐將樑有才等三百二十七人斬首,現特來領罪。”說罷,三人齊齊拜倒。

大奎看着竇銜正色道:“你既知錯,何必罰你?起來說話。”竇銜三人齊聲道:“謝大人。”

大奎道聲:“放糧吧,每寨每村按人頭算,每人一旦。”竇銜大驚道:“大人,災民十餘萬。我順元存糧不過二十萬旦,如按大人所說發放。那~.”

大奎正色道:“就按我說的辦吧,本官早已上書吳王請糧救災。”竇銜拱手道:“既如此,卑職馬上按大人吩咐開倉放糧。”說完轉頭對紀開道:“吩咐軍兵開倉放糧,協助難民將糧食裝車。”紀開領命去了。因盤步對各寨各村的情況都有了解,大奎便叫盤步去配合放糧。

之後,大奎對竇銜道:“現有一趟差事,需你來辦。”竇銜拱手道:“請大人吩咐。”大奎沉吟道:“在樑有才的密室裡,本官查獲大宗金銀珠寶。約計白銀二十萬兩,這批財寶需運至應天,你即刻點齊馬步軍兩千護送財寶去應天。”大奎一頓道:“我着屬下與你一同前往。”

竇銜領命去安排了,大奎喚來田風道:“我已吩咐竇銜領兵護送財寶入京,你帶齊所有證物及本官奏摺一併送往應天,交由湯和將軍轉呈吳王。之後你便在應天本官宅邸等候,本官不日即可與你等會和。”田風抱拳領命,轉身追着竇銜去了。

大奎安排妥當不由長噓一口氣,帶着楊小虎出了糧場上馬回了順元客棧。

當大奎推門進入上房時,室內早有一位半百老者坐在室內桌旁恭候。老者雖一身平民服飾,卻難掩其傲骨風度。見到大奎進門,老者起身抱拳道:“小老兒孟志賢拜見通政使大人。”言罷深深一揖,原來他就是順元城上任府尹孟志賢。

大奎笑道:“孟大人不必多禮。”說着雙手將孟志賢扶起,二人攜手走到桌旁落座。楊小虎給二人倒了茶便退身一邊,大奎這纔開口道:“孟大人,本官且不知你因何被罷免?”

第十四章 潘府驚變第七十四章 血濺七步第十四章:金石爲開第四十四章 精兵強武(上)第三章:有活幹了第二十八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二十章:惺惺相惜第七十七章 縱談國事第八十一章 雲南之行第十章:善意欺騙第四章 趁夜摸營第五十一章 以茶代酒第五十四章:天蠶寶甲第二十三章:信以爲真第三十九章:故人之子第一百二十二章:應天搬兵第一百零六章:患難見真情第三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一十八章 得意忘形第十一章:和尚點化第十六章:葷僧無戒第六十六章:迎娶黃鶯第二十一章 半路截殺第八十一章:親身示範第五十四章:天蠶寶甲第一百零二章 圍山剿匪第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三十二章 功過相抵第一百一十章:抽籤決定第九十七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一十二章:快樂之本第三十五章 應天風波第八十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二章 猛虎在側第六章:武藝與養生第四十三章 初聞倭寇第九十五章 朗目山退敵第三十四章 大事成矣第十九章 如此飲宴第三十六章 除貪務盡第十五章:夜半護花第四十四章 進兵平涼第一百一十一章 武藝高強第五十八章 地形查探第一章:雀佔鳩巢第十五章:夜半護花第三十三章 金甲武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則必勝第八十六章 血濺黑山第二十八章:護駕滁州第八十二章:親如一家第七十八章:到底是誰第九十二章 定西安民第四十九章 殘酷刑法第三十五章 將軍何在第五十章 嚴密部署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七章 混吃混喝第七十九章 斬草除根第六十章 以馬換羊第五十六章:賭氣尋仇第七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一章 子午雙刀第三十二章:囊中羞澀第二十六章:皮肉之苦第五十六章 深山伏虎第一百零三章 一網成擒第二十六章 羣龍無首第十七章 再作馮婦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蒙大赦第三十二章:囊中羞澀第十一章:生米指成熟飯第五十九章 海島接應第十七章 震徹天地第十四一章 花樣繁多第一百一十章 誰可敵之第二章:殺出重圍第十章:千里奔波第一章:滿城盡是勢利眼第九十五章 朗目山退敵第十六章:葷僧無戒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族連心第九十七章 陰差陽錯第十章:善意欺騙第一百二十三章 封官加爵第三十七章 深明大義第一百章 陣年舊事第九十九章:太極保身第五十三章:放糧賑災第九十四章 侯爵夫人第六十三章 海盜覆滅第十五章:夜半護花第三十八章 不容樂觀第十四章:金石爲開第一百零八章:吃得苦中苦第六十八章 血染定西第七十章 攻其不備第十四章:躋身鏢局第十六章 秋高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