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候家半朝

聽到了這種永盛錢莊的二老闆被押了過來負荊請罪,朱由校將其宣了進來,一見一個五花大綁的年青人進來之後,是倒頭就跪,而永盛錢莊的大老闆於江文是不住的請罪,請求嚴懲。

“給朕說說爲什麼?”朱由校奇怪的問,一是不明白這個二老闆爲什麼就敢把手伸到了自己的銀行裡來,二是不明白他們爲何如此來請罪呢?

“回皇上,罪民因祖上遺留的這份產業,故前往京城主持幾家錢莊,但遠遠的不如兄長所經營的杭州總鋪,罪民一心想提高京城的業績,所以在得知了硬幣發行之後,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故派人做下了如此欺君罔上之勾當??。幾日前,兄長從大同趕到了京城,斥責與罪民,稱這是要爲整個家族惹下大罪,罪民方知與事已經闖禍了。故來認罪,請皇上處罰。”於文武倒也光棍,坦言承認了。本想着皇上賺點大錢,自己在後面喝口湯來着,沒承想,這一下犯了個大罪。

“於家文武,朕在知道消息之後,的確是相當的震怒,沒想到竟然有人把這投機倒把,幹到了朕的身上來了。十八家錢莊被朕看中,並不斷的委以重用,賦予了一些權力,本應在任何方面來維護朕,而不是到朕的這裡來拆臺的。明白嗎?”朱由校看着眼前這兄弟兩個,不管是跑過來做戲,打個同情牌之類的主意。但也是不輕不重的說着。

“回皇上,罪民明白了。”

“明白就好,既然你兄弟兩人也知錯了,到大明銀行把錯改過來吧。”

“罪民,謝謝皇上恩典,給罪民一個改過的機會。”於江文聽完了皇上的話,的確是實實的鬆了一口氣,雖然來之前就是摸準了皇上的脈來的,皇上連宮變都不殺人,如此事情。怎麼可能過於苛責了呢?皇上的仁慈。是大家共認的。

朱由校也沒有閒心情給他們處理這些事情,工部派來的工程人員,已經把工程規劃設計好了,現在特奏請御攬。朱由校這可是要從事本專業了。把河泥、生態等等能想到的。全部都弄了一遍。水利工程的知識的確是學習過,但很可惜,環評的案子是一個都沒做過。因爲他所接觸的還真沒有水利工程這樣的‘大活’。所以鼓搗起來是相當的費勁。歷時三天,才新鮮的出爐了這一份環評報告書。

這本書在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沒有教科書資料的前提之下,全憑記憶之下做成了,的確是相當的勁費。一般的‘小活’出個環評報告表也就算了,但寫個報告書也真是不容易。好在這本書裡,朱由校即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沒有專家開會來‘指點迷津’,這才讓朱由校輕鬆一下,否則就他這樣的水平,完全靠着胡說八道寫成的報告書,估計能讓專家們給批死。

(注:環評項目簡單一些的是表,都是小型的項目。而大型的項目則是需要出甚至幾百頁的環評報告書,和論文差不多,然後還得請專家專門的來個答辯會,通不過了,還得再來。當然在寫書的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大多看關係了。)

這三天把個朱由校寫的是嘔心瀝血,辛苦不已,其結果也是相當的震撼人心,當把這份報告書交到了工部專業人仕手中的時候,所有接過書的人,當場就是一陣的驚濤駭浪。這字裡行間把水庫的方方面面全部來了一個包羅萬象,無論是農林副漁等等,沒有不包括進去的,而提出的一個又一個的方案,無不是兼顧着彼此,無論是經濟開始還是環境保護,都是面面俱到。任何人看了都是絕對澤被後世的方案。而且這不是隻字片言,是一本書!

“皇上聖明!”工部的人是被徹底的震懾到了,如此工程,當然是賺個盆滿盂滿的大好時機,但如今看到皇上比他們門清的多了又多,雖然沒涉及到造價,但一份份工程也都寫得是清楚明白,比他們可是專業了許多。

“諸位愛卿,朕之所以費了三天的時間,著成此書,其目的是以此水庫爲標杆,在這裡做一個樣板工程,以供後面全國各地造水庫之時,有一些依據。而諸位愛卿,也在以後去指導其它地方建水庫之時,或者教導其他工部後進之時,有一個參考依據。諸位可明白嗎?”如今的朱由校不僅是工部專門們的皇上,而且可以充當其導師級的存在了,完全可以教導他們了。而把這種環保意識能夠在大明給傳播下去,那更是朱由校必須要做的。如今的確在污染、破壞環境方面,大明的破壞力還沒有到達恐怖的境界,主要是能力不夠。朱由校的前世有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古代人不破壞環境,那是因爲他們沒有能力去破壞;而現代人治理不好環境,那是因爲他們沒有能力不去破壞環境。

雖然這話聽着是有些道理,但事實卻非如此,比如朱由校所在的遵化,這裡本身就是一片大森林,但因爲戰爭的需要,大量的砍伐樹木,已經把這一大片森林砍的差不多了。而撒哈拉曾經也是一片大森林,所以環保工作無論從什麼時候開始都是應該的。現在,大明在自己這隻蝴蝶的感應之下,很快就會開始進入工業革命,那時候無論是水資源的利用,還是耕地的參加,沒必然的會對環境有着這樣或者那樣的破壞。所以必須一點點的把環保意識灌輸到大明百姓的腦子裡,指望着吃不飽的百姓去有環保意識,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官方先做起來再說吧。

“臣等遵旨。”

而有了這個水庫設計的總體方案,有了皇上的拍板,終於可以正式開始了。人們的幹勁的確很足,這是皇上拿錢,造福自己一方,澤被後世,這樣的事當然的又有名又有利的事情。老百姓們當然的舉四肢支持了。

孫承宗也將軍校的規劃寫好了,包括建校的方針、教學的內容、考覈制度等等,看得朱由校也是一陣的頭大,寫得很長,規定的也挺詳細,不是看不懂,而是着實無法評價什麼。

“孫老師,朕對這些的確不太熟悉,朕相信老師能處理好此事,京營的西山舊址那裡如今就已經空了下來,倒是可以用上了。”

“老臣多謝皇上信任,西山那處地方的確是不錯的。”

“那孫老師曾準備好了第一批軍官培訓的名單。”

“回皇上,大同總督正在整理,而薊鎮已經準備好了,一共一千三百餘人,請皇上御攬。”說着孫承宗將閻鳴泰交過來的薊鎮將領名單遞了上來。

“薊鎮總兵候時鹿,”朱由校從宦官手裡接了過來名單,翻到了第一頁時,第一個竟然是這樣一個名字,讓他不斷的思索着。這個名字給他的相當熟悉的感覺,大人物!朱由校立刻告訴自己,明末時節能夠讓朱由校一看到名字,就感到熟悉的,當然是來自記憶深處的,當然要麼是青史留名的,要麼就是《二臣傳》裡的。想到了這點,朱由校問:“孫老師,這位總兵可否有什麼兄弟,叫候時虎或者熊的、豹的?”

“回皇上,的確有如此,不過候時虎在遼東東寧爲官,此時相傳已經不見音信了。”孫承宗一驚,怎麼皇上還提及此事?要知道薊鎮裡候家的勢力可是相當大的,候時虎是否投降到了建奴手中,這個問題在與總兵候時鹿交談之時,也曾經談及,候時鹿也的確表現出一番的痛惜之情。

“宣候時鹿晉見吧。”聽了這話的朱由校不由的暗中一個冷笑,在明朝堂堂的‘候半朝’,當然是大明的高級精英的佼佼者。包括以後《桃花扇》的主人翁,候方域和李香君那悽美的愛情故事那都是候家人。當然現在召見的候時鹿,也是以後‘大清江山侯家創,侯家功高勝過八旗’的最高領導者,大清開國特等功勳,侯時鹿爲議政王,大清開國十王之首,子孫後代世襲王爵。其族弟那些龍虎熊豹,也都是大清的戰功相當的大功臣。如此人物,怎麼可能‘不見音信’?整個大清入關史,就是候家軍最風光的歷史,當然這個風光正是大明的百姓受難的歷史。

候家是大明的大姓、大族,故在大明有候半朝之說,歷史上吳三桂、耿精中、左良玉、袁崇煥等均是侯恂、侯時鹿手下副將、偏將。而候恂此人,也是東林黨的一員,一生也是起起伏伏,曾經是李自成進北京後,從獄中救出的,也是大明三品官員唯一被李自成看中的人物,但候恂並沒有從賊。而是從此隱居了。其子候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也被人改編也了《桃花扇》裡。

候家家族的勢力相當的大,包括了大同邊兵、薊鎮和遼東,候家軍到處都有勢力,因爲人數衆多,將領也多,侯家族人以侯時豹、侯時熊、侯時虎及侯家其他將領侯朝義、侯朝禮、侯朝信、侯忭、侯恆、侯怡、侯忠、侯廉、侯方來、侯方夏、侯方策、侯方度、侯方俊等,便形成了明末一股規模很大的侯家軍勢力。……

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808章 大戰之始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54章 天子親軍第709章 現場辦公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89章 電力研製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45章 揮刀問情第394章 不再過招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547章 首遇刺殺第100章 名傳青州第547章 首遇刺殺第33章 割股療親第244章 宗室分田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85章 大明銀行第86章 三千錦衣第501章 視察求極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93章 信王祭母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532章 千古英烈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450章 邊兵求帝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659章 大勝之後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62章 內廠成立第429章 張掖之戰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40章 衆無名白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8章 敲打老魏第14章 滅口客氏2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134章 見袁可立第283章 寧遠分兵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688章 欲擒故縱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778章 紅顏薄命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559章 被發現了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664章 自如自知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313章 草原會戰8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60章 青州攻略第9章 老魏歸心第821章 相互宮刑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108章 合法採礦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679章 此爲何意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659章 大勝之後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241襄陽炮現1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739章 後宮之爭第416章 試試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