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讓利與人

“草民等多謝皇恩。”十八家一聽,這一下又可以得到皇上的土地了,當然更是高興。

“還有讓你們更高興的,爲彰顯朕對汝等此段時間爲大明做出的諸多貢獻,特別是能如此對待招募來的百姓,朕心甚慰,決定把朕所佔的一成半,分成三份,一成歸朕,三分給百姓,二分給諸位。”

朱由校樂的大方一次,如果按照大明慣例,開疆拓土得到的土地,根本都是分了下去,什麼招募流民,由朝廷提供土地、農具、牲口等,進行墾荒、種植,然後慢慢的,再陷入土地兼併的怪圈小說章節 。而那樣的土地分配方式,大明朝廷卻根本和不到什麼好處,僅僅是收一些可憐的農稅而一,要知道大明的農稅在紙面上可是相當低的,三十稅一,比例就是3.33%,與那17%增殖稅,可是天差地別。更何況還有‘特權田’,也就是和稅收絕緣的階層,最終他們纔是土地的最大所有者。

而現在,朱由校根本不給他們這個機會,直接把後世的‘土地使用權’借用了過來,全部的土地所有權都是自己的,自己纔是大地主,招了商人來給自己當大佃戶,下面的再行分包下去。

這樣自己的收益,再也不是那三十稅一,而是一成半,直接是以前的近五倍,即便是降到了一成,也是以前的三倍整,這還是沒有水分的,因爲地是自己的,自己是地主。如果‘佃戶’們不交‘租金’,當然是沒收土地,換個‘佃戶’就是。

朱由校之所以如此大方,因爲他信奉的是‘只有讓別人賺到錢,自己才能賺更多的錢’。的確,這段時間借錢莊力量不小,通過錢守一的彙報也能聽出一二,而且還有在貸款利率上也全是自己說了算,調低了如此之多,還有官府的、宗室的無息貸款。這些都讓他們少收益了許多。而且從組織人員前來河套。在從出發地一直管吃到了邊牆之外,還要管理,提供吃喝蓋房子、農具等等,花費也是不少。操心更多。所以讓利給他們大半。同時也讓百姓也受益一些。

河套地區前套後套的面積加起來。比山西省的面積還大上不少,十幾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比自己的三十六皇莊加起來。那都是大了幾十倍、上百倍。如此大的一塊蛋糕,自己全啃了,當然也可以,最起碼可以利用目前自己的仁愛之名,這塊活招牌,把全國的流民吸引過來。但那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幫他們移民、蓋房子安置、提供工具、再管到第一次收成之前的吃的等等問題。這是相當麻煩的事情,如果自己手下有清廉的能官能吏等一大幫的人,百姓們也就能都得到實惠。但可能嗎?朝廷的官員連遼餉這樣要命的錢都敢貪污,他們都是雁過拔毛的,下邊的官吏那就更不要說了,指望他們不貪,還不如看看懷孕的母豬會不會上樹呢?所以這些依靠商人來的更實際一些。

更何況,緊跟着皇上的十八家商人賺錢了,下一步京城幫的皇商們也會得到河套的實惠,那全國的人都會看到皇上的妙處,會不會來跟風呢?下一步收復了遼東、佔據了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這些地方,需要不需要人來開發?這些不一樣的需要商人來跑這種事情嗎?現在朱由校要做的是有點千金市馬骨的意思了。

如今大明的資本主義只剩下臨門一腳,這一腳到底如何去踢?一直是朱由校研究的課題。對於資本主義的起源、發展,朱由校也就是在學校裡學過,不過還給學校的太多了,目前記忙最深的就是英國圈地運動的羊吃人、工業革命、市場這些詞了。

不管是不是小白,朱由校樸素的資本主義思想就是;財富的高度集中拿過來等於是資本的原始積累暫時有了;大批破產農民、手工業者的出現,使得大生產有了條件;而市場就是靠產品去壟斷了。如果單純的把自己發展成資本家,這些條件無疑都是具備的。但並不是自己富了大明就富了,自己需要的不僅僅是當個資本家,還更需要去創造資本家。發展工業當然是一方面,但大明目前最重的是糧食,所以不僅要搞工業資本的運營,還要搞農業資本的運營。

現在自己創造的就是金融寡頭,自己和十八家錢莊,如今銀行的硬幣已經正在製造,不時就將正式的在錢莊、驛站、官府、軍隊、皇宮之間使用。

用河套地區當成一塊農業資本的試驗田,搞大農莊經濟,成爲大明的糧食基地、農產品原料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及再生產基地等。再想辦法利用黃河的水能,以後來個機械農業,也並非不可能,這就需要求極宮的研究成果了。

十八家錢莊一聽又憑空多出來了二分利潤,那心裡更是興奮,一個個的大呼萬歲,心裡卻不停的計算自己又將得到多少的好處。

“河套的開發,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諸位的鼎力支持,特別是人力、物力方面,而管理、規則、農田灌溉水利方面,則由朕派人來負責。”

“回皇上,草民等必竭盡全力的支持河套的開發,不提對皇上的忠誠,即便是在商言商,草民等在此處也是投下了幾百萬兩銀子,肯定是想收取最大的利益的。”錢守一直率的說道。

“錢老闆此言極和朕意,投資任何的商事,都是要想着利益的最大化,這本是商人的本質。只要在這個過程之中,把持住本心,善待給自己創造利潤的手下,公平與人交易,就是好商人。不要象如今一些商人只顧着自己的利益,屯糧積奇,哄擡糧價,也不要象汝等以前,趁人之危,把利息擡的高高的,就已經是利國利民了。”朱由校誇和貶都一起用上了,現在十八錢莊已經改變的相當大了,但骨子裡的本質還是差的太多,朱由校不敢指望自己王八之氣一發,就能讓他們洗心革面悔過自新,只有用利益、規矩來綁住他們,這不又開始敲打起來。

“請皇上放心,草民等一定謹記皇上教誨,不去做那無良商人,與過去告別。”

“好,朕也相信汝等,硬幣發行在即,朕也準備了千萬兩的銀子當做準備金,這點還要請諸位盡力而爲。”

“皇上放心,憑皇上的信譽、威望,以及那千萬兩的銀子當準備金,即便是無有草民等,硬幣發行還是重發寶鈔問題都不大,所以草民等也已經湊足了五百萬兩銀子,先行兌換。”十八家這方面已經是早就準備好了,皇上此次只發行二千萬兩,而且還有一千萬兩當準備金,根本就不怕有任何的閃失。而十八家錢莊這次也大方,基本上拿出了能動用的所有銀錢,用以啓動。

“如此甚好,爲了推進發行速度,朕做主,由銀行再貸給你們五萬百兩硬幣,待發放到官府手上之後,甚至是在民間流通之後,再行還上來。”朱由校的信譽第一,而十八錢莊的還款能力也是相當的強,有這個實力還清款項。這個年代可不是後世欠了錢的纔是大爺那種情況。而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賣兒賣女當奴爲僕也得還錢,這一點信用度可是強後世百倍。所以朱由校大方的一次擴大了這個放貸口子。

“如此草民等多謝皇上。”這種信任是相互的,皇上不怕他們欠錢,他們當然也不會欠錢。

待十八家商人走了之後,和張嫣用了一通晚膳,出去了一天,也是累的要命,禮送出宮。朱由校也不是不想臨幸一下,但總感覺怪怪的,禮遇有加當了一回君子。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就先去了城外,看看淨軍們訓練,的確是不錯,淨軍們一如既往練的相當的苦,沒有槍的在那裡找個棍棒墜塊磚頭練端槍,因爲皇上說了,陣地戰可以支個槍架或者是用豎盾當支點,但攻擊戰、遭遇戰,哪裡有時間讓你支槍架去?就得用手端着射擊。所以胳臂穩不穩直接決定着打的準不準,這點是必須要練的。而且以後淨軍不會再用神弩了,而是全部要改成用燧發槍。若跟不上這種變革,那隻能找個清閒的差事退役了。退役當然是到其它的機構,這是淨軍們不願意的,不進則退,皇上把最強的武器優先交給自己,這是何等的信任,所以再苦也得忍住。

經過了不斷的訓練,用無數的‘子彈’累積着,現在淨軍們打的已經相當的準了,孫承宗在旁邊也給解說着,並說:“皇上,因爲燧發槍的射程大大超過了神弩或者說是弓箭,已經是它們二倍多的射程,所以老臣提議,一般情況之下,並不需要豎盾,除非是敵人突然逼近或者人數數十倍與淨軍。如果以後有裝槍手這個兵種,完全可以由他們來把豎盾當做備用的裝備。”

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779章 這事大了第751章 袁大總管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131章 宮有驛站第244章 宗室分田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168章 宮廷政變13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291章 錦衣屠奴6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45章 揮刀問情第78章 神弩降世第58章 制羽絨服第487章 水土不服第159章 宮廷政變4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374章 海峽之戰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481章 趨狼逐虎第41章 明朝海戶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54章 一死一生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191章 說服老臣2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547章 首遇刺殺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325章 向着港口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729章 天子門生第62章 內廠成立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184章 燧發火槍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88章 玻璃現世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704章 戰略轉變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629章 飽和攻擊第719章 爾等不智第48章 山寨初夜第25章 晚宴試金1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333章 路遇兵匪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220章 處置戰俘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63章 靈丘縣令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四十七 瘋玩牧場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84章 義賣收穫第6章 災難預言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396章 再行練兵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828章 侵佔中國詳細計劃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550章 抓捕開始第612章 東江皮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