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國營經濟

地方上缺錢,那是因爲沒有來錢的路子,更沒有創辦經濟實體,沒了稅收可以留存,當然也就沒錢了。看看如今的青州府和大名府,上來的奏摺都是形勢一片大好,各自依靠着地方特色,搞的都是風生水起。青州府走的是流通港口的道路,而大名則是陸地商賈,由盧象升引來了衆多‘貴人’的投資,又經汪喬年的經營,而且兩府也都有皇上一些作坊的帶動,現在兩府都紅火起來,看得周邊府州都眼紅不已。

如今‘國營’企業正是需要上馬之時,有了國企,地方政府也就有了收入,地方都富了,那整個國家自然也就富了。只有富裕了才能拿出精力、錢糧來搞軍備,加強國防,這是一整條路子。

但這個地方官府來做生意賺錢的決意,恐怕更會引起朝野上下的爭議,一個與民爭利的大帽子肯定是跑不了的。皇上自己賺錢不說,再把官員拉下水賺錢,恐怕不僅僅會受到官員的反對,連老百姓、商人都會羣起而攻之。這連想都無須想就可以預知,自己剛剛開始開作坊的時候就遭到了不少的問責。而錦衣衛的生意,也是有不少的言官上奏來上奏去的,只不過皇上不搭理他而已。

這事看着不大,一旦操作不慎的話,這二個月的英名真的有可能毀於一旦。所以朱由校對此事的處理相當慎重,不能硬打硬上,拿自己這個清脆的雞蛋去碰全國的石頭。而是打算採取迂迴的辦法,先偷天換日來個偷樑換柱再說。

官府辦實體賺百姓的錢,那是與民爭利,這點無論自己再是口吞蓮花說破了嘴,也是無濟於事。但如果自己掏腰包,給這些官府呢?當然不能白給,要讓官府拿出政績來,什麼政績?當然是修路的政績了,你修多少的路。自已就補你多少錢,讓這些官府先來賺自己的錢,這樣不算是與民爭利了吧?

雖然看起來吃虧的是自己,但此事一旦操作起來,就不一定是自己了。

一個全國上下每一個地方都適合的項目,那就是修路了。這是朱由校一早就想要做的事情,如果說再在他手頭哪個羣體最多。那就得數修路大軍了。前前後後有五六萬人之多,現在路的問題是每個地方都面臨着問題。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沒有好的交通,想發展經濟是萬萬不能的。自己掏錢給他們買路、橋,這應該受到朝野上下普遍的支持。修橋補路歷來都是善政中的善政,那是行善積德的好事,再有人反對,那真是沒天理了。

讓各地官府按着自己的標準,從當地的錢莊貸款,拿錢去修建公路。錢莊的貸款裡有自己的三成股份,因爲是善政善行。錢莊那邊也來個低息甚至是無息貸款,也算是改變一下公衆形象,爲百姓造富了。

鋪路當然不能象以前一樣接着來個黃土鋪路,那種泥巴水坑可真讓人受不了,幾次雨水一衝,立刻就是坑坑窪窪了。要鋪當然只有水泥路才能達標。水泥當然得用自己的,而且目前在整個大明也只有自己有。雖然是拿着左手的錢給了右手,看着沒什麼區別。還少了一大塊的錢。但水泥作坊首先是做開了,因爲每個地方都得用,名聲首先是打響了,老百姓當然也看出了其中的好處,水泥生產好了,接着技術的改良也就有錢投入研究了。而且從認識到接受再到爭相使用,這個過程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水泥作坊開遍全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那錢還會是大把大把的賺。

補償好佔地問題,這個是關鍵中的關鍵,如此善舉再把百姓傷害了,那就和初衷背道而馳了。還是按着推行免稅政策之時的錢莊、錦衣衛、驛站共同監督的辦法來。儘量的讓百姓免受損失,具體的補償辦法就是以地換地,或者直接的高於市價補償,以後再開作坊優先安置工作等辦法,這些得寫明白了,不敢大意。

自古以來許多的改革初衷都是相當好的,比如說王安石、張居正,他們的出發點和政策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他們恰恰忽略了一點——執行。結果讓壞和尚給念歪了,不僅起不到安民的作用,反而變相的給百姓增加了相當大的困難和被剝削,而自己則落得到相當悽慘的下場。

按理說只要出於公心、善心這樣的事情沒有辦不好的,但哪裡又有如此之多的公心、善心呢?官吏們爲了一已之私,哪裡又會在意什麼百姓的利益呢?敲骨吸髓還嫌不夠肥呢,還談什麼公心、善心?

所以這個補償就只能是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全國實施一個標準,張貼出佈告,讓百姓們知道的明明白白。由三個可以直達天聽的驛站、錦衣衛、錢莊來監督着,這樣的渠道還是挺有震懾力的,至少那免稅名捐的通告下發後,全國至今沒有一起私自收稅的。

最後以路的質量、距離、寬度、厚度等進行結算,這裡面當然有各地的地質等不同,也是價格的參考依據。

這一下,各個地方官府組建的隊伍就可以賺到錢了,官府當然也就有了公款,而嚐到了甜頭的他們,再根據當地的物產、環境不同,建作坊、特產等,可以再把生產出的東西或者各地的特產賣給皇上的驛站,讓驛站搞個物流業,來個皇室收購,再統一的分散各地。而一些有水患的當然也可以用修水利工程來賺自己的錢,有想建水庫這種抗旱工程的,也可以以這種方式。總之無論是公益事業,還是直接的商品經濟,都可以直接和皇上來進行交易。

當然質量檢驗是關鍵性的,別搞個豆腐渣工程出來,拿着自己當冤大頭,那就不是自己的初衷了。不要想着什麼加強德制教育工作,那東西的確是神器,但在面對金錢誘惑的情況下,有時候德會變的相當的脆弱,不堪一擊。所以監督體制,就非常的關鍵。政務公開當然是法寶中的法寶,所有的工程的用料、用工、用時全部在公衆場合公開,凡隱蔽者,由人檢舉揭發到官府或者驛站、錦衣衛、錢莊。下一步甚至是開遍全國的一切作坊店鋪等。

這種半計劃經濟當然不是朱由校的初衷,但不這樣,國營經濟真的沒法在大明這塊拼命抑商的地方萌生。連資本主義的萌芽在南宋都就開始萌了,到現在還在萌着呢。更何況是國營了。如此過渡下去,哪裡有什麼,就能來個互通有無,這全國的經濟就能盤活了。

這樣路也好了,東西也好運了,自己前期在路上的投資也能慢慢收回來了,然後、、、、、、

這事要是放在前天,估計朱由校還沒這個魄力,但一個同樂酒店,讓他完全看到,利用自己的卸膳,再多開幾家的話完全夠了一年四百多萬兩銀子的戶部稅收。而自己其他的金手指也都在賺錢之中,並且不斷的在開拓着市場,再掙來幾個四百萬也是不成什麼問題。取之與民,用之與民,把這些錢再想辦法還給百姓,也是很正常的。一旦修好了全國之路並連貫起來,那樣無疑會讓大明進入一個發展的快車道。

如果本錢不夠的話也不要緊,現在已經有了十八家遍佈全國的錢莊支持,大可把硬幣、紙幣的發行提前運行出來,那樣,銀行印着鈔票,又有信用,還有什麼國營企業不好發展的。因爲現在並不缺錢,和十八家的關係還有待接着鞏固,所以這一神器,朱由校還沒有想着上馬,他想等到草原功略收關後,再從容佈置。

這樣一個舉措理應不會受到什麼朝野上下的攻擊的,於是寫了一封信給徐光啓,因爲修路本身就是工部之事,而且工部在地方官府城也有相應的對口官員。當然信着重論述了佔地補償的問題,工程質量問題,這才能這一政策推行下去的關鍵。

下一個問題也是大問題,災荒,這個小冰河的確是造成了一些麻煩,許多的地方是紛紛糧食告急,糧價也因爲商人的重利行爲而有擡頭的趨勢。看到這個課題朱由校不由的一陣頭大,小冰河雖然不是大明滅亡的主要原因,但也是誘因。

自己一直刻意的把他的危害縮小化,但該來的還是來了。目前搞的壓水井還是不能全面到位,就算是到位了,夏糧的減產也是已經結束了。自己的免稅令也是在秋收時方見分曉,但糧食的缺少可是硬傷,俗話說屎難吃,餓難捱,又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現在的人肚裡也沒個油水,根本就不撐餓。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隻能產生社會動盪不安。老百姓吃不起高價糧,那隻能是鋌而走險的去偷、去搶。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在生命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哪裡還管什麼倫理道德呢?(。

第283章 寧遠分兵第550章 抓捕開始第76章 又聞遼東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417章 急援榆林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48章 山寨初夜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486章 班師回朝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465章 妙算口袋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550章 抓捕開始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474章 薊鎮練體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403章 救援來到第168章 宮廷政變13第326章 愛塔愛國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168章 宮廷政變13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38章 皇莊御苑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42章 又見抄家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664章 自如自知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21章 大明驛站第552章 侯家沒了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33章 割股療親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2章 再臨死亡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794章 談判開始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137章 海軍陸戰第701章 生的希望第806章 海上對峙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771章 廷杖之威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629章 飽和攻擊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245章 汽油戰車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800章 天主教酷刑第113章 御宴心態第1章 人體炸彈第91章 邯鄲攻略第53章 巾幗英雄第458章 錦衣守關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157章 宮廷政變2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369章 燧發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