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細作之計

在田爾耕和劉志選的如此縱容之下,一旦真有百姓有什麼過激行爲,甚至是有心人的挑索之一,自己被打了、燒了的,這一世英名就將毀於一旦。一個口口聲聲一心爲民的朝廷大員,被自己整天喊着維護的老百姓給打了,這事放誰身上也不好受了。

但反擊皇上?又拿什麼反擊,以前是用錢糧、大義,把皇上神話了,不當個人看,以天下爲重,不能存私慾等等理由。手續無非是上摺子、言斥其非,甚至是以請辭、集體下跪搞靜坐示威,再不行就在皇上面前打羣架、辱罵等等,但對於現任的皇上,根本就一點用處都沒有。

用乾巴巴的語言是說不通了,他能把孔子說成那樣,孔家的幾次叛變也讓人提不起勁來。

用那朱程理學也肯定是不會見效,因爲皇上現在本來就有存天理滅人性的感覺,後宮又不多,生活檢點,修了皇后還沒再續絃呢。

用老辦法拿錢來要挾?那是大臣們連想都不敢想的事。皇上現在在幹嗎?把錢往外推!皇上的錢比他們的多的多。

大義?用腳後跟想也是行不通的,他現在拿錢給百姓補稅,還有什麼比這個再大義的?!那更是站的牢牢的。

請辭?朱燮元他們的請辭鬧的還不夠嗎?估計他一準就準了;

搞靜坐?他不在京城,坐死了他也看不見啊,難道搞給魏忠賢看?

戰爭威脅?他一直在以少勝多的打仗,眼裡根本就瞧不起遼東將士。從其以前的話中和今天的公告,不難看出他打心眼裡看不起遼士將士。別的皇上那是變着法的制約、攏絡邊關大將,他卻恨不得讓人家早叛變。

、、、、、、

大臣們感到自己遇上這樣一個強勢、變態、有錢、有兵的皇上,真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黴了!萬般出在無其耐,大臣們以前的意氣風發已經不見了,面對着這樣不聽話的皇上,只能是面面相覷。

最後,戶部尚書站了出來,衝着老魏施禮道:“魏公。還是想想辦法,把此事擺平吧,真要是有百姓鋌而走險,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吾等受損事小,但朝廷的顏面也是不好看的,看請魏公從朝廷大義出發。給吾等指條道吧。”

“是啊,是啊,讓百姓們鬧起來,對於京城的治安也是不好,凡事有了開頭的,以後就不好控制了。”其他官員也跟着說。

“此事起源於效忠書後的備註。撤銷他本座是沒有那個權,也沒有那個膽,如今這個局面,倒不如大家再做一個摺子,本座冒險派人再給掛在後面。以示大家的清白,不知如此可好?”魏忠賢一副被逼的不耐煩的樣子。其實他心裡明鏡一樣,自己只是一個演員,這齣戲的劇本是由朱由校編輯的,不過這個演員也的確是個好演員,絲絲入扣。

雖然官員們一眼都能看出來是怎麼回事,但這時候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認了。好象目前也只有這樣的道路可以給自己正名了,指望着皇上能撤銷遼餉,那已經是不現實了。下面遼東諸將怎麼鬧騰,皇上會不會對他們採取措施,已經不是他們能左右了的了。

從萬曆年就開始收遼餉,其實收的百姓們早就怨聲載道了,現在皇上撤銷了、遼將又如此的逼宮,大臣們趁火打劫,這一被暴光,道義全站在了皇上這邊了。大臣們在朝堂上還可以說的理直氣壯,一副爲國爲民的樣子,但面對百姓,那話就是再怎麼說,也是要年年從人家嘴裡奪過錢糧的。誰又願意充着冤大頭,年年的交這根本就沒用的錢。更有甚者,現在還把這事跟着遼東叛將和正在叛的將聯繫到了一起。這事就起到了這樣的後果,也是真讓衆臣無奈,只好回家寫自己的正名書了。寫什麼?當然是支持撤銷遼餉了,還能怎麼辦?

京城,寧完我在一處普通的住房,一身普通老百姓的打扮,坐在堂屋裡長吁短嘆,先後兩次的失敗,的確給他帶來放多不必要的麻煩,因爲上次殺的是錦衣衛,所以現在的錦衣衛連同順天府和六扇門的捕頭,對他們追的很緊,而街面上盤查的也很嚴,稍不小心就能讓自己暴露。

現在他已經浪費了不少時間和機會,更耗費掉了十萬兩銀子,到手的功勞沒有撈着,還惹了一腚騷,讓錦衣衛把自己趕的幾乎無處所藏,想想真是憋悶。而明皇的聲望則一天比一天的高,撤了遼餉免捐稅,長此以往,大明國必被他整合成鐵板一塊。而且他的戰鬥力又是如此的強悍,對金國肯定是一個致命的威脅。

如今這個情況,明皇撤銷遼餉,三個月時限追髒,而遼東將士卻在鬧騰。在李永芳第一個投降之後,雖然遼東將士投降了不少,但至今還是有不少的人仍然站在明皇這邊,不肯投降。而今這些本來站在明皇這邊的遼將,也已經開始爲抗拒撤銷遼餉而不斷的採取行動了。這是對金國絕對有利的局面,能夠兵不血刃的攻佔幾座軍堡,還能夠收編幾萬的戰兵,這樣的好事,絕對不能讓人破壞了。別的不行,給添把火總可以吧。

這種戰機,相信大金已經知之甚詳了,就算沒有自己送出的消息,大金還有別的渠道,而利用這一機會,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立功,自己如果再一無所獲,那可就被動了。

現在正是那些恢復遼餉派的官員們人心惶惶不可終日之時,剛好可以利用一下,把百姓的熱情利用起來,來個流血事件,讓這些大臣連正常的辦公都不能,更別說什麼處理遼將風波了。遼將們在這種抗議行爲得不到朝廷回覆之後,肯定會一步步的走向金國的懷抱。

另外把水攪渾了,也方便自己行動,現在天天提心吊膽的也不是這麼回事,竊取神弩的事情寧完我也並沒有放棄。而是在不斷的尋找、創造着機會。

於是想到一個計策,製造流血事件,但凡要求恢復遼餉的,都是能和遼東掛上鉤的,他鎖定的是戶部侍郎馮銓,因爲他既是恢復遼餉的支持者,在前門的效忠書後掛了名的,又是有名的貪官,還動不動的欺壓百姓,所以百姓們對他相當是相當的憎恨,如果在這個時候有第一個出手的,羣起而攻之,是可以預料的。

因爲朱由校自己不造墳墓了,所以馮銓只能回到了戶部。他就弄不明白,好好的怎麼就給停了呢。這個差事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接的,不是皇上的體已,怎麼可能放心給自己建皇陵?那可是關係到自己下輩子和國運之事。但就是這樣的機會,卻被造墳對象自己給放棄了,真是莫名其妙!

在他回來之後,戶部因爲戶部尚書丁紹斌的急症發作而一團亂麻,正是馮銓趁機主持戶部工作之時。估計這病就是因爲撤銷遼餉和三個月的自首期給鬧的。馮銓就等着現任戶部尚書丁紹斌趕快的嚥了這口氣,快些死了,自己好上位。

這段時間他可是天天往老魏那邊跑,求着老魏幫他給皇上遞話。但老魏只是含糊的答應,尚書這個級別的官,皇上已經認命兩個了,丁紹斌這說死就死,誰知道皇上的屬意是誰。所以這個招他還真不敢接。

下午,馮銓在參加完那個小聚會後,留在老魏那邊呆了會,剛剛的回到位於獅子衚衕的家門口,停下轎、押好了前轎,看門的跑過來掀開轎簾之時,一大夥子人有二三十人,從東向西給他的轎子走了一個對面,“打死狗漢奸馮銓!”

馮銓一聽這心咯噔一下,怎麼會是找我的?怎麼輪也輪不到我啊?!急忙擡腿邁過轎杆,就要往家裡跑,但這夥人明顯是有備而來的,都是帶着棍子,衝上去就打,轎伕和幾個看門的哪裡能讓打着自己的老爺,急忙衝過去護住馮銓,一邊還擊一邊招呼院內的護院。

那夥人還喊呢,這時刻什麼人最招恨,當然是漢奸了。而且這也是馮銓的名聲太差了,幾乎整個北京就沒有多少人不知道他是個貪官的。而且平時那作派還囂張的要命,沒少幹欺田霸女的醜事。所以周圍的百姓一聽這個口號,又這麼多人開打了,那還不抓緊時間上場。

看到人多了起來,那個喊的最響的,口號是接着喊,但身影卻越離越遠,最後悄然的離開了人羣。

馮銓的頭上被打了幾個大包,幸好抗擊打能力還強點,沒讓人給開了瓢。再加上自身的勇敢前衝,最後還是在家僕的護衛之下,逃進了大門。

“關門、快點關門!”一進門馮銓就喊着,全然不顧門外面還有衆多的家僕。

一場風波倒是慢慢的停了下來,但馮銓被打的消息也飛快的傳遍了四九城。一些大臣聽了,冷氣直接從後背往上冒,太可怕了,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啊,這夥百姓要是打順了手,那這官當的可就危險了。

第613章 文龍之害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760章 校校有子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264章 大破蒙軍4第546章 夏蟲語冰第456章 建奴渡海第434章 岱海建設第404章 緊咬不放第98章 亂點中醫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664章 自如自知第249章 蒙古撤軍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379章 佈置戰場第24章 八千淨軍第517章 內澇排水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778章 紅顏薄命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353章 砸車運動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39章 御駕京城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10章 盡用罪監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223章 總督府前第394章 不再過招第82章 大練鋼鐵第52章 鑄幣權回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106章 遠鏡比試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709章 現場辦公第34章 親力而爲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429章 張掖之戰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416章 試試火槍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736章 假手研製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525章 西北戰事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810章 可憐的命中率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588章 能飲一杯無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32章 與民爭利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5章 德行有虧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457章 喜峰口遇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358章 上將首級第588章 能飲一杯無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808章 大戰之始第356空中飛人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74章 談雨論風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616章 伴仙之戰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651章 踏盾而行第425章 耶穌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