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諸葛連弩

宋小奇走後沒多久外邊的人又來通報。“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求見。”

“田爾耕?錦衣衛?”朱由校歷史知識真的不多,不知道現在的錦衣衛到底是誰在當家,去年應該是姓駱的指揮使,現在怎麼改成姓田的了?在朱木匠的記憶裡錦衣衛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平日裡沒有朝會活動時,各衛親軍分別值守皇城四門,唯獨錦衣衛將軍在午門外晝夜守衛。平時和魏忠賢的東廠倒是走的很近。特務機構本身是不錯,一個國家沒有個特務機構也不象個國家,但把城管、國家安全局、中南海保鏢、檢察院和法院等職權都集於一身,一旦失控那樂子可就大了。先不說官員的好壞,就這制度有着很多的問題。所以必須得把權給收收。想到這裡朱由校說:“讓他進來吧。”

“微臣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田爾耕進屋就是大禮參拜,神態比劉志選可虔誠的多的多。要知道錦衣衛可是皇上的自留地,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誰也說不出半個不字。在他們的眼裡只有一個皇上。

“免禮,平身吧。”

“謝陛下。”

“愛卿有何事前來?”

“微臣奉旨偵查王恭廠爆炸事件,現已經偵查完畢特來稟報。”

“哦,說說看”,朱由校一聽,喲,還真查出來了。

“微臣派人全面偵查了現場發現,爆炸的發生地由火藥倉庫開始損毀最爲嚴重,而逐漸向外波及直到整個京城。整個現場都充滿了硫磺之味,沒有其它的可疑物件,而經過仵作查驗遇難者的屍首,死者都是受到了相當大的衝擊所致,死因和火藥爆炸所致是吻合的,其它物品如房屋類也有相同的症狀。而現場並沒有發現地震或者天外隕石等跡象,所以微臣等一致認定應該還是王恭廠火藥倉庫保管人員失職致使的火藥爆炸,但唯一疑點就是這火藥的威力也太大了,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不過王恭廠火藥庫由來以久,火藥存放的越多爆炸的威力自然就會越大。這是錦衣衛書寫偵查輯要,請皇上御覽。”田爾耕不知道這樣的答覆能不能讓皇上滿意,魏忠賢今天可是和自己說了大半天,表明了有人要以此次爆炸事件借題目發揮,箭頭直接皇上,他們當然不可能把皇上搞下臺,但清君側這個目的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而君側是誰?當然首推他魏忠賢,然後是誰那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不能把這個事搞成天災,必須判成人禍,只有這樣皇上才能過了這一關,更讓自己能過了這一難。於是就有了剛纔的話,打死了就是一口咬定是人的責任,不信,那只有再把相同的火藥再炸一遍實驗就是。誰又可能同意實驗?那纔是勞民傷財不顧百姓的典範呢。

“哦,原來是守衛的失職所致,朕還以爲是天災呢?難怪朕在警示中沒有這次爆炸,原來如此。”朱由校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還順帶解釋了一下自己的預言。誰不知道君權神授,一旦神都降災給你拋棄你了,你還坐什麼皇位,下臺吧!所以對田爾耕這個解釋,朱由校當然樂的裝糊塗,花花轎子衆人擡,而不是讓衆人拆的,既然大家都願意這種鑑定結果,那當然是要捧場的了,“至於威力巨大,你們看有沒有可能是火藥本身因外在的某些原因而發生了變異,就象以前戚繼光一直用的顆粒火藥,就比單純的黑火藥威力大的多,而我們還是始終沒有找到配方的關鍵,如果一旦找到了這種關鍵性的東西,那火藥的威力就會無限的放大,那樣火統和大炮的威力肯定會變的更大,最後導致我朝的軍事力量肯定會大大的增加,看樣子此次爆炸倒是給我朝指引了一條強軍的道路,那就是加強火藥的研究。愛卿你的意見呢?”如果讓朱由校說火藥,那肯定沒有絲毫的問題,但高級的什麼無煙炸藥,那無異於是天書級別的存在。但並不妨礙他交給別人來研究,把火藥發揚光大,以此來挽救大明的命運,退一步說就算是最後滿清佔了江山,有了這個研究結果的話,也不至於被洋人欺負成那樣,畢竟肉爛在鍋裡,最後還不是五十六個民族。當然這只是一個最壞最壞的說法,這個不知道是什麼時空的大明裡有了他這個不做木匠的‘朱由校’,相信這個問題還是會有所改變的。而爲了這個災難人爲說適當的給點‘理論基礎’補充建議還是有必要的。

“皇上英明。”田爾耕很奇怪,如果這個說辭是那些文臣說出來,他一點都不奇怪,但偏偏是一個木匠這樣說的,就有點讓人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了,什麼是冠冕堂皇死的都給說活了,不正兒八經的接觸還真不知道,人家木匠還是蠻有水平的,連顆粒火藥都出來了,可見是做的功課不少,爲了這個是示警說還是人爲說的災難都在變着法的想理由,擺事實講道理了,還真沒少下功夫。而換個視角,自己的這番說辭一定也入了皇上的法眼了,田爾耕內心也是很高興的。其實他當這個錦衣衛也是整天擔心的要命,自己不是什麼好東西是不錯,但明朝的哪個錦衣衛指揮使不是緊緊的跟着皇上,而他呢?他倒是想跟,但沒法跟啊!人家皇上根本對朝廷的大事絲毫不上心,又不需要整什麼大臣,使喚不着錦衣衛。兩年前田爾耕就是靠着老魏的侄子魏良卿的關係上位的,上位以後皇上根本不待見自己,甚至沒爲皇上辦過一次差。人家皇上關心的是木匠活,沒有心思和大臣們鬥,就是鬥法也有老魏這個急先鋒在,那還能有什麼事能麻煩到錦衣衛呢?沒辦法只能跟着東廠魏公公打打下手,沒事衝個鋒陷個陣,絕對是打手的角色,而廠公有了好處也能剩下點骨頭給錦衣衛。但錦衣衛是什麼人?是天子親軍!不是魏廠親軍,背離了天子還親個屁!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紅太陽,現在終於有個差事入了皇上的法眼,田爾耕覺得有出頭的希望了。

“下一步,朕會着重拿出專門的款項委派專門的人員來研究火藥,愛卿,你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朱由校心裡依然故我的想着火藥的事情,這個問題真不是他能解決的,白白的眼紅其他的穿越族又是造槍、造炮、改造火藥的只能乾着急。想想後世一點按鈕,導彈能打幾千公里,如果有這技術,什麼野豬皮,就是世界也早就一統江湖了,還費那勁?但沒技術一切都是空的,慢慢研究吧,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一輩子,離鴉片戰爭還遠着呢,有的是時間,這是最好的方向當然要把握。

提起了槍炮,這時候應該是排隊打槍的時代吧,那樣的武器幹不過冷兵器,也是正常,不談什麼質量問題,就是質量好的打擊精確度差、射程也不遠更爲致命的是射速太慢,百米距離馬跑多快不知道,就是人跑十五秒內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冠軍能跑十秒,但這十五秒內你能打幾回火槍?又沒有準確率又沒射速,這樣的武器拿到戰場就是一個笑話。老魏雖然也在內廷練了一萬多的宦官,拿的武器也都全是火器,整個大明的神機營都爲他開動了,但因爲火槍技術的不成熟,根本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中國又不是沒有高端中程武器,爲什麼不開發呢?諸葛連弩,絕對是冷兵器裡的怪胎,強就強在它屬於典型的半自動武器,一拉一推就是發射和上弩,一個弩匣可以裝十二隻箭弩,這種弩的構造簡單,動作迅速,除了對準目標並根據情況所需快速或緩慢地推拉槓桿之外,什麼事都不用做,在最快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在十五秒鐘內將十二支弩箭全部發射出去。

這樣,每一百名,真正是以一當十!而且弩箭匣是可換的。這種牛的不能再牛的東西要是不用實在是太可惜了。不過就是距離有點近了二三十米的射程,威力是小,但可以改進,重要的是射速!如果能把後世流行的弓弩偏心輪原理運用上,那絕對是逆天的存在,當然還有一種變矩輪也是一個選擇,但這些桃形的滑輪,那威力將會更大,不過對於現在的工藝挑戰性太大了。但偏心輪技術就不一樣了,它就是動滑輪組技術,通過兩個滑輪組,將弩弦纏繞在弩臂上。兩個滑輪組,保證了張開弩臂所使用的拉力只有原來的八分之一,同時,弩弦的瞬間爆力也被放大了八倍。由此,可以把弩弦的張力做到極大,配合拉桿,很輕鬆就可將弩弓掛弦對了,這樣一搞弩箭的有效殺傷射程不比弓箭差,但射速是弓箭的數倍,而且弓箭射多就累了,射不動了,但諸葛連弩相對來說卻是不知疲倦,這樣一看那差距可就大的沒邊了。突然朱由校想到那個李德全就是造弩箭的。等他回來問他會不會造,如果不會就給他圖紙讓他造。非把它鼓搗出來不成,有這個神兵在手對付起蒙古或者努兒哈哈那就更有把握了。

至於火炮那是遠程的,近程的應該說是手榴彈了,但現在這個黑火藥還是算了吧,連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造的那個手榴彈都是一種笑話,除了給鬼子的臉上抹黑、嚇他們一跳外,都沒有什麼多大的效果,更不要說現在的低級的黑火藥了,還是等待火藥威力提上來再說吧。但還有一件東西是朱由校鍾情的-----汽油彈,這個東西可是近戰的大殺器,連炸帶燒的是個瞬間和持續的大殺器,這東西連坦克都能對付,什麼女真、蒙古、李自成,那還不是個渣中的渣,廢中的廢?用玻璃瓶一裝,點着了火繩扔出去,一個爆炸,玻璃被崩出去可以傷人,而汽油則到處亂濺,而且濺到哪裡燒哪裡。如果怕扔的近或者扔的慢的話,還可以搞個發射裝置,射程定在五十米開外。絕對比手榴彈殺傷力大,要知道手榴彈只是一瞬間的爆炸就結束了,但汽油彈呢?絕對是可持續性發展的。這個殺器需要玻璃,這個好造,朱由校腦子裡光是普通玻璃和特殊玻璃的工藝流程就好幾種。汽油也不難,鑽井技術找四川專門打鹽井的就行,電視報導過,一打就是好幾百米甚至是上千米,比後世的打井隊伍都厲害。讓他們去油田那邊搞出石油來,再弄幾個蒸餾塔慢慢搞就是,以前又不是沒去過煉油廠,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單純的物理反應還是難不倒朱由校的。就是自己不會搞塑料,要是有了這個搞個電力大明也不是個夢。

第11章 太子薨了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94章 水井抗旱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45章 揮刀問情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486章 班師回朝第653章 浴血奮戰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69章 義賣前奏第672章 爲了報仇第678章 建奴使者第26章 晚宴試金2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16章 造衛生紙第312章 草原會戰7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729章 天子門生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22章 理論大儒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226章 座駕將成第594章 驅除韃虜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599章 建奴欲伏第27章 同樂酒店第2章 再臨死亡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340章 御膳熱賣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388章 煙霧瀰漫第457章 喜峰口遇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11章 太子薨了第647章 虐俘事件第789章 錦衣再改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659章 大勝之後第162章 宮廷政變7第200章 撤銷遼餉第622章 天塌地陷第510章 建水電站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48章 山寨初夜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267章 天仇軍立第81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146章 雲貴總督第699章 各懷心思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5章 德行有虧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195章 錦衣驛站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92章 留住聲音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526章 韃靼高手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626章 建奴退兵第89章 電力研製第724章 一場小火災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282章 邊兵西征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136章 水泥出產第83章 合法權益第328章 整俘牛錄第576章 盧公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