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文武之爭1

就在崇禎爲讓皇族參政,培植自己新的勢力,鞏固皇權而亞歷山大的時候,轉移視線的機會來了,那就是王大壯與史可法互相彈劾的奏摺上來了,這立刻引起朝堂上下軒然大波。這同時也讓崇禎看到了一個解決自己另一個危機的絕佳時機,這真是瞌睡有枕頭啊。

在崇禎認爲的另一個危機是什麼呢?那就是軍機處。

軍機處是呂漢強鼓搗出來,由自己贊同而成立的機構,他整合了全帝國的軍事,成立之初,可謂無往而不利,讓大明各地戰事捷報頻傳,

但事情卻有了變數,那就是在倒呂風潮裡,讓崇禎再次換個角度看了下軍機處之後,他深深的感覺到,當初又上了呂漢強的當。

軍機處確實起到了當初自己想要的,分權制衡內閣的作用,但卻更分了皇權,讓原先被內閣剝奪所剩無幾的皇權更加稀釋。

原先的內閣就那樣了,分了皇權,那也是上幾代先祖的事情,也可以做個安慰自己的理由。

但這次呂漢強,是的,是呂漢強鼓搗出來的軍機處再次分權,那就是自己的過錯了,如此下去,留給自己,留給子孫的還剩下多少呢,估計也就是一個幌子了。

現在想起來,呂漢強當初所作所爲的確是包藏禍心啊。

現在崇禎已經走入了一個思維怪圈,那就是當初呂漢強所作所爲,那都是愛屋及烏,怎麼看怎麼順眼。

現在呂漢強的所作所爲,那都是恨烏及屋了,怎麼看怎麼彆扭。這就是他的性格之一,絕對愛走極端。

既然已經恨上了呂漢強鼓搗出來的軍機處,尤其發現軍機處真的開始束縛自己的手腳,不能讓自己放手施爲,就比如這次下旨史可法,儘快發動對滿清的進攻事情上,軍機處就堅決反對,讓這事情不能快速決斷,那當然就應該裁撤了。

可是幾次向孫承宗老師傅試探性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結果最應該痛恨軍機處分權內閣的內閣首鋪,卻堅決的反對了崇禎的意見,在孫承宗看來,內閣雖然被軍機處分了權,但從整個大明的發展方向來說,確實利大於弊,只要對大明有好處,只要能讓這個老大帝國長盛不衰,作爲這個大明帝國的忠臣,耿直的老人,他就堅決地給予支持,並且幾次語重心長的教導崇禎,讓他放眼遠方,心懷天下,當然,他說的心懷天下,不是指你老朱家一家天下,是指那萬千黎民百姓,這和崇禎皇帝的心懷天下卻截然相反,最少是大部分不一樣。

於是,崇禎皇帝每每在暗夜裡,對這事情就耿耿於懷,總想拿出一個辦法來,不但要清除呂漢強的餘孽殘渣,而且要將軍機處徹底廢除,至少是讓它形同虛設。

這一下,這個機會來了,於是,崇禎皇帝在最不應該掀起再次的朝堂爭辯的時候,掀起了這場文武之爭。

王大壯與史可法之爭,就是大明國朝文武地位之爭。

在文人看來,這是一場武將對文人,是一場對立國根本以文抑武概念的挑戰。

而武將們,忍耐了文人的嘴臉已經長達二百年,在呂漢強節節勝利的推動下,讓這些武將們再次找到了祖先們原先的榮耀,於是,這一次武將也想堅決地爭一爭。

文人視武將如豬狗,武將視文臣如寇仇,這樣的矛盾終於在這次王大壯與史可法的對戰裡,徹底爆發。

文人絕對不退步,因爲一退步,便是對文臣地位的一種挑戰。

而這時候,全天下的武將也半分不讓,堅決捍衛自己的功勳榮耀與地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爲在武將們看來,這是千載難逢的翻身機會,王大壯這個有呂漢強勢力背景的傢伙,突然就這麼莽莽撞撞的站出來,和大明第一巡撫,他的頂頭上司大明第一督師史可法打擂臺,這就是國朝三百年來唯一的一次機會,只有抓住了這個敢於挑戰文臣地位的王大壯事件,才能讓武將再塑輝煌。如果這次退讓了,那以後武將將萬劫不復。

於是,在朝堂上,大家都丟開崇禎開恩科的事情不談了,全部集中在這文武之爭上,大家開始展開決死的撕逼大戰。

文臣方面,全國的文人大儒,隱士名流,乃至童生士子,只要是認識字的,就一起上書的上書,講學的講學,刊登報紙文章的刊登報紙文章,紛紛發表武將亂國的認識,那又是各種理由,各種預測,各種的各種。

而武將這方,也開始整合力量,不但全國各地的將士發聲,就連一項戰戰兢兢,縮起脖子以求自保的那些大明世代武階國公,郡王,伯爵都大膽的站了出來紛紛展開反擊,據理力爭。

不識字不怕,大家僱人代筆,也紛紛上書,或者在報紙上開撕。

於是,大明兩大最大的報紙都增刊加頁,當然,兩大報紙大明新聞和東林學報歷來是爲反對而反對,這是天生宿敵,你說是臭的,我偏要吃給你看,以證明你的謬論,不但告訴你不臭,而且還要扎巴下嘴,信誓旦旦的告訴你,不臭,而且還是天下第一美味,於是他的一個副產品就橫空出世了,從此聞名天下,傳播到至今的臭豆腐閃亮登場當然,這是奔書的玩笑,考據黨兄弟不要當真。

東林學報當然要站在文人的立場,於是大明新聞也就必須站在了武將的觀點,雙方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互相指責謾罵,那真是風刀雪劍,廝殺不休。

而這時候卻出了一件怪事情,本來各地大小督師都是文臣,他們就應該站在文臣的角度,來與武將進行決死的廝殺,結果這一次,卻幾乎全部站到了武將的一方,成爲了文壇中的最大叛徒。

究其原因,其實還是上次倒呂風潮讓這些各地督師人人自危,呂漢強是倒了,但由於它有巨大的勢力存在,所以他只是被罷官,出國考察去了,也算是得以善終,而自己這些人呢?手中這些兵權還不斷的受到各方掣肘,真要再被倒了一次,在沒有武將支持的情況下,其下場絕對是悲不可言。

本章完

第697章 無功而返第136章 現實很骨感第591章 貸款給朝廷第790章 推心置腹第570章 目的達到第415章 憑什麼第830章 接受投誠的條件第542章 被拋棄第077章 窘迫的王爺第186章 白忙活了第300章 收攏孤兒第529章 壓縮皇太極第938章 找你痛腳第343章 高迎祥登場第084章 東林的治國之道2第541章 岌岌可危第140章 綿羊與老虎第678章 焚琴煮鶴間的改造第433章 無邊的思念第1090章 孤身進京第541章 岌岌可危第226章 兄弟交底第967章 軍費的來源第1080章 戰役結速第613章 江湖道理第349章 排兵佈陣第938章 心腹密會第210章 孤臣隊完勝第516章 崇禎的怒火第358章 長治調兵第635章 復遼大借款第050章 打的就是你第538章 決戰4第926章 清點實力第630章 痛苦第370章 各出奇招第1030章 皇太極的感慨第872章 交心第491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597章 戰羣儒第453章 向北向北第1076章 背叛背叛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857章 立刻獻策第201章 該死的蝴蝶第384章 遊離在外的主力第221章 工部見聞1第955章 崇禎也改革第682章 商人的作用第038章 戒貪第414章 我們去搶第1003章 大戰前夜第003章 打上門的小姨子第883章 都發戰爭財第558章 草原第138章 火炬 冷水第575章 無政府的商都第919章 朝堂形勢(繼續爆更)第845章 大躍進2第926章 清點實力第117章 爲一個人的改變第790章 推心置腹第917章 搜刮朝鮮(繼續爆更)第1094章 大明變了第1005章 攻城攻城2第1047章 篝火對話第368章 因闖王的糾結第238章 採買物資第759章 東拼西湊第805章 孫元化(第十二更啦)第588章 我能做到第501章 開戰第932章 天變第1036章 失得之間第531章 殺戮的辦法第950章 雷厲風行軍機處第289章 遇刺第248章 惡劣的狀況第887章 困惑第423章 培養狼性第050章 打的就是你第767章 巨大收穫第358章 長治調兵第1086章 分析形勢第586章 同窗之情第812章 混亂的管轄權第436章 勇闖敵營第058章 危險的味道第202章 就這麼簡單第320章 引渡法案第398章 直指弊端第995章 最可怕的人第121章 一溜職稱第915章 完成目的第823章 販賣悖論第944章 遵化第299章 糧食和銀子第081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1022章 慘烈廝殺第378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