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牛莊

牛莊,不是村莊,是個縣城,它主要得益於沿海海灣上那一望無際的鹽田而展起來的,牛莊的海鹽在明朝以前,就在東北已經佔了絕對的份額,更成爲當時大明國朝,遼東巡撫衙門的最重要財政收入之一,那個時候,牛莊的海鹽還沒有讓大明朝廷感覺到重要,而後金建立之後,這個地方就成爲了後金的錢袋子,不但如此,在大明對後金施行經濟制裁禁運之後,成爲後金控制整個北部蒙古部落的重要手段,錢可以沒有,但鹽不可能沒有,人多

щщщ ⊙ttKan ⊙c o

爲此,在努爾哈赤的時候,就在牛莊設立了鹽政機關,監管食鹽的生產與售賣,但那個時候,還是野人剛剛出山,他們最感興趣的還是搶掠,尤其他們面對的是一個肥而無力抵抗的大明,在財政上根本沒有任何壓力,因爲只要財政缺乏了,立刻就動用幾千,最多不過上萬的人馬,到大明這個肥羊上割一遍羊毛也就是,尤其後來,割羊毛的對象越來越多,比如說蒙古,比如說朝鮮。

但一切的事情都在改變着,等新的皇帝皇太極登基之後,信心滿滿地動了對中原的搶掠戰爭,結果大敗而歸,從那時候開始一切都改變了。

原先動戰爭是家致富,是一個賺錢的買賣,從那一場戰爭之後,後金的王公貴族們感覺到,戰爭已經不是賺錢了,而是賠錢了,這時候他們才現牛莊這片鹽場,是繼續支持他們戰爭下去的基礎,於是,新的皇上皇太極,將這片鹽場看成了他最主要的禁忌,

於是將這片鹽場的管轄地撤銷鹽政司升格爲縣,並且在這一兩年之內,將原本食鹽的利潤,抽出一部分,開始撥付給地方,讓地方修建城牆,完善守禦設備。

吳權就是被皇太極提升爲縣令的第一人。

吳權其人說來也是一個很悲催的,他當初也是大明的官吏,出生南方,還是天啓時的進士,按照大明國朝的規矩,下放到地方的官員都必須異地就職,結果這個吳權就被安排到了遼西的大淩河,做了一個縣令,結果呢?命運弄人,本想好好的爲大明國朝做貢獻,卻不想,後金兵鋒強悍,直接攻破了大淩河,吳權被俘。

吳權是個聰明人,抓住了皇太極一心漢化的本質,立刻屈膝投降全力效忠,而這時候,皇太極最需要的就是漢人的文臣,來幫自己統治自己的天下,對他來說,一個縣令的級別是相當高的,於是欣然接納,就把他派到了牛莊這個地方,做了一任縣令,也可以說是一種重用。

牛莊這個地方好啊!因爲它出產食鹽,而且這個食鹽質量好,產量高,成本低,當然這種成本也是在那些被自己看做豬狗一樣的鹽丁們勞作之上。

賤民嗎,在大明國朝都是如此,何況在這個後金之地,他們不過是奴才中的奴才。

在大明全面對大清施行經濟封鎖的情況下,有了堪比黃金一樣的食鹽在手,吳權的生活就滋潤的令人指,只要上繳足夠的食鹽之後,剩下的就可以悄悄的賣給牛莊裡世代以販運私鹽爲生的豪門大族,那所得可就相當豐厚了。

當然,自己所得還要拿出絕大部分上交給牛莊守備艾達將軍,人家可是正宗的滿族,是自己的主子。

“在這裡什麼都好,就這文賤武貴不能和大明相比。”吳權站起身,整理下自己的官服,準備去城守衙門點卯。“要是在大明,自己一個堂堂的七品文官,這時候應該做在自己的大堂之上,等着那個腌臢的守備武將前來拜見,自己心情好了,跟他說上兩句,自己心情若是不好,當時呵斥他一頓,那都是他的便宜,結果在這裡卻恰恰相反,自己一個堂堂的文官縣令,每天一大早還要巴巴的跑他那去應卯,去晚了,就要捱上一頓鞭子,這是什麼世道?”

心裡抱怨,腳下卻不敢有任何停留走出了大堂,結果剛一出溫暖的屋子,就被外面的風吹的一哆嗦,時令雖然已經是春天,南風總算是來了,夜裡颳了一夜,但這天氣還和冬天一樣,賊冷賊冷的,哪裡像自己南方的家那樣溫暖如春?

“南風總算是來了。”吳權這樣的嘀咕着。

之所以吳權盼望南風,倒不是出於對故國南方的懷念,這和利益有關。

南風來了,開海了,自己的鹽田就可以繼續曬鹽運作了,自己的腰包就可以再次變鼓起來。自己的開銷大啊,這五房小妾,幾十奴才,還要養活三個師爺,還要上下打點那些女真兵痞,這都是要錢的。

還有就是城內那些豪商大戶,每日都派人過來打探消息,這些人各個身家百萬富可敵國,可絕對是自己不能得罪的啊。

還要一件緊要的,那就是現在塞滿城裡的饑民。

呂漢強搞了一個饑荒計劃,結果效果出奇的慘烈,最先受罪的還是那些漢民奴才,他們本身就是給女真主子耕作,連佃戶都不算,主子家遭災,自己還損失慘重呢,誰還管他們?於是這些漢人奴才就徹底的被拋棄了,身無恆產的他們只能背井離鄉到大一點的城市裡來尋找一線生機,在去年秋天就開始有周邊的無衣無食的饑民大量涌入城內,將城裡塞的是滿滿當當,給城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一入冬則更多,就這小小的牛莊已經有過十萬難民滯留。

剛開始的時候,吳權對這些難民還是心存憐憫的,上各家大戶募集些糧食開設了幾個粥場,結果難民越來越多,那些富戶大部分也一毛不拔,吳權的心也就冷了,麻木了,最後這粥場也就關了,任那些難民自生自滅去吧。

天寒地凍的,那些流民就躺在街上,沒吃沒喝,每日每夜的哭嚎,瘮人的很,煩人的很。這還在其次,最主要的是還要僱請人手每天早晨清理死倒,這是要錢的,結果這一冬天光出不進,這怎麼得了。

南風快來吧,南風來了就開海了,就能有錢賺了,就能驅趕那些滯留在城內的饑民出城了,反正,南風來了一切就都能變好了。

(本章完)

本書由,請記住我們網址看最新更新就到

第232章 戰力堪憂第101章 不當兔子當老虎第929章 失控第323章 病貓老虎第709章 大好形勢第852章 多擇的立場第788章 大麻煩第623章 周廷儒的背叛第066章 請求破案地120章 馬伕與小妾的關係第463章 國公之死第644章 完美打臉第995章 最可怕的人第580章 接旨進京第774章 我們進攻第995章 最可怕的人第574章 見聞第183章 開始坑人第780章 股市動盪第869章 封爵第513章 大敗嶽託第404章 整死晉商第210章 孤臣隊完勝第396章 再見火拼第076章 送禮是個技術活第656章 對吳三桂黑暗的心理第521章 土地改革第712章 再退一步第451章 下一步怎麼走第962章 造謠生事第075章 努力靠近第1066章 民心第890章 對陣第837章 繼續分權第668章 定策第223章 招募民夫第077章 窘迫的王爺第983章 開戰第875章 戰略眼光第529章 壓縮皇太極第149章 都在糾結第850章 宮廷政變2第769章 混亂不堪第586章 同窗之情第297章 根基第488章 焦頭爛額第916章 一面倒的戰鬥第1092章 政體改革第658章 大開發夯基礎第904章 以戰養戰第說法第643章 你管不着第868章 改元第957章 剷除呂漢強的謀劃第421章 坐地分贓第103章 雙女上門第512章 不動如山第598章 再說就滅你族第1009章 西北鬧事第805章 孫元化(第十二更啦)第759章 東拼西湊第400章 軍民關係第955章 君臣犯倔第635章 復遼大借款第191章 國公的決斷第763章 小民之殤第747章 生死兩難第051章 強詞奪理第639章 孫祖呂錯亂的關係第082章 閹黨如狗第233章 暗室密謀第691章 大戰再起第1019章 炮戰第470章 激勵再戰第947章 一種無奈第325章 縣令的決鬥第941章 挖牆腳第304章 備戰忙第531章 殺戮的辦法第1094章 大明變了第013章 錦衣衛登場第960章 毒計顯現第556章 故地發展第172章 君臣相得第798章 葫蘆島港第598章 再說就滅你族第516章 崇禎的怒火第1083章 安排後事第459章 互相攻軋第169章 諸神駕臨第370章 各出奇招第562章 迷茫第1064章 執念第756章 放手一搏第1096章 整軍再戰第407章 封鎖州衙第884章 小民第1021章 血肉磨坊第014章 爲錢途拼了第1097章 走投無路皇太極第053章 多災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