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貸款給朝廷

小太監宮女們立刻魚貫而入,將酒菜擺上,當然,崇禎和呂漢強一桌,還特意給王承恩和曹化淳也放上一桌,四個人繼續邊吃邊談。

“這異地匯兌倒是新鮮,也的確能賺錢,而咱們銀行有了這麼多錢,爲什麼不直接做生意呢?那豈不賺的更多?”

呂漢強笑着解釋:“風險。”然後就舉例說明:“我記得泰西有個叫胡雪巖的傢伙,就幹這個銀行,但他其實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銀行,當時他的身家就有六千萬兩,結果他拿着銀行和自己的銀子做了囤積蠶絲的事情,結果賠的一敗塗地,這就是風險,而我們銀行是面對全社會,在可控的情況下,將風險均攤,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廠子破產了,貸款不能還上,我們就用抵押物來償還我們的本息,但這個廠子佔有我們的貸款額度不會超過萬分之一,這就是將風險平攤,因此按照正常來說,銀行是一個光賺不陪的買賣。”

崇禎點點頭,作爲草根出身的他,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還是不錯的。

“而咱們大明需要銀子,難道一個海貿特許權就能換來五百萬銀子嗎?”這點他有點不懂,要不他也不會被東林們一頓忽悠,就放棄了海貿而寧可抱着金飯碗,最後因財政崩潰而亡國。

呂漢強就端起酒杯道:“萬歲,這個酒杯的原料是什麼?”

崇禎就莫名其妙的回答:“還不是一撮泥土。”

呂漢強點點頭:“答對了,加十分,但您知道這一撮泥土做成的這個酒杯,販運到海外他能賣多少錢嗎?”

“多少,不會是一兩銀子吧。”這個酒杯是高檔貨,半兩銀子一個,崇禎是個節儉的人,同時生活在潛邸兩年,對物價多少了解,沒有被手下人糊弄,要不像光緒那樣,對着他的老師翁同龢說:“這雞蛋是個好東西,十兩銀子一個呢,老師平時能吃到嗎?”結果正直如翁同龢那樣的人都不得不符合:“臣在家裡,也只是逢年過節才吃上一枚的。”。

呂漢強搖搖頭,沒有說這個酒杯也就值個百八十文,或者只是價值個十幾文,他沒有必要得罪已經很厚道的王承恩:“其實這個酒杯要是運到海外,那就是最低十兩銀子。”

“這麼大差價?一個酒杯運到泰西,就能憑空多賺九兩?”只要一提到錢,崇禎要麼膽戰心驚,要麼就雙眼血紅,這是病啊。

“而一匹紫色綢緞運到泰西之國,幾乎能換來等價的黃金,您說這海貿賺不賺錢?”

崇禎目瞪口呆的看着呂漢強,以爲他在說胡話,但怎麼看怎麼不像,慢慢的,崇禎的臉色就陰沉了下來,然後憤怒的將酒杯狠狠的頓在了桌子上:“一羣腐儒,誤國誤民。”

呂漢強就悄悄的笑了,其實要想改變什麼,不一定非要弄得雞飛狗跳,弄得人腦袋打出狗腦袋,有時候,在最恰當的時候,拋出最恰當的例證,說服最恰當的人,一切就都事半功倍。

崇禎缺錢,缺到亡國,而讓崇禎知道在自己的手邊就有海量的錢在被人隱瞞,那效果是什麼?當然可想而知。

“五百萬貸款,連本帶利,不用按照市面上的一倍的高利貸,就按照年息一層來算,也就是五百五十萬銀子,而只要您將海貿特許權抵押給銀行,您這筆錢完全就不用還,不但不用還,還能帶動無數的人有飯吃,有錢用,還能再收取一定的稅負,啊,對了,東林大佬不許咱們收稅,那就弄個名目,叫樂捐吧,您看看,這樣,您不但有了國庫一年半的額外收入,而且還讓無數百姓有了營生,百姓有了營生,還樂捐了,幹嘛要造反?難道是吃飽了撐的嗎?”

“東林可恨。”崇禎再次一拳砸在椅子扶手上。

這時候曹化淳站出來提醒呂漢強:“伴讀,您剛剛說了,銀行是不親自經營的,若是這樣,那你不是自食其言了嗎?”

呂漢強對曹化淳從心裡是尊重的,他是大明末世還算是有能力,有良心的人,後世東林污衊他,一個在浙江老家養老的傢伙,穿越時空打開了北京城的大門,這點呂漢強最清楚。

尤其是這個老好人,在接受了呂漢強沒收貪官土地之後,堅決的擋住了想錢想瘋了的崇禎和王承恩,就按照呂漢強的意思,一畝地就收一層的地租,蓄養百信民力,可謂活人無數,現在,因爲上次京畿大戰,讓皇太極殺了無數地主豪強,獲得了大量的“無主”土地,曹化淳承包出去之後,自然而然的壓低了其他地主家的地租,在這京城附近,難得的出現了地主將地租壓到一半的好光景,這樣一來,總算是讓百姓喘了一口氣。現在,滿北京城內,原先那種隨處可見流民乞丐哀,嚎求乞的狀況已經大爲改觀,這纔是曹化淳的功績,這纔是讓呂漢強尊重曹化淳的地方。

於是衝着曹化淳舉杯敬了下道:“我不是親自經營,我是準備將這正大光明的特許經營權分股發賣,只要夠銀行的本息就行,在這大明,海貿都被那些江南大族把持,對我們國朝無利,這早就讓無數人眼紅,因此,我將這個開放出去,我想,搶掉帽子的事情是會發生的。”

在南京呆了許多年的曹化淳知道這個事情,就點頭贊同。

“而且。”呂漢強又將目光轉向崇禎:‘而且萬歲,你還可以按照這個辦法,明年再次抵押,一直到地老天荒。’

崇禎的眼睛就雪亮雪亮的,如果真的按照呂漢強說的,用一個對自己一文錢都沒有貢獻的海貿特許權,每年能換來五百萬銀子,那自己的日子豈不滋潤的多的多嗎?那自己幹嘛還揹着罵名增加賦稅呢?難道自己沒事找罵嗎?

“萬歲,還有,按照這個法子,您還可以將鹽的特賣權也抵押出去,就三百萬吧,這樣,就能讓那些走私食鹽的正大光明的販賣,不但消除了許多動亂隱患,更能讓鹽的價格下跌,讓百姓一年最少能省下幾百文貼補家用。”

第864章 相約第943章 祖大壽的病第854章 內部紛爭第563章 給皇太極添堵第942章 催要第1064章 執念第449章 援軍來啦第957章 小胖子出馬第089章 人形佈景第269章 敵情有變第242章 說出真相第299章 糧食和銀子第980章 地方第544章 意志第935章 天塌了第439章 喪心病狂第630章 痛苦,(第728章 對建奴新的攻勢)第050章 打的就是你第943章 祖大壽的病第934章 無差別毀滅第1047章 篝火對話第702章 不斷騷擾第921章 堅決不動第413章 邊軍慘狀第003章 打上門的小姨子第825章 建軍宗旨第404章 整死晉商第923章 引導(還有一章)第608章 溫體仁,先乾死你第729章 陰損的計謀第802章 巨大的利潤第397章 姚同新知府第660章 給吳三桂的任務第380章第747章 生死兩難第076章 送禮是個技術活第1049章 轉攻爲守第789章 孫承宗的做爲第927章 分兵出擊第808章 尷尬的水師第524章 民心官心第942章 催要第627章 收倆牛人當大哥第734章第839章 家的瘋狂(還有一更)第807章 軍國事,商業做第006章 大明第一步第457章 安插釘子第041章 納蘭 我憋死你第561章 軍火第696章 再戰的理由第188章 話語權第911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第056章 還是一條狗第844章 大躍進第056章 還是一條狗第759章 東拼西湊第172章 君臣相得第972章 辭官潮第846章 全新裝備第723章 不同的選擇第1069章 瞬息萬變第518章 進京第517章 離心離德第307章 大權獨攬第601章 應對危機第384章 遊離在外的主力第091章 袁崇煥的死因1第538章 決戰4第1019章 炮戰第787章 吃幹抹淨第141章 施壓第952章 譁變第547章 戰場殺俘第319章 大病一場第379章 驅民攻城第275章 決死撲城第1018章 殘酷戰鬥第1098章 清亡與崇禎之死第968章 徵召令1第350章 勾心鬥角第152章 皇帝的賬單第840章 和皇帝緊張關係第408章 齊飛使者第656章 對吳三桂黑暗的心理第942章 催要第358章 長治調兵第055章 皇帝第077章 窘迫的王爺第1080章 戰役結速第164章 反思第925章 人民戰爭3第309章 黑 真黑啊第192章 標杆的力量第214章 困難第987章 皇太極的援軍第809章 不當皇帝怎麼啦第360章 大軍雲集,(第728章 對建奴新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