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糾結的崇禎

?北京的天氣悶熱悶熱的,爭吵不斷的早朝結束,崇禎已經汗透衣裳,於是難得的給他自己放了半天假,就躺在御書房院子裡樹蔭下的逍遙椅上,一手端着茶水時不時的喝上一口,一手拿着一封厚厚的書信,神情恬淡的看着。看到歡喜處,嘴角露出微微的笑意,看到感動處,眼角微微有淚光閃現,看到一些語言有趣,不由得捶腿大笑。

崇禎看誰的信?當然是呂漢強的,而且還是呂漢強的家信。

呂漢強的書信往來很勤,有給崇禎的,但大多是給家裡報平安的。

呂漢強無論是給誰寫的信,都沒有用文言文,而是按照白話文的方式,將事情的前後直接書寫出來,往往一封書信就是厚厚的一大疊,寫給崇禎的,沒有大臣上書那種洋洋灑灑千言的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東西,讓皇帝費盡心思去猜測他到底想說什麼,做什麼,現在都把崇禎練成了猜謎高手,但還是有些雲山霧罩,似乎不這樣,就不能顯示這個人的學問高深,不能顯示他的用心良苦,因此,看大臣的奏摺,簡直就是一種煎熬。

原先的皇帝都知道大臣的這些毛病,於是就弄出來個司禮監秉筆這個職務,精挑細選一批猜謎高手,原本的意思就是讓太監們先猜猜大臣的意思,然後言簡意賅的答案給弄個條子夾在其中,皇上一看,噢,這厚厚的奏摺是這麼點小事,就弄個我知道了,然後放一邊去,到後來皇上連我知道了這簡單的四個字都懶得寫了,就畫一個圈,簡單易行,當有重大的事情的時候,才仔細斟酌下,詳細的批閱,當然,後來實在沒什麼大事要說的,反正這時候的大明以內閣爲主,小事內閣說了算,大事皇上說了不算,於是,就連這畫個圈都讓太監代勞了。

但崇禎是個勤勉的皇上,這種不批奏章的事情,在他看來就是一種不可理喻的事情,因此每天就都被這些不知所云的猜謎折磨着。

但呂漢強的奏摺卻與衆不同,開頭便是一個吾皇萬歲開頭,就開始說事,直白而詳盡,儘量還附上自己的見解,就像他寫小說那樣引人入勝,因此崇禎看呂漢強的信件,總是被他那裡的平淡而溫馨的詞句所打動,因此,讀呂漢強的信,成爲崇禎休閒的享受。

結果就每天派出專門的小太監到郵局去等着呂漢強的信,開始的時候是看給自己的,但覺得不過癮,乾脆就將呂漢強的家書也一併抱回來,自己先看了再說。

至於你說什麼個人**?拉倒吧,崇禎認爲,自己看呂漢強的信,那是對他的無限榮光,別人還求之不得呢。

這時候,看的便是呂漢強的家書。開頭便是一聲娘,說的如此平淡但卻飽含神情,將兒思孃親的感情全部包容其中。

當看到呂漢強惦記娘眩暈的病症是否再犯的時候,從一日飯食多寡,菜色搭配,無不不厭其煩的叮囑再叮囑,提醒再提醒,那種羊羔跪乳,烏鴉反撫的揉揉情懷就躍然紙上,崇禎的眼角也不覺微微有淚光閃動。

“着御膳房,按照呂伴讀的方子給大娘做一席去。”這時候崇禎就會吩咐下去,一個小太監趕緊跪下領旨,然後悄悄的看了下方子,就匆匆忙忙的去御膳房安排。

當看到呂漢強開始惦記小丫的肥瘦的時候,崇禎就會再次道:“着,御膳房做冰糖山楂給小丫送去消食。”於是就有小太監趕忙去辦。

當看到詢問小弟學業的時候,崇禎就會再次道:“着,送松香墨與漢青,督促他用心學習溫書。”

馬上就又有小太監趕去奔忙。

對呂漢強開始惦記小黃的婚事的時候,崇禎又道:“着,賜婚小黃。”

這次沒人動了,崇禎楞了下,不由泯然一笑:“給狗賜婚,也是太兒戲了點。”於是揮揮手:“算了,等小黃下了狗仔的時候給娘娘抱養一個。”

而每次最想看的都是夾在信封裡的又一個小小的信封,那裡是呂漢強與如雨的情書,那呂漢強發揮了前世大學泡小女的手段,將一封情書寫的是蕩氣迴腸,溫柔無比,這時候,在一臉羨慕的表情裡,崇禎道:“着,將這封信交給後宮周娘娘等傳閱。”於是這小小信箋便成了後宮嬪妃乃至宮女最愛的東西,每每都會沾染許多淚水。

沒辦法,只能是張皇后心細,找宮裡最擅長模仿筆跡者謄抄一份,好在呂漢強的那筆字實在沒什麼特殊,模仿起來根本沒有難度,也就一時不會穿幫,於是呂漢強的情書就不知不覺的有了一個文件備份。

看着呂漢強的家書,每次崇禎都從心中感到安慰,正所謂,人臣孝事君忠,德之本也,這樣的孝子怎麼還不讓人放心?

看完了呂漢強的家書,就該看呂漢強給自己的摺子了,每次也是厚厚的一疊,幾乎是事無鉅細,洋洋灑灑的不下萬字,讓崇禎在這封奏摺裡,慢慢的展開一張西北風物圖,在其中品味出無數滋味,這也是崇禎最想看的,也是他在大臣們的奏摺裡看不到的。當然,這次呂漢強和王公公都隱瞞了有人勾連點燈子圖謀呂漢強的事情。

這種事情不能說,一旦說出來,立刻就會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現在的朝堂經不起折騰了,大家平穩的做點正經事情纔是正經。

“太可惡了,好你個呂漢強,竟然敢欺君罔上啦,竟然敢倒賣軍功啦,太可惡了。”這次崇禎看了一陣之後,竟然豁然坐起,將信袋狠狠的拍在了書案上,大聲的說着。

侍候皇上的王承恩被皇上這抽冷子的一番暴怒嚇了一大跳。欺君罔上,我的媽呀,這是大罪啊,尤其這小皇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欺騙自己,還倒賣軍功,這也太過分了,可是,自己和呂漢強現在已經是一個繩子上的螞蚱,跑不了他也蹦躂不出自己,腦袋裡飛快的想着給呂漢強開脫的藉口,但偷眼看向崇禎,卻發現崇禎雖然吼的震天的響,但臉上眉梢卻都帶着歡喜。這讓王承恩迷茫的同時,也猜不透他的想法,就只能笑眯眯的籠着手在那等着下文。

崇禎看看在自己的“暴怒“下王承恩沒驚慌失措,更沒急着給呂漢強求情,不由的更加高興,心中認爲,這個王承恩還是沒和呂漢強穿了一條褲子。

“你看看,你看看這呂漢強都做了什麼好事。”說着,撿起了一個信袋遞給了王承恩,王承恩趕緊雙手接了過來。

呂漢強的信不用猜,直白簡單,王承恩拿起皇上給自己看的那張,那上面只是輕描淡寫的說自己路過五臺縣,看到該縣縣尊正帶着當地義勇在攻打山寨,當時戰事緊張兇險,連縣尊都揮刀大呼,老主簿也帶着無數百姓婦孺往來吶喊助威,最後施行火攻,纔打開山寨,使得五臺多年匪患爲之一清,最後還有一句讓人牙酸的壯哉。

然後王承恩就吃驚的望向崇禎皇帝,這不得不讓他吃驚,因爲這封信裡的內容和王方遞上來的商行情報司裡的內容簡直就是大相徑庭。

王方情報司遞上來的是,呂漢強親自帶隊攻打想要搶掠賑災銀子的杆子,並且調度有方,連破兩寨,殺賊無數,並且當場以皇上的名義,與王公公一起對解救出來的流民給予賑濟安置,可這信中的內容與情報根本就是兩擰,所有的事情都是五臺縣乾的,和呂漢強無干,呂漢強就是一打醬油的。

這就奇了怪了,現在滿大明的官員都在削尖腦袋撈軍功,現在在遼東皮島上的毛文龍有一點斬獲,大家都爭個頭破血流,不說這京城大佬,就連山東的文官都要分杯羹,一個遼東,一個山東,雖然都帶個東字,但這怎麼的也扯不上關係吧,結果毛文龍就沒給他們分潤,結果徹底的得罪了山東文官集團,得罪了山東文官,就等於得罪了朝堂裡山東籍的文官,得罪的山東籍的文官,就等於得罪了滿朝的文官,因此毛文龍身爲大明八大總兵之一,稱爲帥的大人物,在朝堂上就沒有半點人緣,要不是自己手頭還算過的去,每年給他擠出點銀子軍餉,指望戶部兵部,他是想也別想。

就在這個大環境下,呂漢強還將自己的軍功讓出給了山西官員,這個呂漢強難道是走路多,走蒙圈啦?

“你看看商行情報司王方送來的情報,他可是說在這殺虎口外,殲滅闖塌天和點燈子的兩股近六千杆子的,可是呂漢強指揮的一場惡仗啊,王方也就算了,王公公最是公正忠心,他絕對不會騙朕的,他的密摺裡也說,呂漢強在戰鬥最激烈時候,親身操刀往來大呼廝殺,丟了鞋子帽子,還渾身浴血,當時朕還爲之感慨,朕得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大才,王公公還向朕稟報,因爲大隊行動,沿途使費頗巨,因此呂漢強將軍功賣給了當地官員,得銀兩萬兩以做路費。”說這話的時候,崇禎一點都沒有爲自己感覺到慚愧的意思。“可你看看他呂漢強說的是什麼?他說那場仗是地方官府打的,他不過是觀摩了一下,這不是欺君是什麼?這不是倒賣軍功是什麼?”

這時候王承恩就笑了,這樣的把戲被拆穿,對呂漢強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更能讓皇上認爲呂漢強安心本份,不亂插手地方事物,而且能不貪功,不要功,低調做個合格的孤臣。

“想來山西的官員請功的摺子也該上來了,好,我倒要是看看,那些山西的官員怎麼說。”崇禎揹着手來回的在樹蔭裡焦躁的踱步,“我到要看看,那些齷齪的官員是如何的不要臉。”

王承恩也咬牙切齒的符合道:‘如果真的是山西官員花了兩萬銀子買了軍功,那就是真的是欺君罔上了,萬歲,到那時候,請皇上絕對不可饒恕了他們。”

“王大伴,王方和呂漢強的兩份截然不同的奏報,你信誰?”沉默了好一陣,崇禎突然沒好氣的問王承恩。

王承恩拿着書信就左右爲難,是啊,這話該怎麼接?

想了半天,方纔吭吭吃吃的道:“按說呢,王方是咱們的家臣,歷來遞上來的情報也都詳實準確,沒有紕漏,因此王方說的大約是真的。”偷眼看了下崇禎,忙又道:“但呂漢強對皇上一項忠心耿耿,做事更是勤勤懇懇,要說山西一個縣令能組織一幫義勇就剿滅了盤踞多年的杆子,還一剿滅就剿滅兩個,我是不信的,要說呂漢強剿滅的,我倒是相信的狠。”

這樣的回答崇禎反倒是聽着挺順心,“那你說,呂漢強爲什麼要將軍功給了旁人,難道他有什麼企圖嗎?”

企圖這兩個字一出,當時就嚇出了王承恩一身冷汗,企圖這兩個字無論放在什麼地方,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詞彙,尤其在皇上嘴裡出來,那可能就是一場大禍。

“萬歲,可能呂漢強也有苦衷吧。”王承恩再次模棱兩可的幫着開解。這也就是王承恩能爲呂漢強開解的最大限度了,否則就要把自己陷進去了,交情歸交情,但涉及到前途,那就另當別論了。

“我剛剛還在慶幸,我大明總算出了一個俊傑,出了一個文武全才的俊傑,可他這樣的作爲,絕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難道我大明不是要出俊傑,而是要出一個妖孽?”按照崇禎的看法,事不尋常就是妖,呂漢強這麼做,絕對是事不尋常,太不尋常。

正在王承恩尷尬的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時候,門外一串報喜的聲音打破了尷尬:“萬歲大喜,大喜啊,山西捷報,山西捷報啊。”

按照以往,已經爲關外戰事,西北流寇弄的是焦頭爛額的崇禎一聽有捷報,當時就會興奮的小臉緋紅,但今天他聽到山西的捷報,卻感覺無比噁心。

“哼,山西捷報,我倒要看看他們怎麼樣個嘴臉。”

第947章 一種無奈第937章 針鋒相對第965章 情況有變第295章 草莽英雄第844章 大躍進第1080章 戰役結速第904章 以戰養戰第說法第796章 祖大壽的算計(第三更)第143章 火上澆油第743章 重圍第278章 驚天秘密第321章 跨省抓人第451章 下一步怎麼走第940章 親身體驗第956章 意見分歧第336章 沮喪的將佐第543章 天下皆背叛第358章 長治調兵第744章 衝陣第216章 難捨第936章 突襲計劃第690章 養精蓄銳第868章 改元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1089章 訣別第832章 再見林丹汗(今日爆更,敬請期待)第491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658章 大開發夯基礎第906章 疑惑(爆更)第336章 沮喪的將佐第405章 軍心可用第521章 土地改革第929章 失控第521章 土地改革第766章 摧枯拉朽第091章 袁崇煥的死因1第969章 史可法被擒第1059章 突擊騷擾第132章 這暴脾氣啊第337章 山寨讓賢第849章 宮廷政變地120章 馬伕與小妾的關係第1023章 援軍第365章 萬箭齊發第295章 草莽英雄第961章 大清有救了第230章 證明我是我第267章 施行軍法第139章 火把與冷水2第949章 願捐第103章 雙女上門第012章 打秋風的來了第135章 狂喜第1038章 崇禎的心思第329章 整頓衛所第059章 事情很嚴重第353章第245章 拉拉隊的作用第845章 大躍進2第272章 螳螂和蟬第928章 正面對陣第136章 現實很骨感第717章 耍無賴第961章 大清有救了第390章 鐵核桃第121章 一溜職稱第893章 火槍,放第007章 借地第608章 溫體仁,先乾死你發佈些明朝制度,以便方便書友看書2第737章 陳亮的決斷第087章 相看兩相厭第969章 史可法被擒第779章 不造反的理由第217章 安慰第370章 各出奇招第652章第918章 民心所向第196章 叔嫂對話第706章 好心的陰謀第250章 規劃藍圖第018章 被人惦記上了第970章 遵化失陷第883章 都發戰爭財第277章 決勝第1096章 整軍再戰第469章 一戰敗北第1098章 清亡與崇禎之死第919章 各有難處第309章 黑 真黑啊第1093章 鎮壓反叛第028章 施行第926章 清點實力第945章 奪城,(第724章 實力壯大)第498章 斷後軍的心態第937章 針鋒相對第545章 天下皆棄我不棄第976章 關寧鐵騎到第972章 辭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