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

李晚的大帳裡,國王傳旨的內侍正倨傲的站在那裡,等待李晚接旨。

李晚整理了衣衫盔甲之後,跪在地上聽國王的旨意。

這次李倧出奇的沒有再像原先那樣呵斥他,反倒是語氣溫和,盡是體貼加勉之意。最終李倧總結了原先在平叛之間的功勞,和現在進攻的勞苦,頒佈封賞_等李晚平定李慶之亂之後,加封李晚爲朝鮮大將,官居一品,賜蟒袍玉帶。

這樣的分封賞賜,不但沒有讓李晚高興,反倒讓他恐懼起來,從這突然間態度的轉變,可以看出,李倧大王對自己是多麼的不滿,給自己加官進爵,其實就是往死路里逼他。因爲答應他在平叛結束之後給的官爵賞賜,這次卻一起帶過來了,這裡的意思很明顯,如果這次叛亂結束,你就是大將軍,但你若是不能平定叛亂,你就應該羞愧而死,到陰間去享受這榮華富貴吧。

李晚謝過了大王的恩典,站起來想問一下這個內侍,後方供應的糧草物資什麼時候到?

但想了一下之後,就放棄了,這個是自討沒趣。

李倧的意思非常明顯,後方絕對不會再供應糧草給他了,在他當上大將軍的時候,在他的軍營裡糧草耗盡之前,他必須要拿下西霞關,打開平叛的通道。

見到李倧,自己拼命保護的國王如此對待自己,李晚不由得感覺到寒心,但自己選擇的,就只能自己接受,也是怨不得別人。

帶着一種悲壯的情懷,李晚這一夜並沒有入睡,而是翻來覆去的看着自己的日記,在其中尋找着快速結束戰鬥的辦法。

李晚知道,用勸降的辦法是不可能實現自己的目的的,當初李慶的大兒子來毛文龍的大帳談判投降的時候,他是帶着必死的決心的,故意觸怒毛文龍,然後以自己的死來逼迫他的父親和弟弟拒絕投降,也是用自己的死,激發江陵都護府全體百姓將士死戰的決心的。

張全的目的達到了,李慶父子堅決不投降,江陵大都護府的百姓將士也一個個懷着同仇敵愾之心,堅決抵抗王師的征討。

既然勸降的辦法行不通,那就只能另想辦法。

三國演義已經在這個世界上流通,內裡的謀略可比孫子兵法易懂的多了,所以,鄧艾偷襲蜀中的計策大家當然耳熟能詳的。所以,在剛開戰不久,李晚就行了這個計策,但這個計策在實行之後,李晚纔算明白,這個政策要想獲得當初魏滅三國的效果,其實是有許多先決條件的,最根本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戰線後方的決策人有投降之心。

但是李慶沒有,這幾小股的偷襲部隊滲透進去之後,李慶竟然不在前線調回一兵一卒,只是父子親自上陣,帶領百姓義勇全力圍剿。結果自己派出去的前後四股精兵,在斷絕了後援之後,被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海洋裡,不但白白給人送去了人頭,而且還提高了對方的士氣,真可謂是得不償失。

這一條路又斷絕了,那麼剩下的還有什麼呢?水淹火攻對於高高在上的西峽關來說,根本就派不上用場,地道爆破更是癡人說夢。翻來覆去卻怎麼也想不出一個完全之策,最終只能丟下這些東西,準備明天一早,給他來一個車輪大戰,用人命堅決的填下西峽關。

夜色已深,李晚卻無論如何也睡不着,於是乾脆就不睡了,披上一件大敞,也不召喚熟睡的隨從,獨自一個人,走出了大帳巡視各個軍營。

月冷露重,行走在寂靜的軍營裡,腳下時不時的踩上黃白之物,這讓李晚很是皺眉。環境能改變人的心情,也能通過環境看出這個人的思想狀態。

現在的李晚就感覺到了軍心士氣與先前的不同,剛開始的時候,大營裡帳篷整齊中規中矩,帳篷與帳篷之間的通道,也有士兵打掃,顯得乾乾淨淨整潔無比。

但是現在再看,隨着幾波人馬的輪替,加上一個多月來的疲憊熬戰,現在的軍營已經變得雜亂無章,高低不等的帳篷見縫插針的搭建在那裡,垃圾糞便遍地都是,再也沒有人去打掃,整座軍營變得臭氣熏天,就在這混亂骯髒的環境裡,李晚感覺了一股深深的頹廢氣息。

而行走在軍營之中,幾萬人馬的大營竟然靜得嚇人,這並不是因爲軍紀達到的效果,而是所有的將士,就連說一句話都懶得說了,可見士氣頹廢到什麼程度。

帶着這樣的士兵,想要攻克那固若金湯的關隘,李晚連自己都認爲是不可能的了。

懷着沉重的心情,李晚不由得想:“現在自己已經被國王逼上了絕路,自己也算窮途末路,黔驢技窮,明日帶着這些將士們繼續進攻,其實就是等於讓他們白白的送命,而將士們也感覺到了這種徒勞的進攻辦法,讓那些將士們根本看不到希望,所以纔有了現在低迷的士氣,沮喪的心情。”

看着吊斗上那個抱着扎槍昏睡的哨兵無精打采的身影,李晚不由得捫心自問:“我是不是應該明天上書國王,自己罪過,或者乾脆自殺謝罪,讓國王再派過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指揮這支軍隊,以我自己的毀滅,換取平叛的勝利,換取這些將士不至於被白白的消耗?”

想到這兒的時候,李晚就不由自主的站住了腳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好久之後,最終還是長嘆一聲,搖頭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李晚不怕死,但是他在心中默想了滿朝的武將之後,他發現,即便是自己死了,整個朝堂上卻沒有一個能代替自己的人。這倒不是自吹自擂,自己的確是這個朝鮮王朝出類拔萃的武將了。想一想大明在這個內憂外困的時候,依舊人才輩出,戰死了一個將軍,就會有另一個更傑出的將領出現,這就是幾千年中原文化的底蘊,這是自己這些小國寡民所不能夠比擬的。

自己倒可以一死了之,但細細想來,確實對這個朝廷的不負責任,最終長嘆一聲:“努力的支撐這個危局,也是一個盡忠的表現,是非功過,就由後人評說吧。”

第446章 發筆小財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1328章 棄城第679章 分贓的三六九等第683章 監軍太監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594章 都是烈士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1186章 夜踹敵營第979章 朝鮮的平叛大業第1385章 大反攻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607章 林丹汗的救世主第343章 反攻第1389章 朝鮮滅國第1017章 我不接受談判第501章 拜訪舅舅(繼續爆更)第1347章 鐵山失守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1307章 密謀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395章 回家的 那抹溫柔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1026章 必死無疑朝鮮王第1084章 往死裡擠兌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148章 再諾封王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408章 重新調整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465章第1205章 樹倒猢猻散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260章 崇禎元年第559章 殺奴令出第1352章 拼消耗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1429章 代善阿敏的結局第709章 兇狠的小胖子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295章 皮島 活了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294章 溫柔中的商機第1067章 穩住鐵山第563章 安排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688章 家國事第909章 抗旨不尊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359章 宿命之始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358章 親自殺敵第958章 嚇到人啦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第286章 倒晉策1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1279章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578章 死戰突圍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1426章 目標朝鮮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416章 皮島第罪惡產業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1176章 殺個和尚第314章 堂堂之陣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342章 籌糧第1363章 兵進漢城第657章 孤臣黨跳出來了第897章 再次整編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408章 惡客上門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