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抗旨不尊

正如毛文龍所說,要想結束因爲他而延長了的李適之亂,簡單的斷絕已經窮途末路的李適糧草軍械的供應,再加上大明朝廷正式承認李倧爲王的冊封,朝鮮的軍心民心立刻就會全部倒向李倧,那麼這場叛亂就會在三五天內結束。

但毛文龍不願意。

不是不願意結束這場戰亂,而是毛文龍認爲,自己還沒有在朝鮮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呢。

而自己的重要性沒有被李倧見到,也就不會被重視,那麼自己當初延長這場叛亂的目的就沒有達到。

而現在局勢已經明朗,自己的隊伍也進駐了鐵山,將混亂的朝鮮內陸和建奴隔絕開了,朝鮮的危險也就幾乎沒有了。讓朝鮮再打一陣,自己帶兵好好的表現一下,然後讓李倧求着自己駐紮一部分兵力於朝鮮,徹底的控制住朝鮮,才最符合自己的利益,附和大明的利益。

要說歷史乃至後世,中華對朝鮮最大的錯誤是什麼?不是沒有滅掉朝鮮,將朝鮮納入中華版圖,那樣的代價實在太大,棒子們也不是那麼好征服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多少次出兵朝鮮,幫助他們沒有滅國,但,每一次卻都撤兵回來,直接放棄了對朝鮮的直接掌控,結果就是,李倧最終還是投降了滿清,做了滿清的走狗。後世的三胖子父子,他的國家有事了,需要中華了,就恬不知恥而且理直氣壯的向中華伸手,而一旦政局安穩了,立刻就對中華不理不睬,或者乾脆就是給中華添堵。你看看後世的韓棒子,人家美爹駐紮之後,乖的和個孫子一樣,那是言聽計從,而且美爹一旦有點不悅,那是盡全國之力的討好。

同樣是棒子,同樣是吃大米飯長大的,爲什麼兩面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還不是南棒子腦袋上懸着一個更大的棒子,而北棒子卻是自由自自在的,自由就任性啊。

在毛文龍衙門的二堂,毛文龍仔細的給在座的所有人分析自己的想法,分析着朝鮮對現在的大明和自己的東江鎮,還有女真建奴的重要性。

“經過年前的那場戰爭,建奴沒有實現他們想要搶掠遼西大明儲備的物資,度過難熬的冬天的目的,不但如此,反倒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我的東江鎮四面出擊,不但收回了遼東半島,而且直接完整的殲滅了他一個第三強大的正紅旗,一萬一千建奴,全部被留在了遼東半島的海灘上,不過就是放了一個代善,還有他一面象徵性的旗幟。

這樣的打擊,在整個後金建立以來,是絕無僅有的,代善雖然回去了,努爾哈赤雖然保住了面子,但天下所有人都不是傻子,這對建奴士氣的打擊絕對是不可低估的,而即便代善重新整頓正紅旗,恢復到原先的戰鬥力,沒有個一兩年是辦不到的。

而我突襲赫圖阿拉,我的重大作用並不是說大明第一次兵臨努爾哈赤的老巢,報了當初豐潤之恥,雙方算是扯平。其實我這一次突襲的最大作用,就是徹底的再次消耗了,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努爾哈赤的國庫和物資,讓他雪上加霜。

我在沿途之上,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給遼東造成了千里殘破的局面,同時,我又給努爾哈赤製造了大批的流民,這些流民不但要消耗努爾哈赤本來就不多的物資,更主要的是讓遼東的腹心之地,產生出一個巨大的隱患,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治安問題,就能讓努爾哈赤焦頭爛額。

而他剛開始用五個旗跟着我的屁股後面進行武裝大遊行,更是讓他消耗糧草無數,讓他的整個財政狀況雪上加霜,在這一點上,我們大明對建奴是真正取得了最輝煌的勝利。”

毛文龍說的這些,絕對不是自吹自擂,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稍微有一些明白的人都知道,戰爭打的是什麼?是錢糧,上下幾千年,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而毛文龍正是打在了建奴後金的軟肋上了,這一次真的讓努爾哈赤傷筋動骨了。

“還有一點,我草原一戰,收服了林丹汗和其他諸部,讓林丹汗的野心得到了蓬勃發展,努爾哈赤要想像當初一樣,繼續籠絡蒙古人爲他所用,就需要下更大的力氣,費更多的精神。

而林丹汗的野心膨脹,他也必須要和努爾哈赤爭奪蒙古諸部,如此雙方在今年之內,大小的戰鬥不會少,這樣一來,努爾哈赤只能全力的去對付蒙古人,是強勢征服也好,還是全力籠絡也罷,反正就是一句話,在兩年之內,努爾哈赤沒有精力和能力,再對我們大明用兵,這樣就讓我們的大明朝廷,能有兩年的喘息之機,孫師傅和袁崇煥也就可以從容的安排遼西防禦了。”

對於這樣樂觀的評論,在座的所有諸人心中都充滿了樂觀的理想美景。

但坐在這一羣人中,馬維忠卻是眉頭緊鎖,欲言又止。

說的正性起的毛文龍並沒有察覺到,繼續說着自己對時局的判斷:“努爾哈赤既然內顧不暇,說實話,當然也就沒有精力和能力對朝鮮用兵,剛開始,李倧和李適互相廝殺的時候,他還可能要渾水摸魚,但本帥當機立斷,派出了一個營駐守鐵山,局面立刻就不利了努爾哈赤,因爲我們復遼軍的戰鬥力他是心知肚明的,在野戰上,我承認我依舊不如他,但憑着關隘堅城防守,努爾哈赤避長就短要想攻擊,他是絕對討不出好的,在他實力虛弱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四面樹敵的,那就是在找死。因此上我認爲,現在的朝鮮總的來說是安全的。”

大家對毛文龍的分析深以爲然,但兩個傳旨的太監想要儘快完成自己的使命,於是就說道:“朝鮮在大局上是安全的,但內部的亂仗也應該早日平息,否則打爛了朝鮮,北面的努爾哈赤可能是放棄行動,但南面的倭國卻會蠢蠢欲動,這不得不防啊。”

大明萬曆年間,大明支援朝鮮發動了兩次抗倭戰爭,歷時前後七年,最終取得了完勝,但倭奴對朝鮮這個登上大陸的地方,無論什麼時候,都是虎視眈眈耿耿於懷,這次朝鮮內亂慘烈,德川幕府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

毛文龍就胸有成竹的一笑:“我要的就是這個機會。”

第1065章 小國有忠烈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第360章 人生初見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1267章 未來的展望第886章 攻守同盟第530章 論開皮島港事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138章 擴展人脈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098章 陣斬奴酋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104章 無情的屠殺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398章 接待降將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1330章 一次大會第008章 大敵殺至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1404章 平臺召對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054章 激勵鼓動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588章 悲壯的援軍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574章 慘烈戰陣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946章 毛帥吃癟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648章 對袁崇煥的反應第1302章 漢奸不好當啊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958章 嚇到人啦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1052章 敵後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351章 援軍第1261章 滅清 清君側第674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1013章 再建戚家軍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319章 絕不拋棄第602章 集結號第391章 歸民該殺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650章 毛文龍的萬年許諾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521章 勢力壯大(爆更)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1359章 死戰卻敵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1080章 國王召見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822章 再破鎮江第192章 大殺器出現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071章 天啓皇帝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360章 人生初見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1212章 歷史的拐點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986章 徹底的敗了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1152章 掛在天上的餡餅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223章 氣勢 是忽悠出來的第1302章 漢奸不好當啊第1239章 朋友和死的轉換第942章 搶奪功勞的來了第1339章 伏筆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1220章 分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