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

看着同僚被抓走,結局是死定了,這個工部侍郎已經血衝腦海,他要繼承錢文詩的遺志,是的,是遺志了,自己必須將戰鬥進行到底:“臣彈劾毛文龍強取山東土地媚上,行土地兼併事。”

這一條纔是關鍵,這纔將嚴重跑偏的問題再次拉到正路上來,而他直接指向了毛文龍給天啓和魏忠賢出的那個新的土地辦法.那個土地法,這關乎到全天下官員士紳和他們身後的根本利益,這必須要爭,必須要皇上放棄這個政策,否則那真的是要了人的老命了。

毛文龍就理直氣壯的問道:“卻不知我強搶了誰家的土地?我媚了哪位上,我又怎麼就土地兼併了,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亂說話,可是要死人滴,你想好了嗎?”

毛文龍好心的提醒着這位跳出來和自己掐的傢伙,你說你一個工部的侍郎,管什麼土地的事情啊,你這不是找死呢嗎?看來,自己剛剛弄跑兩個,弄死一個,還不能打壓他們囂張的氣焰,看來,還得弄下去幾個才能讓他們膽寒啊。當時毛文龍就感慨,你說你們有這前仆後繼的勁頭,去遼東殺奴該多好啊。

不過這王志明討要土地的事情纔是開始,如果自己和皇上退步了,那其他人就會蜂擁而至,那自己豈不是白忙活啦,而且討好未來皇上不成,反倒讓他難堪,那未來皇上一上臺還不第一個就咔嚓了自己。而最關鍵的是,那自己當初給天啓,給魏忠賢鼓搗出的那個抑制土地兼併,緩解百姓負擔的土地改革就要胎死腹中,這是改革大關鍵,改革觀念不能動搖。

好吧,毛文龍試了試手中的牙笏,堅定的下定決心:“出頭鳥的王志明是吧,這次算你倒黴,我就拿你殺雞儆猴了,就用你的下場,告訴那些原先土地的地主們,想要拿回土地?你得有那命。”

改革是需要流血滴,當然不能是推動改革的人滴,那麼,王志明,你就當這改革第一個流血的人吧。王志明,你死定了。

工部侍郎理直氣壯的回答:“山東三縣土地,合計37萬餘畝,被你貪佔,你不是已經進獻給信王了嗎?那可都是有主之地,地契上明明白白的寫着,這是確鑿的證據,而且我還有人證在手,山東鄒縣舉人王志明已經進京上告,告你搶奪了他的土地,現在人就在刑部。”

刑部的侍郎立刻站出來,語音鏗鏘的衝着天啓道:“皇上,確有此人此事,王志明舉人進京告御狀,現在將狀紙遞到了刑部大堂,還請皇上定奪。”

天啓心知肚明,這土地的事情當時毛文龍進獻的時候自己就曾經說過,這些是有主的,應該歸還原先的主人,但當時毛文龍一陣有理有據的解釋,自己也就信了他了,結果現在看看,苦主找上門了,他找毛文龍要,其實就是等於找自己要,而當時自己已經將這些土地賞賜了自己的弟弟了,那自己怎麼好意思再和弟弟要回來?弟弟可就那麼點家底啊。現在他開始後悔當初毛文龍將這一箱子地契貢獻給信王了,還是欠考慮呀。

現在天啓有點心虛,就捂住臉猶豫着,是不是將這些地契發放回去給人家原主人,用以來平息衆怒,畢竟這件事情自己理虧。

毛文龍就輕鬆的一笑:“這事情好說,咱們得講道理不是,你看我將這事情的前因後果給你捋捋,他舉人王志明的土地是被徐逆搶過去的,而我上繳給信王的土地是我的繳獲,我是從徐逆那裡得到的,這根本就是兩回事,正所謂,打酒得管提着酒瓶子的要,所以他王志明不應該找我討要土地,而是應該去找徐逆。”

這一個歪理邪說,當時噎住了許多人,按照邏輯推理,這事還真就是這個事,那個王志明告毛文龍強搶土地,還真有些說不上。

結果刑部侍郎爭辯道:“徐逆謀反,禍亂山東,殺人盈野,裹挾無數,王志明不過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舉人,他怎麼敢去向徐逆討要,你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一提這事,毛文龍就氣憤難平,立刻大聲道。“當初徐逆謀反,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只要山東心懷國事的人站出來第一時間組成鄉勇,或者安撫身邊百姓不要從逆,在萌芽裡就能滅裡他,何至於糜爛山東十一縣,差點造成糜爛整個山東動搖大明根基。

而楊老總兵招募鄉勇的時候,這些個拿着國朝恩典的士紳們,卻一個個推三阻四,即便你不出人,你出點錢糧總可以吧,大明幾百年沒有收你捐稅,這時候國難當頭,卻依舊是一毛不拔,而那些士紳地主家堆積如山的糧食最終卻便宜了徐逆叛軍,這是變相的資敵。”這個刑部侍郎就一個踉蹌,這毛文龍的大帽子先給山東那些苦主士紳地主叩上了一個。

毛文龍緊逼一步,痛心疾首的道:“得不到山東士紳地主們的一點資助,沒奈何楊總兵只能變賣家財,才保證招募的三千鄉勇有口飯吃,才能和徐逆周旋,才拖住徐逆打上京師的腳步要不然你們還站在這裡誇誇其談?你想的美,現在可能徐逆都已經坐在萬歲該坐的位置上稱孤道寡啦,難道大明兩百多年的供養,就換來了這個嗎?”

“士大夫不當差,不納糧,是天經地義的,這是幾千年的禮法,他王志明是一個舉人,應該得到這樣的待遇。”工部侍郎就沒有底氣的爭辯。

毛文龍一轉頭對上了頭,嚇的這個傢伙立刻也退了一步,毛文龍這是誰說話,對着誰來啊。

毛文龍逼視着他的眼睛,慷慨大義的道:“好,既然講到禮法,那我就和你談談什麼是禮法。”

天啓一聽,一個武夫要和儒生談論禮法,這新鮮啊,於是放下捂着羞愧臉的手,開始聚精會神的傾聽,聽聽毛文龍到底怎麼說。

“徐逆謀反,這就是大逆不道,亞聖子孫還能慷慨赴死國難,而作爲亞聖的門徒王志明,深受大明供養皇恩,不但不思以死報國,反倒面對徐逆忍氣吞聲,難道聖人的殺身成仁的禮法教育,都被他吃到狗肚子裡去了嗎?國朝需要錢糧平叛他不拿出一粒米半文錢,但被徐逆侵奪了家產,卻不敢去抵抗,不敢去討要,往小了說他是貪生怕死,往大了說就是助紂爲虐,且不說他辜負了大明養士皇恩,就是一個將土地變相的貢獻給徐逆,這就是有附賊之心,按律當誅其九族。”

得,這又是要殺人,而且還要殺人全家啊。

刑部侍郎立刻反駁:“他王志明不過是不敢討要,哪裡是什麼附逆?你這是血口噴人,你這是栽贓陷害。”

毛文龍就侃侃而談:“我血口噴人?我栽贓陷害?王志明被人搶了土地家財不敢討要採取忍氣吞聲,那就等於是默認自己的家財土地給了徐逆,給便爲送,送就等於依附,既然依附,便是等同與徐逆同夥,你們刑部斷那些豪強搶奪百姓土地的,不都是這個邏輯嗎?難道我說錯了嘛?”

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610章 雞毛令箭來了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412章 合法化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1009章 敘論戰功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1328章 棄城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536章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99章 李光春的辦法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126章 新年伊始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711章 出乎意料第907章 天啓的決斷第1087章 集體升遷第091章 一變再變第1201章 強勢壓服第1404章 平臺召對第095章 積極備戰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196章 縝密安排第201章 瘋狗毛承祿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346章 光復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028章 真實謊言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1402章 毛家藏寶圖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441章 君臣初見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1166章 轟轟烈烈戰火燃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958章 嚇到人啦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836章 兵臨赫圖阿拉第833章 強攻牛毛寨第1276章 昏招迭出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1333章 徵召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582章 步步壓迫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678章 綁架朝廷第1270章 往死裡整崇禎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1228章 蒙漢兄弟聯手第898章 科學家的要求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1321章 遼西落幕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368章 改進辦法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1080章 國王召見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1276章 昏招迭出第831章 遮蔽戰場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1287章 全民動員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961章 安插楊嗣昌第1335章 發動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1351章 城牆爭奪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864章 炮火隔斷第550章 拜見徐光啓第1273章 密議和談第811章 監軍太監第1326章 老謀深算第277章 天啓的好心情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462章 各自的評估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550章 拜見徐光啓第1337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