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輕鬆平滅

想要打敗10萬頭豬,和想要打敗眼前這10萬烏合之衆的軍隊,到底哪個更艱難?現在毛文龍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打敗豬難。

豬,這個東西智商低,但他本能上是趨利避害的,他是要反抗的,所以三五個人抓一頭豬,往往將你累的是氣喘吁吁,一不小心還被豬撞翻,弄你個狼狽不堪。

但人是高智商的生物,結果往往事情壞就壞在這高智商上面了,因爲人懂的危害來臨的時候就逃跑,而且還知道往哪裡跑,所以在你去屠殺他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往沒有危險的地方逃跑,讓你根本就追不上。

毛文龍帶着三百親兵,硬着頭皮衝上了黃河南岸,面對十萬叛賊大軍,竟然如入無人之境,自己的三百將士奮勇衝鋒,在殺了幾十落後的倒黴蛋之後,遇到的不是敵人無窮無盡的反撲廝殺,而是如波浪一樣給自己閃開通道,然後他們嚎叫着,帶着無邊的恐懼四散而逃。

這就是攻城拔寨,讓山東官吏談虎色變魂飛魄散,讓大明震動,準備全國調兵的叛軍?烏合之衆,這是對他們的讚美,但比這個詞更形容爛的詞還有嗎?騎在戰馬上衝殺的毛文龍竟然有閒心苦思冥想比這個詞更爛的詞。

將五百衛所兵丁留着黃河對岸,自己不過是想帶着三百教導營騎兵兄弟試探衝擊一下,燒了浮橋就跑,結果就是現在這樣了,不用試探了,直接就沖垮了叛軍,這還算是打仗嗎?這和鬧着玩沒有什麼區別嗎。

一面興奮的,毫無顧忌的衝鋒,毛文龍一面在馬上大聲的對衝鋒的毛承祿下令:“不要多做殺傷,不要放慢速度,不要管那些逃跑的,我們直接衝向那個打着黃旗的大院,擒賊擒王,抓叛逆徐鴻儒。”

就在一轟而散,退潮一般的叛軍過後的場地,留下的到處是狼藉的鞋子衣帽,還有木棍刀槍之後,就顯現出了一個巨大的院落,而就在那個院落的門前,高高的挑着一杆黃色龍旗,那上面一個大大的徐字,正在得瑟的招搖着,給毛文龍和他的兄弟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這是一羣連烏合之衆都算不上的叛軍,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真正的目標,不過是一種衝動和貪婪復仇的心態,讓那些百姓們聚攏在這裡,上演一出亂哄哄的大戲。

一個想要成就大事的軍隊,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根本就成就不了什麼事情,在平時,順風順水的時候,還能大家一起向前,打一打順風仗。當然了,如果這樣的順風仗有足夠的時間給他們,慢慢的,他們也會變成習慣,再加上有能力的人進行組織引導,最終也能做出點什麼事情來的。但像現在這樣,時間非常短,連打順風仗的機會都不給他們,只要他們在遇到一點點挫折的時候,就會一鬨而散。與之相反的是,當一支隊伍,一羣人,有了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之後,即便是面對重重困難,面對萬水千山,只能是越打越強,如後世的那支紅色的隊伍。

這就是有理想和沒理想的區別。

還有一點非常關鍵,縱觀整個歷史上,以宗教爲基礎造反的,上至張角,黃巢,眼前的這個徐鴻儒,乃至未來那個洪秀全,不管他們做得多麼的轟轟烈烈,最終全部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宗教的信仰和理想有本質上的不同,宗教是迷惑人的,隨着時間的延續,那裡的神話就將最終破滅,等神話破滅,那些領導造反的人的本來面目暴露了,他在追隨他的人的心中的形象也就轟然崩塌,尤其爲了迷惑那些徒衆們,那些宗教的頭子們還要弄一些很過分的事情,結果更加劇了這種崩塌的速度。

一邊衝鋒,毛文龍還能一邊悠閒的想着這些哲學的問題,可見這一場戰鬥是多麼的輕鬆。

王一寧在毛文龍的身邊興奮的大吼大叫,早就沒有了文士從容淡然的風範,因爲這突然的巨大的軍中落在自己的腦袋上,讓他真的是忘乎所以了。聽到毛文龍命令他的手下放棄那些叛軍,還要說什麼少殺生,當時就大怒:“毛文龍,你爲什麼不命令你的手下殺光那些叛賊,你這是縱容,你這是養虎爲患,你是何居心?我要參你。”

對於王一寧動不動就參自己的說法,毛文龍從心裡感到憤怒和厭惡,想一想後是自己被冤殺,其中就有好幾條的罪名,就是來自於這個混蛋的捕風捉影,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怨毒和憤怒的時候,真的會讓一個人瘋狂。

“那些叛賊們,不過是一些走投無路的百姓,在裡面真是大大的奸大惡的並沒有,不過是被聞香教給蠱惑洗腦了,只要他們的頭子死了,他們就會認清聞香教的虛假,他們就會幡然醒悟,而那些人中,還有大部分人是被這些人裹挾過來的,他們也是這場叛亂的受害者,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漢家的血脈,何必逼迫過甚?難道王大人您對聖人教導的忠恕之道就沒有一點體會嗎?”

毛文龍一面和王一鳴鬥嘴,一面依舊催促着將士們向前衝鋒。

對於毛文龍的這種說法,還有他語氣裡的那種對自己的輕蔑,王一寧簡直氣瘋了,文人是需要被尊重的,不是被輕蔑的,尤其更不能被一個粗魯的武人輕蔑。

但這個時候,王一寧還算冷靜,也知道毛文龍說的對,現在沒有時間估計那些四散而逃的叛軍,首當其衝就是抓住那個徐逆,只要將他抓住了,這場潑天的大功也就到手了,他還要利用毛文龍完成這場大功,以後的事情,等以後再說。

當毛文龍的隊伍衝到這個院門前的時候,原本10萬大軍,已經逃得一個不剩,從黃河北面吹過來的河風,孤單單的在這片寂靜的廣場上飛舞打旋兒,帶起一陣陣剛剛落下的塵土,再次飛揚起來。戰場,顯得份外寧靜,寧靜的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第541章 辦件大事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461章 獲得信任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214章 天下勤王急第1204章 相約內應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683章 監軍太監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110章 解圍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1270章 往死裡整崇禎第472章 戰朝堂2第868章 再度出擊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366章 大炮主義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363章 遽然發動第348章 恢復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597章 天啓來書第369章 分田分地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1075章 分兵進擊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1102章 重新調整第1421章 多出來的運河第1102章 重新調整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815章 制定計劃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611章 出兵草原第053章 招募失敗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790章 有奸佞第341章 街壘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615章 臨陣換帥第472章 戰朝堂2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804章 探討徵稅第335章 暴動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838章 遼河岸邊第834章 義無反顧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1111章 翻身殺回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844章 張盤的霹靂手段第811章 監軍太監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607章 林丹汗的救世主第216章 土地的誘惑第725章 存款貸款之間的利益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470章 大朝會第1330章 一次大會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140章 獨相的憤怒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1260章 改造盧象升第040章 諉過爲功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269章 亂棍打出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341章 街壘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1152章 掛在天上的餡餅第1417章 美洲歸來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532章 爲國省錢第665章 爲商人而戰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455章 父子相認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840章 二老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