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照顧大局

王一寧在陽谷縣衙門裡,對着滿院子的各級官吏,先來了一個先入爲主,讓大家知道,未來的戰事,是以他王一寧爲首的,大家都把眼光放亮一點。

昂揚走進大堂,掃視了一下四周,卻發現有一羣士紳商賈正在戰戰兢兢的站在大堂裡不知所措,王一寧掃視了一眼,沒發現裡面有致仕的閣老,祈休的大員,都是一些當地的土包子,當然,這種場合人家也不來。於是就用鼻孔哼了一聲,直接大步走到了縣衙中間的那個縣太爺的寶座上,倨傲的居中而座。等着縣令吳良渚和毛文龍進來。

結果時候不大,吳良渚就貓着腰小步跑了進來,卻沒有見到毛文龍,王一寧就一皺眉,對着那個一臉諂媚的縣令問道:“那個毛文龍怎麼沒有進來?”

吳良渚就點頭哈腰的想要回答,卻猛地聽到院子裡傳來了,毛文龍那輕鬆的聲音:“既然此處不留爺,咱們也沒必要給他賣命,兒郎們,跟着爺爺繼續進京面聖。”然後就是一陣靴聲囔囔腳步雜沓,緊接着衙門外就是一陣人喊馬嘶,如雷的馬蹄聲,由近及遠,漸漸消失。

當時王一寧臉色大變,屁股坐到地上去,這一下他算是明白了,自己把事情做大了,毛文龍那個跋扈囂張的傢伙,竟然抓了自己這個把柄,直接就揚長而去了。

毛文龍是被自己氣走的,他一走,還有誰來爲自己衝鋒陷陣抵擋叛軍?自己只會指揮若定。若是上陣廝殺,一個半大孩子就能把自己直接咔嚓了。

而毛文龍這麼負氣一走,逼走上官,致使失城丟地的大罪可就落在自己的腦袋上了。

平時文官在武將面前耍耍威風,倒也沒有什麼,即便是做了出格的事情,但文官們對於武將來說,就是鐵板一塊抱團,大家互相遮掩,互相保護,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者乾脆,就將這壞事變成了好事。但這是什麼時候?這是戰局危機的時候,這是需要武將賣命的時候,結果自己逼迫毛文龍撂了挑子,上面的四個大人,第一個就會拿自己開刀,讓自己背黑鍋,擔責任。

想一想那可怕的後果,王一寧這次是真的害怕了,於是氣急敗壞的抄起桌案上那個縣令大印,直接就砸向了還在諂媚說着滔滔不絕恭維話的吳良渚。

畢竟曾經在遼東混過,手上也有些準頭,這一次準頭奇佳,那一個大印盒子直接就砸在了這個縣令的腦袋上,那個縣令就慘叫一聲,腦袋上熱血狂流,一頭栽倒在地,慘叫連連。

王一寧直接跳出去,上去就給了他一腳:“別在這裡裝死,趕緊給我追人去。”

被王一寧如此聲色俱厲一頓暴揍,吳良渚也不敢再裝可憐,趕緊爬起來,但是期期艾艾的辯解:“小縣只會坐轎,給驢都不會騎,而那個丘八卻是騎着戰馬跑的,我怎麼能追得上?”

“一個書蟲,真是無用。”王一寧恨恨的跺跺腳,再狠狠的踹了他幾腳,然後直接飛奔出大廳,跑到了衙門門口,還好,自己的戰馬沒有被毛文龍那幫傢伙給順走,於是王一鳴也顧不得掉了的帽子,直接上馬,一馬鞭下去,飛奔而去。結果跑出三丈遠,又勒住戰馬,掉頭往回跑,感情自己追錯了方向,毛文龍是從北城跑的,自己卻往南追了。

毛文龍帶着一幫兄弟們,其實跑的並不快,當他跑出陽谷城門的時候,自己就爲自己的意氣用事後悔了。

他心中知道,賭氣歸賭氣,真要是自己撂挑子跑人,立刻就將整個山東登萊所有的官員徹底的得罪了,同時也實實在在的得罪了天啓皇帝自己的最大保護傘,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還有就是一個公心,不管怎麼說,現在大明還是天下太平,天災人禍還沒有正式爆發,儘快的將這個白蓮教撲滅下去,穩定住山東地方,也就是暫時穩定住了大明,更是穩定了自己真正的大後方,無論是從公從私,自己都不可以意氣用事。

他就放慢了馬速,等着後面來人追趕自己。在這個問題上,他絕對沒有懷疑,如果自己真的跑了,估計這陽谷縣城上下大小官員,還有那個王一寧一定會人頭落地。

毛承祿已經看出了自己義父的心思,於是憤憤不平的靠上前來恨聲道:“義父爲何不快馬加鞭?正好趁着這個藉口,我們直接走人便是,何必趟山東的這趟渾水?其實義父你也應該知道,這就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活計,打敗了,罪責是我們的,即便是打勝了,山東的這幫混蛋也會認爲我們搶了他們的功勞,左右不是人的事情,我們不做也罷。”然後往身後看了一眼那越來越遠的城門:“我看這個王一寧,不但沒有因爲當初沒有救援我們而內疚,反倒是對我們更加怨毒,如此陰狠之人,早晚會成爲我們的禍害,沒有千日防賊,只有千日做賊,如果他要想害我們,日夜惦記着我們,終究不是個事,正好給這個挨千刀的王一寧下個套,直接讓山東的上司砍了他,也算是爲我們除去了一個後患。”

“你說的很對。”毛文龍就毫不避諱的誇獎了一下自己義子的判斷,但是還是無奈的長嘆一聲:“方方面面的大局還要照顧,不能以一點爲根本啊,在這方面,你要仔細的想一想,畢竟將來要獨當一面的,總是站在這個角度看事情,意氣用事將來會害了你的,切記切記。”

毛承祿在毛文龍被殺之後,並沒有真正造反,而是繼續兢兢業業的爲大明鎮守皮島周圍島嶼,後來被袁崇煥邊緣化,被安置在山東棄之不用,也沒有什麼出格的舉動。

等袁崇煥被剮之後,毛承祿寫血書上述崇禎皇帝,請求爲父帥平反,然而崇禎皇帝爲了自己的正確,爲了自己的面子,三次駁回,這才讓毛承祿和他的兄弟們毅然反了山東,投靠了後金,用這種極端的辦法來替他的義父報仇,卻也讓他成爲了千古罵名。

如果不是徹底的對大明朝廷失望,如果不是一時意氣,就憑着他和努爾哈赤有滅家血仇,怎麼會能夠投靠他?

當然這都是題外話,這時候毛文龍就要未雨綢繆,時刻敲打提點,爲以後自己不能夠抵抗宿命,依舊在崇禎二年被殺多做一些工作。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盡人事聽天命,未來的事情誰說了算呢?

就在爺兩個交流的時候,身後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回頭看去的時候,不是跑的狼狽的王一寧還有誰?

看到他狼狽的樣子,毛文龍就笑了,跟我玩兒權謀手段,文人的花花腸子,我玩不過你,但我是丘八,我怕誰?我就給你來個胡攪蠻纏,看看咱們到底誰鬥得過誰。

第1216章 脫困牢籠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222章 堵門之戰4第1026章 必死無疑朝鮮王第683章 監軍太監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1084章 往死裡擠兌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822章 再破鎮江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190章 民不可使知之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834章 義無反顧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962章 暗控西北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1205章 陷害皇帝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1276章 發動羣衆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833章 強攻牛毛寨第028章 真實謊言第493章 表弟來訪第1211章 放出老虎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1391章 功過得失第364章 火器呈威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079章 敵情有變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381章 再卻敵人第1432章 窮兵黷武的底氣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803章 逼退黨魁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1344章 目標鐵山第1154章 慘重的損失第1337章 攻城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1314章 悍將盧象升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702章 讓位之意第1279章 天津血案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004章 狀況不妙第1330章 一次大會第1144章 滅亡的瘋狂前兆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729章 軍國大事第298章 鼓勵鬥毆第1343章 阿敏出擊第953章 皇宮的歡樂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368章 改進辦法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1691章 進攻北京城第1279章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610章 雞毛令箭來了第238章 努爾哈赤的目標第1099章 悠閒的友軍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915章 馬維忠的多重使命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第562章 去與留第688章 家國事第054章 激勵鼓動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396章 溫馨的感覺第1011章 備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