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再次政變

面對傳言中,毛文龍和滿清聯合欲滅大明的恐怖消息,天啓倒沒有顯現出他的驚慌失措和恐懼,只是站在這陣陣的夏風之中,緊緊的拉着皇后的手,眯着眼睛陷入了沉思。

往事一幕幕涌入腦海,像走馬燈一樣一一閃現。自己是從什麼時候認識的毛文龍呢?是在他上書請戰深入敵後的時候,那時候,自己兩個人雖然沒有見面,但卻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就是這種感覺,讓自己力排衆議,毫不猶豫的支持他突襲鎮江。

毛帥果然不辜負自己的期望,然後將整個遼東的局勢,一步步的扭轉到了今天。

在這期間,毛帥對他的好,一點一滴的都浮上了天啓皇上的心頭,他爲了自己兄弟兩個,爲了這個大明所做的無論大小事情,都在他的心頭盪漾,他所受的所有委屈,都一幕幕的展現在自己的眼前。

好久好久之後,天啓才真正徹底的明白,毛文龍爲了自己兄弟,爲了這個老大帝國,所付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而自己的確是虧欠了他太多太多。

人往往就是這樣,最親近的朋友或者是愛人的好壞,平時裡都不在意,或者認爲理所當然,或者根本就視而不見,只有朋友決裂了,夫妻離婚分手了,這才靜下心來仔細的前後想想,才突然發現了朋友的好壞,夫妻間的溫情牽掛。

睜開眼睛,面對着自己的妻子皇后,天啓輕柔的問道:“毛帥,會造反嗎?”

圍在身邊所有的大臣,都感覺了天啓皇帝對毛文龍的稱呼,又改回了毛帥。

皇后看着自己的丈夫皇帝,語音雖然平淡,但卻非常堅定的回答:“臣妾認爲,天下誰都可能造反,包括咱們的弟弟,但我絕對不相信毛帥會照咱們的反。”

“爲什麼?”

“因爲他幾次三番救你的命,足以說明他不想你死。他幾次三番拼死拼活的救了大明的命,足以說明他不想大明死。”

還需要其他理由嗎?不需要了,就這兩點,就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

天啓點點頭:“賢妻說的對啊。”

張皇后就語重心長地道:“這一切都該結束了,不要逼人上梁山。”

天啓點點頭:“你說的對啊。”然後長嘆一聲:“我現在出來收拾殘局,還能保住弟弟的性命,一旦——”

在這夫妻對話中,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氣,所有的人都知道,朝局的再次改變,即將再次發生了。

楊嗣昌上前建議:“先請太子過來,就說很久沒見,皇后想念。”這是忠懇直言,這是爲太子安全,也防備投鼠忌器事發生。

天啓點頭同意,吩咐身邊的小太監:“傳旨,讓太子過來,他們母子聚一聚,我這個當父親的,也要耳提面命一番。”

原先司禮監太監王振道:“還是老奴親自去吧。”

天啓點頭。

然後扭過頭對張維賢道:“你回去,拒絕信王繳械京營禁軍的要求。嚴格約束軍隊,隨時等候聖旨。”

張維賢立刻答應而去。

“楊嗣昌,現在就擬一道詔書,宣佈朕病體痊癒,回朝理政。”

楊嗣昌雙眼雪亮,但卻並沒有走,他等待着下文。

“昭告天下,免除八賢王攝政王職位,恢復信王爵位,放通州就番。”

羣臣就失望的長嘆一聲,心慈手軟啊。

“撤銷南京守備朝廷,那些文武,日後評論功過。”

後患無窮啊。

“毛帥有功於國,賜朱姓,封遼東王。不,遼王,其二子承升爲太子伴讀。二三皇子入東江鎮學府求學歷練,與承鬥,米粒同窗。”

皇后悄悄垂淚,不是他擔心兒子們去東江鎮安撫毛文龍危險,是怕他們吃不了那個苦。

“賞賜毛帥平妻張氏王氏一品誥命,賞賜朕親題匾額《國士無雙》”

“升東江鎮全部將士,官升一品,升爵一級。”

一道道聖旨需要準備,這耽擱了些功夫,然而,就這麼一耽擱,暗藏西海子的錦衣衛,第一時間將消息傳給了坐在京營準備接收槍械的朱由檢的耳中。朱由檢呆呆的坐在那裡,好久好久沒有動,臉色慢慢的變得蒼白。

而跟隨他來的那些官員,早已經是面無人色,一個個抖得如風中的落葉,因爲他們知道,又一場翻轉朝局的政變開始了,而只要這場政變發生,自己這些人轉眼之間就會被打入18層地獄,再也難以翻身,因爲他們知道,在這一階段,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攝政王——”一聲聲慘叫,在趴在地上的這些人的嘴中發出:“爲了我們中興大明的宏願,我們君子治國的執政理念,絕對不能中斷。如果將這個大明朝廷,再交回給優柔寡斷的皇上,交給那些心存叛逆的佞臣,大明帝國就再也沒有中興的希望了,不但如此,這個老大帝國就會被奸佞所竊取,我們就真的對不起這祖宗留下的江山。王爺,決斷吧。”

在這一片又一片哀嚎聲中,朱由檢其實不明白哥哥上臺之後,自己的處境,他也不忍心篡奪哥哥侄兒的江山。

而就在他猶豫的時候,又一個錦衣衛的密探跑過來,向他通報天啓皇帝一道又一道聖旨的內容,最讓他動容的,就是關於他的那一道,到通州就番,這是什麼意思?再明白不過了,那就是將自己軟禁在通州。

上一次被軟禁在原先王府裡,那種滋味讓自己刻骨銘心,但那不過是哥哥給自己的一點點小小的教訓。而這一次,已經不是小小的教訓了,這是對自己真正的放棄懲罰了。

而新的聖旨的意思又到了,自己的哥哥將攝政王給免了,這隻能說對自己執政的不滿,但又將八賢王的爵位給免了,恢復到信王,這足以說明,哥哥已經對自己的厭惡,不過是感念着兄弟之情,沒有痛下殺手。

這麼長時間主持着朝政,朱由檢認爲自己並沒有錯。認爲自己雖然有點兒小錯,但已經對哥哥原先的那種施政方針,對大明的危害,進行了撥亂反正,自己正帶着大明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同時,已經嚐到了天下主人的味道,怎麼能去通州做一個城主?做一個囚徒?那對他來說,比死都讓人痛苦。

怎麼辦?現在,纔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轉折的時候,纔是這個大明命運轉折的時候。自己是退一步,還是再上一步。

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319章 絕不拋棄第1414章 臨門一腳的共和第780章 漕幫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645章 慘烈戰陣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1210章 皇帝被圍第826章 艱難的決斷第700章 皇家兄弟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1267章 即將餓死的君臣第612章 邊軍的騷動第1397章 天啓落水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014章 初戰大勝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698章 準備回京第1363章 兵進漢城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698章 準備回京第937章 包藏禍心第831章 遮蔽戰場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156章 再整雄兵第559章 殺奴令出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864章 炮火隔斷第715章 淒涼的凱旋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725章 存款貸款之間的利益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368章 改進辦法第413章 視察東江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1363章 兵進漢城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574章 慘烈戰陣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377章 火器發威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403章 溫馨時候第511章 對魏忠賢對肯定(爆更)第220章 堵門之戰2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322章 東江鎮開始第712章 牽扯出漕幫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1227章 改革 深入皇宮第914章 較勁的師徒第154章 遲到的家書第1262章 西行漫遊記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716章 特殊的恩遇第1410章 治蒙策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099章 象關戰起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732章 你下地獄吧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281章 保舉袁崇煥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敵1217章 天啓託孤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272章 幫助洪承疇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351章 援軍第903章 賺點小錢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1194章 山陝大抓捕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1225章 天啓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