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情況逆轉

大明後期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是滿清篡改過的,已經完全的顛倒了黑白,要想獲取明朝後期歷史真實的記載,無數學者都去查朝鮮的《李朝實錄》,這個可比《明史》靠譜真實的多了。因爲朝鮮的《李朝實錄》是站在第三方旁觀者的位置上,記述了大明後期,尤其是遼東大明和後金的大事的,其真實性是絕對可靠的。

所以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中國的歷史學家或者是對歷史有些興趣的,一批人去查《明史》說事,一批人去查《李朝實錄》找真相。至於兩夥人查找的目的,得到的真相是爲什麼,那就見仁見智了。

反正現在,朝鮮使節的報告的真實性幾乎就不被質疑的。

當時天啓站在那裡,渾身不由得輕輕發抖,不是因爲能爲自己鍾愛的大將即將翻案而激動發抖,而是朝鮮使節帶給他的真實的大勝的消息而發抖。

大明,太需要一場大勝來鼓舞人心,鼓舞士氣了,太需要一場大勝來證明,大明依舊是一個不可戰勝的老大帝國,跳樑小醜是絕對不可撼動的了。

“你說林畔之戰,毛帥陣斬建奴三千?”

“林畔七戰,當比這個數目要多。”使者就老老實實的回答。

“你說象關阻擊戰殺漢軍五千?”

“只多不少,”

“你說當時三千毛文龍屬下勇士行玉石俱焚壯烈之舉,同時炸死奴酋五大理政大臣安費揚古?”

“雖然建奴放風說是病死軍前,毛帥也這麼說,但我們卻知道,在阿敏被毛帥以疑兵牽制他走的時候,安費揚古是帶兵大將,追擊毛帥到了象關前的,根本就不可能有病,但大爆炸後,阿敏就撤退,打出了白旗發喪,因此,外臣和小國偵查得知,的確是安費揚古死在了軍前。”朝鮮使節實話實說。

“你說阿敏損失慘重被逼撤回遼東?”

“這個絕無任何問題。”

天啓在得到了確切的消息之後,呆呆的看着大殿外面。

已經是日正中午,明亮的陽光毫無阻攔的穿透了大殿的窗戶,涌進敞開的大門,就那麼熱烈的鋪灑在紫金殿的金磚上,讓人有一種恍惚,有一種不敢直視的感覺。

站了好久,天啓突然雙手朝天,拼勁全力的大吼:“祖宗保佑,毛帥勝利啦,大明勝利啦——”

然後不管外臣在內,一下趴在桌子上嗚嗚哭泣起來。

他不得不哭,真的是委屈的痛哭。

魏忠賢就長嘆一聲,卻不去勸,只是可憐的看着這個自己親眼看着長大的皇帝哭泣,他多麼希望皇帝這一哭,就將心中塊壘哭的雲消霧散?

自從皇帝上位以來,看着光鮮的大明早就是一個爛攤子,不但大明財政已經岌岌可危,戶部支出幾乎全靠內帑支撐。關外後金咄咄逼人,大明軍隊節節敗退,總兵遊擊守備被殺已經是司空見慣,經略巡撫自殺也已經屢見不鮮。西北流民開始洶涌,各地起義不斷,蒙古諸部也開始不再對自己這個大明敬畏,而開始不斷犯邊,最遠都打到了延綏腹地,三個總兵被殺。南方土司也開始蠢蠢欲動,沿海海盜風起雲涌,可謂四面楚歌。

而內部,爺爺萬曆皇帝疏於上朝,國家大事無人過問,有些重要的官職都空缺着,對士大夫的任命往往又無法下達,君臣之間很有隔閡。廷臣們逐漸形成各種幫派,諸臣已經開始出現黨爭,齊、楚、浙三大派系不遺餘力地攻擊,東林勢力也在不遺餘力的反擊,造成現在朝堂每日不務正事的一味撕咬。

本想勵精圖治做點什麼,三大案卻成爲了頑疾,朝臣內外糾纏不清。葉向高雖然能力卓著,忠心謀國,但過於強勢,便已經有了獨相把持朝政的苗條,根本就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天啓想做點什麼,但也通不過內閣這道關卡,皇權已經被無限輕視,皇帝做爲一個傀儡這樣說,也不爲過了。

每日下朝,回到後宮做他喜歡的木匠排解自己心中的苦悶,但做着做着,就將已經做成的,莫名奇妙的砸一個稀巴爛,還不是心中鬱結無處發泄?

本來全力支持毛文龍入遼東,希望能做出點什麼成績,結果就在剛剛之前,差點又成諸臣攻擊皇帝胡亂爲政的污點。

這下好了,毛文龍真的大勝了,不但有他自己上報的功勞,而且還有他沒有上報的功勞,如此可以讓諸位臣工可以看到,皇帝天啓不昏庸了。

看到皇帝竟然不顧體面的在外人面前如此不能剋制的嗚嗚痛哭,可見皇帝之心多麼的苦,正所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還算正直的葉向高也知道這次自己做的過了,是自己陷入了對熊廷弼的絕對信任支持而做的過了,在事實面前,在萬歲痛哭面前,葉向高突然感覺自己很羞愧,自己是怎麼啦,是按照佛說,着了相啦。

於是,帶着羞愧與忠君之心,撩起袍子跪倒:“萬歲,臣該死。”

羣臣也被天啓這一出弄得惶恐不已,紛紛跪倒請罪。於是,大殿上就再次一片請罪的聲音,這次他們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罪是的確有了。

天啓直起身子,很沒形象的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淚,喘息了一陣之後,掃視了一羣誠惶誠恐跪倒的羣臣,這時候天啓纔有了高高在上的那種感覺。

挺直了身軀,對着葉向高問到:“毛帥報功摺子上可有陣斬建奴五大理政大臣的說法?”

葉向高就將頭低下,小聲的回答:“沒有。”

天啓就哈了一聲,對於這個強勢的首輔,天啓是又愛又恨的,老是在他面前吃癟的天啓經過一場痛哭之後,心情也輕鬆好起來。尤其自己一直努力支持的毛文龍給自己揚眉吐氣,於是在葉向高面前說話也就有些仗義了。

“那麼以葉愛卿之意,毛帥不上報這天大的功勞是什麼意思呢?”

葉向高聽出來了,現在天啓已經一口一個毛帥而不以毛文龍之名呼之(歷史上也是如此的)就看出毛文龍在皇帝的心中地位是如何之高了。因此,再打壓毛文龍,那就是對皇帝的不敬,而一旦自己堅持,那麼勢必要造成皇帝和自己的不和,那對朝局是不利的。

這就是能臣幹臣和忠臣與奸臣的區別。

能臣幹臣是就事論事。

第1273章 名將迭出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822章 再破鎮江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349章 發錢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065章 遽然發動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692章 深謀遠慮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560章 精疲力盡第138章 擴展人脈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970章 玩過了第909章 抗旨不尊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825章 進退兩難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532章 爲國省錢第1160章 消耗銀子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596章 自請出使朵彥部第005章 沒有援軍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1255章 分攤軍費的智慧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646章 決死反擊第522章 利國害敵的利器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051章 整編軍隊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310章 分兵出擊第077章 趕緊轉進第1385章 大反攻第1216章 脫困牢籠第1240章 歇斯底里第531章 獅子大開口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079章 又被耍了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1174章 都是王爺好啊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302章 不做奴才的百姓第1087章 集體升遷第807章 老虎歸山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612章 邊軍的騷動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337章 攻城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920章 布衣宰相親臨第1079章 敵情有變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669章 我給你活路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261章 主殺熊廷弼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1699章 戰爭 沒有結束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471章 戰朝堂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181章 意見分歧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683章 監軍太監第375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