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

軍備競賽,真的是燒錢的,但只要有一方挑起了軍備競賽,那另一方,即便當掉了褲子,也必須咬牙跟進,這是沒有解的死結。

面對氣勢洶洶,大張旗鼓壓迫而來的大明的軍備競賽,即便是小國寡民的滿清,也必須積極響應。氣勢上絕對不能輸於對方。

其實這並不是氣勢上的問題,更主要也必須這麼做。現在的皇太極已經將他的國策,從積極進攻轉變成積極防禦。

上一次自己送給大明皇帝的和談書,現在已經石沉大海。當時的和談書裡已經明確的說明,自己去帝號,納貢稱臣,劃疆自守,兩國結成兄弟之好。

已經放低了身段,在當時打的大明朝廷節節敗退的時候,這樣的條件,原則上應該是一種恩賜,大明的小皇帝應該樂於接受。

結果沒有想到,遞上去去的談和條件如泥牛入海不說,反倒招來了大明的三面進攻。

不過大清的實力是不可小覷的,自己不但頂住了三面的進攻,而且重創了兩路敵人,大明的朝廷應該明白了,自己放下身段來求和,並不是打不過你,而是不希望生靈塗炭罷了。

然而自己重創了三面的敵人,皇太極卻發現自己捅了一個巨大的馬蜂窩。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明朝廷變得硬氣起來。

隨着他們三路大軍進攻的失敗,雙方罷戰,皇太極以爲大明朝廷這一次會主動向自己求和,結果卻沒想到,以毛文龍爲首的大明的各個軍隊,竟然突然間窮兵黷武,並且明示天下。

打丟一個,增加兩個,達掉兩個,增加4個,這的確讓人恐怖。而最讓人恐怖的事,他們不但說了,而且竟然真的做到了。

大明的草原軍團,原則上已經被自己徹底的殲滅了,結果就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們竟然再一次拉起了15萬的大軍,氣勢洶洶的向東開進,向自己壓迫過來,並且在大紅廟,建立了他們的根基大營。

而已經佔據了廣寧的洪承疇,竟然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再次建立了十五萬關寧鐵騎,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這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們敢於主動出擊了。

一個龜縮在烏龜殼裡的軍隊,突然轉變成敢於出擊的軍隊,哪怕只是小小的出擊,都是讓人擔心的。因爲這足以說明,這是軍隊的精氣神變了。

而更讓皇太極擔心恐懼的,是的現在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對東江鎮已經產生了恐懼。

自己原先在遼南之戰之中,打掉了他6萬將士,結果他轉眼就給自己弄出來十二萬。而就在這次戰役之中,自己打掉了他4萬,結果他轉眼真的就給自己弄出來二十二萬。

現在皇太極已經戰戰兢兢了,因爲他不知道在下一次戰役裡,面對毛文龍的時候,自己應不應該殲滅他一兵一卒。如果殲滅了他一兵一卒,那他轉眼就會再徵募兩兵兩將。

現在皇太極真的害怕了,害怕每次自己殲滅他太多,是不是會讓毛文龍的兵力成倍的增長更多?

這仗還怎麼打?沒法打了。想一想未來自己有能力殲滅他毛文龍百萬大軍,結果自己將面對毛文龍千萬將士,想一想那恐怖的場面,皇太極不由得渾身生出一種無力感。

着就是大國對小國的狀態。

這就是小狗和大狗的存在。

小狗可以整日對大狗狂吠,但卻絕對不敢真的對大狗下口。

狂吠可以,大狗是懶得搭理你,而你一旦敢對大狗下嘴,哪怕是大狗對你的狂吠厭煩了,只要一個撲咬,小狗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老爹之所以能順風順水,是因爲大明的朝堂被一羣只會誇誇其談的東林掌握,被黨爭糾纏的沒有功夫和自己鬥。

而不知道什麼時候,大明的朝堂突然改變了,誇誇其談的東林被天雷消滅了,皇帝不再厭政了,羣臣精明強幹了,內閣高效運轉了,而毛文龍,不再被人扯後腿了。

結果,大清的災難就來臨了。

但事情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不走也得往前走,因爲現在已經沒有退路。當初的和談是假的,是緩兵之計。但即便是弄假成真,真的和大明和談,看現在的意思,也不可能實現了。

中原王朝一直秉承,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直迷之堅守大一統的思維。他們是不可能承認在自己的疆域之內有分裂的勢力存在,哪怕是曾經名義上是自己的疆域也不行。

這就是當初秦皇漢武留給漢族子孫的規矩,不管是一個多麼英明神武的後世皇帝,不管是他的國號是什麼,只要他沒有佔據雪山之東,大海之西,漠北之南,彩雲之北的疆域,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偉大的,完整的皇帝。

普天之下,即便你佔據了世界宇宙,但只要你沒搶過來紫禁城裡那小小的宮殿裡,那小小的臺子上,那一把坐着怎麼都不舒服的椅子,你就不是正統,你就會被全世界的漢人鄙視。

其實,自己何嘗不是也是如此?當初繼承了汗位,老老實實的守住這片疆域,不招惹誰,不撩騷誰,就可以做個安安穩穩的一方諸侯。

一方無拘無束的諸侯,可以自由行走天下的諸侯,和一個那個高臺上被圈禁的連大門都不能出的高級囚徒的皇帝有什麼區別嗎?

區別是有的,那就是,其實諸侯比所謂的皇帝更自由。但其中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名份。

盛名之下累死人啊。

越想,皇太極越氣餒,越沮喪,他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魔障了,爲什麼放着一個一地諸侯不當,或者乾脆再退一步,不放着一個富家翁不當,非要去搶那個在千里之外,被圈禁不大的皇城裡的那把想着就咯人椅子呢?

最終在皇太極日思夜想之後,明白了一個道理——虛榮,高高在上的虛榮。

當看到高高在上的文武大臣跪拜在自己的面前,而他們下面又有無數人跪拜在他們的面前,最終等於全天下的人,都跪伏在自己的面前,而自己對他們的生命財產予取予求的時候的那種感覺,的確讓人慾罷不能。

而最根本的是,那年,毛文龍坐在遼河岸邊,跟自己說,自己的宿命的時候,才讓自己現在不屈不撓的走到了今天。

想明白了這些,皇太極不由得嚎叫一聲——毛文龍,你害了我。

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316章 陷馬顯威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1395章 滿清建國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303章 錦州之戰第033章 肉的味道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521章 勢力壯大(爆更)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112章 孤注一擲的阿敏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506章 廢掉遼餉(爆更啊)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347章 繳獲第967章 讓敵人發抖吧第821章 王師出擊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506章 廢掉遼餉(爆更啊)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412章 合法化第1243章 決戰開始第554章 大事成了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470章 大朝會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470章 大朝會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1291章 暴動第438章 登州報捷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354章 透陣第1304章 炮戰第740章 東林的不甘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1288章 全民動員2第887章 跳出來了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1246章 挖他牆角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829章 親身犯險第377章 火器發威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287章 倒晉策2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363章 遽然發動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785章 匯兌天下第400章 整編成軍第347章 繳獲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786章 大朝會第613章 蜂擁而出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第169章 小民的悲哀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1102章 重新調整第1156章 再整雄兵第1251章 滅清還是伐明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1229章 破城而入第191章 堅守鎮江第1392章 調換能將第1392章 調換能將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1270章 往死裡整崇禎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947章 天啓有後了第1083章 撂挑子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