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

在皇宮裡神情恍恍惚惚的天啓皇帝,在所有相信毛文龍這個神棍的指導下,堅決嚴防死守,在今年絕對不讓皇帝碰水,洗臉和洗澡,都只用溼毛巾代替。即便是皇后和他睡在一起,感覺到非常味兒,也堅決的忍耐。

然而在恍恍惚惚之中,天啓皇帝坐在御花園唯一的一個小池塘面前,傻傻的坐了一個下午,結果就莫名其妙的一頭栽進了那個小池塘,水池不大,水淺的都不能沒過膝蓋。

聽了這個消息,孫師傅和袁可立直接暈了過去。

一片大亂的內閣裡,楊嗣昌跺腳:“毛文龍,我現在就掐死你。”他之所以這麼罵是因爲,皇上那哪裡是失足落水,分明就是想不開跳水自殺,這都是當初毛文龍胡說八道落的病根。

大家跑的鞋子都丟了,衝進了皇宮的寢宮,這裡原則是不能讓外臣進入的,但這已經是非常時期,哪裡還顧得了這些?這些大臣將沿途阻擋的太監宮女打的是鼻青臉腫。然後就像一羣剛從瘋人院裡跑出來的病人,沒有鞋子帽子,披頭散髮的衝到了天啓皇帝的牀前。根本不去顧哭的沒有任何形象的皇后,一羣大臣直接爬上了牀沿,死死的抓住了天啓皇帝的手。

天啓皇帝這時候舒服的躺在牀上,原先灰白的臉上,竟然被一種妖異的駝紅所取代,原先心思沉重的表情,被一種解脫所代替。

看到這樣的表情,楊嗣昌等人心中不由得一沉,這是迴光返照。

“御醫,御醫,趕緊給我過來。”孫師傅不體面的大吼大叫。

結果天啓皇帝拉住他的手:“師傅,不用了,這就是宿命,這就是毛帥所說的宿命,醫藥是不可能和老天規定的宿命抗衡的,沒有必要費這個閒心了。”

御醫也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萬歲不過是偶染風寒,而且很輕,只要熱敷,再喝上幾碗普通的湯藥,哪怕是一碗紅糖生薑水,就足可以自愈。但萬歲說什麼也不吃藥,這讓臣等如何辦理?”對於這個仁厚的過份的皇帝,這幾年來,每一個人對他都已經充滿了愛戴,御醫更不例外。

這幾年是御醫最好做的年頭。原先的時候,他們總是戰戰兢兢謹小慎微,伴君如伴,讓太醫院成爲了死亡率最高的人。但是從朝廷整肅之後,不管這些太醫治好沒治好宮裡的貴人,他們都不會受到責罰,而且都會得到皇帝寬厚的安慰。即便是在第2個皇子病故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受到責罰。這怎麼不讓太醫院的人,在感激之餘對皇帝盡心盡力,希望這個皇帝能長命百歲?

但是大家都知道,針石不救尋死的人,草原的殺戮過多,讓這個過份仁厚的皇帝內疚不已,他是在自己找死,來救贖他的靈魂。

一個一心尋死的人,你怎麼能夠救回來?

看到跪在牀邊一羣的衆臣,天啓難得的輕鬆說道:“諸位愛卿師傅都在,宣太子和八賢王過來吧。”

這話一出,大家就如雷轟頂,孫師傅和楊嗣昌第1個站出來,對着忠心耿耿就要出去傳旨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大聲吼道:“如果你現在敢踏出寢宮一步,你就是天下的罪人。”

孫元化直接上去掐住了他的脖子:“現在我和你同歸於盡。”

駱思恭就咳嗽着對着皇帝跪倒:“老臣體弱身虛,不能傳旨,等讓老陳喘了一口氣再說吧。”然後加了一句:“說不定現在老臣就將死了。”

天啓還要嚴令他執行任務,結果駱思恭就真的死了。他是自己掐着自己的脖子死的,當然,自己是掐死不了自己的。

皇后撲到了他的牀前:“你還是先喝一碗藥吧,一定要堅持着咱們的弟弟抱着太子過來。”

天啓皇帝不由得長嘆一聲,伸手接過了藥碗,遞到了嘴脣邊,卻最終還是放棄,緊咬着嘴脣,閉上了眼睛。

這樣的局面讓所有的文武大臣們,真的束手無策了。

退開了牀邊,十幾個人就聚集在寢殿的門口,緊急磋商這件事情。

皇帝的老師孫承宗堅定的定下了基調:“這個時候,只能讓太子來見皇上,八賢王絕對不許進來,一會兒我就坐在午門口,只要信王敢闖宮,我就和他拼了。”

對於這樣的承諾,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悲壯的感覺。

經過這麼長時間,大家已經看到了朱由檢的能力,但這卻更讓大家擔心。

而同時,躺在牀上的皇帝心思,大家已經徹底的明白了。無論從正統上還是從其他方面考慮,皇帝一定要傳給太子,而絕對不是八賢王,這一點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大家更知道,皇帝和他的兄弟情深,八賢王聽到哥哥病重,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的衝進宮來,可能他沒有別的想法了,但皇帝一定會說出他不該說的話。

這時候,必須阻止他進宮,而在這裡的十幾個人,沒有一個人真正敢阻止他。

孫師傅不但是皇帝的師傅,同時也是朱由檢的師傅,綱常禮教能夠阻擋住他。但是都是年輕人,而且兄弟情深,朱由檢堅決進宮探望哥哥,這樣的事情一定會發生的。坐在我面前的孫師傅,就可能要付出不可想象的代價。

楊嗣昌道:“但這並不能解決問題,那個神棍毛文龍,纔是解決這個死結的關鍵,現在必須叫他回來。”

孫元化不由得焦急:“可是現在東江鎮和建奴的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侵佔了朝鮮的阿敏還沒有被殲滅,同時,鞍山的戰役又打響了,也需要毛文龍作鎮指揮,這兩方面的戰役,是關乎到徹底解決流動問題的關鍵。打勝了,滿清不再是問題,打敗了,滿清就可能死灰復燃,這關乎到國運。”一羣大臣紛紛表示贊同,勝利已經出現了曙光,只差臨門一腳。一旦毛文龍脫離了東江鎮,這場遼東和大明的戰爭,不知道又要牽扯到什麼時候去。

急匆匆趕來的徐光啓上去就給自己這個弟子一大腳:“你個不知道輕重的混蛋,現在的關鍵不是遼東戰爭,而是我們的皇帝。只要有了這樣銳意進取和仁厚的皇帝,即便周圍的戰爭再打上多少年,我堅信還是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而一旦我們失去了這樣的好皇帝,我不知道未來的大明將走向何處,與其賭上根本不確定的未來,我們必須保住現在可以掌控的局面。戰爭可以再打幾年,我們能夠堅持,並且有信心堅持。而我們失去了這一個銳意進取寬厚的皇帝,我們就註定失敗。”

所有的大臣就都沉默了。徐光啓說的對,這場戰爭失敗了,但可以再打過。一個難得的皇帝駕崩了,那就再也沒用了,戰爭的勝負和皇帝的生死哪個重要?這還用說嗎?

“這件事我來決定,我來承擔。”楊嗣昌下定了決心,然後看下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王振:“我發佈調毛文龍進京的文書,你能不能下聖旨?”口氣是商量的,但他的眼神是堅定的,而且是充滿威脅的。

“根本不用閣老用這樣的眼神看我,只要能讓皇上身體安康,即便要了我這條老命也心甘情願,您現在就起草公文,我就算假傳聖旨也要蓋章同意。”

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322章 灘塗遭遇戰第216章 土地的誘惑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1358章 親自殺敵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1336章 靜待第016章 人頭軍功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283章 倒晉聯盟第1134章 緊急部署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786章 大朝會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1164章 詆譭英雄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1172章 官威無用第155章 送子爲質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782章 口舌之爭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412章 合法化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1209章 爆炸總算開始了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563章 安排第959章 人要勝天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第1307章 密謀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1138章 全面鋪開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931章 戰場訓將第734章 捐與稅的區別第915章 馬維忠的多重使命第1181章 蠢蠢欲動的努爾哈赤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902章 敲敲竹槓第062章 奔跑奔跑第622章 順利推進的毛文龍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326章 穿越失手第481章 落井下石的技巧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299章 戰端再起第254章 羣策羣力第1097章 形勢嚴峻了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583章 精疲力盡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1179章 談論一下哲學問題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605章 勝利閱兵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526章 政治遊戲的結局第283章 倒晉聯盟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910章 完美的野心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432章 山東殺官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852章 暗夜突圍第836章 兵臨赫圖阿拉第1694章 拼死爭奪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184章 死守缺口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1393章 罪與罰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第889章 監軍歸來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