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清君側

面對八賢王朱由檢的誠懇詢問,左光斗踱步不語,很久之後轉而慷慨道:“臣雖然不齒毛文龍廣佈羽翼,但臣卻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要想改變大明現在的狀況,必須要推陳出新。”

朱由檢就一皺眉,東林底子在啊,這緊要關頭,這個做光頭還是犯了他磨磨唧唧的東林毛病,但還是要耐心的聽下去。

“但放眼天下,哪一次推陳出新,不是困難重重,商鞅變法被車裂,吳起變法被亂箭穿身,上下幾千年,不變法則國亡。變法無不從流血起,變法者沒有一個獨善其身的,也沒有因爲一個人而成事的。人亡政息,這就是歷史的悲哀。所以我理解毛文龍的良苦用心,如果要想變法成功,倡導者可亡,但追隨者繼續前行,乳品想要人亡政不息,那就是,培養出一批自己的改革派,掌控天下大局勢。即便是自己死了,還有那些掌握朝堂地方的追隨者們,繼續推行他的辦法。但他的所作所爲,必將被萬歲忌憚,所以他也有所忌諱。所以毛帥每次回朝都是來去匆匆,拿出了改革的辦法,安排了改革的人士,然後就躲到東江鎮去,繼續爲咱們這個大明死戰不休,保證咱們的國家內部的穩定安全。同時也掌握着巨大的軍權實力,在外震懾那些對變革仇視的對手,這樣纔有了咱們國家現在的中興的跡象。”

聽到這樣中肯的評論,原先在朱由儉心中也有的隱隱的不安,也就蕩然無存了。

“改革,推陳出新,就要動固有勢力的利益,結果在這推陳出新改革的關鍵時候,那一羣宵小卻爲了自己自私,就要將這改革的一羣徹底的覆滅。這不是在覆滅孤臣黨,這是在斷絕大明中興的腳步,這是將大明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所以,至於毛文龍未來造不造反,至少他現在沒有造反。尤其我認爲,毛文龍作繭自縛,他已經沒有了造反的機會。”

朱由檢就猛地站起來,探出身子,焦急的詢問:“左公爲什麼如此說?”

左光斗洞若觀火的回答:“難道王爺沒看出來嗎?一個人造反,光憑軍隊是不行的,還要憑藉着內部的基礎,而毛文龍所憑藉的就是那些孤臣黨。”然後拿眼睛不經意的看了一眼鄭國公。

鄭國公就坦然一笑:“爲了中興大明,我就是孤臣黨,我和我的勳貴集團就是孤臣黨。但如果毛文龍敢造反,我和我的勳貴集團,就是剿滅亂臣賊子的急先鋒。”

左光斗就一拍手:“國公說的太對了,在京城裡孤臣黨就被假傳出來的聖旨迷惑而束手就擒,就足可以看出來了,孤臣黨是國家的孤臣黨,不是毛文龍的孤臣黨。”

朱由檢就雙手拄着桌子,陷入了沉思,好久之後,擡起頭:“毛帥是忠臣,這一點毋庸置疑,誰對付毛帥,就是對付我們兄弟,就是對付我們這個大明。”

聽到這鏗鏘的決斷,躲在一邊的小胖子眼中突然涌滿了淚花,輕輕的拍了拍胸脯,因爲在胸脯裡,就有他剛剛接到的毛文龍的信。當聽到八賢王如此說,他就放棄了所有的壓力,艱難的糾結,渾身上下無比輕鬆。

“既然王爺如此說,王爺當行清君側。”左光斗堅定的道。

清君側這三個字一出,大堂裡立刻沉重無比。因爲這就預示着,剛剛走出困境的大明王朝,又將陷入一場巨大的內亂,在這內憂外困的時候,再發生這一場巨大的動亂,整個大明朝,完全可能走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左光斗血紅着眼睛對着朱由檢道:“雖然這是不得不走的一步,但爲了大明王朝真正中興起來,這一步必須走。”然後咬牙切齒的道:“我們正可以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將所有反對改革的東林閹黨一網打盡,爲中興大明掃清一切障礙。”然後看着只是聽而不迴應的八賢王頓足道:“什麼三足鼎立,權力平衡,簡直就是自掘墳墓。朝堂的勢力暫時平衡,巨大的禍患還在後面,真正的朝堂,真正能做事的朝堂,是絕對不能有黨爭的,正好趁着這個機會,將所有的其他黨派一網清除,權力只能在中央,決斷只能在皇帝,是內閣,絕對不是哪個黨派的手中。”

朱由檢就閉上眼睛,仔細的體味,最終點點頭,“我現在命令。”此話一出,整個大堂立刻肅穆起來,而朱由檢也如同一個三軍主帥,渾身充滿了殺氣:“立刻派人進京,命令魏忠賢那個老狗,還有葉向高,立刻放了我的皇帝哥哥,放了毛帥。”

“鄭國公,立刻召集我所能調動的所有的軍隊,向信陽集結。”

鄭國公立刻大聲接令。

“命令漕運總督曹廣校,告訴他,立刻給我集結糧草,我要進京救皇上,救毛帥,爲要清君側。”

“左大人,本王出征之時,信陽就拜託給您了。”

整個信陽立刻聞風而動,大家開始緊張的籌備,雖然還沒有到打出清君側的時機,但只要京城裡不放皇上和毛文龍,那就是一場兵戎相見的戰爭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驛丞急匆匆的進來,將一份公文呈上:“山陝總督楊嗣昌楊大人傳來公文,請即可調運十萬石糧食入山陝。”

朱由檢就玩味的看着手中的公文,對着左光斗道:“楊嗣昌這是試探我來了。“

左光斗就緊張的詢問:”王爺怎麼安排?”

朱由檢就果斷道:“立刻調撥十萬石糧草給他,立刻命令他,整頓軍隊向京畿邊界靠攏,隨時等待我的下一步命令,我們清君側。”

曹廣校,這時候已經在家裡做完了自己的喪事,然後將自己的家小悄悄的交給了自己最信得過的徒弟。接着就開始召集各地的堂主,當着大家的面慷慨的道:“毛帥對大家有恩,是毛帥給了我們漕幫十萬幫衆,百萬家屬找到了新的飯碗,讓我們活的更加滋潤。現在,毛帥有難,我們不能不管,我們江湖的漢子,就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大家隨時等待我的法令,隨時準備進京救毛帥。”

所有的漢子一起振臂高呼:“準備着,準備着,時刻準備着。”

但就在這悲壯的呼喊聲中,一個官差進來,對着曹廣校大聲吼道:“傳八賢王諭旨,漕運總督曹廣校,立刻準備十萬漕糧,然後時刻準備着,跟隨八賢王進京清君側,救皇上,救毛帥。”

曹廣校聞聽不由得的涕淚橫流:“八賢王,英明啊。”

楊嗣昌接到朱由檢的命令,輕鬆的對着身邊的官員道:“這很好,即便是皇上被奸佞所害,大明還有一個睿智的八賢王,大明,亡不了。”

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438章 各自的自信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1254章 組建新軍第198章 屠殺男丁第311章 暗潮涌動第898章 科學家的要求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560章 精疲力盡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416章 皮島第罪惡產業第1199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949章 塌天大禍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230章 讓人暈倒的現實第706章 刺殺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482章 趙南星的反擊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201章 瘋狗毛承祿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26章 新年伊始第350章 復活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474章 反咬回去第384章 兄弟情深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1212章 歷史的拐點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1017章 我不接受談判第799章 打倒一個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455章 父子相認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668章 下部落的悲哀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第740章 東林的不甘第935章 連環妙計的結局第273章 藉口殺人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399章 軍功分配第621章 多倫的盼望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1310章 鎮江少主第1150章 分贓朝鮮第964章 私立儲君第022章 結陣死戰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260章 改造盧象升第945章 碰上賴賬的了第783章 震懾與道理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501章 拜訪舅舅(繼續爆更)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512章 利益聯合第833章 智取董骨寨第1246章 挖他牆角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685章 四處遊走的國舅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1085章 談判的藝術第1184章 重回天津第1258章 槓精盧象升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99章 李光春的辦法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155章 真的關寧鐵騎第1291章 暴動第1332章 動起來第1268章 送妻兒入京第128章 透露些消息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193章 楊嗣昌的決斷第1182章 野心膨脹的袁崇煥第1204章 相約內應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1282章 天下商會第1197章 徐光啓 齊飛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