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積極備戰

領議政精打細算之後,爲了籌集到急需的資金,最終報了一個能夠達到極限的向毛文龍提供初級燉粗燒的鐵料的數目。

於是乎,就在這一次會議之後,拿到了鉅額的訂單的領議政,煥發了他的青春,以飛奔的速度回到了北朝鮮。然後墊着屁股向屬下層層下達指標,開始了大鍊鋼鐵的運動。一時間,北朝鮮不管是什麼含量的鐵礦廠,都有螞蟻一樣的百姓們在挖掘。然後各地小高爐,土煉爐那真是如雨後的狗尿苔一般遍地開花,整個北朝鮮被一片濃煙烈火所籠罩,PM 5直線上升。這樣的舉動,當然瞞不過江對岸的日本人。

當病體纏身,信男君傑得到這北朝鮮的探子密報,說是北朝鮮的小朝廷,展開了大鍊鋼鐵的運動,他第1個從軍事角度上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因爲在這個年代,鋼鐵的產量決定國家戰爭能力的認知,已經在各個國家形成了共識。

於是信男君傑立刻向幕府大將軍,稟報了北朝鮮進入緊張備戰的狀況,比賽鋼鐵產量,立刻被提到了全日本的第1位。但是可惜,日本少有礦藏,只能向南朝鮮下手。而在當年那個時代,鋼鐵的冶煉絕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

怎麼辦?好吧,既然南朝鮮有豐富的鐵礦藏,只是缺少人力,那還說什麼?加大對朝鮮的移民。原計劃今年移民200萬,在形式的壓迫下,立刻提升到了300萬,而要求在明年開春的時候,提前完成500萬移民的任務。在明年年底,完成1000萬移民的任務。

現在日本只有3000多萬人口,將1000萬人口從本土轉移出來,且不說中間巨大的費用,就是等於將整個日本,徹底的搬空。

當然那都是後話,毛文龍就在心中默算了一下,領議政報上來的數目,已經是在他損失了耕種土地的人手之後,所能提供的極限了。

於是就理解的衝着領議政拱了拱手,然後直接面對畢懋康:“我們應該理解朝鮮的困難,所以我決定,先撥付給朝鮮朝廷100萬的預付金,你沒有意見吧?”

畢懋康很有意見,但也知道自己說了也白說,就小聲的嘟囔一句:“你愛怎麼安排,怎麼安排,不過即便這樣,鐵料上我們還有巨大的缺口,如果用礦石直接冶煉出我們的鋼水來,我是無論如何也完不成任務的。”

毛文龍就將目光看向了袁可立:“咱們大明的鐵料生產,也是天下聞名的,然而在國朝內,卻出現了供大於求的狀況,據我所知,除了官辦的鐵廠之外,有許多私人的鐵廠都已經倒閉,所以我請伯父大人,回到山東之後,立刻向那些私人的鐵廠,給我訂購鐵料,我在經過二次加工,這樣不但提高了我的冶煉速度,而且還能帶動國內的生產,更能解決大批的勞動力,伯父大人以爲如何?”

既然不能阻止這個毛文龍的瘋狂,那麼就只能全力以赴的支持。袁可立對這幾全其美的事,也就慷慨的答應,最終提出個條件:“雖然不能先預付資金,但貨到付款絕對不能拖欠。”

毛文龍就斬釘截鐵的承諾:“只要貨物到達我東江鎮的碼頭,我一塊銀元都不會欠大家的。”

袁可立對這樣的安排相當擔憂:“我還是那句話,你說的明年開春1000萬銀元的再次收入,靠譜不?”

毛文龍就語氣堅定的回答:“絕對靠譜,要不是我怕咱們這裡發生通貨膨脹,也就是銀元不值錢,我一次拿出5000萬銀元還是保守的,請在座的諸位放心。”

得到毛文龍這樣的保證,所有的人都堅信這一點,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當然,如果這突然冒出來的1000萬銀元砸在這一片小小的地區裡,通貨膨脹將不可避免的爆發。多少懂得一些經濟的毛文龍絕對不敢這麼做,否則大家手中得到了這麼一大把銀子,大家轉眼之間就會變成窮光蛋,早上喝碗豆漿,都可能要兩三塊銀元,那就是一場災難。

於是毛文龍將目光轉向了鄭宏達:“老哥哥,我希望你這次回到江南去,發動你商行裡的所有商人,本着愛國之心,暫停對日本的貿易。然後爲我們東江鎮,還有朝鮮,籌集所有我們需要的物資,最大中的就是糧食。我最少在一年之內,要囤積下500萬石的糧食,還有布匹,老哥哥能做到嗎?”

領議政也趕緊道:“我們的百姓都鍊鋼鐵了,糧食的種植一定不足,所以,我也需要糧食。”

鄭宏達當時詢問:“江南現在由於移民的問題,糧食已經漲了,已經由原先的糙米從農民手中收購3錢,變成了5錢,如果運到這裡來,八錢。”

“沒有問題,這是在我預料之中。”

“你儲存下這麼多的糧食有必要嗎?”

毛文龍一笑,然後對着毛學禮吩咐:“爲了控制住東江鎮的物價,我準備對東江鎮所有的員工,給予八錢價格的糧食一半,再加一半的銀元作爲工錢的發放,同時收穫民間的兔子,以及有兔子皮做成的軍裝,也將按照這個比例發放,如此既讓糧食存儲在民間,也可以平抑住物價,這有問題嗎?”

毛學禮立刻站起來:“爲了大局,我會做通手下所有官員的思想,並且由我做起。”

領議政在這一番談論中,立刻又看到了新的商機,於是站起來說道:“東江鎮和朝鮮爲一體,避免銀錢的迴流,我決定,響應總督大人的號召,將來我交給您的粗鍊鐵料,也按照一半銀子一半糧食的標準執行。”

毛文龍在抱以感激的同時,也明白這個老傢伙的心思,還不是準備將我給他的銀子先收入他的國庫,而給那些出工出力的百姓以糧食交付人工。

現在的朝鮮,南方的產糧重地已經被日本佔領,而北方經過內亂,再加上戰爭,早已經土地荒蕪,糧食的產出簡直就是忽略不計。不過也好,拿糧食兌付朝鮮百姓的工錢,反倒會養活更多的百姓,畢竟百姓的追求就是吃飽,只要讓他們吃飽了,就會身體倍兒棒,幹什麼都有力氣。這不得不說也是一種變相的好處,既增加了朝鮮財政收入,他們會拿着一筆真金白銀去給將士們發放軍餉,然後這些軍餉會重新流入市面,再讓錢糧平衡,這也是一種經濟手段。非常時期就應該非常做,這樣將會讓朝鮮快速的復甦,因爲在戰亂之後,往往是手託金銀卻買不到東西,這下一來,也就解決了朝鮮的問題,這真是一舉多得。

第983章 鄭芝龍的出現第299章 戰端再起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037章 鄭芝龍的懺悔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1259章 收買計劃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073章 收編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856章 完勝第1351章 城牆爭奪第283章 倒晉聯盟第1365章 陰狠的齊飛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041章 敵情有變第1143章 突然的暴怒第099章 象關戰起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982章 天下有義士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555章 出大事了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964章 私立儲君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181章 勇士爬城第1347章 鐵山失守第812章 花錢如流水啊第935章 連環妙計的結局第698章 準備回京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520章 嚴苛的規矩第1097章 形勢嚴峻了第936章 輕鬆佔領第1212章 歷史的拐點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117章 毛遂自薦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253章 漏洞百出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188章 突然翻天第638章 夜襲第1385章 大反攻第009章 必須一戰第549章 位置之爭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992章 戰爭動員第810章 東江鎮的派系第193章 一日成城第879章 謀劃清洗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828章 努爾哈赤的應對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667章 不甘的接受投降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391章 歸民該殺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1337章 攻城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233章 悲壯落幕第1010章 視察軍工廠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441章 君臣初見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702章 君臣攤牌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148章 再諾封王第742章 陰謀詭計第1053章 戰役結束第190章 民不可使知之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883章 民心所向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663章 商路通達第1138章 全面鋪開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265章 被人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