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

朱元章講的種田,可不是拿着鋤頭,到農田上意思一下就完了。畢竟和後代帝王比起來,朱元章是真的會耕田。

整地,堆肥,翻地,播種,除草,收穫……老朱全都門清。

不同於後世那種,把種子撒下去,上了化肥,噴了農藥,就可以坐等豐收的情況,眼下的耕田要複雜得多,必須定期除蟲除草,時刻關注苗情,缺水了還要灌既。

而且除草什麼的,必須頂着日頭出去幹活……因爲自有中午的暴曬,才能迅速殺死雜草,不然頑強的野草,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重新紮根,再度復活,除了個寂寞。

假如除草的時候,遇上了陰雨,多半是不行的。

再有除了糧食之外,還要種植蔬菜和雜糧……這一塊就更麻煩了,別的就不說了,光是各種豆子,紅豆、綠豆、黃豆、芸豆、蠶豆。早熟的,晚熟的。各種不同品種,差不多有幾十樣。

爲了能豐富餐桌,讓家裡的孩子多吃一口,在耕田之餘,必須按照時令,把一樣一樣的種子種下去。

清明種什麼,穀雨種什麼,全都一絲不亂,唯有如此,纔能有所收穫。

所以說在古代種田,也不是悶頭傻幹就行的,必須熟悉時令,瞭解曆法,甚至懂得些天氣變化,唯有掌握這些小竅門,才能把莊稼種好。

再有就是要老實肯幹,不怕髒不怕累。

沒有化肥,就要想辦法漚肥。

糞便,爛樹葉,池塘的稀泥……把這些挖出來,堆在一起,經過發酵分解,變成可用的農家肥。

很可憐的是,辛辛苦苦弄出來的農家肥,百十斤的一筐,背到了田裡,累得彎了腰,所能提供的養分,還不如一小把化肥效果好。

農民的艱辛,可想而知。

其實真正瞭解這些時候,就會很自然而然明白,愛惜民力的原因……因爲隨便徵用百姓服役,打亂農時,輕則造成減產,重則絕收。

失去收穫,往往就意味着人會餓死。

所以,針對百姓,你可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修水渠,挖壕溝,建水庫,這都沒問題,老百姓也願意出力氣幹活。

但是做這些必須放在農閒的時候,或者讓百姓自己安排,在料理了自己農事之餘,纔好出工,不然的話,就會事與願違。

……

天可憐見,朱標小朋友才八歲,就被老朱提着,吭哧吭哧挖坑撒種子,耳邊還不斷響起老朱的叮嚀。

一遍又一遍,不停詢問,記下沒有?

朱標簡直要瘋了,我是你兒子,欺負孩童,沒有天理啊!

小傢伙只勉強種了兩壟地之後,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喘息,額頭上都是熱汗。

朱元章看在眼裡,也是心疼,但更多卻是遲疑……這孩子身體不行啊,咱小時候,還不到六歲,就跟着下地幹活,一忙活兒就是一天,都不知道累。

這小子才幹這麼點活兒,就叫苦連天。

這可不行!

“朱標,你是當大哥的,要給兄弟們做個表率,往後你有空就來這一片,學着種田。還有,讓你娘帶着你養蠶,採茶,紡紗織布,你什麼都學點,沒有錯的。別覺得那是女孩子乾的事情,張先生不還喜歡織毛衣嗎!咱們國庫財稅三成就靠着絲綢,茶葉,馬虎不得。”

朱標真的哭了,我想換個爹,在線等,十萬火急。

金陵這邊,朱元章拿張希孟的這套主張,教導兒子,在山東,卻是要用這一套主張,來培養人才。

“張相,我記得在幾年前,你就講過,以民本立學,講的是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現在想來,差不多到了落實的時候了吧?”

劉伯溫笑呵呵道。

一項主張,從提出到實踐,從書本變爲現實,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

你有什麼主張,必須有什麼配套的措施落實下去,不然就是空談。

拿儒家來說,人家自詡士大夫,認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認爲功名只在書中求,然後人家就鼓搗出了一整套的科舉學堂體系,從官學到書院,一應齊備。

考取了相應的功名,就能獲得相當的待遇,真正實現了顏如玉,黃金屋,一站式購齊。

哪怕你七老八十,又老又醜,腎虛腰疼,半夜盜汗,窮困潦倒……只要能考上功名,立刻就成了十里八鄉的一枝花,無數人爭搶着攀附。

這倒不是說是對的,問題是人家從主張到實踐,邏輯閉環了。

當初張希孟總結出衣食爲本,日用爲道。主張親民愛民的民本主張……但是要怎麼落實,還缺了關鍵一步。

所以說想要取代儒家,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的事情。

眼下的復旦學堂,就是關鍵的一步。

“伯溫先生,確實是到了這時候,只是要怎麼設置,還需要推敲一二,總之,不能跟國子監一般。”

劉伯溫當然表示贊同,國子監說到底還只是培養官吏爲主,各地精通文義的青年才俊,經過推薦,進入國子監。

而在國子監之中,設立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六堂,光是聽名字,就差不多知道是幹什麼的。

課程也主要是,四書五經,以及律令、書、數、《御製大誥》等等。

考覈方式則是每月試經、書義各一道,詔、誥、表、策論、判、內科二道。

每日習書二百餘字,以二王、智永、歐、虞、顏、柳諸帖爲法。爲的是能寫出漂亮的館閣體,滿足官場公文需要。

雖然這些年也把張希孟講的東西,引入課堂,但也僅限於張相又說什麼了,大傢伙瞭解一下,考試的時候可能用得到……僅此而已。

“復旦學堂,不是以培養官吏爲目的,而是以培養百工百業人才爲先。因此經義文章的課程,必須削減壓縮。設立農科、工科、醫科、商科、天文、算術六科,學制暫定八年,前三年爲基礎課程,後五年爲專業課程,學生可依據興趣和考試成績,升入不同學院,進行學習,待到學業完成,可以憑藉畢業證書,進入各行各業,爲國效力。”

張希孟說得很粗略,其實他也沒法仔細講……因爲張希孟真正想弄的數理化,暫時連學科體系都沒有建立起來。

他只能藉着工科的名義,弄一些試驗,講一些原理,然後再把理論提煉出來,籌組新的物理學院,化學院。另外農科也是個籠統的分類,像什麼肥料啊,良種啊,土壤改良,鹽鹼化治理,都能歸結其中,如果拆開了,又會涉及到水利,工程的內容。

最有趣的就是商科,這也是個筐,裡面甚至包含了外語課程,你敢信?

儘管市舶司早就設立了,和海外通商也在做,但是要想成立航海專科,介紹海外蠻夷情況,鼓勵航海開拓,還是做不得的。

這倒不是阻力的問題,實在是想成立學堂,建立學科,連基本的教材都沒有,到底這個學科研究什麼,方向是什麼,方法是什麼……全都是一片空白。

張希孟只能先掛羊頭賣狗肉,藉着辦學的機會,挑選合適的人才,完善相應學科,適當機會,組建新的學院。

按照張希孟的目標,在十年之內,把復旦學堂弄成有至少二十個專業的綜合性學堂,規模龐大,生員要超過萬人。

不只是大明,放眼整個世界,那也是首屈一指,無可比擬。

即便是如此粗糙的框架,也足以讓人耳目一新。

農學,醫學,工學,商業……這些小道堂而皇之登堂入室,並且赫然成爲學堂主要內容。

斯文掃地,讀書人還有什麼尊嚴可言?

讓我們來山東吃苦也就算了,又派了一堆武夫,騎在我們頭上。

不嫌棄丟人,不要臉皮,我們忍了。

可是到了今天,連課程設置也對我們如此不公。

讀書人啊,你何時能站起來?

經過千辛萬苦,趕到了山東的一衆文人,如喪考妣。

經義呢?

諸子百家呢?

詩詞歌賦呢?

我們只懂聖人的微言大義,讓我們教這些東西,真是難爲我們了。

不會就是不會啊!

“廢物,全都是廢物!到了今天,還敢耍賴,當真該殺!”劉伯溫殺氣騰騰,他是真想動手了。

只不過在一片喧囂之中,有人的見解讓人眼前一亮。

不用說了,這就是錢用壬。

他認爲很多學科不是不存在,譬如商科,管子就有很多經營之道,呂氏春秋也有,孔子就講仁民愛物,老子也說不貴難得之貨。

歷代設有常平倉,調劑糧價,宋代有買撲制度,爲了方便徵收商稅。還有市舶司,和海外打交道,這些內容早都有了,只是儒者視而不見,不願意真正深入研究,總結出來罷了。

所以說罪在我們讀書人,我們愧對先賢,愧對天下。

我們應該贖罪啊!

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出了錢用壬這個不要臉的叛徒,算是把這幫讀書人的臉皮給撕扯乾淨了。

這幫人再也沒有別的說辭,只能抓緊時間,翻閱典籍,尋找內容,總結成書,準備教導學生。

由於提出了真知灼見,錢用壬不但獲得了孔府的一間房舍,用來辦公,還有一個人專門伺候他。

這個人很能幹,錢用壬需要的書籍,他很輕鬆就找到了。

“不錯,回頭我給你升官……對了,還沒問你的全名,你是哪裡人?”

面對問題,此人沉默了片刻,低聲道:“小人就是這裡人,叫孔希學!”

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寫入大誥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吳王的請帖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二百七十章 胡惟庸第一章 元末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做周天子的朱元璋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第五百四十三章 朕本淮右布衣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二百六十一章 再次被盜的張希孟第五百六十五章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都功德營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三百二十三章 臉都不要了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最強鮎魚效應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駙馬牽連其中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二百五十章 演出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飯的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七百五十一章 徹查倉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六百零四章 新舊交替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五百三十四章 民心在我不在你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五路圍攻第五百一十章 有教無類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七百四十九章 無愧朱元璋之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理論和實踐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印到手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萬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皇后的恩典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三十章 淮西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零二章 朱元璋做好了戰鬥準備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