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

說一個冷笑話,察罕帖木兒和劉福通是同鄉。

劉福通是潁州人,察罕帖木兒祖籍在別失八里,但是他爹阿魯溫早早就遷居潁州,察罕也是潁州出生。

劉福通最初隨着韓山童傳法,他的部下多爲潁州一帶的兵丁。

湊巧的是,察罕帖木兒也在潁州等地聚攏了一批地主武裝,加入到鎮壓紅巾軍的行列。

敵對雙方的核心骨幹,竟然是同一個地方的人。

雙方死鬥了十年,或許彼此就是鄉親鄰里。

如今劉福通已經選擇了自殺,以一個豪傑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那些勇敢拿起武器,反抗元廷,堅貞不屈的猛士,死得就比泰山還重。甘心給元廷當鷹犬走狗,只爲了個人榮華富貴的畜生,死得就比鴻毛還輕。從察罕帖木兒選擇給元廷賣力氣,殘酷屠戮紅巾,殺戮百姓開始,他就註定了遺臭萬年!”

張希孟在等候大戰開啓的空閒,提起了他的筆。

該怎麼給劉福通蓋棺定論,又怎麼解讀這場中原決戰……張希孟反覆斟酌,決定把這一對老冤家放在一起,好好做一篇文章出來。

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誰是英雄,誰是醜類……劉福通和韓宋,靠着救濟百姓的主張,壯大起來,又因爲忘了百姓,走向了衰亡。

察罕帖木兒,自始至終,就是元廷的一條走狗,所以說,不是察罕帖木兒擊敗了劉福通,是劉福通自己擊敗了自己。

曾經爲了百姓挺身而出的猛士,變成了不顧百姓生死的惡徒,自然是要死掉的……但是我們不該忘記他曾經的勇敢和志向。

不忘初心,堅持到底,方得始終!

張希孟直接的渾身顫抖,文思如泉涌,很快一篇大概的文章脈絡就寫了出來……要是打仗也跟寫文章一樣容易,那該多好啊!

現在就剩下唯一的問題,能不能弄死察罕,如果把他給俘虜,或者擊殺……然後通過報紙把文章發出去,讓天下人都知道,那可就效果拉滿了。

察罕還不知道張希孟拿他做文章,說他死得比鴻毛還輕……事實上察罕也不是這麼看自己的,他覺得這些年雖然轉戰山西河北等地,但他畢竟是潁州人,又是在信陽拉起兵馬,在汝寧等地大戰紅巾,並且一路發展壯大,走到了今天。

因此察罕估計就算是家鄉父老有些怨言,也不至於翻臉無情。

只要把兵馬派過去,應該就能收攏人心,並且順利進軍……正如王保保設想的那樣,殺入河南腹地,轉道向東,威脅徐州等地,迫使朱元璋撤兵。

計劃很完美,可第一步就失敗了。

察罕派出了心腹李克彝統領兩萬多騎兵從鄭州南下,直奔新鄭,然後走許州,潁州等地,來一個極限迂迴,攪亂朱元璋的後方。

反正這裡沒有多少明軍,還不是來去自如……

可察罕跟李克彝都想錯了,從鄭州南下,所過之處,盡是一片荒野,一眼望不到頭,路邊田地荒蕪,少有樹木。

中原沃土,竟然遍地颳起黃沙,到了春天,也是黃的居多,綠色稀少。

連年的戰亂,已經把中原大地打得人口凋零,遍地荒蕪。

再加上不時氾濫的黃河水,風沙,鹽鹼,蝗災,輪番蹂躪這一塊多災多難的土地。

跟多年前察罕出發的時候,已經全然不同了。

李克彝越走越是皺眉頭,別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隊伍沒有,就連老百姓都看不到一個,這還怎麼打?

他又勉強往南走了一段,離開主要戰場,總算是看到了炊煙,李克彝立刻揮軍過來……只是當他們趕來的時候,村子裡已經沒有了人,竈臺還是熱的,但是鍋已經被揹走了,糧食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元軍只是找到了一口水井,有的元軍口渴難耐,就大口灌井水。

但是很快就出現了大片中毒的情況,上吐下瀉,哀嚎一片。

李克彝不得不下令,不許隨便喝水。

只能喝馬奶。

說來諷刺,當年蒙古騎兵就是靠着這一招,橫行萬里,滅國無數。但如今的蒙古士兵,雖然偶爾還能喝一些,但是長時間這麼幹,就受不了了。

軍心士氣,急速下墜。

李克彝也沒有辦法,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向前。

所幸走出來一段之後,河網越來越密,似乎喝水是不愁了。可是這些河流,一座橋樑都沒有。

即便有,也已經被人摧毀。

河邊的船隻也都消失不見,有些地方,甚至還能看到焚燒之後的黑炭……看到了這裡,李克彝渾身冰涼,他漸漸明白過來。

確實是人煙稀少,但絕不是一個人沒有。

而是有人把老百姓帶走了,只留下了一片白地。

到底是誰幹的?

是韓宋?他們已經亡國了。

是大明?這麼短的時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難道走夜路多了,遇見了鬼不成?

李克彝連忙派人,四處搜尋,想要抓幾個老百姓,問個明白。結果人撒出去了,好半天才帶回來幾個老弱病殘,有幾個四肢健全的,竟然還是傻子。

問了半天,也回答不明白。

弄得李克彝簡直死的心都有了。

原計劃的迅速奔襲,直搗黃龍,結果弄成了老牛拉破車,走出來三天,還不到一百五十里。

就這個行軍速度,還想抄明軍的後路,只怕等他們到了徐州等地,決戰早就結束。

李克彝也想快點進軍,只能不斷催促部下。可無奈手下人不願意,越來越深入明軍腹地,萬一中了埋伏怎麼辦?

平章大人是不是打算那我們當誘餌,把我們派出去,然後他自己安然撤回北方,要是這樣,我們可不答應!

而且打仗是要發財的,這荒無人煙的,上哪去搶劫?

不能搶掠,那還打什麼仗?

李克彝越發頭疼,說來說去,所謂地主武裝,就是一堆草頭王湊在一起,察罕帖木兒只是總盟主罷了。

隨着戰場失利,察罕有心北返,卻又舉棋不定……結果弄得下面人心惶惶,各有心思。在這個情況下,還想長途奔襲,偷襲明軍,實在是高估了自己。

李克彝打算向察罕說明情況,請示察罕帖木兒的意思。

可還沒等他把書信送出去,正在營地睡覺的元軍,突然聽到了四外鑼鼓喧天,喊殺震天。

急忙派人出去,結果撲了個空,什麼都沒有發現,只是撿回來一個破盆。

這是誰?

竟敢襲擾我們休息?

李克彝臉色鐵青,一腳踹碎了破盆,卻也只是無能狂怒罷了。

轉過天,繼續前進,疲憊的元軍走的距離還不足三十里。

而到了第二天晚上,依舊如此,而且還分成兩批,上半夜一批,下半夜一批,不知道從哪裡弄到了火藥。

裝在竹筒裡,對着元軍營地發射,還引起了好幾處火災,燒傷了數名元軍。

接下來水源投毒,道路上挖坑,襲擊零散的元軍,放冷箭,設陷阱,撒鐵蒺藜,放捕獸夾子……總而言之,什麼手段都上來了,而且越來越花,層出不窮。

弄得元軍吃不好睡不好,上上下下,士氣低落,再也不願意往前走一步。

李克彝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覺得必須退兵了,如果再這麼下去,要不了多久,用不着明軍出手,他們就會土崩瓦解。

漸漸的,李克彝也明白了。

面對韓宋,玩這種長途奔襲,攻擊腹地的把戲,或許有用。

可他們的對手是明軍,是從上到下,都被組織起來的百姓,萬衆一心,又怎麼會給他們多少可乘之機?

別看損失不多,但每一步都是坎坷,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

連敵人是什麼樣都沒看到,就已經損失不小了,這還怎麼打下去?

必須準備撤退了,

可就在李克彝等待察罕命令的時候,地方的民兵不滿足只是襲擾遲滯,他們還主動找到了明軍,希望能夠請求明軍出手,痛擊敵人。

由於王弼和鄭遇春尚在開封方向,距離這邊還有點遠。

消息竟然先送到了馮國用手裡。

“元軍竟然派人南下了?”

馮國用將情況通報了馮國勝,鄧愈,丁普郎等人,大傢伙商議一下,該怎麼辦吧?

這時候馮國勝率先發言道:“大都督,元兵雖然多,但也不是沒有止境的。他們派兵南下,必定後方空虛……我建議咱們繞開汝州,派遣一支偏師,先把襄城拿下來……奪了襄城,許州就到了嘴邊。南下的這一支元軍必定回援,汝州的關保也會坐立不寧。到時候大軍齊出,猛攻汝州,整個河南的元軍都會顫慄惶恐,我們也就多了幾分勝算。”

聽完兄弟馮國勝的話,馮國用再看地圖,頓時都覺得他講得有道理,心內歡喜。

明軍將主力放在了河北,卻沒有料到,竟然是河南方向,首先出現了機會……不得不說,戰場還真是瞬息萬變,捉摸不定。

馮國用跟幾個人商議之後,果斷同意了馮國勝的建議,並且抽出了五千人,又把最精銳的一支礦工攻城隊交給馮國勝。

他們攜帶着充足的火藥,立刻出發。

馮國勝一直憋着一口氣,終於等來了機會,他領着兵馬,迅速撲向襄城……倘若李克彝還在鄭州方向,就算襄城丟失,也能派騎兵堵上。

可現在他已經逼近了汝寧,將軟肋暴露給明軍。

“給我攻城!”

就在海浪般的攻城大潮中,礦工們順利接近襄城,將火藥埋到了城牆下面……隨之而來,一聲巨響,城牆被炸開了一個口子。

還不到三千守軍的襄城,就這麼落到了馮國勝的手裡。

而馮國勝真是一頭猛虎,他幾乎馬不停蹄,直撲許州,猝不及防之下,許州也落到了馮國勝的手裡……整個河南元軍的戰線,被粗暴地撕開了一道大口子。

接連的勝利,讓馮國勝豪情萬丈,他竟然沒管南下的李克彝,而是揮軍直取新鄭。

這邊大刀闊斧,高歌猛進。馮國用,丁普郎,鄧愈,他們各自率領兵馬,猛攻汝州……關保敗北,率領殘部潰逃。

汝州易手!

河南大捷!

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二百三十章 敲打老李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四章 漢高祖如何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五百九十七章 懷王千古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俘虜樓船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四百九十二章 夫妻同心第五百四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祭祀行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八章 名滿濠州的朱公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張士誠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八百一十二章 咱們是陛下的鄉親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姚廣孝的新官第七百零二章 北平大學堂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原復興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子和老四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六十八章 進城不是小事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五百二十五章 張士誠,降了!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一百零六章 又要升官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四百一十九章 坑兄弟不手軟的張希孟第七百四十四章 有競爭,纔有突破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五十二章 我叫朱英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地成聖的張相公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立什麼樣的國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丞相的自我修養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六百九十八章 紈絝子弟張庶寧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五百九十六章 及時雨張先生第一百四十章 七成那是人家的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說話的藍玉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