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

面對張希孟拋來的橄欖枝,李善長竟有些受寵若驚,他是萬萬沒有料到,在這個當口,張希孟沒有選擇落井下石,反而願意拉他一把。

這份恩情,絕對非同小可,可以說再造之恩也差不多。。

否則的話,他老李站在了馬氏的對面,光是枕邊風,就能把他給吹得形神俱滅了。

“張相,睿智如你,我是不敢敷衍搪塞的。其實我也是騎虎難下,上去了,下不來。”

張希孟笑道:“有些事情也是怪我,給李兄添了麻煩。”

“不!”

李善長正色搖頭,“說實話,我是打心眼裡贊同張相的主張……你想什麼我心裡清楚,張相不會以爲我在撒謊吧?”

“不會!”張希孟搖頭,“當年在制定分田策略的時候,李兄就把歷代均田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李兄心思機敏,無所不通,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聽到張希孟的誇獎,又想起曾經的事情,老李十分感嘆,隨即道:“就以分田而論,唐初女子能拿到男人半數的田畝,這纔有了盛唐氣象, 我豈能不知!張相主張給女人均田, 准許她們入學,乃至可以讓女人爲官……雖然這一步邁得有點大,但是效果也立竿見影。我這次能從容調動糧草,按時供應軍需, 都要靠張相的高招。”

李善長倒沒有撒謊, 站在他的位置上,是最能體會到其中好處的。女人走出家門, 有下地幹活的, 有進入作坊做工的。

她們爆發出來的熱情,簡直讓人五體投地, 瞠目結舌。

正因爲壓抑得太久了,得到的施展空間的女人們, 甚至要比男人還要熱心, 徵收稅糧的時候, 女人們會精挑細選,仔細曬乾, 把最好的交上來, 而且還會催促男人, 不許耽誤時間。

因此夏糧可以收得又快又好。

越來越多的女人,進入作坊, 金陵的手工作坊也一下子興旺起來。

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商稅大增,絲綢布匹, 產量大增。

這可都是硬通貨,最終都要落到錢袋子裡,而李善長就是負責管理錢袋子的。

他能無動於衷嗎?

可是李善長也有另外一番考慮,這好事能維持多久?他沒有把握。

“張相, 這個主張固然好, 可唐初也沒施行多少時候,男丁尚且拿不到足夠的土地, 又有多少能分給女人?自趙宋以來,世風日漸嚴苛起來,尤其是自理學興起,更是如此, 凍死事小, 失節事大……不管那些讀書人怎麼議論,總之在民間,女人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多,層層疊疊, 不勝枚舉。我們這是和千百年的傳統對抗,我是沒多少信心,再有,就算咱們現在堅持下去,等過了十幾年,二十年,新一代人長起來,土地田畝必然不夠,彼時均田還怎麼維持?男女之間,又該怎麼分配土地?到了那時候,我們做得一切,都只怕會成爲一場空。”

“而且女人走出家門,進入作坊,不免和其他人有所接觸,有傷風化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多。狀告私通的,要求和離的,說什麼兒媳不孝的,這些案子,不下百件。多少人趁機煽風點火,都說是乾坤顛倒,異想天開。又說是朱家軍最大的弊政,不改則人心盡失云云。縣衙門送到知府衙門,知府衙門送到刑部,最後還是要到我這裡。給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違逆夫人,可我一旦按照夫人的意思,辦了這個案子,那還有一百多個怎麼辦?這一百多個之後,還有一千一萬,如果都按照這個判例來,接下來的事情就更不可收拾了,我李善長就會成爲衆矢之的啊!”

老李長篇大論,簡直要把滿肚子的苦水都倒出來。

說實話,李善長比較羨慕張希孟。

因爲張希孟站在了一個進退自如的位置上,而且朱元璋又無條件信任他,這樣一來,張希孟揮灑的空間就太大了,又沒有什麼負擔,豈不快哉!

但是到了李善長這裡,情況就麻煩了許多。

他統御百官,負責執行,可惜的是,他並沒有最終的決策權力,說白了,他還是個管家……既然是管家,他就要按照家規做事,不能自己隨便發揮。

李善長做事,必須公允得體,至少表面上要經得起檢驗,不然就會招來一大堆的攻訐,彼時老爺一句話,他這個管家就要滾蛋。

還是拿韓秀娘這個案子來說……馬氏那裡,看到的是這個案子,是被阻撓的被服廠計劃,她生氣,要找人負責。

但是李善長這裡,看到的卻是成百上千類似的案子,只是其中太多並沒有引起世人注意罷了。

張希孟提出了設想,變成法令落實下去,結果在落實過程中,新舊觀念,劇烈衝突,變成了一個個的案子,又回到了李善長的手裡,成了他的煩惱。

要不怎麼說,一旦身居高位,就不大願意改變呢!

甚至本能排斥變革,改什麼改,一旦上面改了一個法令,接下來就會牽動無數的事情,又會醞釀出無數的麻煩,甚至產生不可控制的局面,最後還是會反噬自身。

對於一個成熟的官僚來說,最怕的就是改變!

按照既有的規矩走就是了,哪怕出了問題,也能輕鬆推出去,大約只要說古已有之,習慣成自然也就是了。

所以明知道不合理,不合適的地方,也放在那裡,不去觸碰,得過且過。

人人都是裱糊匠,人人都是漢弗萊。

不然怎麼辦?

韓秀娘這個案子,不對的是她爹孃,誰都看得出來。

但是就沒有女人有錯的?

要不要翻翻刑部的卷宗,看看最近多了多少這類的案子?

你敢同情女方,分分鐘讓你難堪。

難不成他李丞相就被這類的破事困住了?別的事情都不用管了?

很顯然,李善長不想這樣,也不敢這樣,沒法子,就只能冒着夫人發怒的風險,繼續扛着……

聽完了李善長的感嘆,張希孟也是深深嘆息。

他現在對那些敢於改革,敢於推動變革的猛人,只有五體投地的敬意,不得不說,想改變一點東西,真的太難了。

這還只是一個行省的地盤,不足千萬人口,又是建政之初,各種規則遠遠談不上完善,官員也相對清廉能幹,結黨營私的行爲也不多……這種情況下,要推動變革,都這麼難,一旦統一天下之後,再想做一些事情,只怕就要頭破血流了。

到了那時候,再讓張希孟給什麼女人授田,辦學,鼓勵出來做事,估計他都沒有那個勇氣了。

爭霸天下,最缺勞動力的時候,不盡快打破枷鎖,一旦天下太平,人丁滋生,有那麼多無所事事的男丁,他們還急需工作機會,又怎麼會允許女人出來?

想也不要想了!

爲了挖掘潛力,儘快增強朱家軍的戰鬥力,爲了日後考慮,有些事情,都是不能不做的。

儘管步子有點大了,扯着胯疼,但是也必須咬牙撐下來。

“李兄,我知道這事情的關鍵不在你那裡,是我給你添了麻煩啊!”張希孟感嘆道:“正因爲如此,我纔想和李兄聯手,咱們一起想辦法,把這事情解決了!”

李善長深深吸口氣,“張相,你用不着自責,我心裡清楚,你想的是對的,上位又支持你,我沒本事落實下去,那是我的事情。到時候上位罷黜了我,那也是咎由自取。你現在能不計前嫌,過來幫我,我這心裡頭熱乎乎的。說實話,過去我總想着和你較量,現在看來,我的心胸格局,都遠不及張相,我真是不自量力了。”

張希孟連忙擺手,“李兄不要這樣講,你有你的難處,我過去講了太多務虛的東西,結果擔子都落到了你的身上……據我想,這個事情就不該鬧到咱們手裡!”

兩個人聊到了這裡,終於開始觸碰關鍵地方了。

李善長瞬間打起精神,側耳傾聽,“張相,你有什麼打算?”

“李兄,你說有這麼多案子,推到了刑部,推到了你這裡……歸根到底,是下面人不負責任,他們不敢做事,一味的推諉卸責,讓你難辦!”

李善長吸了口氣,用力點頭,“對!張相說得對!”

“李兄,韓秀娘這個案子,並不複雜,其餘的案子,只怕比這個案子還簡單……下面人只要一碗水端平,該是誰的錯誤,就由誰承擔罪責,也不用管什麼男女。他們斷了案子,合適的,我們總結成法令,再頒佈下去,不合適的,我們就糾正,重審。這纔是正辦!現在弄成什麼樣子了?下面人不管了,都轉給我們,那還要他們幹什麼?把縣衙門,知府衙門,都給解散了算了。還有,刑部是幹什麼的?他們沒有個態度?憑什麼所有的難題都交給我們?”

張希孟氣哼哼道:“李兄,我也說句不客氣的話,你太縱容下面的官吏了……雖說是花花轎子衆人擡,需要下面人配合,但是對他們也不能太遷就縱容了!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坐在那個位置上,拿着那一份俸祿,是有責任的!總不能好官我自爲之,遇到了難題,就交給上面來負責吧?我們要做的是監督,是總結,是逼着他們好好幹活,不是給他們擦屁股!更不是親自下場,去處理這些家長裡短。”

“格局!李兄,我們需要的是格局!我們要給女人授田,讓女人入學,給她們的發展鋪平道路,這是我們定下來的大政,下面人落實,遇到了衝突的地方,是需要他們調整的。有些着實解決不了的,才能交到我們手裡,定個調子,然後讓他們再去落實。我們不能被下面人綁架了,讓他們左右手腳,李兄,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李善長聽得豁然開朗!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毛病出在哪了……說到底,李善長還是小吏出身,他做事能力極強,但是卻沒有注意到身份的改變。

他還是喜歡親力親爲,遇到了什麼難事,都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習慣是好的,比如供應軍需,他就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但是有些時候,這個習慣也拖累了他。

張希孟說得太對了,這麼多案子,先讓下面人來斷,讓他們把衝突的點,矛盾所在,給弄清楚了,然後宰相一級的才能定調子,決定是不是要驚動朱元璋。

現在亂七八糟的事情,一股腦推到了他的手裡,他怎麼解決?

這不是要累死咱老李嗎?

“張相,你可是幫了大忙了……我知道該怎麼辦了!”李善長頓時就有了主意。

張希孟跟很多人合作過,但是要說和誰聯手,威力最大,估計李善長還要排在朱元璋的前面。

一番談話之後,老李茅塞頓開,他急忙就給應天府,還有上元和江寧兩個縣,下了申斥令。

李善長直接痛罵他們推諉卸責,致使治下世風混亂,奸邪歹人,橫行不法,良善子民,備受欺凌。身爲父母官長,竟然一籌莫展,坐困愁城。昏聵無能,天怒人怨!

本該按律嚴懲,罷免一切官職,念在初犯,先割除三個月俸祿,責令戴罪立功,立刻將案情整理清楚,如果再有拖延,罷官殺頭,嚴懲不貸!

李善長斥責了地方官之後,竟然又把六部和都察院都叫來了,又是一頓臭罵,刑部幹什麼的?都察院幹什麼的?

你們的肩膀,除了能扛着一顆吃飯的腦袋,就不能扛事了嗎?

養着你們有什麼用?

那麼多事情,你們不盡心竭力去做,只是看熱鬧,要不要把你們剝了皮,掛在城隍廟,讓你們看一百年的熱鬧?

好傢伙,李善長徹底換了副面孔,他可不再庇護大傢伙了,頓時衆人如喪考妣,天崩地裂……再看看這些亂糟糟的案子,也都吸了口冷氣,原本還想看張相和李相鬥法,當個吃瓜羣衆。

誰能料到,人家倆人手拉手了,啥也別說了,趕快處理吧,不然性命不保啊!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朱有文化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六百九十四章 許觀的信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二百五十一章 駐守洪都的人選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砸碎一箇舊世界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忘功臣第四十章 郭子興的饋贈第八百九十五章 統一貨幣第四百一十八章 斬!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局下一代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好的姻緣第六百八十章 識字卡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八十四章 四位元帥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各顯神通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夫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喝茶多是一件美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十三章 重八守城第三百零一章 天人感應,可以休矣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六章 論守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五百八十章 北平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八百七十四章 我要抱孫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二百六十四章 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