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

張文貴,死了!

朱家軍甚至沒有挖出他的屍體,只是在一片泥潭裡,骨肉爲泥,滿眼淒涼……這些昔日朝廷的高官們,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言說。

大傢伙只覺得心思沉重,彷彿缺了點什麼似的。他們打贏了,他們也證明了自己,但是有一些人,卻是永遠離開了。

“龔先生,你學問那麼好,能不能給大傢伙說說?”

也先帖木兒詢問龔伯遂。

龔伯遂張了張嘴,終究一聲長嘆,便是修過三史,瞭解無數歷史掌故,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些事情。

畢竟古往今來的歷史,也沒有他們這麼奇葩的一羣人。

說他們是大元的臣子?

他們被俘,甚至投降了朱元璋。。

那他們是叛徒嗎?

至少也先帖木兒就不認可,是元廷背叛了他們,如果沒有脫脫的事情,他死也不會改變心思。

那他們是朱家軍嗎?

貌似也不是。

可他們爲了朱家軍,流了血,犧牲了生命。

或許又是白死了。

或許打着一仗,只是讓自己舒服一些,讓人們知道他們不是廢物。

但是代價又太沉重了。

死無葬身之地啊!

龔伯遂無奈長嘆, “讓我說什麼, 我又能說什麼?這事情或許只有吳國公,只有張先生,他們才能給出論斷吧!”

也先等人面面相覷,似乎也的確只有這一個選擇了。

“但願張先生能替大傢伙說一句公道話把!”

一場勝利, 並沒有給大家帶來多少喜悅, 他們只是將消息送到了金陵,隨後又有人送去了洪都。

而此刻的洪都城, 戰鬥也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朱家軍集結投石機,猛轟東南兩面。

昔日的城牆已經被轟塌, 胡廷瑞組織人又在裡面修了一道城牆,試圖抵擋朱家軍。

不過胡大海連續組織人, 進行爆破, 新修的城牆, 由於十分脆弱,已經被炸得岌岌可危。

朱家軍正在醞釀總攻, 要徹底拿下洪都, 隨後去攻擊江州, 迫使倪文俊回兵。

只是出乎預料,倪文俊已經提前退兵了。他們在丁家洲, 遭遇了一支戰俘組成的臨時軍隊,前後兩次進攻, 他們付出了近五千人的死亡。

最勇猛的將領張定邊,被人家迎頭打了回去。

這一戰下來,已經讓倪文俊暫時喪膽,再也不敢繼續打下去, 必須回去修整隊伍, 恢復軍心。

從戰果來看,這是一場匪夷所思的戰鬥, 天完面對真正的元軍,那也是酣暢淋漓,所向披靡。

可是他們面對被俘虜的元軍,又是臨時武裝起來的, 又敗得一塌糊塗。

難怪倪文俊直接破防, 灰溜溜逃走。

實在是太挑戰認知了。

朱家軍難道有什麼邪術不成?

“張先生,咱要重賞張文貴。”朱元璋看到了戰報之後,立刻脫口而出。張定邊有多厲害,朱元璋也聽常遇春再三講過, 知道這是一位天下少有的悍將……而張文貴竟然以攻對攻,主動出擊,把張定邊引到了水塘邊,死死拖住,用自己的生命,擋住了最大的敵人。

一人死,全軍勝。

一條生命,換取成千上萬百姓的安全。

如此人物,纔是真正的猛士。

必須要重賞!

可朱元璋說完之後,突然又猶豫了,不知道該怎麼賞賜纔好。

給官職,給賞金,優待家人……這一套常規操作,朱元璋都覺得不合適……畢竟張文貴最後也沒有真的歸心朱家軍,他只是說幫着朱家軍作戰。

而且張文貴的家人也不在這邊,想優待也沒有辦法,想給賞金,也不知道給誰。

這還真難爲住了老朱。

“張先生,你看要怎麼辦才妥當?”

張希孟略沉吟,隨後道:“主公,我打算寫一篇文章,只是宋學士不在這裡,我怕文筆粗淺,難登大雅之堂。”

老朱略思忖,就笑道:“文章貴在言之有物,以先生的見識,必定能寫好此事……咱正要拜讀先生的大作。”

張希孟點了點頭,他把自己關在帳篷裡,陷入了沉思。

過了許久,張希孟提起筆,終於開始了寫作……去年的時候,有一個叫石抹宜孫的元廷將領,他拒不投降,戰死沙場。在他戰死之前,母親以身殉國,妻兒全死,甚至還有兩個僕人隨着主人去了。

他們全家都爲了大元朝殉葬,看起來他們確實是大元朝最忠心的臣子。

如此忠義之士,似乎應該嘉獎纔對,哪怕是站在敵對一方,也該表示出足夠的度量和格局。褒獎忠義,讚頌忠良,如此才能砥礪人心,鼓舞士氣。甚至是讓元廷感到羞愧,難堪。

但僕以爲,切莫被此事的表象欺騙,萬萬不可褒揚。

石抹宜孫祖上是遼人,歸附蒙古之後,得到了世襲官職,享受了一百年的榮華富貴。他生前極度仇視義軍,視紅巾軍爲洪水猛獸,堅決反對均分田畝等等主張。

在處州期間,挖空心思,剿殺紅巾義軍,一旦發現,便誅殺親族,乃至鄉親鄰里,全都不肯放過,手段殘忍,人神共憤。

他的死,他整個家族的死,都是在捍衛自己的榮華富貴,都是在和百姓作對,他的死,又如何能夠褒揚?

在這個新舊交替,乾坤變幻的時候,面臨着抉擇的不只是石抹宜孫一人,選擇也不只是一種……

也有一個人,他叫張文貴,也曾經爲了元廷效力,被俘虜之後,在戰俘營裡,依舊懷念元廷,消極對抗,不願意改造。

但是就在不久前,他戰死了,他是爲了守住銅陵等地,在同天完的戰鬥中,犧牲的。

在開戰之初,他曾經想過離去,但他最終還是返回了戰場,與一同返回的近九百人,擔負起此戰最重要的使命。

披堅執銳,帶頭衝鋒,解救危難之中的墩臺堡壘,馳騁衝殺,擊敗天完的第一次攻勢。

隨後主動擔任前鋒,與天完精銳兵馬決一死戰,戰死江邊,屍骨無存……

此戰之前,張文貴頑固死硬,冥頑不靈,確乎應該殺掉,以儆效尤。

此戰之後,張文貴英勇無畏,殊堪嘉獎。

據同僚追憶,張文貴並非頑石一塊,他在改造過程中,也接受了一些改變,只是終究還有一些想不通。

當大戰臨頭的時候,當數萬天完雄兵,臨近銅陵,登上陸地,大肆殺戮,無數百姓遭到塗炭之苦,生死一線的時候。

此人站了出來,終於以自己的勇氣,自己的犧牲,挽回了戰局,立下了不世之功。

該怎麼看這個人?

他有效忠元廷的大半生,也有不堪回首的過去……但歸根到底,他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悔悟了,站了出來,保護了黎民百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朱家軍主張均分田畝,救濟斯民,凡是願意接受救民主張,爲了這項事業付出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實現理想的志士。

都值得銘記,值得追憶。

他們的犧牲都是有價值的,非比尋常的。

同樣是死,石抹宜孫一家的死,看起來更加壯烈悽美,更符合戲曲的要求,甚至可以搬上舞臺,變成動人的故事,永遠流傳下去。

然則仔細推敲,石抹宜孫的死,比鴻毛還輕,甚至是說自取滅亡,螳臂當車,死有餘辜!作爲一羣不肯拋棄元廷榮華富貴,不願意幡然悔悟的人,等待他們的下場,就是隨着元廷,一起身敗名裂,粉身碎骨。

而那些願意改過自新,願意爲了百姓而戰,爲了護民而死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是真正值得銘記的英雄。

可以很乾脆,很確定地說,他最後的選擇,熠熠生輝,與日月同輝,足以彌補前半生的一切。

對於這樣的人,就需要我們去褒揚,去紀念。

他們纔是戲曲舞臺上,該有的主角。

每一個百姓,都應該擦亮眼睛,明白誰是真正站在百姓這一邊的……

張希孟洋洋灑灑,足足寫了大半夜,隨後又反覆修改,熬了一個通宵,這才把文章遞給了朱元璋。

老朱看過之後,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先生寫的,讓咱又大開眼界啊!當初那些替石抹宜孫說話的人,只怕要更加慚愧了。”

張希孟面帶疲憊,低聲道:“我也只是想明辨是非,說清楚一些事情罷了。”

朱元璋深以爲然,“明辨是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咱反覆思量過了,既然張文貴不願意做咱的臣子,咱也就不強人所難了。他們這些戰死的將士,收攏屍骨,在丁家洲安葬,樹碑立傳。再出五萬貫錢,修建一座神廟,供奉爲了護民而死的英烈。”

“至於所有參與戰鬥的士兵,最低減去一年勞役,對於立功重大的,可即刻免除勞役,安頓去處,從軍爲農,自行選擇。”

朱元璋說到這裡,又看了看張希孟,“先生意下如何?”

“主公聖明!”張希孟深以爲然。

就這樣,這篇文章,連同朱元璋的安排,被人快馬送到了銅陵,送到了所有人的面前……一時間戰俘營的衆人,自也先以下,包括雪雪,龔伯遂,別不華,悉數過來,仔細看着文章,漸漸的,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果然還是張丞相的大筆,有乾坤氣象……張文貴,死而無憾矣!”衆人齊聲感嘆,心悅誠服。

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朱元璋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廟祭祀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二百七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八百二十四章 愛好種田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夫子的戰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裝備碾壓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財政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百姓在一起第九百一十章 張希孟的告誡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樣的朱家軍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五百零七章 皇子待遇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九十五章 天生神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抗,不屈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大地大,國法最大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手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十六章 破橫澗山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八十章 上學啦!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七百五十九章 李善長的選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朱標的大討論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三百六十六章 沉甸甸的賞賜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家軍的優勢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標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伐第七百三十五章 你當爺爺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踐出真知第二百五十八章 快刀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五百九十三章 狠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克上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仁慈的朱叔叔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八百零六章 朱大頭第五十八章 自首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六百五十五章 朱標的感悟第八百二十八章 努力學習大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五百一十五章 改變,從教育開始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八百六十六章 衣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