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巾幗英雄

張鳳儀、秦翼明等幾位白桿兵將領帶上三營以川娃子爲主要組成部分的人馬從旅順口乘海船南下,在南通州換平底江船沿江而上,趕去石柱跟秦良玉率領的大明川軍匯合。

贊畫部制定了作戰計劃,川軍由秦良玉指揮,馬香菱、張鳳儀副之,馬祥麟暫時不回川,將要帶領留在遼東的一營白桿兵入關參戰。

秦良玉揮師出巴中第一攻擊目標陝西漢中,她有可以直接指揮的馬香菱女兵營,還有回川的三營“戰神”人馬,人數達到一萬六千,她還可以抽調的大明川軍不會少於一萬五千。

秦良玉指揮三萬餘人馬出川,有馬香菱、張鳳儀、秦翼明等等大將全力效命,奪取漢中,威逼西安完全不成問題,如果戰事順利,秦良玉甚至可以奪取僞“大順”國都西安城。

三月十五,三萬餘川軍誓師出征,鎧甲鮮明、刀槍耀眼,昂首挺胸的四川兒女滿面紅光,沒有一個人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發怵,恰恰相反,人人都期待馬上得功名的大好機會。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了這一天,看着蜀中子弟一個個慷慨激昂,惹得巾幗英雄淚兩行。

一身戎裝英姿颯爽的馬香菱終於等來了親自帶兵打仗的機會,正偷着樂呢,瞧見母親流淚了,訝異道:

“娘,您這是怎麼了,您放心,此戰如摧枯拉朽般,我石柱子弟的傷亡不可能太大,您難道沒發現去遼東打建奴,咱們白桿兵都沒有丟多少人馬。”

秦良玉趕緊擦乾眼角的淚痕道:“娘這是見到了蜀中強軍高興的,唉!可惜去年這些子弟要在遼東血戰,否則我怎麼可能眼看着闖賊肆掠神州。”

張鳳儀笑道:“南王殿下之所以此時才讓我等帶兵回川歸建,就是擔心母親過早跟闖賊決戰壞了全盤計劃。”

秦良玉不滿道:“南王乃是堂堂七尺男兒,肚子裡太多彎彎繞很不好,明明遼東早就平定,爲何要封鎖消息?

又爲何不讓咱們石柱子弟早日回川?唉,痛失戰機啊!

白桿兵沒能及時出川奔襲漢中,使得闖賊首尾難顧,眼睜睜讓闖賊坐大還拿下西安建立僞“大順”國,南王難推其咎。”

馬香菱見母親在抽調白桿兵這件事上對夫君看法很不好,瞧着嫂子吐了吐舌頭不敢接茬,心道,果然如此,看來夫君命令我纏着母親是對的,不然母親真的有可能不管不顧去跟闖賊拼命。

張鳳儀這幾年戰功卓著多次加官進爵,現在已經是“南明”二等侯爵。

這些年在“南明”帶兵,張鳳儀見到了“南明”的蓬勃發展,見到了豐衣足食的老百姓,她從心底裡流露出對南王的崇拜,心裡早就認“南明”而不認大明。

她是具備實戰經驗的大將,稍微觀察就發現了南王佈局的意圖,知道接下來“南明”即將取代大明板上釘釘,南王成爲天之驕子只剩下時間問題。

張鳳儀心裡有些期待又有太多不安,婆婆的性格她心知肚明,哪怕南王成就帝業秦家、馬家會成爲皇親國戚也不會輕易動搖婆婆忠臣不事二主的剛烈。

如果婆婆跟南王兵戎相見,白桿兵何去何從,自己又該如何?張鳳儀每每想到這一點就覺得頭大,她在試圖影響婆婆。

秦良玉當着蜀中將領表露對南王佈置的不滿,不僅僅馬香菱、張鳳儀聽見了,秦翼明、秦擁明等等大將也聽得清清楚楚。

但是所有人都目不斜視,大家都裝作沒聽見,南王乃是“南明”數千萬軍民心中的神,已經沒有哪一位會公開說南王短處,秦良玉這番話,許多蜀中將領認爲她有些不知輕重。

張鳳儀見氣氛尷尬,連忙打圓場道:“我白桿兵實力今非昔比,飲水思源這跟南王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南王的戰略部署我們不應該提出異議,而是應該不折不扣去完成,早殺賊晚殺賊也是殊途同歸罷了。”

媳婦這番話秦良玉聽了覺得彆扭,正待反駁,發現手被女兒握住了,只聽見馬香菱的聲音:“白桿兵威武!川軍威武!女兵威武!……”

頓時滿場都是歡呼聲和口號聲,秦良玉再說話恐怕沒有人能夠聽見了。

女兒的小心思母親如何不知,秦良玉幽幽地嘆息,女婿確實文韜武略才高八斗,可是所作所爲非人臣所爲,有功高蓋主的嫌疑,如果有機會還是要好言相勸與他,免得他得隴望蜀圖謀大明江山。

在漢口厲兵秣馬的左守權跟在海州駐防的朱榮國已經得到了命令——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挺進中原奪取河南向山西攻擊前進。

沒有具體目標,戰術要求殲滅所有闖賊和自成體系的各路流寇,連山大王也不可以放過。

大軍所過之處恢復良好的社會秩序讓老百姓進行生產是考覈諸位“戰神”軍官的指標。

收編所有的明軍,要特別對待高傑部,如果該部將領不肯就範,採取緝捕或者擊殺的手段,對待高傑本人也不例外,不用管他那個援剿先鋒總兵官靖西伯的名頭。

“南明”滲透大明多年,現在大張旗鼓收編明軍肯定能夠讓明軍普通兵丁和基層武官趨之若鶩,但是不能排除千總以上級將領有牴觸情緒。

因爲“南明”軍餉透明,高級別將領的總收入未必能夠比大明那些喝兵血吃空額的將領實惠,在利益驅使下,一定會有大明將領帶着家丁武力抗拒。

因此爲了讓“南明”文武辦事方便,給予他們可以跟明軍動武的權限,必要時可以當場斬殺武力抗拒收編的明軍將領。

當然收編後會加強明軍的思想教育,不許任何軍隊發生擾民坑民的行爲是重中之重。

末代的大明其實已經是兵匪一家,還好最壞的一股明軍沒有得到機會粉墨登場,因爲左良玉幾年前被明正典刑。

左良玉這個反面教材給諸多明軍將領敲響了警鐘,各路軍閥收斂不少,大規模殺良冒功現象少了許多,明目張膽的搶劫行爲基本上不敢做。

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六百八十六章:打斷骨頭連着筋第五百一十七章:山水有相逢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五百四十二章:似曾相識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規模第一百三十九章:此消彼長第三百一十二章:互有傷亡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獨尊第三百六十五章:急流勇退第二百章:線膛火炮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國第八十三章:喬遷新居第六百三十八章:慢慢挖掘第二百四十一章:有了追求第四百三十六章:堅守一年第六百五十九章:漢族精英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序章第九十四章:天足爲美第五百三十七章:刀下留人第二百九十五章:捷報頻傳第六百二十九章:誠信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第八百四十六章: 發動總攻第六百五十三章:足以凌遲第九十九章:救熊廷弼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五百六十四章:這個夏夜靜悄悄第一百一十八章:準備跑海第四百八十五章:李代桃僵第六百四十七章:滎陽大會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第六百九十五章:戶樞不蠹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第八百五十三章:剮了闖賊過年第五百四十二章:似曾相識第五百七十六章:衝殺蒙古右營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一章:穿越明朝第二百八十九章:再次升官第五百二十五章:封賞文武第十八章:連升兩級第二百零八章:血性迴歸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七百九十一章:獻禮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八百零三章:大廈將傾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許願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二百五十六章:預料之中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五百零四章:好戲連臺第三百一十五章:正是酷暑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第六百二十一章:中央集權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夜攻防戰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一百零八章:貪財好色?第一百零四章:奇襲復州第六百八十九章:灑淚惜別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一百零七章:好事多磨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一百八十三章:復州大捷第三百七十四章:掃盲運動第三百四十七章:發戰爭財第四百四十六章:勇士榮歸第三百四十六章:黃金僱傭軍第七百八十七章:擁抱土爾扈特部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四章:運氣不好第三百四十章:炮火攻堅第六百二十四章: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章:螳臂當車第三百八十章:異域揚威第三百九十二章:晉商賣國第五百五十二章:鰲拜死於空襲第五百三十三章:叛軍跑了第二十一章:服從命令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煙再起第二百一十章:集體利益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歡喜第五百五十二章:鰲拜死於空襲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奸大惡第六百三十五章:悠着點第五十六章:難忘今宵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