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毒殺多爾袞

多爾袞急了,情況緊急,這個娘們面泛潮紅不知道在胡思亂想什麼?

他伸出手稍微用力捏了一下娜木鐘的俏臉,才把神馳千里的她喚回現實。

娜木鐘瞧着多爾袞暗自思量,看來這個男人靠不住,如今只能靠自己。

娜木鐘滿目含春瞧着多爾袞,然後一件件褪下衣衫,瞧着白溜溜的身子多爾袞再次把持不定,一番衝殺後精疲力竭倒在榻上。

體貼的娜木鐘下榻去裡間親自端來一杯茶,正覺得嗓子眼冒煙的多爾袞毫不設防,端起茶盞一飲而盡,喝下後頓時感覺腹痛難當,緊接着七竅流血。

多爾袞頓時明白了,看到在一旁依舊笑盈盈瞧着自己的娜木鐘嘶聲問道:“爲什麼?這是爲什麼?能給的我都給你了,你想要我做的我都去做了,你爲何如此?”

娜木鐘輕輕地嘆道:“本宮何等尊貴,如何能捨棄富貴去深山密林逃亡?男人打來打去,本宮司空見慣,誰贏了本宮自會去伺候誰,至於你只能對不起了。其實也怪你樹敵太多,你難道不知族人都恨不能食你之肉?”

多爾袞強撐着站起來咬牙切齒道:“賤人,這一切始因還不都是因爲你?老子先掐死你再說……”可惜他還沒有走出兩步就轟然倒下。

這個滿清所謂的睿親王,其實是個十足的蠢貨,他曾經在執政期間頒佈圈地令導致千萬漢民流離失所死於非命,頒佈剃髮令導致成千上萬漢民倒在留髮不留頭的吼聲裡……

就這麼讓多爾袞死在情婦手裡有些便宜了這個畜生。

毒殺了姦夫多爾袞後,娜木鐘隨即釋放在軟禁中的阿巴泰請他做攝政王總領全局,主要任務是跟“南明”談判,爭取投降後能夠保障財產和生命安全。

囂張跋扈的多爾袞死了,“新京”的滿清軍事貴族怨氣暫時平息一些,再加上局勢緊張,如今不是搞清算的時候,大家默認了娜木鐘的安排。

阿巴泰是老奴努爾哈赤第七子,是紅歹是的哥哥,此時“新京”沒有分量足夠的軍事貴族,老奴的兒子們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了阿巴泰和沒了卵蛋的多鐸。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搬出曾經被“戰神”俘虜過的阿巴泰來進行投降談判也算勉爲其難,畢竟他已經適應了在“戰神”面前卑躬屈膝。

目前形勢緊張,大清國已經沒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對抗北伐聯軍的進攻已經不現實,現如今只能選擇和談。

滿清軍事貴族雖然鄙夷阿巴泰,但是大清國現在不是需要一個能夠帶領大家打硬仗的軍事家,而是需要一個能夠跟北伐聯軍進行和談的領頭人。

阿巴泰有兩次跟“戰神”官兵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由他來裝孫子去跟北伐聯軍議和乃是最佳人選。

因此當上了攝政王的阿巴泰反而比多爾袞的日子好過許多,沒有哪位旗主拔刀相向,“新京”的恐怖氣氛也得到了緩解。

阿巴泰當上攝政王沒有沾沾自喜,他知道這個頭銜沒幾天就會變成過去式。

他上臺後根本沒有積極備戰,因爲他曾經遠渡重洋去過“南明”國都“新杭州”,一路上見過太多“南明”城池,見過太多“南明”軍民,“戰神”的實力他心裡有數。

阿巴泰知道哪怕遼東的大清國精銳還在都不足以跟“南明”一戰,現如今遼東盡失,精銳人馬了無音信,想來凶多吉少。

多爾袞又在八弟死後倒行逆施,搞得天怒人怨,許多八旗子弟死於自相殘殺,昔日大清國引以爲豪的無敵弓馬已經是昨日黃花。

阿巴泰如果不自量力帶領八旗子弟死戰到底那是送給北伐聯軍進行大屠殺的理由,爲了爭取留下族人性命,他選擇不抵抗,聽天由命。

他首先釋放十幾位在松山城破堅決不肯投降的大明文武,以表明自己堅決不予北伐聯軍爲敵的態度。

前大明寧前兵備道邱民仰、總兵官王廷臣、副將江翥、姚勳、朱文德等十幾人重獲自由,他們被建奴待如上賓。

接下來的談判進展順利,投降的建奴軍事貴族被留下一部分財產和一條命,爲數不多的八旗子弟兵一部分去佔領倭國,一部分會去美洲對付印第安人。

滿清無條件投降,“新京”不戰而下,高麗南方諸多城池也傳檄而定,崇禎十七年三月北伐聯軍徹底佔領遼東、高麗,消化這些領土正在進行中。

遼東、高麗平定,北伐聯軍傷亡可以忽略不計,窮困潦倒的韃子跟着“戰神”打仗傷亡小收穫大,許多人都發家致富了。

他們不願意回家放牧,過貧窮而且平淡的小日子,韃子們還想獲得戰功得到賞賜,還想能夠得到殺人、搶金銀財寶、搶女人的機會。

蒙古人如此積極主動要求作戰當然不可以寒了他們的心,贊畫部頒發命令徵用六萬蒙古輕騎兵參與消滅倭國的戰鬥,自願加入東征大軍前往倭國作戰的蒙古人都可以報名接受選拔。

加入北伐聯軍的蒙古騎兵有十五萬,“戰神”只要六萬組建東征聯軍跨海作戰。

由此可見能夠留下的比例還不足二比一,韃子們都在爭取獲得去禍害倭國的機會,一個個打起精神秀弓馬爭取獲得錄用。

爲什麼韃子如此熱情高漲?因爲前期他們被“戰神”裹挾來遼東鏖戰根本沒有軍餉,收入只能靠搶劫分成和斬首賞賜。

即便如此,在“戰神”管飽肚子提供武器、盔甲的情況下,韃子都認爲替“南明”效力待遇好生活有保障。

但是被選拔成爲東征倭國的騎兵戰士,韃子騎兵每個月會獲得一塊銀幣的軍餉,執行任務期間軍餉翻倍,每一個能拿兩塊銀幣,這不包括搶劫提成和斬首賞銀。

雖然“戰神”正兵的待遇超過韃子雙倍,但是並不表示韃子獲得的報酬不優厚,畢竟蒙古大草原跟“南明”收入存在地區差,跟在美國打工掙美元和在國內打工掙人民幣有些類似於。

第七十一章:繡閣朱樓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第四百六十二章:竊國者侯竊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當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七百六十五章:信賴崇禎人品第六百四十三章:跑路第七十八章:文藝人才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二百九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七百一十六章:主動遊擊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三百零八章:刺激奴酋第二百零八章:血性迴歸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三百八十一章:四李分朝第五百五十九章:明軍鋪天蓋地而來第二百九十九章:巍然不動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贓俱獲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五十章:主僕易嫁第六百四十九章:看不懂第四十五章:溫柔鄉里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三百零二章:人心思歸第五百五十九章:明軍鋪天蓋地而來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心散了第五十六章:難忘今宵第六百一十二章:流賊肆掠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五百二十一章:包圍錦州第七百章:一夜回到從前第六百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三百零九章:樂不思蜀第三百四十八章:爲了糧食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二百三十八章:擴大地盤第四百六十一章:惟我獨尊第三百六十二章:謀而後動第二百四十二章:接濟東江第六百一十六章:舍財保命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七百四十章:爭鼎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四百五十七章:漁陽鞞鼓動地來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戰第七百一十八章:末代皇帝不好當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四百九十一章:留髮不留頭第五百一十章:長山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六章:虛驚一場第二百八十八章:劃清界限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二百三十三章:炮火外交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強的大明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規模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一百九十八章:虛晃一槍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七百二十六章:稻浪千重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九十五章:解放小腳第八百零一章:詭異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二十四章:魚目混珠第二十八章:朝中無人第七百六十八章:軍火貿易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二百四十四章:騎兵機動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第一百三十九章:此消彼長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四百零六章:巡航艦第六百五十四章: 強中取強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五百章:“野蠻道”真牛第二百六十章:回家過年第六百八十四章:租借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四百七十八章:勇於任事第八百零八章:志願者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三百九十九章:佈置沿海第六百四十一章:捨生取義第五百二十八章:澳門迴歸第一百八十二章:萬人空巷第六百六十七章:狙擊手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