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

風水輪流轉,昔日靠去劫掠大明謀發展的建奴遭報應了。

呼嘯而來的韃子們比在大明打草谷的建奴還要毒辣,他們不僅僅搶金銀財寶和女人、牲口,還爭搶着殺死建奴成年男子,有時候還會出現韃子爲了搶着割建奴首級打起來。

這也難怪,建奴成年男子的首級“戰神”開價十石精米,窮得經常餓肚子的韃子當然要爭搶。

這些韃子以前跟着建奴主子去大明打草谷、殺漢人根本得不到一文賞銀還兇殘無比,肆意屠戮之時無所顧忌,現在殺建奴能夠換大米當然積極性空前,效率高得出奇。

遼東大地上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十幾個韃子策馬如飛窮追不捨三兩個逃竄的建奴,建奴的騎術根本甩不脫蒙古輕騎兵,被逼得山窮水盡的建奴破口大罵韃子有奶便是娘。

其實建奴一直廣泛使用的文字是回鶻式蒙古文,大部分人根本不是說滿語而是說蒙古語。所謂的滿族、滿文和滿語完全是牽強附會硬造出來的,必將如西夏文字那樣消失在歷史。

建奴爲什麼大罵韃子,因爲他們發現每一次遭遇戰,衝在最前面的是韃子,不要命地追趕的還是韃子,衝上來搏命的又是韃子。

看着這些曾經的奴才對前主子下手如此狠毒,建奴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挑戰,他們發現韃子無比兇殘,從來不要俘虜,放棄抵抗投降都會被蒙古彎刀直接砍下腦袋。

不好意思,“戰神”督戰主將黑豹是個實在人腦子不太好使,忘記頒佈活捉一個成年建奴該給多少大米,只告訴韃子們建奴首級可以換大米十石。

副將祖寬、曹變蛟和總鎮撫官谷一倉明明知道俘獲一個建奴同樣會給賞賜十石大米,可是他們見主將不言語,一個個都選擇了沉默,樂滋滋瞧着韃子屠建奴。

建奴知道“戰神”現在接受投降,可惜他們根本和“戰神”隊伍答不上話,韃子們不管青紅皁白發現他們就是殺無赦。

因此建奴人人恨韃子,打不過他們也要惡毒詛咒他們。

陰險的黃勝有意圍而不攻,放出韃子去遼東打草谷,就是不願意承擔大屠殺的罵名,等建奴被殺得七七八八時,偉大的“戰神”軍人才會出手救苦救難,那時候可以接納一部分建奴投誠。

黃勝心裡早已琢磨好了給即將哭着喊着乞降的建奴一個流放地,倭國的北海道貌似不錯,那裡的氣候和遼東相差無幾,建奴去了跟土著比弓馬應該能夠完爆。

小半年過去,李國助和鄭芝豹早就應該拿下了立足點,想必糧食儲備已經在進行中。

讓建奴當炮灰打倭寇,善莫大焉,雙方死多少都是皆大歡喜。

世道變了,漫山遍野的韃子在圍獵,自詡弓馬無敵的建奴幾次出戰都遭遇敗績,不是他們打不過蒙古輕騎兵,而是會被韃子纏上一時半會兒無法擺脫。

接下來就慘了,“戰神”騎兵會在緊要關頭閃亮登場,燧髮長槍加雙管短銃噴射出無情的火焰,連建奴巴牙喇的裝備都扛不住一次齊射。

有“戰神”騎兵迎頭痛擊建奴,有韃子輕騎兵死纏爛打,往往選擇出戰的清軍騎兵連一成都逃不回來,如今建奴都慫了,龜縮在十幾座城池裡抱團取暖。

因爲他們發現北伐聯軍來的騎兵數量越來越多,數量已經十分嚇人,如果選擇出城野戰肯定會被人家包餃子,建奴很明智地選擇做了縮頭烏龜。

許多建奴老兵鬱悶無比,曾幾何時大清國的騎兵機動力優勢被逆轉?現如今在城外耀武揚威的居然是蒙古輕騎兵?

清軍再也不敢主動出城跟北伐聯軍野戰,倒是像極了遼西明軍。

大明何其大也,遼東有沒有產出其實並不重要。可是建奴該如何是好?城外老百姓的屯田怎麼辦?老百姓的家園又當如何?沒有了產出以後吃什麼?

很快建奴那未開化的腦袋就用不着考慮如此深奧的問題,因爲除了十幾個城池裡有人,城外的村鎮已經千里無雞鳴了。

這當然是韃子作的惡,建奴的成年人都被他們割了腦袋換了糧食、鐵器、鹽巴和布料。

爲奴的漢人、高麗人都高高興興翻身解放做了主人,他們得知耕種田畝的產出大部分歸自己,人人都捨不得土地拋荒,一個個都精心伺候着田畝。

建奴的女人變成了農奴,整天在田地裡勞作,翻身做主人的前阿哈也不介意用鞭子使喚想偷懶的前女主子。

成大事這段時間樂滋滋統計了一下接管的遼東田畝,發現前阿哈十幾萬和從蒙古大草原帶回來的漢人十幾萬在收成的絕大多數歸自己支配的好政策下,爆發出了驚人的工作熱情,連孩子們都竭盡所能參加勞作,婦女當然跟男人一樣下地苦幹。

初步估計,今年秋天遼東屯田獲得豐收大有可能,屆時沒有撂荒的三百八十萬畝麥田會收穫麥子不低於四百萬石,能夠就地取糧,這會大大減輕“南明”後勤供應的壓力。

三十餘萬遼東屯民有二三百萬石麥子可以銷售,按照“南明”給出的指導收購價也能夠得到二三百萬塊銀幣,意味着每一個屯田壯勞力甚至健婦都會得到不低於十塊銀幣。

相信消滅了建奴,遼東屯民的日子會蒸蒸日上。因爲這裡有肥沃的黑土地,地廣人稀,一家子有能力種多少畝地都能夠得到滿足。

十幾萬韃子踐踏遼東大地,血腥的屠戮過後建奴沒有了成年男子,沒有高過車輪的建奴男孩子只要母親不是漢人的統統沒有了卵蛋。

最後一批太監的人選就會從這些孩子中挑選,劉應坤即將挑選沒有記憶的孩子來培訓。

黃勝早就在“南明”禁止任何閹割行爲,也就意味着以後太監這個“中性人”羣體會消失。

劉應坤和紀用倆老哥們一合計,認爲大大不妥,南王早晚會等大寶,皇宮裡怎麼能夠缺少咱們太監?

沒有了太監這個羣體,以後侍奉君臨天下的南王時後宮哪有人力可以用?

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七百七十四章:陳圓圓第八十五章:妹妹姐姐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一百八十六章:吸引百姓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三百四十九章:熱帶土地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積累第五百五十七章:人不能比人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四百九十五章:踏平大越國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第八百三十五章:對抗還是加入?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一百三十四章:暗流涌動第二百六十六章:遼東換將第六百六十七章:狙擊手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一百零九章:竹籃打水第四百四十九章:心如止水第七百一十三章:拉一批打一批第四百七十二章:耕者有其田第七百零八章:孤掌難鳴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第一百六十八章:殺敵立功第六百七十一章:進爵南王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第一百零二章:裝甲戰車第三百四十六章:黃金僱傭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第四百五十六章:不能服衆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纏爛打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第五百三十七章:刀下留人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六百七十章:惡性循環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五百一十一章:平戶藩不好打第五百五十章:夸父逐日第二十一章:服從命令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國利民第一百九十章:不能賠本第三十九章:守株待兔第四百八十五章:李代桃僵第七百七十三章:江陰抗清三公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五百九十六章:討伐薩摩藩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二百零二章:勳貴報國第七百三十章:福祿湯第五百六十五章:等待廝殺第三百三十九章:投降免死第八百零一章:詭異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三百八十九章:壟斷海貿第六百四十二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五百一十六章:登州陷落第一百四十八章:虎口奪食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七百七十二章: 巴拿馬值得擁有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二百六十七章:軍事堡壘第一百五十七章:時光荏苒第九十六章:美人垂青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五百三十七章:刀下留人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盜猖獗第七百三十九章:集結兵馬第七百四十一章:賊兵漫山遍野第一百八十二章:萬人空巷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動如山第五十三章:拔個頭籌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一百七十章:準備報復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一百九十七章:房產開發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四百零四章:一路向北第六百一十五章:追殺流寇第八百一十七章:窮兇極惡第十八章:連升兩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贓俱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