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往北拓土

歸化城是模仿元大都的樣式修建的,內有八座高樓和琉璃金鑾殿,屬於塞外爲數不多算得上城池的地方。

這裡當然就是後世的內蒙古省會城市呼和浩特,黃勝最不願意聽見內、外蒙古之說,因爲那裡包括蘇武牧羊的貝加爾湖畔都是中華故土,以後的大明帝國領土將要涵蓋整個北亞。

北伐聯軍打下歸化城的戰略目的就是讓韃子真正做到歸化,不可以兩面三刀,如果這樣做會挨刀。

來到歸化城外,終於見到了像樣的抵抗,黃明理率領北伐聯軍壓陣,命令蒙古輕騎兵八萬衝擊已經集結到歸化城外準備野戰的土默特騎兵。

土默特部幾個臺吉幾乎發動了族中全部適齡男子前來抵抗北伐聯軍,可惜太多部落頭人選擇觀望,趕來的人馬連五萬都不足。

而且土默特部集結的騎兵根本沒有撈到跟“戰神”騎兵照面的機會,就被優勢兵力的雜七雜八蒙古小部落聯軍衝得如水銀瀉地。

黃明道不用北伐聯軍騎兵對付土默特部落太對了,因爲“戰神”仁慈會手下留情。

而蒙古諸部這二百多年從來沒有完成統一,茫茫大草原上刀兵四起,各部落之間殺伐不斷,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屢見不鮮。

平時經常被大部落欺負的小部落韃子得到了反噬的機會,一個個兇狠毒辣,直殺得血流漂杵。

本來就是一盤散沙的韃子之間仇恨又增加了許多毋庸置疑,最後還是北伐聯軍騎兵出手隔斷了戰場,倖存的土默特一萬餘騎兵纔得到了投降“戰神”的機會。

有了韃子賣命,北伐聯軍兵得以不血刃進駐歸化城,四輪馬車源源不斷送給養來此囤積,不僅僅送來火藥、鉛彈,大米、白麪、各種罐頭也送來不少。

轉戰草原僅僅兩個多月,北伐聯軍由出發時一個騎士一匹戰馬變成了一人兩匹,拉車的挽馬數量多了三四倍。

有了還算堅固的歸化城作爲立足點,以三四千使用熱兵器的車載步兵守衛這裡,在軍火、糧草、煤炭、水源充足的情況下,全冷兵器、根本沒有大炮的蒙古輕騎兵打十年也拿不下。

北伐聯軍以此地爲中心掃蕩周邊五百里,連土默特部都投降了,周邊小部落哪裡敢對抗王師,沒有選擇拖家帶口遠遁漠北的都選擇歸化。

歸化的韃子給糧食,對抗的韃子給鋼刀,草原法則咱們漢人也會玩,而且玩得很大,足以讓韃子回味一生。

眼看着即將過年,黃明理把周邊五百里的韃子婦孺老幼都集中到歸化城過冬,前期是揚威後期就開始施恩了,恩威並舉才能夠收復記打不記吃的韃子。

對付崇尚強者的韃子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覺得“戰神”強大得殺光他們如同殺羊羔一般容易。

過年了,忐忑不安的韃子家眷在年三十每一家都得到了一斗米、一斗面、三個二斤裝的海魚罐頭,三斤白糖。

後來就有內喀爾喀戰士走家串戶進行宣傳,這些人不是專業宣傳隊,不會講理論也不懂大道理,他們嘴笨得很,被黃明理和慶格爾泰逼着去搞好軍民關係,純屬趕鴨子上架。

這些人不會吹牛,只能講老實話,於是他們來到土默特部搭建的蒙古包裡做客,給大家講述自己的童年是怎麼過的,後來跟着慶格爾泰臺吉投奔“戰神”又是怎麼過日子。

現在家裡的生活水平怎麼樣,家裡女人穿的是什麼吃的又是什麼,孩子們讀了什麼書,自己會寫多少漢字等等……

原來氣勢洶洶而來的“戰神”沒有打算把土默特部落滅族,也沒有準備消滅察哈爾部,而是準備帶領所有的蒙古部落獲得豐收和富裕,一個正月,幾十萬蒙古人被征服。

蒙古戰士們服從命令準備跟隨北伐聯軍去遼東搶掠建奴,婦女、老人、孩子們留下來種田、放牧。

歸化城永不放棄,漢人不僅僅將要長期佔領這裡,還會以此地爲據點擴散五百里方圓。

黃明理要留下一營人馬守衛歸化城,姚善守被點將留下,他將要得到“南明”爵位,得到“歸化營”的編制。

姚善守帶領剛剛從韃子部落解救的五萬漢人在此地屯守開枝散葉,訓練、磨合新組建的“歸化營”,挑選有一定騎術的漢民訓練戰鬥技能,假以時日爭取練成一級騎兵鄉勇一萬人。

當然必須選擇一部分死心塌地跟着“戰神”走的蒙古人招募爲騎兵戰士,守土開疆需要的精兵多多益善。

這一次北伐往西北方向就到歸化城爲止,等遼東平定後以此城爲出發地前往西北征伐攻打左翼蒙古三萬戶,往北穿越沙漠去漠北征服外喀爾喀。

黃明理坦然告知姚善守家主的戰略意圖,姚善守得知自己即將是開疆拓土的先驅激動不已。

這裡有了一座現成的歸化城,以後向北拓土五百里再修建一座城池叫做“同化城”接着在往北拓土五百里修建“順化城”,然後看情況是不是可以在往北五百里修建“王化城”。

算算距離規劃中的“王化城”的位置應該就是後世被老毛子搞獨立的僞蒙古國的都城烏蘭巴托,這個時代這裡還是天蒼蒼野茫茫一片大草原,沒有一絲城池的影子。

外喀爾喀蒙古人會被征服,漢人會移民來此,在烏蘭巴托的位置上漢人將要建造一座以石材混凝土爲主體結構的大城“王化城”,這是向全世界宣告這裡是漢人永不放棄的領土。

以後會以“王化城”爲根據地繼續往北拓土,一直會延伸到西伯利亞海,修建城池和道路,把北亞地區廣袤的大地完全控制。

漢人控制這片區域後採取準進不準出的模式來管理所有的異民族,發現有來遠東的歐洲探險隊把他們統統抓捕送到礦山勞動一輩子。

西伯利亞地域遼闊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迄太平洋,北臨北冰洋,面積超過後世中國國土總和三分之一強。

這裡蘊含着豐富的天然氣、石油、黃金、金剛石、木材、皮毛、野生動物、魚類和清潔的淡水,這裡還有大江大河的水力可以利用。

第四百九十一章:留髮不留頭第四百三十七章:扶危濟困第三十六章:背後下手第四百零二章:目瞪口呆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第六百五十九章:漢族精英第三百九十八章:宋末三傑第一百五十章:歷史未變第二百三十一章:不怕麻煩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六十六章:過一把癮第九十四章:天足爲美第二百三十五章:樂翻天了第六百八十六章:打斷骨頭連着筋第二百二十二章:皆有可能第三十七章:大明萬勝第一百二十九章:又得人才第五百六十五章:等待廝殺第五百三十五章:擒拿叛將歸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六百八十九章:灑淚惜別第一百四十三章:羣衆運動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三百九十二章:晉商賣國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一百八十八章:引而不發第三百四十九章:熱帶土地第六百七十一章:進爵南王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宮傾第三百一十五章:正是酷暑第三百三十三章:歷史轉身第六百三十五章:悠着點第六百三十七章:不擇手段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四百六十八章:陝西流民第五百七十章:刀光血影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勢利導第二百五十二章:赤手奪刃第一百九十八章:虛晃一槍第一百零二章:裝甲戰車第二十五章:建奴懵了第二百一十六章:分化拉攏第三百三十三章:歷史轉身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二百章:線膛火炮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六十一章:強攻堡壘第一百一十四章:女婿上門第二百四十三章:走向草原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六百一十四章:岌岌可危第六百九十二章:防控瘟疫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十五章:大明科技第十二章:牛刀小試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五百三十八章:封候非我意第五百四十章:再次挺拔一回第三百七十七章:開拓眼界第一百六十八章:殺敵立功第六百五十一章:活捉賊將軍第三百四十七章:發戰爭財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三百三十九章:投降免死第八百一十九章:賊兵崩潰第四百零九章:調兵遣將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八十八章:引而不發第八章:治病救人第三百一十一章:狹路相逢第五百章:“野蠻道”真牛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飛仙第五百三十八章:封候非我意第三十六章:背後下手第五百八十二章:馬六甲漢人值得擁有第三百一十一章:狹路相逢第七百九十八章: 毒殺多爾袞第三百八十五章:王道樂土第五百八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四百零七章: 匯通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四百四十三章:遊擊建奴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奸大惡第五百一十三章:吳橋兵變第七百六十八章:軍火貿易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