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倒戈

時過境遷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尚可義作爲背叛大明的漢奸來請求“南明”派遣戰船接大清國求和代表團談判,這簡直是送臉給人家打。

終於見到了黃家灣島主事之人張有祿,尚可義認識他,知道他是南王弟子,是南王心腹愛將之一。

尚可義不知該以什麼禮節見張有祿,腦袋瓜短路了,愣在原地。

張有祿不以爲意開門見山道:“尚可義將軍,本爵之所以在望海樓接待你而不是在官署,是因爲‘南明’不會跟建奴官方接觸。

來見你只因爲你是故人,本爵招待後你們後立刻送你們回去,以後不得再來,如再出現,就不是招待而是立刻緝捕押送京師交給朝廷處置。”

尚可義滿臉通紅,不好意思爭辯,張有祿一通下馬威後察言觀色,見尚可義一臉愧色心裡已經在盤算策反他。

尚可義道:“張爵爺,卑職知道無顏見江東父老,只不過卑職不甘心,今日冒死前來就是想搏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想當年卑職跟隨孔有德反出大明也是形勢所逼,大明待東江鎮如何?爵爺應該洞若觀火。今日卑職是想投奔南王,從今往後爲‘南明’盡忠職守。”

張有祿有些意外,來人用不着策反主動投誠是不是有詐啊?

他道:“尚將軍不急,故人重逢總要敘敘舊,你我小酌幾杯,邊吃邊談。”

兩人來到雅間對酌,尚可義的親兵已經在外間吃得滿嘴流油,也難怪,當漢奸的日子太苦了,吃個飽肚子都勉強,哪裡見過如此多的葷腥。

張有祿詳詳細細詢問尚可義等人在崇禎六年投降後金以來的情況,尚可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張有祿負責軍情司的時間有十數年之久,分析口供已經形成本能。

見尚可義回答自己的問題根本不瞻前顧後,都是有問必答並且脫口而出不吞吞吐吐,心裡已經有些相信他投誠的決心。

張有祿問道:“尚將軍,如你所說,如今前東江鎮降軍已經怨聲載道,只要出現領頭人,反戈一擊大有可能?”

尚可喜想都沒想肯定道:“爵爺分析得對,卑職兄弟二人就準備成爲這帶頭人,卑職要以建奴之血雪恥,如果成功活着回來追隨南王最好不過,如果死了還請爵爺以後告知天下人,我尚可義不是漢奸。”

“倒戈之事要細緻謀劃,不能操之過急,可是如何才能讓本爵信任你呢?”

“這……,卑職只有一子今年十一歲,卑職秘密送他來黃家灣島爲質如何?”

尚可義真的鐵了心重回大明,他特別期待獲得“戰神”信任,連用獨子爲人質的心思都有了。

其實崇禎四年的吳橋兵變,尚可義根本沒有參加,後來在崇禎五年東江鎮諸多舊將提出投降建奴,他就提出了反對意見。

只不過當時情況複雜,尚可義遭受東江鎮總兵官黃龍排擠又跟副將沈世魁、遊擊李維鸞不和實在無法立足。

張有祿長期擔任軍情司主官,對於監督體制心知肚明,東江鎮降將怎麼可能不被建奴監督,尚可義的獨子忽然不見了怎麼可能會被無視。

他拒絕道:“不可、不可,將軍的獨子從旅順忽然消失哪裡瞞得住,建奴又不是傻子,他們時時刻刻提防着漢軍,在你們身邊就不會少了暗線。”

“確實如此,建奴從來沒有信任過東江鎮降卒,卑職軍中就有建奴探子,但是這些人是誰卑職心中都有數,卑職總要想法子瞞天過海。”

“即便如此,送子爲質之事也不可爲。本爵認爲倒戈之事當緩,總要等到‘戰神’大軍登陸遼東之時在緊要關頭給建奴來一個後院起火才痛快。”

尚可義眼睛發亮,問道:“爵爺確定南王會北上遼東,‘南明’不會接受清國納貢稱臣?”

“嘿嘿,國仇家恨我‘南明’軍民都牢記於心,沒有人會容下血債累累的建奴,納貢照收,出兵照樣進行。”

尚可義聞言跪下道:“爵爺,卑職真心實意棄暗投明,回去後會秘密串聯同道中人一起倒戈,空口無憑卑職無法取信,但是卑職會在戰場上以斬獲來證明。”

“本爵可以給將軍制造來往於黃家灣島的機會,而且只認將軍說話。你可以回去告知孔有德等人聯繫上了‘南明’大將,這位將軍爲了牟利準備和你們貿易,你可以搞來高麗蔘、貂皮、東珠等等來黃家灣島換糧食和物資。”

尚可義認爲這樣安排很合理,道:“如今海上被‘華夏海軍’封鎖了,遼東特產根本賣不出價錢,能夠換到糧食確實是個好買賣,孔有德他們不管有什麼後果都會同意卑職來交易。”

這些年遼東的高麗蔘、東珠等等特產走海路販運完全被“華夏海軍”封鎖,商人們唯有千里迢迢繞道蒙古走大草原,成本增加了不知凡幾,路上被劫的風險多出數倍。

而且走私的路子都被八旗貴族把控着,遠在遼海邊旅順口駐紮的幾個漢奸王在滿清軍事貴族眼裡連狗都不如,孔有德幾個當然不可能得到一絲走私份額。

如果海上走私能夠重開,旅順口立刻會由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變成連八旗子弟都要來巴結。

張有祿道:“你也不要太高興,開闢這條商路得不到太多利潤,也就比走大草原好一點點,因爲爲了削弱建奴,我們賣出貨物的價錢很高,買進貨物的出價極低。”

“沒關係,哪怕比走蒙古過境販運的獲利還要低孔有德也能夠接受,因爲那一邊的出貨量有限,根本輪不到東江鎮舊部。”

“有了貿易往來,我們之間的聯繫就方便了,你以後會及時得到本爵的指令,何時倒戈就不會盲目,成功的可能性會加大,記住了不可以白白送死。”

“卑職遵命,以後會聽從安排。卑職回去如何跟使團回話?請爵爺告知。”

張有祿笑道:“哈哈,建奴送大禮上門,不收對不起紅歹是一片孝心,最好能夠多讓一些漢奸出海,他們來了就回不去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戰第一百一十一章:插手海貿第一百六十六章:我爲魚肉第二百一十一章:如此強軍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五百三十一章:崇禎期待第二百零八章:血性迴歸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七百九十章:佔領雅庫次克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勢利導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六十二章:牆倒屋塌第七百九十一章:獻禮第五百八十章:總兵官當城管第一百二十六章:強攻敵巢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二十八章:朝中無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訓在職軍官第五百一十三章:吳橋兵變第三百三十九章:投降免死第三百六十一章:高調進京第八百四十章:永無止境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六百四十章:不是來拼命第一百三十五章:狼奔豕突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四百零七章: 匯通天下第七百二十六章:稻浪千重第五百八十一章:如火如荼第五百六十四章:這個夏夜靜悄悄第一百三十八章:再接再厲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四百四十三章:遊擊建奴第二百七十二章:製造噱頭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四百四十七章:崇禎殺俘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規模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師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六百一十八章:留守伊陽第一百七十章:準備報復第三百一十九章:賞罰分明第三十章:腹部繞槓第二十三章:有人送禮第三百四十三章:爲了發財第二十八章:朝中無人第二百五十二章:赤手奪刃第四百六十五章:君前答對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二十九章:和衷共濟第五百五十章:夸父逐日第七十一章:繡閣朱樓第一百二十七章:炮火覆蓋第一百一十四章:女婿上門第三百九十九章:佈置沿海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八百零八章:志願者第七百零九章:摧枯拉朽第七百七十六章:奪取旅順口第二百一十八章:揚帆遠航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六百六十五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九十六章:差距太大第七十二章:黃公子賞第五百四十九章:天外飛仙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六百八十八章:但願如此第三百五十六章: 閹黨倒臺第四十三章:娶妻納妾第六百二十八章:大明有錢嗎?第五百一十九章:計擒祖大壽第五百一十二章:這幫混賬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藍旗歸降第七百八十八章:在裡海邊建國第六百四十六章:日薄西山第八百一十二章:厲害了,……第三百八十九章:壟斷海貿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八百一十六章:喪心病狂第二百九十九章:巍然不動第五百九十六章:討伐薩摩藩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六十章:雪地屠殺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四百六十九章:勿忘先烈第二百四十八章:流動堡壘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六百七十二章:等着建奴來第七百六十章: 韃子屠建奴第六百二十九章:誠信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