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白桿兵很忙

有錢就有個性,茅元儀不僅支持總兵官魯承祖練就“青膠鐵騎”,自己手裡還練成一支看家隊伍撫標營。

人馬有足六千,也是全火器裝備,教官都是來自於“戰神”軍人。

山東內地亂民四起,膠東半島地區有浮山城、登州城駐紮強軍屯守。

“青膠鐵騎”絕不浪得虛名,方圓三百里宵小無人敢來騷擾,這裡成爲一方淨土,許多官宦和財主選擇這兩個富庶而且美麗的海濱城市安家落戶。

洪承疇用兵遼東之時,兵部考慮山東必須有拿得出手的部隊應對突發情況,因爲衆所周知“青膠鐵騎”主力已經被魯承祖帶回“南明”歸建,登萊再派軍隊前去遼東未免守土人馬不足。

山東近幾年是個禍亂不已的地方,邪教、亂民、叛軍層出不窮使得朝廷很頭疼。

孔有德禍亂登萊造成的破壞和巨大的政治影響所有的重臣還記憶猶新,登萊好不容易在茅元儀打理下恢復了生機又能夠給朝廷提供稅賦,許多大臣衆口一詞“登萊不能再亂。”

其實最主要原因還是鎮守太監呂直走了乾爹曹化淳的路子,因此諸多大臣替登萊巡撫說話,所以這一次登萊沒有出兵、出餉援遼。

茅元儀根本不願意把自己辛辛苦苦訓練的軍隊送去遼東填坑,他想有朝一日南王登高一呼,他可以挾六千撫標營征戰四方協助南王平定天下。

倭國刀兵四起,天草時貞的武裝割據之勢已經形成,並且有拿下西九州的戰略意圖。

由於德川幕府橫徵暴斂,倭國百姓苦不堪言,暴動屢屢發生,沒有被幕府完全控制的北海道完全失控了,許多外藩也是蠢蠢欲動。

“南明”當然是形勢一片大好,整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成爲新領地,大建設、大發展只爭朝夕。

席捲東南亞繳獲的貴金屬以白銀計超過億萬兩,掠奪的物資太多價值無法統計,得到的大好河山不是金錢可以衡量。

爲了長治久安,超過五十萬戰士和鄉勇在清繳山區抵抗力量,估計再有一年半載會河清海晏。

黃勝每年都在打仗,雖然大多數時候規模不大,但是也讓許多新兵和鄉勇見血了,得到了鍛鍊的隊伍在快速成長,“南明”軍隊的戰鬥力每年都在提高。

中南半島八百萬移民已經到位,其中大部分是漢民,有一部分是壯族、苗族、彝族等等大明南方少數民族。

他們被“戰神”善待老百姓的行爲感召了,自覺自願追隨南王接受新學教育、學習漢語、漢字。

“南明”新領地上,建設家園的行動每天都在進行中,這裡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可以全年施工也是全年有收成。

現在有太多雲南、貴州、四川、兩廣的老百姓主動移民來“南明”王國,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加入到建設家園的勞動中。

馬祥麟、張鳳儀夫婦率領的八千白桿兵乃是蜀中石柱子弟兵,是秦良玉賴以稱雄的精銳。

秦良玉獲知女婿出兵收復大明三宣六慰激動不已,派出兒子和兒媳以及秦拱明、秦擁明等等子侄鼎立助女婿成功,這當然是一個民族英雄的愛國情結。

當秦良玉得知女婿拿下的地盤太大,需要太多老百姓移民後又積極發動蜀中百姓幾千裡大移民,如今白桿兵已經轉戰萬里歷時近兩年。

秦良玉辦事黃勝當然放心,因此四川移民的安全保衛工作全部交給丈母孃安排,“南明”政府把需要的費用統一交給秦良玉支配。

秦良玉拿到錢糧當然不會貪墨,她組織護送老百姓南下移民的人馬也有七八千。

石柱兵的精銳都在忙,留下的人馬也只能堅守要地抵擋流寇入川,要出川追逐李自成部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

馬祥麟接到母親的來信,知道山陝流寇再次氾濫,可是他不急於帶着人馬回四川,因爲他也厭惡同室操戈,極度討厭打內戰,認爲自相殘殺毫無意義。

況且白桿兵在山陝打仗苦得很,由於不劫掠百姓經常餓肚子,爲大軍籌備糧草,秦家、馬家不知倒貼多少銀子。

如今跟着妹夫在東南亞作戰,裝備精良、待遇好、錢糧充足,賞賜豐厚,來自石柱的兵將都樂意在這裡效力,太多將士想以後就留在“南明”發展。

白桿兵在東南亞每天都在打仗,雖然沒有了大規模的會戰,但是積少成多獲得軍功也不少,也得到了許多繳獲,太多猛兵得到了銅質勳章得到了賞銀。

馬祥麟夫婦親眼見到“南明”拿下的新領地逐步擴大,見到這裡有肥沃且一年三熟的水稻田,知道這裡足以養民千百萬。

四川民多田地少,老百姓勤勞樸實,人人期望擁有自己的良田。

“南明”開出的移民條件太豐厚,不僅僅承擔移民路上的吃用還每一戶給田五畝作爲私產,而且不需要繳納稅賦。

新移民在過度期“華夏大錢莊”還會給予低息貸款扶持他們創業、置辦生產、生活用品。

妹夫已經是“南明”國王,馬祥麟有了帶領白桿兵來“南明”效力的打算,只是不敢和母親商議。

因爲他知道母親的性格,母親根本不可能在大明內憂外患之時改弦易轍。

黃勝也知道丈母孃的爲人,當然不會奢求如此忠臣良將見異思遷,泰然處之即可。

介於白桿兵在山地戰中功勳卓著,大舅子馬祥麟得到了“南明”二等漢威伯冊封,“南明”不歧視婦女,張鳳儀也被冊封爲三等忠勇伯。

白桿兵諸多將領得到了封賞,戰士們得到的賞賜也不少,石柱兵將歸心“南明”已是必然。

他們短期內不會去大明山陝蹚內戰的渾水,而是寫信回家讓兄弟姐妹親朋好友拖家帶口來“南明”安家落戶。

大明兵部多次發文要求秦良玉北上襲擊流寇,可是秦老夫人有小兩萬精兵在爲“南明”服務,手上實在無兵可派。

她只能答覆兵部,白桿兵自保有餘,僅僅能夠固守四川,出川剿寇實在力不從心。

第八百四十章:永無止境第三百四十九章:熱帶土地第六百二十九章:誠信第五百四十二章:似曾相識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五百五十八章:苦練三九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一百六十九章:心領神會第一百三十八章:再接再厲第六十六章:過一把癮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九十八章:考慮救人第四百一十六章:風塵多俠女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夢第五百六十五章:等待廝殺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八十九章:醉得開心第二百五十五章:疲憊敵兵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一百三十八章:再接再厲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七百三十一章:跟清軍死磕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陰謀第七百零八章:孤掌難鳴第五百七十八章:皇帝放心了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八百四十五章:圍而不攻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積累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五百四十三章:飛入錦州城第八十九章:醉得開心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一百二十七章:直搗賊穴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五百六十章:決一雌雄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第六百九十二章:防控瘟疫第七百七十三章:江陰抗清三公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二百二十二章:皆有可能第三百二十章:新裝填手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九十五章:解放小腳第五百六十七章: 報國正在此時第一百零四章:奇襲復州第七百五十九章:那是耀眼的紅第五百六十三章:大逆轉第六百零六章:中原佈局第四百一十一章:兵分兩路第四十七章:督師召見第七百七十二章: 巴拿馬值得擁有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煙再起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竇重重第六十二章:牆倒屋塌第三百零三章:解圍寧遠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七百四十六章:節義千秋第一百九十二章:街談巷議第五百八十三章:談漢色變第二百八十九章:再次升官第五百九十五章:乾綱獨斷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八百一十五章:闖賊進京第四百六十九章:勿忘先烈第三百四十六章:黃金僱傭軍第五百一十一章:平戶藩不好打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萬剮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一百五十二章:討要火藥第三百五十章:經營臨高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第三十一章:發明創造第七百四十五章:洪承疇被俘第三百六十六章:時不我待第七百一十三章:拉一批打一批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收集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二百二十八章:投降免死第三百四十一章:海盜內訌第一百八十二章:萬人空巷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力南下第二百二十三章:事與願違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要來第二百七十四章:玩玩政治第八百一十九章:賊兵崩潰第三百零二章:人心思歸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四十章:哭笑不得第二百一十章:集體利益第六十四章:佳人玉簫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