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朝廷是老賴

最有分量的一道請早日冊封南國公的奏疏送到崇禎皇帝龍書案,那是閣老徐光啓直言不諱。

因爲他是當事人也是見證人,如今錦州解圍已經小半年,皇帝遲遲不兌現承諾的王爵豈不是讓天下人寒心焉?

有了帶頭人,隨後就有一個也不在乎官位的閣老呈送奏疏,言南國公進爵郡王之事,那是人老成精的高第。

他的大管家高見從河南迴來又馬不停蹄去了“華夏島”參加交易會。

高第聽回到家中的高見說了‘華夏發展’的章程覺得這裡有大文章可做。

高家已經開始變賣田產、出售鋪面以便集中資金爭取多多購買股份成爲董事會成員,他還準備在告老還鄉之時去“華夏島”安家落戶。

有了兩位閣臣帶頭,期望結個善緣的大人和期望修復由於違約在“華夏大錢莊”提現,失了信譽度的官員紛紛上書,內容當然是要求皇帝兌現承諾。

兵部尚書熊明遇、戶部尚書畢自嚴被黃家幾位將軍屢次堵在衙門逼債落得灰頭土臉,他們還無法擺出官威進行恫嚇,因爲黃家家將一個個都是惡戰建奴的好漢,沒有人嚇得住。

況且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南國公的賬目清晰條理分明如何抵賴?

最後兵部職方郎中高智謀給兩位大人出主意,高智謀出面在天湖聽雨軒宴請黃家諸位在京師的將領,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和他們把酒言歡,談了什麼內容外人不得而知。

酒宴散罷,兩位尚書大人就去皇城求見天子,後來就沒有人去兵部、戶部逼債,再後來一位閣老自告奮勇去海南島傳旨進爵南國公大明瓊崖郡王。

這位閣老當然是徐光啓,孫元化信中描繪的一切他都想親眼一見,因此拉下老臉討了這個美差,讓所有的文官武將羨慕不已。

武經略廣東總兵官黃明理完成了京師之行當然要去廣東赴任,他得到皇帝恩准繞道覺華島監督對武納格的行刑。

東廠番子足來了三十人押着武納格一路招搖過市,經天津衛轉乘海船來到覺華島,早就得到準備把覺華島大屠殺元兇活剝皮消息的遼東軍民齊聚屯糧城。

有許多是已經在“華夏島”安家落戶的前覺華島倖存者,他們都告假乘坐客船不遠千里而來,就是要親眼見證報仇雪恨的這一刻。

明軍爲了得到一幅好皮囊沒有虐待武納格,讓他吃了睡、睡了吃養得白白胖胖。武納格見被俘以來沒有受罪以爲被明國“戰神”饒恕留下性命應該不成問題。

當他來到覺華島故地重遊之時才知道明軍是爲了活活地扒下他的皮,這個劊子手當場嚇得屎尿橫流,聲嘶力竭告饒,這時候已經不是想做奴才保命,而是求黃明理給他一個痛快。

痛快只能夠讓圍觀的一萬餘遼東軍民享受,武納格那是癡心妄想,黑豹還特意叮囑兩個東廠番役慢慢來,千萬別扒了一半讓武納格死了……。

武納格沒有了,他的骨頭被覺華島倖存者砸爛餵了狗,肉被複仇的人們喝着西風烈生吞了,所有的覺華島倖存者都覺得這仇報得痛快,能夠生啖仇人的肉足以快慰平生。

從今往後覺華島屯糧城舊遊擊將軍官廳多了一個記事石碑,上面記載着武納格被扒皮的始末,上面還有近一萬罹難軍民的名字,一個填滿稻草的皮囊永遠跪在碑下……。

回到黃家灣島的黃勝沒有親眼看看這血淋淋的場景,他得知朝廷進爵瓊崖郡王的宣旨使臣已經出發前往海南島。

藍彩兒早就迫不及待趕來黃家灣島給老爺道喜,成天圍着黃勝轉,欲言又止。

小妮子的鬼心思黃勝哪裡不知,藍彩兒那是心理沒底。

大婦楚兒是王妃毋庸置疑,荷香、趙蕊都有子嗣成爲王側妃應該順理成章,她肚皮不爭氣就是懷不上,沒有給老爺添一兒半女,擔心與王側妃無緣。

這年頭都是母憑子貴,王爵的妃子豈能沒有子嗣?

瞧着把自己伺候得感覺如同不能自理般的美人,黃勝笑道:“彩兒,你這幾年可謂勞苦功高,本王瞧在眼裡喜在心上,不知成爲側王妃後是不是還會這樣努力工作啊?”

“王爺,嗚嗚嗚……。”彩兒一時間喜極望外大哭起來。黃勝摟她入懷在她背上輕輕地拍打,好久彩兒才平靜下來。

淚眼婆娑的美人道:“奴家沒出息至今都沒能夠爲老爺添子嗣,當不得老爺厚恩啊!”

言不由衷是美女的通病,黃勝如何不知,只是也覺得奇怪,自己耕耘不已爲何這個美人就是不開花結果呢?

這東西還真說不清,黃勝安慰她道:“無妨,彩兒沒有子女羈絆也沒關係,多替家裡做事一樣不可或缺,放鬆些,該有的總會來。”

美人頭點得如同小雞啄食,淚痕未乾就又笑得春光爛漫,不一會兒小香舌就把王爺的那個小王爺逗弄得青筋暴起……。

家主即將進爵瓊崖郡王,黃家體系軍民歡呼雀躍,喝乾了不知多少瓶西風烈,燃放了不知多少煙花爆竹。

黃明理來到黃家灣島回稟家主,朝廷財政吃緊無力償還這一次黃家花費的軍餉、賞賜和耗用,熊明遇和畢自嚴兩位尚書大人要求等朝廷緩過一兩年再說。

他們兩人表示黃家如果給面子肯通融,他們會直接面見天子,拉下老臉請求聖上早日恩賜南國公郡王爵位。

黃明理和劉國正幾個見朝廷耍賴也是束手無策,只能答應暫時緩一緩。

黃勝知道大明的滅亡有最重要的原因是亡與財政,三百餘萬兩銀子恐怕接近大明一年的財政收入,崇禎皇帝有可能真的拿不出。

讓皇帝欠着債務也好,下一次要調用黃家人馬之時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讓朝廷先付銀子後出兵,誰讓朝廷是老賴失去了信譽。

劉國正這個新官上任的東江鎮總兵官居然要跟着家主南下,他已經自作主張去登萊見了同樣新官上任的茅元儀巡撫,茅元儀被劉國正纏得沒辦法,只好同意他以身體不適告假。

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二百九十八章:誰是豬玀第八百一十七章:窮兇極惡第七百五十一章:監督機制第三百一十九章:賞罰分明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興大帝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七百一十五章:再圍錦州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二百三十四章:三八條約第一百九十五章:吾皇聖明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九章:小小隊伍第九章:小小隊伍第七百八十六章: 遠東探險隊第五百四十二章:似曾相識第五百零三章:飛剪式帆船第二百六十六章:遼東換將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八百三十九章:時機成熟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七百一十章:東西對進第一百零一十章:七品文官第四百三十五章:太能扯淡第一百四十二章:談何容易第四百八十章: 千里餓殍圖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五百三十章:無所不在第六百六十四章:利國利民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五百六十章:決一雌雄第六十六章:過一把癮第五十一章:喜得忠僕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宮傾第二百五十四章:跟蹤追擊第一百四十一章:月夜狼嚎第二百四十五章:目標出現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七十五章:愛來不來第五百五十六章:因勢利導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戰第四百零五章: 產業升級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三百一十二章:互有傷亡第一百四十章:顆粒歸倉第四百二十四章:百姓支前第七百五十三章:倒戈第五百四十八章:將要高飛第四百零六章:巡航艦第六百九十一章:天草時貞第六百三十六章:捨得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七百一十四章:漢奸諂媚第四百零一章:天公作美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五百五十九章:明軍鋪天蓋地而來第六十一章:強攻堡壘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八百一十八章:幹掉劉宗敏部第七百五十二章:特種作戰第二百七十二章:製造噱頭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四十三章:娶妻納妾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七百四十八章:建奴厭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而自殺第六十九章:夜半歌聲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二百八十六章:達成協議第八百四十三章: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四百一十四章:誰更悍勇第五百三十一章:崇禎期待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三百一十五章:正是酷暑第五百九十八章:不定期去揍倭寇第三百八十一章:四李分朝第七百五十九章:那是耀眼的紅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七十四章:好詞好曲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一百三十五章:狼奔豕突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二百六十章:回家過年第六百五十七章: 緊張刺激第七百九十一章:獻禮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七十九章:棺材官財第六百八十八章:但願如此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國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六十七章:低調奢華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戰第七百七十八章:封鎖鴨綠江第二百九十七章:歡迎晚會第八十二章:名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