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

黃勝很滿意這個大太監的態度,和顏悅色道:“本官煩勞公公來此是準備由你出面跟奴酋談判。”

王應朝被嚇着了,連忙道:“談判?南國公,下官不敢啊!我大明斷然不會跟建奴和談,他們就是反賊而已,我大明唯有和他們血戰到底。”

這位大太監的政治素質還蠻高,知道大明的方針政策。黃勝不以爲然道:“公公放心,本爵自有分寸,不會讓你爲難,此談判非彼談判。”

“哦?談判還分彼此?下官還請公爺細說分明。”

“昨夜我軍大獲全勝,逮了三個有分量的東奴,本爵想由公公出面跟奴酋相談走馬換將交換戰俘。”

王應朝鬆了一口氣,摸了摸額頭的汗水道:“原來如此,下官一定認真做好這件事,只是不知公爺麾下哪一位大將被建奴俘獲?”

王應朝以爲昨夜激戰有可能黃大人的心腹愛將被建奴逮了,想着救回來。

“哈哈,區區建奴哪裡有機會逮拿本爵麾下將軍,本爵是準備交換出不肯降奴的前永平府兵備道張春大人。”

壞壞的黃勝決定停止攻擊幾天,給建奴喘息之機,總要找個由頭,因此準備跟八小接觸提出交換戰俘,自己私下和建奴接觸會授人以柄,所以乾脆讓天子身邊的大太監來促成此事。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自己能夠換回朝廷的正四品兵備道可是相當露臉的奇功,王應朝樂不可支。

他滿嘴答應道:“下官馬上寫信派人射入後金軍營地,如果能夠救出張大人,以後文官武將都會知道不肯變節,朝廷會不遺餘力救援,自然善莫大焉!”

饒是如此,這裡的政治影響不容小覷,肯定能夠激勵太多大明文武絕不降奴。

王應朝剛剛告退,出了中軍大帳,就接到了小宦官送來的一份捷報,上面清清楚楚寫着陣斬建奴甲喇額真兩員,斬獲牛錄額真、拔什庫高達二十幾級,斬殺建奴正兵六百足。

大太監喜不自勝,馬上再次派出六百里加急疾馳京師,立刻安排幾個小宦官帶着所有斬獲和鎧甲、腰牌走海路登陸天津衛一路招搖過市回京師獻捷。

他還叮囑小宦官要把動靜搞得越大越好,聖天子一定會龍顏大悅,肯定會誇獎咱們中官會辦事。

第二天,正考慮如何以最小損失脫身錦州戰局的紅歹是第一次收到了明軍方面的來信,落款是遼東監軍王應朝。

滿腹疑竇的紅歹是拆看了書信,得知剛阿泰、葛爾嫩、略赫哲三人沒有戰死而是負傷被俘,這三人都是紅歹是家的親戚,屬於後金的既得利益者。

信中王應朝提出交換在長山之戰被後金軍逮拿的永平兵備道張春,可以由後金指定交換哪一位被擒的後金軍將領。

這事好新鮮,紅歹是哭笑不得,三國演義他耳熟能詳,走馬換將的情節如今即將上演現實版。

被明軍俘獲的三人在後金的官位不低,一個甲喇額真相當於明軍的遊擊或者參將,品級在正三品至從二品之間,後金可不是如大明那樣以文官爲大,恰恰相反人家是武官地位超羣漢人文官在後金軍事貴族眼裡就是漢狗而已。

張春是大明的一個正四品兵備道罷了,算不上什麼大員,換回剛阿泰、葛爾嫩、略赫哲這三人中任何一個都差不多。

況且後金留着不肯投降的張春沒有毛用,用來換回被俘的將領完全可以有,只不過換誰是個大難題。紅歹是決定漫天要價,要求以張春一人換回己方被俘的三員將領。

紅歹是剛剛寫了回信,就得到報告,烏克善和滿珠習禮兩位喀喇沁臺吉求見。

那是喀喇沁信使趕到了錦州城外見到了兩位小主人,他們還不知道王都已經失守,哭訴明軍有數萬騎兵奔襲草原,喀喇沁部損失慘重,被屠戮了許多部落。

如今格勒珠爾根城岌岌可危,請兩位臺吉求大金汗火速出兵救喀喇沁於水火。

在這之前就有零零散散的喀喇沁輕騎兵來報告兩位臺吉,告知他們有大股明軍騎兵侵犯喀喇沁草原,已經有幾個部落被明軍屠戮一空。

烏克善兩兄弟通報紅歹是這一突發情況後被訓斥了。那時候紅歹是還沒有遭受大的損失,信心滿滿要在錦州城下和黃勝決一雌雄。

奴酋分析這一定又是明軍的調虎離山之計,派出人馬襲擊大草原的目的就是讓大金軍分兵,讓蒙古諸部產生顧慮軍心動搖,繼而爲明軍攻擊大金軍精心佈置的陣地創造條件。

紅歹是篤定地認爲,不管明軍如何佈置,如何耍手段,最終目的還是解圍錦州,大金軍唯有堅定信心以不變應萬變,在這最緊要的關頭一定要能忍人之所不能忍。

他安慰兩兄弟,告知他們只要在錦州城下和明國那個‘殺神’決戰獲勝,喀喇沁的損失大金國完全可以彌補,只要帶着他們再次入關搶掠一回,人口物資都會回來。

紅歹是用三言兩語穩住了喀喇沁兩位臺吉,錦州城外的後金、蒙古聯軍不僅沒有派出人馬回援喀喇沁,還封鎖消息,不讓明軍騎兵突襲草原的情況在軍中傳播。

可是這一次情況嚴重了,明軍居然奔襲兩千餘里,喀喇沁的老巢都快被端了,烏克善兩兄弟再也無心陪着紅歹是在錦州城外乾耗。

其實昨夜大金軍吃了敗仗,烏克善兩兄弟已經根本不看好錦州戰局,此時有了冠冕堂皇的脫身理由當然會利用好。

他們悲悲慼慼求告大金主子,一五一十講述了明軍是如何兇殘,一路上屠戮喀喇沁部落簡直是雞犬不留,自己的父親對大金國忠心耿耿,主子可不能見死不救。

真是屋漏偏遇連夜雨,錦州之戰奴酋接連吃癟,還沒想好如何收場,盟友喀喇沁又會遭遇滅頂之災,如何是好?

不救喀喇沁以後蒙古諸部勢必離心離德,救援恐怕力有不逮啊!

最後奴酋只能允許烏克善和滿珠習禮帶上他們的本部人馬回家,派出固山額真武納格帶領蒙古軍右營五千騎兵救援喀喇沁。

第三百一十六章:建奴退兵第五百一十六章:登州陷落第七百九十三章:設局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四百四十六章:勇士榮歸第六十九章:夜半歌聲第二百八十九章:再次升官第七百四十八章:建奴厭戰第四百四十七章:崇禎殺俘第五百二十五章:封賞文武第二十一章:服從命令第六百四十九章:看不懂第七百七十章:拿下北海道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七百二十二章: 科技進步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八十二章:名動天下第四百六十八章:陝西流民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一百零六章:風聲鶴唳第二百五十六章:預料之中第一百二十四章:斬殺浪人第六十六章:過一把癮第一百六十七章:出口惡氣第五百六十七章: 報國正在此時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國家第三百五十三章:狼狽爲奸第四十八章:不受待見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三百零五章:鬥智鬥勇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五百五十二章:鰲拜死於空襲第二百二十四章:杜絕危險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奸大惡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第六百零九章:一方樂土第二十九章:和衷共濟第七百四十九章:漢奸出使第三百二十一章:欲去南洋第三百五十章:經營臨高第二百八十三章:喜上眉梢第一百零七章:好事多磨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六百三十一章:投資之旅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三百六十二章:謀而後動第四百六十二章:竊國者侯竊第一百四十章:顆粒歸倉第二百三十八章:擴大地盤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二百九十八章:誰是豬玀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一百二十八章:收穫巨大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二百三十章:連戰連捷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奸大惡第四章:運氣不好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二百一十一章:如此強軍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三百一十一章:狹路相逢第四百四十二章:解救漢民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七百零八章:孤掌難鳴第九十六章:美人垂青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三百八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五百九十六章:討伐薩摩藩第七百九十章:佔領雅庫次克第二百二十四章:杜絕危險第一百六十三章:再生父母第四百二十章:南北對進第五百三十二章: 去日本海第三百六十一章:高調進京第八百一十五章:闖賊進京第九十三章:心有靈犀第二百零五章:鬼哭狼嚎第二百零二章:勳貴報國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取王都第三百四十四章:以物易物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盜猖獗第一百五十七章:時光荏苒第七百六十三章: 魚皮韃子第六百九十六章:鋪天大網第六百九十一章:天草時貞第六章:虛驚一場第七百四十八章:建奴厭戰第七百零九章: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八章:虎口奪食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