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

不日,浩大的船隊到達金門港,黃明道毫不隱瞞此次行動,坦然向許心素傳達了家主的計劃。

許心素本來就是大海商加大海盜,朝廷在他眼裡不過是可以利用的籌碼爾,聞聽計劃毫不猶豫服從命令配合行動。

他獲知如此佈置是準備奪取大明故土安南立足,對黃勝的不臣之心一點點牴觸情緒都沒有,相反他對黃大人有了更多期待。

他見黃大人對自己無所隱瞞有些受寵若驚,當即表態忠於黃大人,會極力促成此事,俞諮皋和他過從甚密,又是個沒膽子的貨,讓他天天寫告急求援小菜一碟。

許心素是否忠臣取決於黃家的實力,這位精明的海商其實在兩頭押寶。

黃勝如能飛龍在天,他屬於最早的從龍之臣,沒有那個可能也無傷大雅,他反正馬上就會混到大明正三品遊擊將軍實授,一樣的高官厚祿同樣的可以黑白通吃。

船隊繼續向西南航行,勾起了搶掠慾望的郭懷一主動要求做先鋒官,黃明道派了第二梯隊由王連發管帶“華夏文明號”帶上十二艘輕型戰列艦緊跟其後。

憋屈了三年多的大海盜郭懷一又回到了南海,帶着七艘巡航艦和十幾艘哨馬船有了如龍入海的感覺。這裡的航道他太熟悉了,以前的一幕幕涌上心頭。

這小子也不是好鳥,以前他們不怎麼敢下手搶濠鏡澳佛郎機人的甲板船,今天他完全不同了,氣勢洶洶就趕到出入濠鏡澳的航線下手。

這小子海戰真的是一把好手,跟其他海寇完全不同,郭懷一原來就屬於比較摳門的海盜,自己怕死怕損失大,選擇海戰都是謀而後動,沒有九成把握絕不出手。

他這種小心謹慎的指揮方式正好迎合了黃家主人的一貫方針,以減少己方傷亡作爲首選的攻擊方案得到了所有參戰船長的一致好評。

一番壓倒性的包圍殲滅海戰,黃家戰船來了三個梯隊達到七十餘艘,在線膛炮遠距離的精準打擊下,佛郎機人被發現的七艘甲板大戰船根本沒有一戰之力。

西夷人大多數識時務,繳械投降保命人人都懂,七艘戰船被繳獲,他們護送的二十幾艘商船全部變成了黃傢俬產,所謂的甲板艦其實是一種設計爲戰船的大號蓋倫船而已,排水量比二號福船大一些。

老海賊出手又準又恨,黃家收穫巨大,傷亡很小,有二十幾個日本浪人跳幫接舷時負傷,只不過陣亡了七個浪人而已。

抓捕了船員水手一千餘人,其中佛郎機人有一半,郭懷一經驗老道,不虐待俘虜,讓有贖身能力的佛郎機人給濠鏡澳寫信索要贖金,給足黃金一百兩可以放一個人。

沒有贖金?對不起海上規則就是成爲奴隸,一個個在戰船上好好服務吧!對待西洋人就是這個態度,這些佛郎機人早就習慣了弱肉強食,一般不會反抗乖乖地工作換取食物和淡水。

由於黃勝刻意培養民族主義,黃傢俬兵人人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西夷,都嫌棄他們骯髒,一個個臭不可聞。

還嘲笑西夷人以女人一個個都肥嘟嘟的爲美。這個時代的西方確實以肥爲美,大家看看西洋這個時代油畫上光溜溜的美女肚皮上的贅肉就明白了。

黃明道來到臨高港,不肯浪費時間,貨船卸載的同時放出所有的戰船形成七個劫掠團伙,輕輕鬆鬆就封鎖了瓊州海峽,海上所有的船隻被一網成擒。

黃東山開出每人一兩銀子月錢和四鬥米的高價,遊說被捕的漁民、商船水手轉運家小來海南島生活,一部分成爲見習水手一部分成爲海洋捕撈船的工人。

風裡浪裡討生活的漁民何其艱險,能夠獲得穩定的生活誰不渴求?幾乎沒有一人不願意接受黃家的安排,大家樂滋滋迎接新的生活。

郭懷一很囂張的打起海盜旗幟騷擾沿海,不斷上岸裹挾老百姓,只不過抓捕了四五千沿海軍民就引起整個廣東震動,奏疏如雪片一般由六百里加急送去京師。

在肇慶坐鎮的兩廣總督大驚,大明朝在兩廣沒有設巡撫,而是兩廣總督行巡撫之職,他命令廣東水師限期破賊奪回軍民。

廣東水師才幾十艘戰船,二號福船級戰船隻有七八艘,水師遊擊將軍被總督威逼之下只能選擇硬着頭皮出擊。

誰知被黃明道早就得到探報,二百餘艘戰船張網以待,落入包圍圈的明軍一絲戰鬥意志都沒有。

他們見到了郭懷一海盜集團的炮火秀,很識時務選擇了投降,兵不血刃,廣州水師搖身一變成了黃家附庸軍。

這不奇怪,被野蠻的異族建奴逼降還要剃頭數典忘祖,太多明軍都忍了,現在當然更加不會抗拒。況且他們還發現接受他們投降部隊的先進性和知識化,更加不會輕易反抗。

這就是大部分明軍的德性,沒有血性,只不過爲了吃糧而當兵,就是一羣混飯吃的而已,他們根本沒有民族榮譽感也沒有爲國家而戰的使命感,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簡直是鳳毛麟角。

軍人都麻木不仁自然一潰千里,因此漢人大好河山會落入通古斯野人手裡,整個民族淪落爲無知獸類的奴才二百餘年,導致三百年後奴性都沒有被根除,有一半以上的漢人口口聲聲我大清朝,認爲野豬皮是民族英雄。

一部部粉飾建奴血腥殖民統治的電視劇,依舊在侵蝕漢人的世界觀,見到電視劇裡漢人自稱奴才跪在奴隸主腳下戰戰兢兢還不以爲恥,還以做建奴忠心的狗奴才爲榮。

黃家對待大明降將有辦法,黃東山更是此道高手,辦法很簡單,把所有的百總以上軍官甄別出來,再把他們的家丁找出來,由於他們是主動投降,不適合勞動教養。

宣傳隊的尚慕明還在永平府工作這一次沒有來南海,阮誕來了,他帶來了一百位隊員,領頭的是掛從六品武官的負責人許四九,宣傳隊在臨高開辦了政治學習班,類似於五七幹校。

跟五七幹校巨大的區別就是,這些明軍軍官和家丁沒有被虐待,每天溫飽無虞營養能夠得到保證,也不必強迫勞動。

他們每天接受訓練、學習的同時被洗腦,每天晚上必須互相剖析自己,檢討成爲官兵這些年的得失,每個月都會挑選表現好的武官家丁放還原伍繼續從軍,待遇還高於原來的水準。

對付普通明軍更加容易,他們就是爲了吃糧當兵,黃家滿足他們,足額給糧餉,按照黃家輜重兵待遇按時發放到每一個兵丁,這些明軍見到了錢糧一個個感激涕零,安安心心成爲了攻擊大明的幫兇。

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三百五十章:經營臨高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三百八十二章:黃金時代第一百六十七章:出口惡氣第七百四十七章:入口劫掠第四百八十八章:厲兵秣馬第六百六十九章:集中爆發第七百一十四章:漢奸諂媚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三百四十六章:黃金僱傭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贓俱獲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竇重重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第九十一章:受益匪淺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捲遼東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四十六章:春夢易醒第六百八十四章:租借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一百八十八章:引而不發第四百一十七章:明軍威武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七百六十八章:軍火貿易第二百零五章:鬼哭狼嚎第一百七十五章:止小兒啼第四百四十章:倉皇北歸第六十一章:強攻堡壘第一百三十三章:撞大運了第一百八十七章:騙離險境第七十八章:文藝人才第五百四十章:再次挺拔一回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八百三十六章:通緝李自成第五百八十章:總兵官當城管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六百八十五章:每況愈下第三十章:腹部繞槓第八十二章:名動天下第七百一十章:東西對進第四百八十章: 千里餓殍圖第二百三十九章:佈局沿海第二百六十二章:尚武之風第六百零五章:榮譽感第一百三十三章:撞大運了第三百七十二章:爲了糧食第一百三十八章:再接再厲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一百一十七章:實力見長第一百八十七章:騙離險境第三百四十八章:爲了糧食第二十章:小小擴張第三百零九章:樂不思蜀第四百一十四章:誰更悍勇第六百三十二章:撤僑第二百零七章:如蒙大赦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贓俱獲第六百八十三章:黃袍加身第八百零一章:詭異第六百九十章:大明發威第二百二十二章:皆有可能第六百八十章:軍民魚水情第六百一十二章:流賊肆掠第七百七十八章:封鎖鴨綠江第七百一十七章:捲土重來第七百八十七章:擁抱土爾扈特部第十章:孤軍守城第二百三十四章:三八條約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八章:治病救人第二百零五章:鬼哭狼嚎第三百二十二章:皆在彀中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三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命第五百五十九章:明軍鋪天蓋地而來第四百四十一章:幸福來敲門第六百二十五章:建奴流寇唱雙簧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五百四十三章:飛入錦州城第五百八十二章:馬六甲漢人值得擁有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六百四十三章:跑路第六百六十二章:金融全球化第一百三十七章:城市巷戰第一百五十章:歷史未變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古奴才第三十七章:大明萬勝第五十五章:假鳳虛凰第五百四十八章:將要高飛第二百九十章:安排家事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四百六十六章: 南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