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

東江鎮見有機可乘,根本不客氣馬上恢復了鐵山、義州等等幾個城池,黃家交給他們的一萬多朝鮮籍俘虜成爲了加固城防的免費勞力。

毛文龍實在佩服黃勝大人,這位狀元公雖然年紀輕輕卻是手段高明,不僅讓他麾下人馬衣食無憂還有許多糧食賣給東江鎮。

因此黃勝自由自在不怕督師大人,還敢跟他叫板。

他太需要屯田來增加糧食供應,知道如果東江鎮在糧食問題上不讓任何人掐住脖子,自己在這裡就會是無冕之王。

壞壞的黃勝讓黃明理繼續封鎖鴨綠江,什麼時候發現江東的建奴被朝鮮人幹掉一大半就什麼時候放水。

沒有技術含量,就是解除封鎖,或者讓朝鮮的建奴逃之夭夭,或者讓遼東的建奴入朝增援都可以。

反正讓他們要打得難分難解,在朝鮮人吃不消時再接着封鎖,建奴眼睜睜快不行時繼續放水,讓他們打得越慘烈越好。

要造成建奴有許多戰士死在高麗人的攻擊下,讓朝鮮方面被逼無奈跟後金簽署的兄弟之盟徹底瓦解,最終達到黃勝想看到建奴再次入侵朝鮮的目的。

黃勝帶着大部隊回到黃家灣島發現已經有老朋友在等自己了,來了一文一武兩位大人。

他們已經在藍彩兒投資的海邊山包上一個叫做“躍龍門”的客棧住了小半個月,雖然這裡風光無限,衛生間提供十二個時辰的熱水可以洗澡,但是他們都心急如焚。

自來水系統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知道運行的原理建造起來太簡單,黃勝略微指點工匠後就人人都懂了。

爲了安全,工匠們修建水塔利用管道小範圍供水不需要太大的水壓,只不過使用的管道和球閥都是鎳白銅製造成本太嚇人。

現在顧山海帶領鋼鐵廠的大師傅在研製特種鋼材,用鎳混合鐵嘗試製造耐腐蝕的鍛接有縫鋼管,如果成功自來水管道的成本可以下降七八成。

熱水可不是利用鍋爐來燒,明朝沒有鍋爐這個東西。提供熱水也很簡單,就是由人工不斷用大鍋燒水添加專門提供熱水的水塔而已。

來黃家灣島拜訪的兩位大人是茅元儀和吳襄,任務是奉遼東經略之命來修復兩位大人的關係。

他們還奉命帶來了黃勝私兵八百家丁一年的餉銀和裝備、戰馬補貼銀足額共計三萬兩白銀。

時過境遷想不到小友黃勝已經是天子門生高中狀元,如今還頂着文淵閣大學士的光環以正四品左僉都御史的官銜任關前道。

雖然黃勝在丁憂守制,但是朝廷根本沒有派人接替他的職位,很明顯是給他留着位置。

由於有了黃勝干擾歷史走向,茅元儀也算官運亨通了,短短四年爬了四級,現在是從四品寧前道,但科學家不是進士出生連舉人都不是,他這個寧前道拿人家狀元公的關前道就不夠看了。

小友青雲直上那是實至名歸,茅元儀沒有一絲妒忌,只是他爲何就是要跟袁督師過不去呢?

袁大人多次找茅元儀訴苦,他告知科學家自己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得罪黃大人之事,黃大人爲何處處針對自己?

袁崇煥跟遼東將門蛇鼠一窩,當然知道吳襄跟黃勝過從甚密,他找來吳襄幫着分析黃大人爲何瞧不上自己,堅決不肯和他共事?

吳襄是看着黃大人一步步走到今天,他已經驚爲天人,如果他能夠做主誰來主政遼東,他會毫不猶豫選擇黃勝。

他跟黃勝相處久了眼界高了,心裡其實也瞧不上這位傻兮兮的袁督師。

這位大人根本不會用人,誰願意俯首帖耳就扶植誰,誰不待見他就打壓誰,吳襄對自己打仗的本事知道得門兒清,可是他對袁督師一直言聽計從,居然由一個小小千總升到了遊擊將軍實授。

用自己當將軍替國家打仗,這不是誤國誤民嘛!吳襄鄙視自己也順帶着鄙視袁崇煥。

他堅定的認爲黃大人跟袁督師的矛盾不可調和,一山不容二虎爾。他認爲黃大人是真正的虎狼,袁督師紙老虎也!

黃勝回到黃家灣島的當天就在“望海閣”宴請茅元儀和吳襄,陪同的武官有黃明道、黃東山、顧山河三位將軍。

黃勝在丁憂期間哪裡能夠飲宴,可是在場的人連想起這件事的都沒有,都是老朋友,大家聊得高興喝得歡暢。

兩個袁督師派來的說客被黃家遊說了,黃勝在酒宴上直言不諱對茅元儀道:“袁崇煥狂言五年平遼,實爲欺君也,他的結局一定不會好,茅大人要想方設法明哲保身啊!”

茅元儀跟袁崇煥走得太近了,聞聽此言感慨良多,一仰脖子,幹了一杯西風烈長嘆一聲道:“何止黃大人您如此認爲,袁督師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他這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

吳襄惡狠狠道:“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氣,五年平遼,他如此搞下去五年不被建奴平了遼西就謝天謝地也!”

何止平了遼西?此時無論哪一位大明人都想不到十幾年後建奴會平了整個大明,袁崇煥的貢獻功不可沒,所以得了便宜的滿清奴隸主感謝他,把他包裝成了悲劇英雄。

大家發了一通牢騷後黃勝言歸正傳道:“二位大人乃是本官好友,本官表態只要袁督師不爲難關前道所轄兵馬,本官也不爲難與他,大家相安無事最好,該關前道給的孝敬本官一個都不會少,如果有什麼爲難之事大家好商量,但是不許擅自調動關前道的人馬。”

這雖然有些無理,可是已經客觀存在,袁督師早就跟關前道暗戰過了幾個回合,可惜不是黃勝對手,出的陰招被黃勝輕輕鬆鬆化解。

他首先嚐試派文官去滲透關前道,想參加管理兵馬錢糧,誰知忠明堡不讓進,高臺堡進不了,最後灰溜溜回了山海關。

因爲關前道的所有官兵都異口同聲只聽從黃大人調遣,要不就是朝廷聖旨下達,否則天王老子也不搭理。

袁崇煥一計不行又生二計,他停發了關前道麾下錢糧,誰知他不發人家自己取,往寧遠、錦州運物資必須許經過關前道的地盤。

慶格爾泰氣勢洶洶帶着麾下蒙古騎兵攔下押運糧草的明軍拿該得的補給,還做好事幫着黃明理、黃明道代領物資。

押運糧草的軍隊根本不敢抵抗,慶格爾泰也不爲難他們,就當做是給關前道運送給養辦理,該給的文書收據一概不少。

袁崇煥氣得發抖也無可賴何,慶格爾泰雖然是外族,但是蒙古人效忠大明的楷模。

慶格爾泰自投羅網去山海關,袁都督也不敢砍了他的腦袋,這就是大多數大明文官的德行,對待自己人不死不休,對待異族是能忍則忍。

幾次明爭暗鬥都是袁崇煥無可奈何,他吃了癟還無處訴苦,更加不敢上奏朝廷。

他本來對付關前道就有挾私報復的嫌疑,往上捅豈不是授人以柄打自己的臉。

高第、王之臣兩位閣臣就等着揪袁崇煥的小辮子,許多大臣也準備看他的笑話,畢竟這幾年袁崇煥爬得太快了,羨慕嫉妒恨肯定不知凡幾。

因此袁督師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硬的不行只好來軟的,這纔有了茅元儀和吳襄的來訪。

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五百二十六章:建立制度第四百一十八章:兩面開花第四百五十八章:海盜猖獗第六十七章:低調奢華第四百一十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七百六十九章:不趕時間第五百四十章:再次挺拔一回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順”朝的喪鐘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五百三十五章:擒拿叛將歸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第三十八章:解救漢民第一百一十七章:實力見長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七百八十七章:擁抱土爾扈特部第二十章:小小擴張第一百零八章:貪財好色?第三百八十一章:四李分朝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三百六十章:真情流露第四百二十五章:英雄喋血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六百二十章:“戰神”不好惹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一百三十四章:暗流涌動第六百一十三章:中原糜爛第五百一十八章: 陣斬李九成第一百九十八章:虛晃一槍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榮第四百一十八章:兩面開花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六百七十七章:遭遇戰第二百零九章:我佛慈悲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劉宗敏第六百零八章:進爵瓊崖郡王第二十八章:朝中無人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一百九十三章:謀事在人第二十章:小小擴張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六百三十九章: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第二百九十二章:猛兵出關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五百八十章:總兵官當城管第四百九十六章:穩紮穩打第六十八章:前老丈人第八十一章:最美華章第一百七十九章:好事連連第三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第七百五十章:一飛沖天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佈局第五百三十九章:郡王爵位賜之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無犯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七百章:一夜回到從前第七十章:芳心竊喜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四百零四章:一路向北第三百二十八章:關門打狗第一百七十八章:黃家旗艦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第五百二十章:捲土重來第二百六十二章:尚武之風第四百零四章:一路向北第二十二章:佈置戰場第三百七十七章:開拓眼界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第二百七十章:內城府邸第五百四十一章:進退兩難第三百三十九章:投降免死第一百八十五章:醉翁之意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取王都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六百四十八章:禍兮福兮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益共享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四百四十一章:幸福來敲門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益共享第二百六十四章:天啓七年第三十三章:渡海偵察第二百七十三章:遊說信王第三百八十九章:壟斷海貿第八十二章:名動天下第七百八十八章:在裡海邊建國第七百二十六章:稻浪千重第二百五十九章:紅袖添香第六百二十六章:不敢覬覦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一百八十章:功課做足第三百八十九章:壟斷海貿第一百一十三章:皆大歡喜第十一章:衆志成城第二百四十六章:未來可汗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